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十六届中央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第一节 文化体制改革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文化建设思路,进一步丰富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新路径,更加坚定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中的自觉、自信、自强意识,丰富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新实践,开辟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方向。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理清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003年6月,中央召开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确定在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浙江、深圳、沈阳、西安、丽江等9个省市和35家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艺院团等单位进行试点。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6年3月,中央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科学分析了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刻论述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新确定了全国89个地区和170个单位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文化体制改革走上全面推开的新征程。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任务作出全面阐述,对进一步加快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至今已历时九年,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3年6月到2005年底,主要是积极探索、开展试点。2003年7月,中办和国办转发了《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正式确定北京、上海、广东、浙江、重庆和深圳、沈阳、西安、丽江九地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山东大众报业集团、国家图书馆、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等35家单位为改革试点单位,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第二阶段从2005年底到2009年8月,主要是扩大试点、由点到面。200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目标任务作了全面部署,决定将试点扩大到除西藏、新疆之外的所有省(区、市)。2006年3月,中央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分别在除西藏、新疆外的全国所有省(区、市)确定了一批试点地区和单位,改革逐步向纵深拓展、向面上推开。
第三阶段从2009年8月至今,主要是加快推进、全面展开。2009年8月,中央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系统总结了试点阶段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提出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改革进入加快推进、全面展开的新阶段。
文化体制改革到这个时期,已经由被动改革向主动改革转换,由主要模仿经济体制改革向把握文化体制改革自身规律转换。从发展理念创新到组织体系创新,从市场准入创新到文化业态创新,综合创新带动了文化体制改革在全面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带动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通过方法创新,明确了整体设计、综合配套,试点先行、循序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路径。
一、十六大以来的文化体制改革理论探索
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在理论探索方面也有很多亮点。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以讲话或发文章的形式阐述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和理念,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篇:
一是“一二三四”。2004年6月21日,《瞭望》发了一篇叫《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二三四》的文章,准确全面地揭示了新时期新阶段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一是坚持一个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转动“两个轮子”,一个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一个是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三是认清“三个关系”。第一个关系是“两个要求”相统一,既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又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第二个关系是“两个效益”相统一,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第三个关系是“宏观管理和微观搞活”相统一。四是抓住四个关键环节。第一个关键环节是重塑文化市场主体,第二个关键环节是完善市场体系,第三个关键环节是改善宏观管理,第四个关键环节是转变政府职能。事实上,李长春同志2004年在视察北京儿艺时即席讲话的主要内容就是“一二三四”,这篇文章不过是把李长春同志的讲话精神系统化了。
二是“八点认识”。2008年11月18日,李长春同志在《求是》上发表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十六大以来我们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作了八个方面的概括:在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上,明确了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发展方向上,明确了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文化发展目的上,明确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文化发展动力上,明确要坚持改革创新和技术进步,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文化发展思路上,明确要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推动文化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在文化发展格局上,明确要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在文化发展战略上,明确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文化发展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上,明确要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
三是“十大关系”。2010年4月,李长春同志在《求是》上发表《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出了文化建设的“十大关系”,即正确处理基本文化需求与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正确处理发挥政府作用与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文化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的关系;正确处理发展文化与运用科技的关系;正确处理调动现有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培养更多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关系。
二、十六大以来的文化体制改革实践
在党中央和李长春同志关于文化改革与发展的精神指引下,全社会掀起了文化建设新高潮,这种高潮表现在国家对文化的投入方面。十六大以来,国家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达到了历史新高,全国文化事业经费累计达到580.82亿元,年均增长22.5%,2006年全国文化事业经费比2001年增加88.6亿元。除了财政投入增加外,国家还着力推动文化体制等各项改革,所做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制
各试点地区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从经办文化事业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到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上来,转到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上来。
各地文化部门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改进审批方式,简化办事程序,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大力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各地组建统一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文化市场管理中长期存在的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各地文化主管部门扶持经营者成立行业协会,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建设,加强对文化行业组织的指导,一些地方在促进行业自律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如上海市按照“行业自愿组建为主,政府推动为辅”的原则,积极推进行业协会的建设,已成立文化娱乐行业协会和音像制品分销行业协会,在维护市场秩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力度加大
自十六大以来,我国深化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各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自被列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以来,国图等一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深化以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为主的内部机制改革,推行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建立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健全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制度,激发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服务能力、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文化系统积极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通过转企改制,我国培育出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文化企业。转制后各单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通过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引入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生产出一批既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又有市场前景的文化产品。
随着文化企业上市步伐的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大型文化企业破茧而出。北青传媒、陕西广电网络、上海新华传媒、四川新华文轩和北方联合出版传媒等多家文化企业先后上市或实现再融资。珠江三角洲、长江流域和环渤海地区初步形成若干书报刊音像出版、印刷复制、出版物物流、动漫游戏开发、影视生产等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群。
体制机制改革令我国新闻出版业面貌一新,折射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2008年在出版方面,20多个集团已经或正在转制为企业集团,100多家图书出版社转制到位,第一批试点单位效益明显提高。数据显示,转制后的出版发行企业国有资产年均增长40%以上,实现了保值增值;经营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是未改制单位的3倍多;企业年均利润增长20%以上,职工收入大幅提高。
各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浙江等省提出“转出一批、改出一批、放出一批、扶出一批”的思路,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公司提出“从上到下、企业到底”,全省112个市县书店全面改制……
(四)艺术院团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一些地方积极探索规模化经营模式,同时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社会资本投入演艺行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通过改革,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话剧院等中直院团提高了适应市场的能力,演出收入明显提高。
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月转企改制成为股份制现代企业,在新的运行机制下迸发活力,转制当年创收2163万元,其中营业收入1568万元,是转制前的18倍。
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十六大以来,在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下,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大幅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一、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完善
国家及各地一大批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开工或投入使用,县、乡两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进一步形成,兴起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文化设施建设的新高潮。
五年来,全国共完成基建投资153.73亿元,并以年均10.8%的速度逐年增加。大中型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显著增加,其中中央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62.18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90.71亿元,已完成投资47.69亿元。中央补助1186个基层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共5亿元。此举带动了各地对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的投入,各地配套资金达到14亿元,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建设目标。
二、优先安排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重大文化项目的建设带动了各地文化经费的增加和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城乡群众提供了先进的数字化文化服务。
重大文化项目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五年来,国家投入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近2亿元。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实施以来,中央财政投入资金9.03亿元,地方财政安排配套资金超过7亿元。
三、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单位积极转变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进一步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
五年来,全国公共图书馆累计流通人次8.92亿,累计图书流通7.95亿册次,累计购书费17.04亿元,新购图书累计4194万册。图书馆改革服务新举措使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逐步提升:简化办证、借阅手续;开设特种需求委托服务、24小时读者还书服务等服务项目;开通图书馆数字资源门户网站;为农民工送书到工地……
各地文化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结合实际,努力探索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途径。如广东省首创“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演出服务网”等模式,缓解了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匮乏的问题,提高了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着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农民文化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在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导下,自2006年起,国家财政安排“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中西部地区开展有地域特色、适合当地风俗的农村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普及文化和特色文化协调发展。地方财政也努力增加农村基层文化投入,并积极创新投入方式和管理模式。各级文化部门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挖掘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展各种文娱活动、民俗活动,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蓬勃兴起,已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
文化部和财政部实施的送书下乡工程,已覆盖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300个、近3000个乡镇。2003年开始实施的送书下乡工程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
文化部与财政部于2005年启动了流动舞台车工程,中央财政从2005年开始,五年时间每年投入5000万元共3亿元,为基层文化单位配送流动舞台车,送文化服务到农村。2006年,为基层文化单位配送了317辆,涉及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上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3年,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5年,启动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2006年5月,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18项,涉及758个申报地区或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投入1.56亿元,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已完成投资1亿多元。
第三节 文化产业发展
中共十六大以来,在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力推动下,大量资本和人力资源进入文化产业,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我国文化产业出现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许多地方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已成为当地扩大就业空间、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是文化产业快速增长。国家颁布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等一系列文件。2004年和2006年,文化部分两批命名了78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6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比2005年增长17.1%。200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45%,文化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1%,拉动GDP增长0.36个百分点。文化产业成为提供就业机会的国民经济重要行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主导行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是文化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在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像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演艺集团等大中型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以及上海盛大网络、北京麦乐迪、浙江宋城集团等一大批民营龙头文化企业。在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带动下,我国文化产业的聚集效应明显增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文化产业多元化投资格局初步形成。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公有资本为主体,民资和外资迅速进入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资格局,民营文化企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2005年,内资私营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1913.1亿元,外资进入文化领域的积极性也不断增强。
四是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猛。2006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已达到65.4亿元,较2005年增长高达73.5%,为相关行业带来的直接收入达333.2亿元,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
五是推出了一批影响较大的出口文化品牌。一批有实力的文化企业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培育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性的知名文化品牌,演出收入大大提高。有的剧目节目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演艺产品的价格水平,如上海城市舞蹈公司推出的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国际演出价格最高的场次达5万美元,创下我国舞台剧国际商业演出单场收入的最高纪录。
第四节 浙江文化建设方面的发展与成就
浙江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省、全国文化市场执法体制改革试点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试点省、全国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暨数字化放映试点省,是对台文化交流基地。浙江还拿了不少的第一,如一批艺术精品在国内外获得大奖或者金奖;浙江省博物馆于2004年向社会公众常年免费开放,是全国省级博物馆的第一家;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各省第一;第一个公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第一个举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
长期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1999年,浙江就在全国较早地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2000年颁布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并于2005年作出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同时,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建设文化大省若干文化经济政策的意见》《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持续增长,从2002年的8.48亿元到2006年的17.26亿元,年均增速为23.82%。浙江充分发挥省内的区位优势、经济优势、文化资源优势、文化人才优势,推动着浙江文化建设的发展。
一、体制改革
浙江省在转企改制过程中重组了8家新闻、广电、出版、发行等省级文化产业集团,逐步培育出一批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发展主体,打响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攻坚战。
浙江省在推进国有艺术院团改革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深化艺术院团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在人事制度方面,实行院团长聘任制、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人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在艺术生产方面,推行剧目股份合作制、项目制作人制。浙江歌舞剧院作为浙江省内最大的国有剧院,率先挂牌转制,实施了收入分配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将全院员工推向市场,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全团的创作、演出、营销等逐步进入良性循环。
目前,除了文艺院团改革,浙江省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出版发行单位转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省广电新闻出版系统的管办分离、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走在了全国前列。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省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杭州大剧院、宁波大剧院、绍兴大剧院、杭州博物馆、宁波博物馆等一批先进的文化设施在几年内建成。90个县(市、区)已有88个建有文化馆,76个建有图书馆,平均面积超过国家县一级馆标准。
浙江省举办了一系列有全国影响的大型文化活动,如2004年承办了第七届中国艺术节,2006年承办了越剧诞辰百年庆典等,以规模盛大、机制创新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充分展示了浙江文化的雄厚实力。
浙江舞台艺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涌现出茅威涛等众多的拔尖艺术人才,许多优秀的创作、表演人才在国家级艺术大赛中取得佳绩。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各级领导文化自觉的增强,浙江省抓住农村文化这个薄弱点,将文化惠民工作放在了突出位置,不断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努力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文化服务网络。截至2006年,全省各县(市、区)共有文化馆从业人员1469人、图书馆从业人员1257人、乡镇(街道)文化站专兼职工作人员3269人。拥有电影放映队近2000支,业余文物保护队伍1万余人,省级文化示范户4000户。此外,全省农村还活跃着500多家民营剧团、24600余支业余文体队伍,集聚了51万余名业余文体骨干,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成果突出的群众文艺创作群体。政府部门推出的“钱江浪花”艺术团文化直通车下基层巡演等服务品牌,被评为中国演出界十大盛事之一,并荣获文化部2006年度文化创新奖。
三、民营资本快速涌入文化产业
“中国电影第一股”华谊兄弟、“中国电视剧第一股”华策影视、“中国旅游文化演艺第一股”宋城集团等相继挂牌上市,国内文化产业的这几只“第一股”,均出自浙江文化企业。
浙江培育出了一批重点民营文化企业。十六大以来,浙江省民营文化企业已达到4万余家,投资总规模达到230亿元以上,从业人员50余万人,一批重点民营文化企业和以民营文化企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区块异军突起。
宁波文具制造业、德清钢琴制造业、义乌文化产品等一批民营文化企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区块迅速崛起,浙江正成为全国文化产品的制造基地和集散中心,越来越多“浙江制造”的文化产品进入百姓家庭。
浙江省已确定文化创意、影视服务、新闻出版、数字内容与动漫、文化会展、文体休闲娱乐、文化产品流通、文化产品制造等八大重点产业,正努力推动以创意为根本特征的文化产业“核心层”和以高科技为主要支撑的新型文化业态快速发展。同时,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动漫业、现代文化物流业等高新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浙江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我们必须看到,十六大以来浙江省文化建设正处于加快发展、攻坚破难的关键阶段,既有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新的要求,激烈的文化竞争对加快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现在,全国各地文化建设的热情十分高涨,呈现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的局面,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浙江省文化体制改革起步较早,一些方面的工作在全国形成了经验和亮点,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勇担责任,切实推动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使文化真正塑造为浙江走在全国前列的“助推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