首页 百科知识 教职工的文化矛盾的主要表现

教职工的文化矛盾的主要表现

时间:2023-02-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的高校面临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的矛盾,文化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失落的矛盾,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矛盾,大众文化与个体文化之间的矛盾,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矛盾。
教职工的文化矛盾的主要表现_传统文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一、教职工的文化矛盾的主要表现

(一)思想观念冲突的矛盾

改革开放使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思想意识不可避免地流入中国,流入中国的各所高等院校,影响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取向。我们的高校面临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的矛盾,文化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失落的矛盾,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矛盾,大众文化与个体文化之间的矛盾,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矛盾。同时,中国是一个有漫长封建主义的传统,封建传统中的腐朽文化也侵蚀影响着高校教职工的思想意识。因此,从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来看,当前高校教职工的文化矛盾表现为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的激荡碰撞。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现代各种思潮的强烈影响,部分教职工涌现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和新取向。这些新思想新观念新取向表现为:在广大教职工的头脑中形成和定位了以人为本的意识、平等参与意识、人格自主意识、竞争效率意识、开拓进取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谐意识等等。对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同时也应看到,西方拜金主义、权力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加之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文化糟粕的影响,一部分教职工的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意识、知足常乐、安于现状的意识、官本位意识、享乐意识、拜金意识等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与我国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价值形态、主流价值观念和取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市场经济既是利益经济,又是竞争经济和信用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道德经济。一方面,给高校教职工带来了思想的解放,人们开始求真务实,追求个性,注重实效,重市场而轻官场。另一方面,又重个性而轻共性,重眼前而轻长远,重局部而轻整体,致使整个社会心理、社会观念、文化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多群体性的特点。知足常乐、因循守旧与求新求异、顽强拼搏的矛盾。有的教职工勤劳、爱岗敬业、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兢兢业业,有的则知足常乐、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二)生活方式差异的矛盾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论在活动方式,还是人际交往方式,不论是消费方式,还是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都和过去有了显著不同。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形式上更加多样,这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由于高校教职工内部不同群体及个体的经济状况、文化素质、个人修养及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客观上形成生活方式的差异性和层次性,这决定了教职工生活方式的差异和矛盾。两地办学中带来了部分教职工家庭危机、婚姻危机、健康危机,以及生活和工作的不便,还有观念的差异和冲突等。有竞争就有矛盾。高校教职工在竞争中也有自己特殊的竞争领域、竞争主体和竞争内容。教师之间、教师与党政管理人员之间、上下级之间、教师与后勤管理人员之间,教师、党政管理人员、后勤管理服务人员三者之间,在知识、素质、能力、福利待遇等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交往方式方面,也存在一些矛盾。如有的教职工过分强调自己岗位的重要,不懂得换位思考,只强调利益索取,不懂得团结奉献。教师与管理、服务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理解。有的下级与上级之间搞权钱交易,在交往中大搞不正之风,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

(三)利益冲突造成的矛盾、围绕管理问题造成的矛盾

不同的教职工群体,其利益之间的纠纷造成他们之间的情绪对立和行为冲突。高校教职工的个人利益和学校整体利益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但是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全局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矛盾。

高校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激励更多倾向于教师,势必有的党政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会有这样那样的看法和意见。而教师有的一味强调自己岗位的专业性,重要性。对于两地或多地办学的高校,除了这三支队伍之间的利益矛盾外,还有本部和分校利益之间的均衡和协调。教师穿梭于两地或多地之间,时间和精力带来许多浪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时间和空间的冲突和矛盾,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管理成本的增大,产生一些不良的工作情绪,从而也影响了学校人才的培养。

(四)政治和业务两张皮的矛盾

从整体来讲,当前广大教职工拥护改革开放,赞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多数教职工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忧国忧民。但是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学习气氛不浓厚,视野较窄,更多集中于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一些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得有声有色,而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则无声无息。一些高校出现了政治同业务两张皮的现象。没有教职工的政治学习制度。对教职工甚至是党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在学习和工作的关系上,工作是硬任务,政治理论学习是软任务。各种政治学习流于形式,从而影响了广大教职工思想理论修养的提高。有的教职工忽视政治理论学习,政治上不敏锐,观念保守落后,因循守旧。有的教职工放松自我修养,轻视思想改造,对政治学习、组织生活甚至党内民主生活持应付的态度,重业务,轻政治,重专业学习,轻政治学习,重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轻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主要是讲思想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人民的教育。”[23]邓小平同志讲的教育失误自然包括对高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偏离与失误,导致部分教职工重经济轻政治,重业务轻政治,重物质轻精神,重身体轻心理调适、重理论轻实践、重教书轻育人、重利轻义、重眼前轻长远、重局部轻整体。政治同业务形成两张皮的现象。

(五)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创新与保守、文明与落后的矛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教职工数量和素质也相应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教职工的素质不容乐观,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家对大学教育的需要。高校教职工队伍通常由教师和教辅人员、管理和后勤及外来务工人员组成,而教师编制人数一般不超过50%。对于高校的主体部分教师而言,有的观念陈旧,不思进取,一些陈规陋习仍在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尽如人意。教师学历整体偏低,高学历高职称人数偏少;部分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育理念与时代发展脱节;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落后;少部分教师心理素质较差;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欠缺,师德师风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创新意识淡薄;部分教师掌握信息技术能力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能力较差等。有的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差,能力不强,素质不高。有的后勤人员工作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有的理想信念模糊,极个别的甚至走上了信法轮功邪教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