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究竟上述的这些千姿百态,相互间可说风马牛不相及的现象,为什么又都被统称为文化呢?在这一切被称为文化的、千姿百态的现象中,究竟能否发现出它们的共同本质,能否给文化下一个较为确切的定义呢?
1.文化是人造财富
(1)文化是人类主体意识的自觉创造物 从表面上看,上述的种种现象,的确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也不难看出,凡被人们称为文化的这些事物中,至少有一个共同之处是不言的事实!这就是它们都是人类主体意识驱使下的自觉创造物。它们都属于也只属于人类社会。诸如文字、语言、政治、哲学、道德、伦理、历史、地理、物理、数学,乃至石刀、石斧、陶器、瓷器、钟鼎、彝器、技术产品与建筑等,凡被称为文化的事或物,有哪一件不是人类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创造物呢?有哪一件不属于人类社会?
如图1-5所示的高昌古城,虽早已是断垣残壁、破败不堪,但它是千余年前人类在自己的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创造物,所以它被称为文化。又如蜂窝般地遍布西北黄土高原层层断面上的窑洞,因为它们也是人类凭借自己的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创造物,所以它们也被称为文化。不用说,现代精致的地下街当然也是文化了。又如粗陋的树屋,或干栏式建筑,更不用说北京奥运场馆的“鸟巢”,它们也都是人类主体意识驱使下的自觉创造物,它们都被称为文化。正因为它们都是文化,所以像“鸟巢”这种现代外来文化,如落户上海这座海派城市情有可原,而落户于北京这样一个古典宫城,与固有文化间的冲突被众多有识之士所质疑也就不言而喻了。但这是别话,恕不赘述。
反之,又如图1-6所示的雅丹地貌,极似高昌古城,俨然是精美的历史遗存,但它在形式上再像人工造物也决不能称为文化。这是由于它原本只是自然的风力所致。又如动物界凭本能所构筑的一切,如作为奥运场馆“鸟巢”蓝本的鸟类构筑的巢,乃至具有轻质、高强度、高精密度的蜂巢也毫不例外,都不能称为文化。又如作为现代地下街蓝本的走兽所挖的洞,即使有迷宫般的复杂与精巧,只因是凭本能之所为也决不能称为文化。所以说文化既不用以称呼自然之力所形成的“事物”,也不用以称呼人类之外的动物界所形成的产物,它既不属于自然界,也不属于人类之外的动物界。
所以,凡文化一定是人类主体意识的自觉创造物。它们都属于也只属于人类社会。
图1-5 高昌古城
图1-6 雅丹地貌
(2)文化具有深层的价值 凡前面所述的任何一件被称为文化的事或物,一目了然,它们都具有能为人们所感知、所识别的形式。表面看来,人类也确实塑造了这种能为人们所感知、所识别的文化形式。果真仅仅如此的话,那又有什么理由不称酷似高昌古城的雅丹地貌为文化呢?其实,人类之所以创造这种被称为文化的事或物,其根本目的并不在于它那可感知、可识别的文化形式本身。凡文化的创造在其形式之外都有它之所以被创造的、深层的根本原因,这个深层原因就是创造蕴涵在其形式之中的文化价值。历代的人们都是为了蕴涵在文化形式中的这种文化价值才创造了种种文化的形式。
自上古时代以来,人类之所以创造各种器物,都是由于人类在面对严酷自然时自身躯体或功能器官能力的不足,故以所创造的器物的功能来弥补这种不足。如人类之所以创造石斧,就是由于人类在面对严酷自然时自身的躯体缺乏强有力的砍、伐能力,而人工所打制的石斧,承载有可用以弥补这种能力不足的砍、伐功能。又如人类之所以要纺纱、织布、缝制衣裳,也都是由于人类在面对严酷自然时自身躯体缺乏保温、蔽体的功能,无法适应冬日的严寒与夏日的酷暑,所以创造出人造衣物的功能来弥补这种不足。再如人类之所以要建造各类屋舍,也都是由于人类在面对严酷自然时自身缺乏对气温的调节、对猛兽的自我保护功能,就以这人造屋舍的功能来弥补这种不足。人工所创造的石斧、衣物或屋舍等,都具有能弥补人类自身躯体或功能器官能力不足的功能,对人类而言,这些人造之物所具的功能都是人类面对外部严酷自然时可供使用的、巨大的价值。人类正是为了这一实用价值而创造了各种器物。
早在人类刚从一个动物新物种开始迈向“人”的时代,在面对外部严酷自然时,由于个人的躯体或功能器官能力非常有限,所以以个人的力量远不足以斩获猎物、抵御外敌;必须结成团体、形成社会,以群体的共同意识来统一群体的行为,弥补个人力量的不足,于是就创造了语言来传递思想或信息,统一群体的思维与行动。可见即使不具物质性形态的语言这种文化,也可视为人类功能器官的延伸。有一幅如图1-7所示的油画,它所描绘的就是一则圣经故事,可为语言作为一种文化所具有的巨大价值作出有力的佐证。在4000多年前居住在巴比伦,具有高度文明的示拿人,他们建造着一座巨大的、直插云霄、通向上帝宝座的通天塔。他们的行为对上帝的权威造成了威胁。无所不能的上帝为了阻止示拿人继续这种挑战,只是小施伎俩,使建造通天塔的人们语言混乱,各说各的话语,相互间再也无法沟通与交流。这样也就自然地瓦解了他们形成共同意识、共同行为的基础。通天塔终于半途而废。可见语言的价值之巨大。
图1-7 巴比伦的通天塔
不论以上所述的石刀、石斧之类的物质性文化,还是语言之类的非物质性文化,其实,所有文化的创造都无一例外地看似为了文化表面所具有的可被感知、可被识别的文化形式,但究其根本都无一例外地为了蕴涵在这些可感文化形式背后的不可感知的文化价值。并且这些文化价值都是为了弥补人类自身各种能力的不足。所以,凡文化,对人而言都是具有巨大价值的人工创造物,人类也正是为了这种文化价值才创造着种种文化。所以,凡文化都是人类主体意识驱使下自觉创造的巨大财富。
2.文化是人与现实世界的中介
图1-8 人与外部世界间的文化中介
自从人类步入文明开化以来,人虽然仍生存生活在一个现实世界中,但更主要的是,人类还能自觉地生活在一个人造的、文化的世界中。只要看每天的生活,一早起床穿衣叠铺、洗脸刷牙、热饭盛饭、乘车骑车、上班上学、怀里揣着手机、耳朵上挂着mp3……或许夜晚还坐在屋宇之中、屏幕之前浏览着整个“世界”。凡此等等都是21世纪初的当今,每日所见的再平常不过的生活中的实景。而人在这个实景中所相遇的一切,无一不是人造财富。正如本章开宗明义中所书写的那样,文化犹如一张巨大的、无形的网,笼罩着整个人类生活。如图1-8所示,文化的世界成了人类与严酷现实世界之间的一个中介(Intermediary)。它阻隔了人类难以直接面对的、外部严酷的现实世界,而以自己温馨的面貌对待被它所包围的人类。或者用一个类比的话来说,文化就像人们用自己的一件又一件的创造物编制而成的一件尚有缝的“天衣”,笼罩在整个人类的周身。并且人类还在继续用自己的一件又一件的创造物,不断地完善着这件尚有缝的、或许永远有缝的“天衣”。这件“天衣”不仅一方面阻隔了严酷的外部现实对人类所表现的“狰狞”,同时它在另一方面又对人类释放着自身的“善意”,这就是文化对人类的意义。
由此可见,人类与外部现实相遇时,都千方百计地、尽一切可能不直接生活在这个严酷的外部现实中。人们都尽一切可能通过自己所创造的文化— —这个对人和善的中介——才与外部世界发生关联。换言之,文化不论在何时、不论在何处,都是人与外部世界间的中介。而这个外部现实世界则既包括外部自然,也包括外部社会。所以说,凡文化都是人类与外部自然或外部社会间的一个中介。
3.文化是对本能的超越
人类自身与生俱来的本能或许能勉强地使自己生存在他们的诞生地——热带丛林,但决无法充分适应整个星球的环境,以及地球环境的巨大变化。如果是动物界的话,一旦它们无法适应环境时,它们的命运或许就像猛犸、恐龙那样被淘汰,成为星球上的匆匆过客。或许由于偶然出现适应环境的变异而进化成一个物种的新支系,最终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物种而存留下来。回溯人类的历史,当人类刚出现在这个星球的热带丛林之中时,他们也无异于动物界。但是在严酷的生存竞争中,人类终于开始表现出超越本能,不再仅仅等待躯体的进化,而出现从事理性、自觉创造的强烈主体意识。而这种创造物,就是文化。人类自从有了这种理性自觉的创造活动以来,随着这种创造的同时也终于从一个仅能直立行走的动物物种的野蛮时代,一步步走向后世的文明开化。也终于使自己逐步摆脱了本能的束缚,成为有别于动物界的,真正的“人”。凡能令人步入文明开化的一切创造物也就成了对人类而言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
人类自从开始创造以来,凡遇有自己的不足,就出现需求,凡有需求、就必然千方百计地设法自觉、理性地创造以满足这种需求。正由于这种种的创造,使人类不断向更高的文明迈出新的步伐。所以说,所谓文明开化,也就是人类摆脱了像动物界的那种单凭本能,只能生活在外部客观的、现实世界中的状况,人类也开始用自己的创造物逐渐地构筑起一个围绕人类周身的,称为文化的人造小“世界”,所以说,人类是创造文化的“动物”、人类更是能应用文化的“动物”。而文化也终于成为人与严酷自然之间的中介,永远与人类相随、相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