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书画的环境保护技术及其与装裱、修复的关系
郭晓红
博物馆的藏品,是国家宝贵的文化财产,是人类科学和文化不断发展的历史见证物。博物馆收藏的文物、标本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不仅是博物馆各项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开展研究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是最可靠的实物例证。它以其特有的真实性、直接性、形象性而有别于其他形式的资料,成为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因此,完整地保护好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藏品,就显得十分重要。
书画作为博物馆藏品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因为主要是由纸张、纺织品构成,属于纤维质地文物,故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会出现老化、酥朽、破烂、裱件起层脱落等现象,致使书画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有的甚至残缺或破碎。为了使这些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安全妥善地得到保护,不因为我们的疏忽,以及保管工作中的随意性而使其遭到损毁,就需要加强管理,加强研究,不断探索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改进保护管理方法,进而采取正确有效的保护保养措施。唯其如此,才能使其“延年益寿”,永远流传下去,不断发挥它的社会作用。
以下就书画文物装裱、修复与保护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谈点体会和个人意见,与各位专家、同行共同交流探讨。
一、环境对书画藏品的影响
(一)温湿度与书画保护的关系
文物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就像生物离开温度和湿度不能生存一样。适宜的温湿度对纸张、丝织品、颜料、墨色、印章的耐久性有密切的关系,不适宜的温湿度对书画有多方面的破坏作用。温度高不仅加速纤维质地文物的老化,降低它的强度,而且能够加快化学纸浆的分解和木质素的化学变化。在湿度正常情况下,库房内温度过高,纸张中原有的水分蒸发,书画就干燥、变脆,库房内温度忽高忽低时,一方面可使湿度过大或过于干燥,另一方面书画纸张纤维因热胀冷缩易使纸张强度降低。
湿度过大时,库内书画容易生霉和使其他有害细菌繁殖。霉菌和细菌,尤其是霉菌,对书画的破坏非常大。湿度忽高忽低时,同样会因纸张纤维遇湿膨胀,干燥收缩,使纸张强度受到影响。高温高湿会给书画带来更大的破坏作用。它会给纸张中的有害化学杂质创造破坏纸张纤维有利的条件,因为这些杂质在高温、湿度一定的条件下破坏作用就更大。总的说来,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给书画带来的危害很大。以往因为书画收藏、存放的条件不够理想,使书画长期处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而遭至破碎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因受潮而使书画粘连;有的因温度与湿度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而霉烂或产生虫害等等。因此,库房内的温湿度,应尽可能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以维护书画的安全与完整。
博物馆保管书画最适宜的温度是14℃~18℃,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50%~60%。在一昼夜以内温度允许变化的范围是2℃,湿度允许变化的范围是3%,这样的温湿度对延长书画“寿命”是有利的。
(二)光线与书画保护的关系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见到这样一种现象,即当一件织物长期处于太阳光的照射下,时间长了,经常处于光照的一面与未被照射的一面,在色泽上发生明显的变化,究其原因,是因为光能改变颜色并使物体表面变质,而表面正是书画的精华之所在。光线由于光源的不同分为自然光线和人工光线。不管是自然光或人工光对书画都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而其中破坏作用最大的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纸对紫外线辐射尤为敏感,对书画的损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纸绢强度降低。纸和丝织物中的纤维素在光的作用下,可以加速其氧化作用,生成容易粉碎的氧化纤维素。如果纸张潮湿时,这种破坏作用就更大,最终导致抗张强度降低。
2.纸张、丝织物发黄、变脆,内部结构变化。
3.各种颜料、墨色、印泥发生褪色现象。
除太阳光外,来自人工光的辐射,对书画同样也有破坏作用。一般常用的白炽电灯、日光灯,其中的紫外线虽然大多被灯泡和灯管所吸收,但仍然对书画产生破坏作用。若光线不强烈时,危害尚轻,光线愈强,则破坏性愈大。由此可以判定,光对书画的破坏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那么这种情况在文物库房当中应该说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即便是条件较差的博物馆,书画的存放也都置于箱、柜中,经常受到光线照射的时间要少得多。问题是书画在展厅的陈列过程中,无一例外地要受到上述两种光线之一的长时间辐射。既要将书画陈列展示给观众予以欣赏,又不使其受到光的损害,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如何解决,关键在于实践,好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文物保护方面已有很多的方法和措施。目前国内现代化水平最高的上海博物馆,在文物的科学保护与利用方面可以说先走了一步。在书画展厅,当观众走近展柜时,光源控制系统随之启动,灯光由暗到亮,当观众移动步履沿展线继续前行时,灯光会渐渐由亮到暗,下一展柜的灯光又随之亮起来。在没有观众的空当时,展柜全部处于光源的状态,整个陈列大厅的照明完全靠照度较弱的顶灯工作,对展柜中的书画不产生任何影响。当然像上海博物馆所具有这样的展览条件,短期内多数博物馆还无法具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为了减少光线造成的危害,我们最有效的措施是尽量减少光的照度和曝光时间。陈列时间不能太长,展品要经常更换,特别珍贵的宜采用复制品替代。再一方面,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进行紫外线处理,可以采用吸收紫外线玻璃或玻璃上喷涂紫外线吸收剂。
(三)空气与书画的保护关系
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增强环保意识,改善生存环境正在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动。空气污染是环境保护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空气中含有的灰尘与各种有害气体,不仅对人类的健康有直接的损害,同样对书画文物有害而无益。
灰尘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微粒,它的成分很复杂,常见的有沙土、烟渣、煤屑、飞扬在空气中的盐粒结晶体、花粉、漂白粉、石灰以及其他固体物质的机械粉末等等。它来源于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活动中,博物馆作为公共场所,展厅观众流量大,文物易被浑浊空气、尘埃污染,所以对于来自空气的污染侵蚀,不可小视。灰尘对于书画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
1.灰尘落到书画上使纸张颜色变灰,影响到书画的感观效果。
2.灰尘是微生物寄生与繁殖的掩护所,也是各种霉菌类孢子的传播者。许多书画的腐朽或霉烂与灰尘传播有直接关系。
3.有的灰尘还带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水泥或其他化学工厂所产生的灰尘常带酸性或碱性,破坏书画。
书画库房的除尘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工业城市或设备较差的库房、展厅灰尘的危害就更严重。如能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如在库房、展厅的门窗以及储藏展示书画的柜子上加装密封条,利用相关设备对空气过滤等,这将会大大减轻保管人员除尘的劳动并对书画“寿命”的延长会有很大的好处。空气中对书画危害最大的有害气体主要是酸性气体。为了减少有害气体对书画的损害,最主要的是注意博物馆库房的选址。另外将书画文物保存在密闭的箱柜或囊匣内,也可以有效地防止一些有害气体的破坏作用。
(四)温湿度与书画陈列张挂的关系
书画在装裱后,一经张挂展示,便会在自然的环境中历尽“阴晴燥润”。它的纸张、绫绢、糨糊都会因受潮而舒涨,因干燥而收缩。而实际上这一过程中,纸张、绫绢、糨糊的伸缩率是不会完全一致的。这样反复伸缩的结果势必会产生下述的结果,即原先平整的书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渐渐变得凹凸不平。因此,对陈列张挂环境的考虑,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再有,对于用不同材料制作的藏品来说,温湿度的变化会因各种材料膨胀系数的不同,导致藏品各部件之间的分离、破损,使藏品受到损坏,总之,藏品需保存在一种适宜它的生存的相对稳定的环境中。
(五)湿度与书画收藏的关系
书画的收藏保护,受温度、湿度、空气污染、灰尘、光线、昆虫、微生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中最基本而且一直在起作用的因素是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潮湿和干燥会引起纸纤维许多性质的变化,纤维的收缩与膨胀就是其中最明显的变化之一,特别是温湿度的忽高忽低对它们的破坏性极大。不适宜的温湿度不仅会直接影响文物材质的耐久性,而且会加速一些不利因素对藏品材质的破坏作用,如光的氧化降解作用,纤维的酸性水解作用等。这些有机质均由细胞组成。细胞结构有潮湿膨胀、干燥收缩的特性。环境湿度高时,纤维吸水膨胀,使藏品弯翘不平;湿度低时,纤维又会失去水分,造成藏品的干裂,材料脆化。如果温湿度变化过骤,常可引起文物的机械损伤,这种损伤从外观上不宜觉察,对馆藏文物是一种严重的威胁。环境温湿度低一些会减缓不利因素对藏品材质的破坏作用,因为字画所用的材料是纸与绢,从微观上讲,它是由纤维素、蛋白质、脂质、糖类等有机物质构成。这些有机物质含有大量的碳源和氮源得以存活,并在水的作用下把纤维素分解为水解纤维素,把蛋白质分解为肽,最后分解为氨基酸。这样使绢与纸张的质地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终导致强度的下降。另外挂轴长期悬挂,受到长时间自然光的照射,自然光所具有的能量可使纤维素中的C—C键断裂,同时在活泼氧的作用及光的照射下,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亦使画面老化,颜色变深变黄。另外,大气中的NO2、SO2等酸性气体的侵蚀、尘粒的摩擦、昆虫的咬噬,都会加剧对画的损坏。
二、画装裱、修复与保护技术的关系
藏品的使用与保护是密不可分的,“用”需建立在妥善保护的基础上,保护就是为了使用,否则就失去保存意义;使用应服从保护的需要,对藏品保护有影响的使用要加以限制。保护不好就使文物丧失价值而不能使用,保护好了不用也发挥不出文物珍贵价值的作用。我们的许多藏品有发霉虫蛀、有存放不当折裂等各种各样原因造成的损坏,当看到这些宝贵的文物遭此损坏都会为此感到叹息。分析其原因,大部分是在装裱过程中所留下的隐患造成的,也就是在书画装裱、修复过程中忽视了运用保护技术,导致裱件完成不长时间后就发霉虫蛀,使有价值的书画缩短了寿命影响了观赏甚至断送了书画寿命。装裱人员若能在思想上重视对书画的保护,在装裱、修复工作中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在此,我提出一些看法,希望得到一些老师、专家、同仁的指正。
中国书画经过装裱、修复便成为一幅完整的艺术品。我国古代众多的书画珍品流传至今,也是在其自然老化、破损后经过装裱修复才得以重获生命的。书画的装裱、修复无疑具备便于欣赏、收藏的作用。所以,正确地装裱、修复书画主要体现在我们在装裱、修复的过程中如何科学地运用对书画的保护技术。由此可见,中国书画的装裱、修复与书画保护技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同时进行的。
书画装裱是将所需装裱的书画覆背托平,以固定书画的内容和经纬,再根据画芯的规格装饰成不同的形式,使之便于欣赏和生产收藏。书画的保护技术,是根据书画制成材料的损坏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防止或减缓外界因素对书画的破坏作用,并对已遭破坏的书画进行修复,尽可能恢复原件的历史面貌,最大限度地延长书画的寿命。
书画的装裱、修复艺术在我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古人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关于保护书画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是零散的、片断的,没有形成一门系统的理论。千年以来,中国书画的装裱、修复行业大多数是以作坊的形式存在着,由于这种形式的局限性,一部分装裱、修复人员仅仅把重点放在多、快、省的完成裱件的数量上,而忽略了将已掌握的书画保护技术及理论引入装裱、修复的艺术之中。作为我们现代的装裱人员就要通过学习,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总结成果和运用保护技术,并逐步将其上升为理论。
书画装裱从结构上看,大体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书画本身;二是与书画相协调的装饰材料;三是不能直观的背面用料、糨糊及操作技术。书画本身决定着选取什么样的装饰材料,装饰材料是否合适决定着整体的装饰效果,而背面用料的选取,操作技术的高低又决定着书画的寿命。三个部分密切关联,相互作用和制约,才能加工成一幅完整的艺术品。书画的内容是信息,书画所用的纸、绢是载体,信息是通过载体而体现出来的。装裱书画的托心纸所具有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保护载体的。如果信息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保护载体的托心纸所选用的材料是劣质的,那么,不论将来的保护条件多好也谈不上收藏和传世。如果把备用的宣纸存放在冰点以下的环境中,纸张的水分就会产生冻结,使纸张纤维的结构遭到破坏,纸张的强度就会下降。选用这样已失去耐久性的宣纸装裱书画,就会使书画加速损坏。尽管书画如何珍贵和质地上乘,装裱技术再高,也不可能挽回其损失。若不重视保护技术,当装裱墙发霉后仍不及时维修继续使用,无论书画本身质地、装裱材料和技术多么优质,也不能阻止装裱墙上的霉菌传染到书画上,以致影响书画的寿命。由此看出,书画的装裱、修复离不开保护技术的运用,而书画的装裱、修复恰恰是建立在运用保护技术基础之上的。所谓的保护技术并不是神秘的东西,它需要研究的内容:一是书画制成材料的损坏原因;二是针对损坏原因所采取的保护方法和“治疗”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装裱、修复与保护技术原本就是一体的,是装裱、修复从属于保护技术的关系。
我们知道,书画的制成材料、装饰材料都是物质的。世界上一切物质都处在不停息的运动中,书画也不例外,它是会变化乃至消亡的。因此,我们用的纸张、丝绢的老化蜕变,最终损毁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保护技术运用得好其变化就会慢一些,运用得差,书画的寿命就会短一些。如果不运用,有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起到破坏书画的作用。因为,书画和装裱材料的损坏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装裱修复人员往往容易对火烧、水淹、虫蛀、鼠咬等明显的破坏因素引起注意,而忽略了一些细微的、在短时间内看不出的破坏因素。这些细微的因素不加以控制,就会给书画的寿命带来严重的隐患。比如装裱人员使用长霉的抹布或收到生霉生虫的书画后,没有及时消毒、去霉、杀虫,也没有隔离存放,霉菌、害虫就会很快传染到其他书画和备用材料上,甚至会蔓延到整个操作室。霉菌分泌出的酶对书画的危害很大,它不仅能遮盖书画的内容,还能够使纸张纤维素加速水解。纤维素水解的最后结局就是使纸张变为粉末状态,这时纸张的机械强度为零。经实验材料证明:由于霉菌活动的结果,在受害区纸张的牢固性在五天内就会减低50%。假如装裱人员仍然没有运用保护技术进行处理,陆续接收的裱件就会全部被感染,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虽然用户在取画时不一定能发生霉菌、害虫造成的危害,但已给书画留下了“折寿”的隐患。并且,这种隐患也将随书画的主人被带到新的环境,形成新的污染区。
在装裱修复的过程中能够破坏书画的因素很多。除了自然的因素诸如不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线(主要是紫外线)、有害气体、灰尘、害虫、霉菌以及机械磨损和污染等等外。装裱人员主观能动性也很重要,应从观念上加强运用保护技术的意识,坚持认真负责的态度,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将保护技术运用到装裱、修复的全过程中。在工作中不断地改善操作室的保护环境,保持操作室的卫生,注意通风,控制温湿度,有针对性地隔离、消毒、杀菌、去霉。正确运用相应的保护措施,这样就可以大大缓解破坏书画寿命的因素形成,为以后的收藏和保护创造条件。
中国书画有赖于装裱、修复,方能流传百世,特别是那些年代久远的出土的纸、丝织品书画更是需要修复才能延长寿命。那些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书画已转化为文物,它们反映了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仰等诸方面的情况,起着历史凭证的作用,为我们现代人所利用着,而这些文物的前身正是那个时代的装裱人员所装裱过的书画。换句话讲,我国的部分纸质、丝织品文物是由书画转化而来的,这些书画是纸质、丝织品文物的前身。一个装裱人员手下经过的裱件可能是千轴万卷,不知将来哪一幅会转化为文物。从这个角度上讲,就需要装裱人员对每一幅裱件都要认真负责,严格把好质量关。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书画装裱、修复过程中运用保护技术的重要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看到了对书画的保护技术是从书画产生时就开始实施的,而不是等到某一幅书画具备了某种价值才对其进行保护的。作为现代的装裱人员要重视装裱的效果,同时要重视在装裱、修复过程中对书画正确运用保护技术这一重要环节。我们应学习相关的理论技术,掌握精湛的装裱、修复技艺及正确的使用对书画的保护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为继承、发展、弘扬我国的书画装裱、修复事业,为科学的整理、保护、抢救祖国的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三、书画文物的保护
保护文物的问题,其核心就是保护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书画也不例外,我国书画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这一特色的形成与我国的社会发展、我国的民族欣赏习惯以及传统的学术思想有着密切关系。每一件书画作品都是作者在当时历史背景条件下,对社会认识所思所感的真实写照,是当时的社会存在以及艺术、科技、工艺水平的具体反映。所以,书画同其他文物一样,本来就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遗存。在修复书画的过程中,要保持它的历史原貌,实际上也就是保持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保护”一词用在专业上具有两层意思:首先控制环境,使文物的变质降到最低限度;另外,采取措施,制止损坏,使文物尽可能地稳定,以防进一步变质。修复则是下一个过程,当认为保养处理不足以使文物恢复原状时,修复则能使文物达到可展出的条件,也就是说保护是首要的,修复仅是保护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技术手段。书画损坏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不外两个因素:一个是书画制成材料的特性,这是书画遭到损坏的内在因素;另一个是书画保管条件,例如:温度与湿度、光的辐射、有害气体和灰尘、霉菌繁殖等等,这是书画损害的外在因素。针对书画由于内因和外因引起的损坏,就需要依靠传统保护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以保护修复。为此,要研究书画材料的成分,了解其受自然力破坏的量变、质变过程;探索各类材料的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阻止或延缓书画的质变。
文物保护采取科学管理,防止文物继续损坏,预防为主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按照辩证法的观点,量变引起质变,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世间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的变化开始的。有时量变看似很小的,微不足道的,不影响事物的根本性质,因此,常常被忽视。可是量变对事物来说正蕴藏着坏事的发生。
“防”,这在科学的保管书画的技术方法中是个根本问题。“防”是保管好书画的最积极的措施。目前在各博物馆所收藏保管的书画中,没有损坏的是大量的,我们应当以极大的注意力来保证这些大量的没有损坏的书画的安全。同时,对已遭到损坏的书画,也要采取措施防止各种不利因素对其进一步的破坏。因此,研究与解决有关“防”方面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只有很好地研究与解决“防”,为书画的保管创造适应的条件,不使其遭受各种有害因素的损坏,才能减少“治”的压力。不管“治”的技术有多高明,但总不如书画不生“病”的好,这个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防”是延长书画寿命的最根本的措施。书画的制成材料主要以纸张、丝织品、矿物质颜料和墨为主,不管其制成材料的耐损程度如何,它的“寿命”总是有限的,不是永远不会损坏的。所以,在“防”与“治”这两个方面,“防”是主要的。但是也不能疏忽“治”,已遭损坏的书画虽然是少数,毕竟是存在的,如果不把它们“医治”好,就会影响这些书画发挥作用。不“治”,书画受害的范围、程度就可能扩大加深,已遭损坏的书画就有被毁灭的危险。及时而有效地采取“治”的措施,就可以防止已损书画继续遭到破坏。既然书画制成材料不是永远不会损坏的,在书画的技术保护方法中“治”的任务是始终存在的,因此,不仅要注意“防”,同时,也要注意“治”。“防”和“治”是保护书画文物的技术方法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在研究保护书画的技术方法中,应当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和形成,年代相当久远。多少年来,我们的祖先就对文物保护不断进行探索。现在,这么多文物能保存下来,最能够说明我国古代传统保护技术是非常丰富的。古代劳动人民在保护文物方面已有显著成效,纸张的保护技术,书画的装裱技术,都有很高的成就,应该系统地总结、发扬光大。要把零散的、简单的、局部的经验上升为系统的、全面的、复杂的工艺科学,让古代技术重放光彩。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保护文物的优良传统技术和工艺。我国古代文献中就有不少科学技术的记载,如有关书画装裱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此后,宋·米芾的《画史》,元·周密的《齐东野语》,明·周嘉胄的《装潢志》,清·周二学的《赏延素心录》等著作,也都有许多有价值的论述。
目前针对书画的保护修复,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坚持继承传统技术与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从实践来的旧技术,有的已形成传统,到今天依然还有它的价值,这些传统技术、传统材料是在前人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材料,我们应该加以认真总结、继承发扬、提高,使之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但这并不排斥引进新技术,采取新工艺,使用新材料。任何事物总是要向前发展的,现代新型材料的大量涌现,规范精确的工艺流程,先进的仪器设备,无不为书画的保护修复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我国的书画装裱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发展,装裱工艺也在不断改革、更新,但不管是传统技术、传统材料,还是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文物,保护文物的历史性、艺术性、科学性,尽量少改变文物原来的材质、结构、特性及原物的外貌。因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科学、谨慎的态度,正确吸收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应该是我们努力探索的一个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书画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