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特征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特征

时间:2023-02-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目的是要揭示文本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尤其是那些人们习以为常的歪曲、偏见、歧视以及各种不平等社会现象,并解释其存在和生成的社会文化条件以及在权力斗争中的作用,进而带来或促进社会的变迁。在将语言分析与社会分析统一起来这个目标上,批评性话语分析家们的观点基本保持一致。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特征_话语偏见的跨文化分析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特征

作为一门工具语言学(instrumental linguistics)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与以布卢姆菲尔德(L.Bloomfield)和乔姆斯基(N.Chomsky)等为代表的主流语言学(mainstream linguistics)有很大的区别。批评性话语分析是针对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进行内部批评而发展起来的,并将以文本分析为取向的话语分析理论与福柯、布尔迪厄等所提出的更为宏观和抽象的,以社会批评为取向的话语理论进行了嫁接。批评性话语分析不是对语言做静态的结构研究,而是转向对具体语境中语言(话语)实际使用的动态研究;不再将语言视为表达思想的透明媒介,而是认为语言与意识形态和权力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批评性话语分析认为,语言(话语)的使用具有建构性、历史性、社会性和政治性,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任意的,而是要受到历史、社会、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目的是要揭示文本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尤其是那些人们习以为常的歪曲、偏见、歧视以及各种不平等社会现象,并解释其存在和生成的社会文化条件以及在权力斗争中的作用,进而带来或促进社会的变迁。

在将语言分析与社会分析统一起来这个目标上,批评性话语分析家们的观点基本保持一致。罗杰·福勒指出,语言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对各种语言实践的解密和揭示,在这些实践中语言所呈现的概念貌似纯洁自然,但实质上有失公正和偏颇”。[9]范·迪克认为,批评性话语分析者必须是一个“行动主义者”(activist),其目标就是研究和批评社会不平等。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诺曼·费尔克拉夫也指出:

称这种方法(批评性话语分析)是“批评性”的就是承认我们总的社会实践和我们的语言使用通过因果关系而捆绑在一起,而这种因果关系在正常条件下我们或许根本意识不到。对于那些卷入其中的人来说,这些实践在通常情况下是不透明的——意识形态观念的不可见性和隐藏在实践下面的权力关系——帮助维系这些权力关系。[10]

克雷斯则对各种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的总体特征进行了描述:

语言的批评研究、批评语言学和批评性话语分析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政治目标:宽泛来讲那就是改变当代社会中经济、文化和政治商品的不平等分配。这个目标通过分析威力强大的文化对象——文本,揭示其运行机制和影响,给过度不平等的权力体系带来危机,以助于达到更公正的社会秩序。这样,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改变、动摇现存的社会秩序,将一些因素转变成对一些人危害较小的安排,或使其对社会中所有成员更加有益。[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