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初探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初探

时间:2023-02-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校园艺术文化建设初探陶 元 慎溢彬 俞鸣航摘 要 本文对校园艺术文化的涵义、类型、功能等进行了初步阐述,并对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关键词 校园艺术文化 类型 功能 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校园艺术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积淀。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初探_文化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初探

陶 元 慎溢彬 俞鸣航

(湖州师范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摘 要 本文对校园艺术文化的涵义、类型、功能等进行了初步阐述,并对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校园艺术文化 类型 功能 建设

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以此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而校园艺术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积淀。校园艺术文化开展的好差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开展,它对学校的校风、学风都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能综合地反映一个学校艺术建设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强对校园艺术的研究,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已成为本身的迫切需求。本文从校园艺术文化的内涵出发,初步探讨了其类型、功能,并对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一、校园艺术文化的内涵

校园艺术文化是从属于校园文化和艺术文化中的一种特定文化,是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形式。而在学校这一特定的人造环境中为校园社会团体共认、共有、共享的所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方式文化的总和。简而言之,校园艺术文化是一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颐养身心、提高素质的活动。它包括校园音乐会、舞蹈表演、戏剧演出、艺术展览、艺术讲座、电影欣赏、艺术研讨会以及各种形式的校园文艺晚会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受到青年学生的普遍欢迎,同时,它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内教育的重要补充。

二、校园艺术文化活动的类型

1.学生艺术团活动

学生艺术团是一支有组织、有领导、有章程、有规划的学生文化艺术团体,设有军乐团、舞蹈团、模特队等,它既代表了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的水平,也代表了学校文化艺术活动的方向。目前,大部分高校尤其是艺术、师范院校都成立了学生艺术团,如浙江工业大学星星索艺术团、湖州师范学院红柳艺术团等。

2.学生文艺社团活动

学生文艺社团是学生课余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的一种群众性组织,主要是由文艺爱好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加入或组织起来的一支支文艺队伍,学生入会自由,活动的开展自由。如:吉他协会、书法协会、摄影协会、美术协会、漫画社、话剧社、文学社、健美操队等社团协会。

3.其他群众性的文化艺术团体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丰富的、多层面的社会文化活动推动着校园文化的建设。时装、礼仪、饮食、插花、茶道、化妆、美容、健身等都作为文化艺术进入了大学校园,通过对美的欣赏和实践,使学生提高了自身素质、修养及技能技巧。如湖州依多金健身俱乐部与湖州师范学院的学生联合开展了一系列健身、文化活动。

4.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月

这是一种参与面广、活动内容多、活动形式不拘的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活动。内容包括校园歌手比赛、校园形象大使选拔赛、校园模特比赛以及演讲赛、辩论赛、漫画赛、手工制作比赛,此外,还有各种讲座、报告、座谈等活动和电影、艺术节及各种文艺汇演、艺术品展览等。这些活动围绕应以时代精神、高尚风貌等为主题,使学生受益。如湖州师范学院每年开展的“读书月”、“社团活动月”、“文化艺术节”等活动。

三、校园艺术文化的功能

1.实现德育目标的功能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应以德育为核心。而丰富多彩的、先进的校园艺术文化能使德育目标顺利实现。这是因为,校园艺术文化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排练、演出以及课外活动等为主要内容,造成一种有意义的校园艺术氛围。通过这种氛围的潜移默化地渗透,指导着学生向着健康而有序的方向发展。无论学生愿意与否,只要长期置身其中肯定会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校园艺术文化倡导的精神所形成的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并将这种精神逐步地不自觉地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从而实现其育人功能。

2.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的功能

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主要由学生自主组织、参与、策划,有相应的活动内容,学生在活动中担当主角,吹拉弹唱、演跳舞奏、画写说讲,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参加,在愉快的环境中轻松地接受新鲜事物,感受美的氛围,领略美的意境。一方面,通过参与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接触不同专业、不同个性、不同类型的人,拓宽自己的接触面,同时,能提高自己参与活动的能力,从中得到锻炼,并在欣赏艺术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塑造理想人格,使之逐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3.凝聚力功能

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经常体现为集体活动,只有人人团结、个个奉献,才能取得团体荣誉。通过这些集体活动,培养了学生整体和谐、相互协作、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凝聚力。凝聚力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被全校师生员工认同而又具有独特风格的学校精神。学校只有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校园艺术文化活动,才能激发师生员工的热情和兴趣,使师生员工的个人发展要求、兴趣爱好与学校精神融为一体,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4.激励学生进行创新的功能

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由学生自主组织、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不限,能有效地活跃人的思维,增强人的想象力,有利于青年学生成为开拓创新的人才。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源泉”,而创新更需要想象力。文化艺术活动是一种需要想象的脑力劳动。青年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不断将传统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形式推陈出新,活跃了校园文化艺术生活,以其新颖独特的形式吸引广大学生的参与。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学生中人才济济,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各尽其才,各显神通,有效推动了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

四、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1.加强管理和指导

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代表着校园文化生活的主流,它倡导高雅艺术,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和艺术品位。由于青年学生接受能力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易受外界文化意识的影响,所以,作为学校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和引导,把健康、文明、高雅、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文化艺术引入校园。一方面,可以派专业老师作艺术指导,引导学生开展健康活泼的文化艺术活动;另一方面,要严格管理,不仅在思想上要严格要求,还要在业务上热情指导。尤其是要在制度上进行保证,例如建立艺术团导师制、艺术团招生条例、艺术团学院结业证书授予办法等。

2.不断创新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形式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授郑小筠说过:“艺术教育不仅仅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教育,更应当成为提高包括德育和智育在内的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吸引更多更广泛的青年学生的参与。作为一种群众性很强的活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自己来组织,由学生自己提项目、由院(系)甚至班级来承办,学校进行评比奖励。

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作为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形式,就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接受美育的条件,让学生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通过自我表现、自我评判来完善自己的行为,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达到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目的。同时,通过组织高品位、高层次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带动全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3.制订合理目标,不断加大投入

制定可行的目标规划,是建设校园艺术的根本之计,这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的唯一选择,脱离了这个根本,校园艺术文化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流。从总体上讲,一般学校综合实力相对较弱,场地设施不齐全,服装道具缺乏,规章制度不完善。而只有具体的物质基础得到落实,在制订适合学校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加大投入,艺术活动的开展才有可能得以顺利进行,学校各种艺术规划目标才能进一步得以实现,从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学校相对实力增强、教学质量提高,艺术文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校园艺术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才有依托。

4.正确理解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在一般的学校,作为美育主要途径的艺术教育基本在夹缝中生存。这与人们对美育以及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方面的巨大作用认识不足有很大的关系。近年来,人们对美育的认识逐步深化,美育以及作为实施美育主要形式的艺术教育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但重视不等于问题已经解决,在许多学校里,忽视美育,尤其是忽视校园艺术文化的情况仍然存在,改变这种状况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参 考 文 献

[1] 刘晶. 对校园艺术文化的探讨.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6).153

[2] 曲科军. 以德育为核心,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2) .25

[3] 田宏铃.浅议校园艺术开发和建设. 大舞台,1999,(6).42

[4] 李广平,胡祖吉. 如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创新教育. 零陵学院学报,2004,(8).58

[5] 郑慎德. 高校校园文化研究[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