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国内的研究
我国的信息化实践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确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作为一个基本国策后,信息通讯技术以及与信息化相关的经济社会研究已成为国内的一个热点,相关文献极为丰富。这些成果可分为以下几类:
1.2.1 探讨信息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这些文献的研究角度不同,方法各有特色,基本思路在于分析信息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机理,计量信息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如吴刚、施利(2002年)[6];或从政策上探讨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发展高科技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如李晓东(2000年)[7];也有从经济发展史角度来探讨信息化与工业化联动机制的文献,如李继文[8](2001年)。近年来,我国内需不振,一些文献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角度来阐述发展知识信息产业的重要意义的研究,如夏兴园(1999年)[9]。一些研究者指出,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的发展,为中国赶超先进国家提供了机遇,在发展网络经济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不仅如此,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其有利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而信息产业的一些部门如软件产业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随着党的十五大报告确立“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关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关研究也将深入,从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角度探讨经济发展战略的文献还会逐渐出现。
1.2.2 探讨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机制与战略
林毅夫(2001年)[10]提出的要素禀赋假说认为,经济的最优产业和技术结构是由该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内生决定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与资本稀缺的现实,决定了发展中国家没有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所需的比较优势,如果它们进入或选择资本密集型产业,则它们的企业在竞争性市场上将没有竞争力。因此,他的结论是:信息产业的技术引进是我国实现低成本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IT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最终组装等产业链上,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处于低端的计算机组装业,对IT业研究开发的大量补贴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邹薇(2003年)[11]在一个内生增长模型中分析了适用技术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问题,技术的适宜性取决于发展中国家是否有足够的人力资本与该技术的吸收应用能力相匹配,这恰恰是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失败的原因所在。她的文章是对林毅夫的一个呼应,但政策建议的重点在于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
吴敬琏(2002年)[12]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一向注重制度的重要性,指出:人们在谈到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时,经常产生认识误区,以为增加投入、加大研究开发、增拨资金、改善人才引进工作就是信息化本身,而能否成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取决于创造一个发挥创业者积极性、创造性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制度。一些技术经济管理研究人员对于技术引进却有不同意见,他们以珠江三角洲的电子信息产业群为例,指出这些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于中低端产品生产阶段,而芯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高端核心技术产品较少,不能掌握市场控制权,他们尖锐地指出:是满足于让跨国公司控制核心技术,还是成为一个拥有自我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制造中心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13]。
1.2.3 信息化应用模式研究
自1993年起,我国就实施了“金卡工程",之后又陆续实施了“金关"、“金税"、“金盾"等“金"字系列的国家信息化应用项目。1999年及2000年先后提出了“企业上网年"与“政府上网年",各地也先后提出“数字北京"、“数字江西"、“数字湖南"等信息化发展战略。为适应信息化应用的迅速发展,目前有较多的针对性研究,已经形成这一领域的较多文献,其内容既有产业层面,如农业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交通信息化、金融业信息化、商贸信息化;也有社会层面,如教育信息化、医疗卫生信息化、社区信息化、军事信息化。从信息化实施主体来看,涉及政府各部门,但更多的是企业。一些研究人员将重点放在企业信息化上,认为企业信息化尤其是制造业信息化是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着力点,这方面的文献主题聚焦于“电子商务业务模式"、“虚拟企业"、“电子集市"、“现代物流体系"等方面。信息化应用的一个综合集成模式就是“数字城市"的提出,已经有多位学者立论[14]。从这些文献的立论方式与研究内容来看,信息化发展模式似乎已在我国扎了根,任何理论与应用研究都不会对此忽视。
总结起来,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在政府领导人与实业部门的推动下,国内对信息化背景下“知识经济"的讨论十分热烈,出版了一系列的研究专著与论文,尽管也有一些对“知识经济"的研究质疑,总体来看,国内学界对信息化与信息通讯这个主题并没有出现像国外那样对“新经济"是否存在这一问题的热烈争论,或许对大部分中国学界人士来说,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重要的是将信息通讯技术看做是一种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发展背景,一种提高国家与企业竞争力的手段。如何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当成为学界关注所在,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关注现实、关心国家大计的优良传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