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管理机制上加强对图书质量的监控
赵 静 姜乃宽
在当前,全社会都在高度关注产品质量,图书作为特殊的精神产品,其质量问题(本文讨论的是编校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及省级地方行政管理部门也加大了图书质量的管理力度,新闻出版署颁布的《图书质量保证体系》中明确了:“繁荣出版重在质量的思想,把能否提高图书质量当作衡量出版工作是否健康发展,检验出版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又被新闻出版署确定为质量管理年。图书质量也因此被提到了鲜有的高度。提高图书质量,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成为出版业界的永恒追求。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仍然有个别出版单位追求短期效益,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图书质量,致使部分质量低劣的图书充斥市场,人们也不得已而被迫接受了“无错不成书,书非错不能读也”的怪现象。因此,要改变这一不良现象,作为传承文明、传播祖国优秀文化的出版单位,我们有责任净化图书市场,还读者一片洁净的阅读空间。对此我们责无旁贷,也深知任重而道远。而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文化产业也必须重视产品质量,只有优先考虑发展优质高效的文化产品,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的发展与繁荣。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图书质量,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呢?简而言之,应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出版单位的决策者在制定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时,要时时注意质量问题,高度关注图书质量,解决好出版过程中质量和效益之间的矛盾。其次,是制定严格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在管理机制上加强对图书质量的监控。
然而,图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和实现,需要长期而厚重的积累过程。一部书稿凝结的是编辑、复审、终审、校对、质检人员等多层次、多角度共同完成、融合了高度脑力劳动的精神成果。面对如此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从管理上入手,加强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的建设,在管理机制上加强对图书质量的监控。
一、追本溯源,责由心生
从源头抓起,从源头上控制图书质量,从而达到优质高效的出版目的。众所周知,编辑是图书质量优劣的重中之重,也就是源头之所在。抛开作者因素之外,图书质量的源头在责任编辑,现在实行的责任编辑负责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要想打造高水平的作品,首先要培养高水平的编辑,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我们首先通过招聘、培训、考核等一系列措施,打造一批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都很过硬的优秀的编辑队伍。除了提高编辑的准入门槛之外,我们针对现有编辑中,年轻编辑居多的实际情况,进行有计划(1~2个月一次)、有针对性、分层次、分内容的业务培训,重点解决编辑工作中遇到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逻辑性、专业性等相关知识方面的问题,并在会上集中研讨,现场解决实际问题,深受广大编辑的欢迎。培训结束后,进行综合能力考核。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考核,提高了编辑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对日后的编辑工作受益良多。磨刀不误砍柴工,提高了编辑的综合素质就有了提高图书编校质量的可行性,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所以我们把管理的首要机制放在了对编辑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多年的实践经验也验证了这一点的至关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那么,是不是有了优秀的编辑就一定能生产出优质的图书呢?答案是否定的。正如前文所说,编辑工作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其工作过程需要调动大量的、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积累来认定书稿中是否存在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逻辑性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使书稿达到更臻完美的目的。其间如果有一丝的疏忽或遗漏,都会给书稿的质量埋下隐患,而这一隐患又是后续的复审、终审所难以察觉的。然而,再优秀的编辑也有疏忽大意的时候,人脑毕竟不是电脑,不可能时时精力充沛。针对编辑工作的这种特殊性,我们在管理机制上采取了第二种方式。
二、过程控制,弥补疏漏
对编辑工作的过程实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机制,旨在弥补编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疏漏,进而有效地提高图书的编校质量。具体做法是,每一部书稿,在经过了三审、三校、一通读后,在进行下版付印之前,均需到指定的质量管理部门进行书稿的质量检查工作,也就是对编辑工作过程的检查,质量管理部门根据书稿字数的多少,随机抽取4万字或6万字(45万字以内的书稿抽取4万字,45万字以上的书稿抽取6万字)样章,然后安排相关专业的、经验丰富的质检人员对书稿进行质量检查,主要检查书稿中是否存在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逻辑性差错。检查结果由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按照新闻出版署规定的质量检查标准,严格核定差错率。检查结果认定差错率在0.5/万(检查标准高于国家规定的1/万的标准)以内的可以下版,超过0.5/万的则认定为超标,不允许下版,要将书稿返回给责编和责校,就检出的相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必要的要进行再次通读。质检部门视一检时问题的严重程度,规定下一检的送检时间,一般的2~3天可进行下一次质检,问题严重的要7天左右才可进行下一次送检。如此反复,直到质检结果差错率达到合格后,方可安排下版出片。实践表明,通过质量检查的方式,弥补了大量编辑工作的疏漏和不足,一些知识性差错的检出,令很多编辑引以为戒,很好地促进了编辑的学习和知识水平的提升。对质检合格,可以下版的书稿,我们也没有就此放松,而是继续采取全方位检查的管理方式。
三、全面监控,不留遗憾
即针对下厂付印之前,已经输出胶片或硫酸纸的书稿,要进行全方位检查,即书稿的封面、扉页、版权、前言、目录等附文部分,要送到质量管理部门,由专人对附文进行检查,检查封面、书名、作者、书号等方面是否有差错,并签字确认。正文胶片(硫酸纸等)也由质量管理部门的专人进行检查,主要检查页码是否齐全、图片字迹是否清晰、是否有丢字漏字的现象。一切齐全后方可送出版部门安排下厂印刷。
四、事后检查,找出遗憾,进行反思
除了上述诸多检查之外,我们还对当年新版的图书实行10万字的成书质检,并将检查结果按国家规定的差错率标准严格核定,并适时通报。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我们安排了详细而周密的管理程序,尽量将差错控制在出书之前,但从成书的质检结果来看,还是会发现个别成品存在不应有的问题,这一点一直令我们感到遗憾,同时也在反思,也在寻找更加可行的、优质高效的管理办法,能够让出版流程更加细化,使得出版的每一种图书都能臻于完美。同时就检出的问题,找出漏洞之所在。警示后来者避免同类问题的再次出现。
另外,有了严格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还要辅以适当的奖惩机制,即每隔1~2个月(视稿件数量的多寡及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召开质检情况通报会,由主管社领导、总编辑及全体编校人员参加,通报这一时期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和解决的方案。定期制定周报、月报简报制度,通报质检通过率的情况,及时奖优罚劣。对质检一、二次通过的责任编辑给予通报表扬和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质检次数超过四次及以上的,要对相关责任者及所在部门给予警告,严重者给予相应的惩罚。将质检结果记录编辑成长档案,作为相关责任人年终考核评优、提拔任用、晋升职称及工资级别的重要参考依据。
设置层层检查,目的旨在防患于未然;旨在把书稿的差错消灭在下版付印之前;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图书质量进行监控,从而达到优质高效的出版目的。通过详细周密的检查制度,严格高效的管理机制,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编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编辑之间互相探讨学术及业务知识蔚然成风,自觉把提高图书质量放在首要地位。管理机制的有效合理运用,提高了我社出版的图书品质,也能更好地为社会为读者奉献质优价实的高品质的精神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