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壮大对策研究
——以“昆山市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
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这一被公认为21世纪朝阳产业、黄金产业的产业形态,正被越来越多的地区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依托。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在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荣耀的光环下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因此,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对促进昆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课题组选取“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思考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昆山 文化创意产业 对策 研究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文化产业发展开始进入最有利的历史时期,各地先后把发展文化产业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昆山贯彻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文件精神,围绕“文化昆山”建设目标,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以有力举措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作为昆山文化产业发展最具品牌影响力的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多年的创新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荣耀的光环下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些问题将影响产业园区的未来发展。应该看到,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所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因此,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对促进昆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一、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基本情况
在昆山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昆山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吸收海内外现代新兴文化元素,不断提升文化内涵,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文化昆山”的蓝图是:力争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使昆山成为文化底蕴充分显现、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服务基本完善、文化产业形成规模、文化发展指标居于领先、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协调一致的文化城市和文明城市。
(一)全市文化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据相关部门统计,2009年,昆山共有文化产业单位2400多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实现营业总收入310.8亿元;2010年,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95.83亿元,占GDP4.56%,同比增长31.3%。初步形成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网络传媒、体育服务和印刷复制五大主导产业,加快昆山文化创意园(周庄)、昆山软件园(巴城)、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锦溪)等载体的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扶持若干骨干项目和企业,提升昆山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2008年、2009年全市有17家文化产业企业获得总共65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奖励。2010年,全市将安排1200万资金,以补助、奖励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产业项目和企业予以扶持。昆山把握文化产业发展内在规律,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推进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发挥“周庄”、“昆曲”等世界知名品牌的引领带动作用。优化文化招商项目考核,成立文化企业联合会,培育市民文化消费意识,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昆山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好、效益好、可持续。昆山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抓好政策引导、资源整合、项目带动等重要环节,扩大产业优势,推动产业集聚,进一步发挥文化产业在实现昆山保增速、促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全市文化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
周庄,位于中国经济文化最为活跃的长三角核心地带,东连上海,西邻苏州,紧靠沪宁、沪杭、苏嘉杭等高速公路。镇域面积38平方公里,有着保存完整的千年古镇、江南特色的田园风光和水乡风貌的自然村落。因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水乡风貌、丰厚的文化底蕴、质朴的民风民俗,成为江南水乡的杰出典范而享誉海内外。周庄镇党委政府经过二十余年的着力保护、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一水乡”的文化旅游品牌,成为古城镇序列唯一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350万中外游人前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感悟。近年来,依托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创意素材和成熟的产业环境,文化创意产业在周庄已取得阶段性发展成果,画家村、画工厂、大型演艺《四季周庄》、旅游产业研发等一批文化创意项目的落户启动和不断成熟壮大。在此基础上,昆山市人民政府于2008年10月正式批准将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定位落户周庄。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昆山第十二个特色产业基地,也是昆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唯一集聚载体,2009年9月又被江苏省文化厅批准命名为江苏省级文化产业园区,2010年底,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已成功升级为第四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成立后,周庄镇党委政府完善机构设置和加强人员配备,快速组建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领导班子,以现有的文创项目为基础重新布局和规划,着重抓好载体建设、项目引进和服务平台构建,引领、指导、规范、管理全镇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功能完善、业态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从而推动全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周庄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围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谋划了从1平方公里传统文化景区拓展为38平方公里为“文化周庄”的全景概念。提出了“加速文创产业提档升级”和“加快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集聚”的发展要求,并于2009年3月起草完成《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规划草案》产业园区概念性规划,确立了“一园二区”的分工定位:太史淀生态休闲创意产业区和古镇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区,形成一园二区、统一规划、错位发展的格局。以周庄大桥两岸创意集聚区为龙头,形成南北联动,合理布局;重点发展六大版块:古镇旅游、周庄画家村、大型演艺《四季周庄》、古戏台昆曲传习、民俗文化街传统作坊、旅游工艺品开发设计;逐步完善“四条产业链”:以文化旅游为主的休闲旅游产业链、以美术品为主的艺术品产业链、以四季周庄为主的文化演艺产业链、以旅游纪念品为主的设计研发产业链四条特色文化产业链正加快延伸和拓展。
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立足周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科学规划布局,紧紧依托艺术博览区、原创艺术区、古镇文化区、生态休闲区四大片区,围绕以美术品为主的艺术品生产交易产业链、以古镇旅游为核心向周边辐射的文化休闲产业链、以《四季周庄》为主的演艺产业链和以旅游纪念品研发为主的创意设计产业链,抓好载体建设和项目招商,加快项目集聚和扩大规模效应。艺术品产业链以画家村原创艺术区和艺术品博览中心交易市场二大载体为依托,并向艺术品规模化量产延伸拓展,成为原创艺术、艺术品研发、生产和艺术品展示销售有机结合。文化休闲产业链抓住古镇扩容和提档升级的有利时机,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尤其在非物质文化向产业化发展作有益的探索。在完善载体建设和强化项目招商的同时充分利用周庄的品牌优势,做好园区对外宣传工作,扩大影响,为园区发展改善软环境。
二、当前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存在的不足
目前,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升格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同时也得到市级和镇级的高度关注与相关政策支持,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结合文化产业的特点,综合考虑包括实力竞争力、成长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对国民经济贡献竞争力5个竞争力子要素的多项评价指标,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何发展仍需要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业主各方的探索与实践。
(一)评价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价值的标准是什么
在对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价值进行走访、调研时,来自政府、管委会、旅游公司以及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户有着多角度的回答,古镇保护的专家与游客也会有不同的见解。依托周庄古镇而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究竟追求的是什么?是GDP,还是无形的品牌价值,或者是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杰出典范价值?
综合分析,基本上有两种意见:一种观点是注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的天职,具体如文化产业增加值(GDP)如何,就业贡献率如何。从地方政府经济利益考核指标考虑,这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另一种观点是重视文化产业园的综合效益。多年来,周庄凭借得天独厚的古镇资源,成功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先河,走出了一条古镇保护和旅游发展相结合、以旅游带动经济社会和古镇保护事业全面发展的特色道路,成为全国古城镇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成功典范。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下,经济利益作出一定的牺牲,似乎是可以理解的。由此分析,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最大的价值不仅是要考虑创造多少经济效益,而且要为昆山城市提供不可替代的无形资产,为城市创造文化品牌价值。文化创意产业园对于提升昆山城市品牌的效应是难以用数字来衡量的,其品牌辐射效应和引擎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大大超过其创造的直接价值。
(二)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模式如何选择
当前全国各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已不是理念转换,而是如何实际运作,推动文化创意企业的快速生长,并发挥集聚效应,培育创意市场,打造并完善创意产业链,形成新的产业发展群落。通过集聚集群模式,有效实现资源的共享、交易成本的降低,从而创造更多有效的供需市场,实现整体产业水平与竞争力的提升。深圳大芬村的产业模式带来了丰厚的效益,各地的画家村也在文化产业的推促下蜂拥而起。然而除了少数几个成功范例外,多数面临着创建盲目、人才短缺、创意不足的局面。位于周庄古镇旅游景区附近的画家村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了诸多尴尬,与古镇景区仅一路之隔,却是游人不去,艺术家不来。爱渡风情小镇坐落于白蚬湖旁,其创意性地融会了日本、中国、地中海、威尼斯等建筑风格。以“爱”为主题,融合吃、住、行、游乐、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商业街区基本设施完备,但是经营情况不如人意。
江南水乡古镇文化观光旅游是昆山的优势所在,2010年昆山发挥世博旅游带来的“溢出效应”,通过“昆山主题周”、“昆山友谊日”及两个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展示等特色活动,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00万人次。每天大量的个人或团队的游客来到周庄,他们直奔古镇景区,看完代表性的几处景点后,就匆匆离开,似乎就不知道附近还有画家村等其他景点。闲置的店铺无法出租,景区内宾馆、餐馆生意并没有想像中的兴旺。园区大量的资源闲置,这需要系统的旅游线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宣传、推介,探索适合自身体系的运营模式,所以园区发展模式若没有形成共识,则将对未来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文创园区管理模式如何抉择
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整体上的管理主体并不明晰,要加强服务体系、整合平台、支持系统的建设。面对周庄全景式的文化创意产业布局,按照国家级文创园的标准,应该除周庄镇级部门参与管理外,昆山市级主管部门要制定、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加大规划管理力度。
管理水平的高低关键是人才。在产业、企业融合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对人才构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创意企业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包括文化艺术、软件开发及应用、企业管理、金融经贸等多个领域,同时在园区内也需要配置不同的专业人才,形成多种人才类型的互补聚合优势。
(四)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需要政策及资金扶持
从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来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培育与扶持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只有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才能产生效益并拉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还需要上级政府政策及资金的大力支持。
从招商实际情况看,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自身制定文创招商政策,但力度不足,范围模糊,对文创项目没有充分的吸引力,和其他创意园区相比存在劣势。昆山市、苏州市针对服务业、动漫都有针对性政策,但文创方面相对缺乏,单靠周庄乡镇的力量难以实现大型文创项目以及潜力文创项目客商要求的优惠。
文化产业投融资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关于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政策没有具体的实施操作意见和方案。通过调研,昆山的多数中小文化企业发展的时期不长,尚未形成成熟的运营模式和持续的赢利能力,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评估缺乏权威的标准和方法,难以得到银行认同,造成中小文化企业的融资困难。因此,昆山中小文化企业对投融资相关政策的细则和服务平台需求迫切。
(五)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亟待建立。
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具有社会公益性和公共产品的性质。目前昆山专门针对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和长期规划缺失,相关扶持政策、平台建设管理办法尚待落实,不同运营模式和类型的文化产业平台建设指导政策亟需出台。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对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视程度不同,现有的部分平台配套尚不完善,管理能力欠缺。有时候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直接充当文化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组织业务洽谈会等,忽视了引导社会资源参与服务平台建设。
三、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未来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推进园区创新体系
1.引导建设周庄文化经济特区。周庄对于昆山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层面的,也是文化层面的。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要充分把握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文化经济资源,保持和扩大区域决定性的竞争优势。周庄已经将全镇地域范围规划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园区,以后要进一步突破传统认识局限,更新发展观念,从整体布局的大视野中规划设计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引导建设周庄文化经济特区。政府考核也要转变观念,不仅要看GDP,同时把提升地方的品牌价值和作用等进行考核评估,作为周庄考核的重要依据,以促进文化创意园区科学可持续发展。
2.优化整合文化产业资源。需要进一步把结构调整作为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切实整合资源、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如在昆山古镇旅游方面,要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战略重组,全面克服目前各自为政、规模偏小、服务简陋、产品雷同、内涵贫乏的弊端,继续丰富和强化“周庄”世界知名品牌,以主题统一、品牌共享、功能错位、运营协同的方式,形成大范围江南水乡文化风貌协同保护、大规模特色文化产业协同开发、大格局文化旅游市场协同运营的叠加效应,集全市之力建设具有世界意义的江南水乡文化旅游产业区。
3.抓好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广泛调研论证,认真研究和确定园区品牌、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并及时做好品牌和相关知识产权登记注册工作。要在提高投资效率、灵活引资合作、互惠引商共建,以及市场营销策略方面实施全面创新战略。加大文化园区宣传招商力度,通过全国各大媒体刊登信息、邮寄散发宣传册、招商函和参加全国性文化类展会发布招商信息、宣传招商政策等方式,面向全国文化产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文化中介机构、文化艺术表演团体、文化事业单位以及海外文化产业公司进行招商。
4.提高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管理水平。目前,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是由周庄镇政府主导负责,要进一步提高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管理水平,选择有丰富管理经验、层级较高的政府行政官员以及国内外知名产业专家、研究学者组成管委会。管委会直接对昆山市政府负责,由此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决策能力,更加高效推进园区建设。同时,健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招商的激励机制,加强对文化创意园区招商的目标考核,特别是年终考评总分中的分值和比重,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招商成效作为主要指标纳入政绩考核。
5.促进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要发挥昆山高科技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扶持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着力推进先进制造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先进制造业与文化产业相互带动格局。坚持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结合,加强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的研发应用,积极推广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虚拟技术等、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打造“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双向良性互动的城市新的优势。
6.推动沪昆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要主动作为,实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融入上海”战略。加强高端文化艺术展览领域的合作,互办文化周、共办文化节,通过节庆活动带动文化消费的增长,以活动壮声势、做影响、创品牌。同时要发挥沪昆两地行业协会的中介服务功能,通过联合举办展览、论坛、比赛等形式加深了解、增进共识,不断拓宽合作渠道。
(二)进一步加强文化经济政策支持
1.营造宽松开放的环境。环境就是资源,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创意可以通俗的理解为能够创造价值和财富的成熟的点子。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文化机构和工作室的集聚,是创意阶层的集聚。宽松开放的社会氛围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沟通,吸引不同国家、地域的有创造力的人才集聚。政府和社会应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宽容的政策和宽松的环境,在政策支撑体系中体现文化包容性和国际性,提倡高品位的文化创意和创新。
2.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在贯彻、落实《昆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昆山市文化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和《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等文件的基础上,与上海、苏州相关部门展开联合调研,大力促进在财政、税收、投资、金融、规划、出口、市场准入、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配套和衔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帮助文化企业包装、推广,积极向上争取引导资金和奖励资金。在产业布局、产业升级、招商引资等方面,引导产业结构优化整合、引导投资方向和错位发展。加强各部门、各政策之间的协调、统一性,提高政策执行管理水平,为文化企业快速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3.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体系。目前,昆山文化产业还没有在政策上、社会氛围上和资源整合上形成合力,这需要在公共服务支撑体系的基础上,夯实基础,错位竞争,共同促进产业发展,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力。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考虑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具体包括:品牌推广平台、市场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人才培训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等,通过强大的信息平台,给文化产业投资者、专业机构以及投资公司提供便利的服务。
4.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金融资本是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据调研,昆山中小文化产业企业贷款难问题突出。昆山要发挥财政资金作用带动社会投资,建立和完善政策性融资体系。第一,根据昆山实际情况,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组建昆山市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由市政府设立,财政注资,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创业投资领域,通过直接跟进投资鼓励初创型、成长型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第二,调动银行信贷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开辟贷款绿色通道。可以有政府出面,从市镇两级财政等部分集中一定的资金,组建地方企业贷款风险基金,用于支持银行扩大对政府扶持的文化产业企业的贷款风险补助。同时财政采取直接贴息等方式,鼓励银行对相关的文化产业企业的信贷投放。第三,构筑投融资服务平台,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例如,利用花桥金融BPO等资金引进、培育一批国际性知名、大型骨干文化产业企业,打造昆山文化产业新型市场主体和战略投资者。
5.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保障创意是创造创意之源,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产业崛起、发展的重要基础。昆山应当进一步完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和资助(如专利申请费补贴等)制度;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另外,应当建立产权交易平台和完善产权交易体系,构筑产权流转顺畅和交易自由的平台,推动以工业设计、软件、影视、动漫、网络等为重点的新型版权产业发展,注重提高版权产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份额,充分利用国际性、全国性重大活动,加强版权对外交流合作,全面展示昆山版权工作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果,打造独具特色的昆山版权品牌形象。
6.健全项目服务机制。加强与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文化企业沟通联系,为企业提供贴心、优质的政府服务。通过“一项一策、一企一策”培育重点龙头文化创意企业和引进重大产业项目,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举办文化产业专题讲座、组织研讨等形式,加强政企沟通。此外定期召开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具体矛盾和问题。
7.加快对创意产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全方位、多渠道培养和集聚创意人才是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的重要前提。一方面要创造新的培育机制培养大批量创意人才,特别是培养创意产业的领军人才。另一方面要重点吸引一批海外从事创意产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既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宽阔国际视野的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对于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工作的年轻专才,鼓励其大胆创新,采取各项激励机制,奖励先进,不断激发其创新热情,以推动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健康发展。
课题完成单位: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课题组组长:庄春地
课题组成员:王 清、陈 益、叶 凤、黄金萍、沙 莎
执 笔:叶 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