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技术与保护

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技术与保护

时间:2023-02-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保护技术,即技术性保护、保护的技术层面,构成了我国档案保护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面。加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的研发工作,关注与保护技术应用相关的方方面面,这是当代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必须考虑的。
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技术与保护_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

1.4.3 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技术与保护

我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学术界对档案保护的学科体系结构、学科基点、保护方针、修复原则、欧美保护理论的引进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不仅加强了学科建设,而且为丰富的档案文献保护实践提供了指导。[118]总体看来,技术研究一直处于中心地位,构成了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可以从以下方面得到佐证:

其一,研究论文方面。国内有关档案保护研究的论文难以数计,笔者曾以档案学核心期刊为对象,对1949—2000年的954篇档案保护研究论文进行过统计。近90%的论文关注应用问题,其中,主要是技术应用问题。[119]

其二,学科性质方面。从最早出版的《档案保管技术学》,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部全国文科教材,再到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1世纪档案学系列教材,都冠名“技术”二字,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本学科的技术性特征。冯乐耘、李鸿健认为,“档案保护技术学是研究档案制成材料变化发展规律和保护档案的技术方法的学科”。[120]康忠镕提出,“‘文物保护学’或称‘文物保护技术学’。这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科学,涉及基础理论、化学、物理、生物、环境保护、气象学、矿物岩石、冶金、铸造等专业科学技术”。[121]这些观点都印证了学界对于档案文献保护的技术性特征的认识。

其三,研究项目方面。国家档案局自1987年至今共奖励了近150项档案保护优秀科技成果,从传统的修复、防虫技术到现代化的去酸技术、光盘保护技术等,均为技术研究成果,表明了技术开发在档案保护研究中的核心地位。

由此可见,保护技术,即技术性保护、保护的技术层面,构成了我国档案保护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面。正如凯思帕利亚认为的那样,“档案的保护技术就像人类文明本身那样古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起源于各种生物所共有的自我保护的本能”。[122]

以技术性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档案保护研究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考察档案保护研究的历史不难发现,中世纪以前,尽管人们已经有意识地保护档案,由于当时档案材料质量优良,保护并没有成为主要问题。机械纸出现后,保护问题随之即来。在档案损毁程度加剧、保护工作需要加强的时候,恰逢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兴起,为损毁档案的保护提供了支持。19世纪中后期开始,近代自然科学方法在保护档案过程中得到了运用。进入20世纪尤其是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和试验方法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巴罗实验室等现代意义上的实验室的建立,美国国家档案馆、英国公共档案馆等大型馆藏机构的积极参与,与档案文献保护相关的光、热、水蒸气、有害生物、空气污染物方面试验,保护与修复技术的研发,加速了档案文献保护技术开发与应用的进程。可见,自然科学一旦产生,其理论和方法便在档案保护部门得到了应用,成为保护档案的坚强后盾。

通过开发保护技术挽救了大量的档案遗产,为保存世界各民族的记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充分印证了技术是“一种以取效为目标的理性活动”。离开了技术,保护档案显得苍白无力,甚至变成一句空话。然而,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技术并不是万能的,保护也并不等于保护技术。当代,在保护档案的过程中,不仅遭遇到诸如技术部门各自为政、技术成果封锁、成果应用率低下等问题,而且有些问题超过了技术性保护的范围。以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珍贵档案为例,因为收藏于不同的系统和部门,不可避免地涉及各个部门对保护工作的组织、保护法规政策的执行等非技术层面的问题。因此,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只是保护的一个组成部分,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不仅涉及技术方面的问题,而且也涉及档案文献保护过程中与组织、管理、规章等相关的问题(详见第6章)。加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的研发工作,关注与保护技术应用相关的方方面面,这是当代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必须考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