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观路径——志愿者组织环境的完善
志愿者组织是志愿者赖以存在的载体,而志愿者也是志愿组织除了现金之外的最重要的资源。对于组织来说,要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个体功效,必须对志愿者进行合理的规划、管理或者培训,从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和潜能,实现志愿者组织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大量的志愿者组织在组织制度的建设上、在组织管理上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亟待解决。
1.设置严格的选拔程序和机制
大多数组织在选拔志愿者时,没有严格的选拔程序和机制,对于应聘者自身的条件,以及是否对组织高度认同、是否具有业务能力、以往的志愿者经历等根本不去考察。对志愿者自身的特点、特长和具体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在选择参加具体项目的志愿者时只能是随机地选拔,很难选出合适的人员。有的人成为志愿者的动机只是为了好玩,或是图个名声,并没有为社会多作贡献的意愿,这样的人一旦被选入组织,会在工作的时候马虎大意、敷衍了事,恶劣一些的甚至利用组织的资源招摇撞骗,或者中饱私囊,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还有的人也许奉献精神很强,但具体岗位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却远远不足,工作效率不高,实际工作效果很差。这些现象都和进入阶段没有能够严格选拔有关。
2.重视志愿者信息档案管理机制
对于某一个成立若干年的非政府组织,报名参加过组织,并在组织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志愿者的数量是非常多的,但长期固定下来,一直坚持在组织工作的却少之又少,这往往是很多非政府组织的困惑。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建立志愿者信息档案,在志愿者应聘时搜集志愿者相关信息,如参加组织的动机、拥有的技能、工作中的困难与收获、对组织的看法和建议,通过这些信息,挑选出一批个人能力符合要求、认可组织使命、在组织中有归属感的志愿者,建立起志愿者信息档案,根据工作的需要与他们加强联系,并对他们加以重点关注。通过这项工作,我们可以发现和培养出一批对组织发展起到“顶梁柱”作用的志愿者精英。
3.明确志愿者专业技术培训机制
志愿者培训在很多组织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从一名应征到组织中的志愿者到成为一名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其中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工作实践来增加他们的阅历和认识,同时还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培训,如果有良好的培训,可以减少志愿者成长所走的弯路。一个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对于组织的工作效率有着极大的影响,在这个环节上的投入可以使得整个组织的活动更具效率。志愿者没有经过规范化、程序化的培训,就无法具备从事某些工作必须的能力和素质,如与某些特殊群体进行沟通的技能,或某些专门项目的业务知识,而这些只会导致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低下,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志愿者组织也会进行一些志愿者培训的活动,这些活动的进行往往是零星、分散或突击式的,没有长期的培训计划,也没有规范化的志愿者培训程序。产生这个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对志愿者培训机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4.建立科学完善的志愿者考核机制
组织不仅要有目标,而且要将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和考核标准。这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志愿者团队的绩效考核,是通过一套系统化的方法,去评估团队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表现和成效,亦即对志愿者团队的服务绩效进行量化处理。
对于志愿者团队而言,绩效评估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让志愿者团队更好地去了解团队自身的优点和缺点,知道自己的工作情形,帮助自己了解问题所在和改进的方向,还可以激发团队的潜能。同时评估也可以让志愿者团队了解组织的期待及应有的工作表现,使志愿者的行为更符合要求。对于管理者来说,评估与考核是传达组织目标的工具,它也提供了一个可以评量志愿者动机的渠道,还可评量对志愿者委以重任的可能性及志愿者能否配合组织长期发展的需求等,以进行工作调整或安排教育训练,使每个人可以人尽其才;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必须采取一些控制活动,以确保志愿者的所作所为是有利于组织与服务对象的,即要整合志愿者个人与组织的目标。评估要以一种灵活的方式来进行,重点是在引导志愿者实现目标,修正缺失,不要因评估反而使志愿者害怕去做好工作。尤其要减少绩效评估的不公平、不公正之处,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考核与评估往往与一系列的指标紧密相连,这也是志愿组织管理的科学性之所在。不同的组织存在着不同的情况,我们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分等评价法。这种方式是将志愿者团队的特质、工作与其他志愿服务绩效分为多方面的准则,在每一考核项目内给予不同等级的工作绩效价值,并在每个绩效价值项目内均加以简单的描述。
(2)实地评估法。此方法是指由志愿组织或相关的机构派出一些社会工作督导或管理专家到志愿者工作或服务的岗位上进行观察,并与其直接主管进行交谈,系统且较全面地去搜集志愿者团队工作绩效的材料,然后撰写报告,并将报告内容报告给该志愿者的主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