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的千姿百态

文化的千姿百态

时间:2023-02-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掘出了种种施彩的坛坛罐罐,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也因其烧制的陶坯呈赤色而称为赤陶文化。可见凡自然科学、医药学也无不都被列入文化之列。所谓的文化类考试的科目,不外于诸如语文、历史、地理、外语、政治、数学等课程。但这种对文化要求的低下,这不就苦了莘莘
文化的千姿百态_符号学Ⅰ——文化符号学

1.实用器物是文化

在考古活动中最常用的词汇就是“文化”了。常说、也常听到这是一种什么文化,那又是一种什么文化。如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掘出了种种施彩的坛坛罐罐,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也因其烧制的陶坯呈赤色而称为赤陶文化。而这些都是约4500年前仰韶先民们所创造的陶制实用器物。类似的实用器物还发现于西安东郊的半坡村(图1-1),它是约6500年前的先民们所制作的器物。还有如图1-2所示,出土于甘肃马家窑的彩陶。这些相似的陶器不论发掘于何处、不论制作的年代、不论是否在其表面施有彩色纹样,它们都属于人类社会生产技术发展到同一水平的,相互间具有内在密切联系的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产物,并且它们所支持的也都是一种类似的生活方式,所以就将它们归类为同一文化类型。由于这些陶制器物由最初出土地河南渑池的仰韶村命名,故归类统称为仰韶文化。

图1-1 仰韶文化半坡型陶钵

图1-2 仰韶文化马家窑型尖底瓶

又如在陕西周人发祥地的周原所发掘出的种种西周青铜器,都是西周先民们掌握了青铜冶炼与铸造技术后所制作的青铜器皿。其实究其源,铸造青铜器的技术可以说早在商代就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就已出现了如图1-3所示的各种不同的形制,有鼎、有鬲、有甗、有斝、有爵、有尊、有罍……不一而足。于是,就将所制作的青铜器及其冶炼与铸造技术统称为青铜文化。

其实人造器物本来都是为了满足当年人们生活上的实用需求,通过技术活动所生产出来的成果。综上可知,它们的制作不论是什么年代,也不论是陶器或是青铜器,甚至更古老的石器,凡技术活动的成果,连同该技术活动本身都被统称为文化。

图1-3 殷商彝器的形制

2.语言文字是文化

见证了20世纪中期中国政权交替、翻天覆地变化的老人们都还记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最常说、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之一,就是工农兵学“文化”。那么当时所谓的“文化”指的又是什么呢?工农兵又曾学习了些什么“文化”呢?其实当年为了要让工农兵摆脱文盲的处境,他们所学的就是“识字读书”。这么说来,文字、书籍、报刊等也都是一种文化。

回溯至19世纪末,一位退休在家的清朝官员王懿荣因病求医,郎中为他开出了一贴含有“龙骨”的方剂,于是四方搜寻“龙骨”成了他的日课。究竟什么是“龙骨”呢?难道是白垩纪恐龙的化石吗?其实郎中所谓的“龙骨”,无非是深埋地下数千年的大型动物的肩胛骨之类而已。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准备加工服用的“龙骨”上竟然还布满了类似于图1-4所示那样的、数千年前先人所契刻的、由线条构成的各种“纹样”。经这位当时的文字学家也是退休官员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这些竟然是当时还全然不曾了解到的、契刻在牛肩胛骨或龟甲之类表面的殷商时代的文字。自此引发了在其家乡河南安阳小屯村发掘殷商甲骨的热潮,这些被发掘出来的,契刻有如图1-4所示纹样的龟甲、骨片就被称为殷商甲骨文化。也就是说,殷商先民们在他们那个时期所创造的文字(Characters)及其载体也被称为一种文化。其实先秦的钟鼎石刻,以及后世的隶、楷、行、草等文字及其木简、竹简、绢帛、纸张等载体也无不被称为一种文化。

图1-4 殷商甲骨文化

3.文学艺术是文化

在电视节目上开播“文化讲坛”之类栏目久已有之,既说《三国》又谈《红楼》,又谈《聊斋》又说《水浒》,可见小说、话本等也无一不是文化。刀笔耕耘的文学家、诗人、画家、篆刻家、雕塑家乃至音乐家等常被统称为文化人,可见他们所摆弄的文学作品、诗、绘画、篆刻、雕塑乃至音乐等也无不都是文化。

但是,人们也常说“书画之功,在于书画之外”,也就是说光能书善画,即使有再高超的技艺,也只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如果一种技艺脱离了整体文化的修养,它们又有多深的意境、能创造出多大的文化价值呢?当然音乐家、舞蹈家,更不用说文学家,他们的一切艺术之功也无不都在这“吹吹打打、蹦蹦跳跳、咬文嚼字”的表象之外,都在于他们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高度修养之中。否则充其量又与一位匠人何异呢?又能创造出怎样的意境、怎样的文化价值呢?又何以称得上文化人?此乃别话,暂且不谈。总之,文学(Literature)、艺术(Art)也是文化。

4.科学知识是文化

打开电视不难发现,在“文化讲坛”之类栏目中还既谈孔孟,又谈老庄,直谈至诸子百家;既谈秦皇,又谈汉武,直谈至清宫十三朝。由此可见,不论是先秦学术、诸子百家,不论是人文历史、社会科学,或现代所统称的“文、史、哲”,它们也统统都被称为文化。同一文化讲坛也既谈张衡,还谈祖冲之;既谈扁鹊、华佗,还谈孙思邈,直谈至亲尝百草的李时珍。可见凡自然科学、医药学也无不都被列入文化之列。凡此等等,不胜枚举。

目前大学艺术类入学考试中,因书画之功在书画之外,除了要较为深入地检验考生对该品类艺术实践的技能与“灵气”之外,再通过文化类科目考试的深入筛选当然就必不可少。所谓的文化类考试的科目,不外于诸如语文、历史、地理、外语、政治、数学等课程。人们都说工业设计是一个由工程技术、人类工程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学科等四大门类学科交叉融合而构成的边缘学科,就是说为了培养真正的工业设计师,也就需要该四大门类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力支持。毕竟大学本科不是技工学校那样仅需知其然,会操作而已。一个高等学府的本科学生不仅要知其然,尚需知其所以然。更何况本科还要向研究生院输送具有自主研究能力与手段的生源呢?所以工业设计学科的考生也要通过必要的文化类科目考试的深入筛选,毋庸置疑也属理所当然。所谓的文化类科目也不外乎诸如语文、历史、外语、政治等人文社会学科的科目;以及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科目。可见诸如语文、历史、外语、政治等各类人文社会科学,乃至数学、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各类自然科学统统都被列为文化。总之,凡科学(Science)也是文化。

无论目前入学考试中对艺术类考生所实施的文化类科目考试是否满足“在于书画之外”的基本修养的要求,工业设计目前的招生大致分为两种片面的入学考试:一种作为艺术类;另一种作为理工类。这样是否确能满足交叉的边缘学科的基本要求?因为这些都是不言自明的。但这种对文化要求的低下,这不就苦了莘莘学子?艺术的考生要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工业设计的考生要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工业设计师的话,他们将要花上多大的精力在业余补上大量自己所缺乏的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呢?难道本应培养艺术家,却仅仅让他们成为一名匠人而已?本应培养一个交叉学科顶尖的工业设计师,却只能培养为二流的工程师或二流的艺术家!这些议论也暂且表过,不加赘述。必须说的是:“凡语文、历史、外语、政治等人文社会科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等自然科学的学科知识也都是文化,并且还是极为重要的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