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隋书·经籍志》的学术价值浅析

《隋书·经籍志》的学术价值浅析

时间:2023-02-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隋书·经籍志》的学术价值浅析姚大亮摘 要:《隋书·经籍志》继承和发展了汉魏六朝的目录学成果,在体例结构、分类体系、编制方法上均有所创新,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文试图对《隋书·经籍志》的学术价值做一点浅显的分析以就教于同行。《隋书·经籍志》类序共有48篇。从《隋书·经籍志》类序记载,可基本解决中国目录学起源的问题。
《隋书·经籍志》的学术价值浅析_大学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

《隋书·经籍志》的学术价值浅析

姚大亮

摘 要:《隋书·经籍志》继承和发展了汉魏六朝的目录学成果,在体例结构、分类体系、编制方法上均有所创新,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隋书·经籍志》;分类体系;学术价值;目录学史

《隋书·经籍志》由魏徵等编撰。成书时间颇长,初修于唐高祖武德年间,到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才修成十志,方成书。它是一部反映隋代当时藏书和梁代以前藏书的综合性图书目录,也是继《汉书·艺文志》以后的中国现存最古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反映了汉以后至南北朝以及隋代的图书著录情况。它的出现也是对唐以前的典籍存亡状况及东汉以来的学术的一个总结。它的参考价值很大,在图书分类史、目录学史,乃至文化学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中国古代目录学影响深远,对古籍考证也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对《隋书·经籍志》的学术价值做一点浅显的分析以就教于同行。

一、《隋书·经籍志》是中国古代目录学的重要文献

何谓“目录”。“目”的本义是人的眼睛。引申为孔眼,再梯次引申为木节、条目、篇目。如《汉书·艺文志》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要,录而奏之”。“录”的本义是刻写,古代用刀刻写,故从刀旁。引申为记载、叙述。“目”和“录”二字连称,始于西汉刘向父子。《别录》一书中已有“目录”一词。目录学史上的目录,有时指一书的目录,即篇目;有时指群书的目录,即书目。从中国目录学史看,目录体制主要由篇目、叙录和类序三部分构成。另外有无小序也是目录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目录可分为三类:一类为三者俱全。部类之下有小序,书名之下有解题。如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二类为有篇目和类序而无解题。如《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三类只有篇目或书名,而小序和解题俱无。如郑樵的《通志·艺文略》。把有无类序作为分类的主要标准之一,是因为类序在目录中居于重要的位置。便于后世学者了解书目体例沿革,完成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任务。

《隋书·经籍志》是《汉书·艺文志》之后出现的具备卷首总序、卷末后序、四部及道佛大序和各类小序的图书目录。它继承了《汉书·艺文志》按学术流派的分类叙说的传统,发展了汉魏以来的目录学成果,揭开目录学理论研究新的一页并取得了巨大成果。

《隋书·经籍志》总序就是对前代历朝目录著作的理论分析,是研究唐代以前中国目录学和目录学史的基本文献,也可看作是该书的总纲。

《隋书·经籍志》类序共有48篇。前有总序一篇,四部有后序四篇,各类有小序四十篇,末有后序一篇。总序独树一帜,单列一类,置于经部之首,小序则在部、类之后。撰写类序是中国目录学的优良传统,它既是评介图书的工具,也能成为后世学者做学问的门径。

从《隋书·经籍志》类序记载,可基本解决中国目录学起源的问题。《隋书·经籍志·薄录篇》云:“古者史官既司典籍,蓋有目录以为纲纪。体制湮灭,不复可知”。古代史官记言记事,积累大量材料于典籍,子孙世代传习,供读者咨询与使用,应该编有目录,只是未见流传下来,更确切地说是失传了。据此很多学者推测中国目录学在殷商时代就已经萌芽了。

按《隋书·经籍志》类序的记载,可以清楚看到他分类的详细情况。《隋书·经籍志》按经、史、子、集四分法分类。其类目名称大致如下:经部十类,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谶纬、小学;史部十三类,正史、古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薄录;子部十四类,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集部三类,楚辞、别集、总集。另有道经部:经戒、饵服、房中、符录,佛经部:经、律、论。

《隋书·经籍志》总序总结了唐代以前书目方法、书目体例及分类体系,取其长,避其短。吸收《别录》《七略》的体例,使各类有序。在书目分类中,既吸收刘、班思想,又参考王、阮志录。择善从之,有所创新,从而形成了《隋书·经籍志》四部大类和道佛附录的分类体系。由此可见,《隋书·经籍志》的分类体系与《汉书·艺文志》《七录》《七志》乃至《四部书目》有明显的渊源关系。

《隋书·经籍志》类序能帮助后世学者考辨书籍类型及演变情况。如《别集》《总集》。再结合现今的《辞海》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观之,《隋书·经籍志》关于“别集”“总集”的概念都是准确的。

《隋书·经籍志》序对中国古代目录著作的得失给予了恰当的评价。如评价《七录》“其分部题目,颇有秩序,割析辞义,浅薄不经。”透过《隋书·经籍志》的记述可以清楚地了解中国古代书目的编制体例、书目方法的沿革和书目著作的得失。对《七略》《别集》产生之后到《隋书·经籍志》前,这段目录学史作了概括性的总结,也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隋书·经籍志》类序内容极其丰富,应认真研究。为中国当代目录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隋书·经籍志》在中国目录分类学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隋书·经籍志》的突出特点就是统一并确立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体系。在中国目录学史上有承前启后的地位。书目分类在中国历史上主要有两个分类体系,即“四分法”和“七分法”。

七分法由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所创。刘向著有《别录》,这是中国第一部图书目录。刘向死后,其子刘歆继续整理群书,并把《别录》各叙录的内容加以简化,把著录的书分为六略,即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再在前面加上一个总论性质的“辑略”,编成了《七略》。《七略》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分类提要目录。大类曰略,小类曰种,共七略三十八种。稍后之《汉书·艺文志》,班固将《七略》的《辑略》,也就是《七略》对各家学说著作及流派的论述按其内容分开,作为各略各类的大、小序散入各略各类之后,使论述和分类著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实际上就是舍弃辑略,变为六略。到南朝宋齐之际,王俭依《七略》体例撰《七志》,增加图谱志,且附上佛道二经,实为九大类。梁代阮孝绪改进刘氏父子以来的分类体系,撰有《七录》,体例仿《七略》《七志》而自定新法。该书分为内外两篇。内篇有经典录、纪传录、子兵录、文集录、术技录;外篇有佛法录、仙道录、共著录。阮孝绪的创新既体现在勘酌王(俭)、刘(歆),也暗含吸取了荀勖、李充之长。

四分法初创于郑默。郑默生活在三国魏晋之际,于青龙三年(公元235年),撰成国家藏书目录《魏中经簿》14卷,又称《中经簿》,记载了魏国藏书情况。该目录一改汉代刘向、刘歆的《七略》的六分法体系,分群书为甲、乙、丙、丁四类。该目录对后世影响颇大,四分法由此初创。晋初,秘书监荀勖与中书令张华整理书籍,乃袭《中经》又根据《七略》以后三百年中的学术变迁,各类图书庋藏的方便,著有《中经新薄》。该书取《中经》之法,将经、子、史、集四部按甲、乙、丙、丁排列,已突破了《七略》的文献分类格局,勾画出四部分类法的雏形,

东晋李充任著作郎时,掌管国史编撰,著有《晋元帝四部书目》。该书目置换了子、史次序,乙部为史、丙部为子。即形成经、史、子、诗赋四部分类法。这样四分法就基本成型。《隋书·经籍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四部分类法,将《七录》子兵录、术技录合并为子部,而且将每一部定名,即经、史、子、集。至此四部分类体系臻于完善。四分法由此获得图书分类的“标准”地位。这也就是《隋书经籍志》的历史地位。可以说《隋书·经籍志》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图书分类标准。直到《四库全书》乃至更后都没有变化。如《四库全书总目》凡例指出:“自隋志以下,门目大同小异,互有出入,亦各具得失,今择善而从。”就在今天,整理古籍仍需采用“四分法”。可见《隋书·经籍志》至今都还有影响。

三、结束语

透过对《隋书·经籍志》的分析,可以梳理出中国目录学史的演化路径。不难看出《隋书·经籍志》确立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体系以后,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遵从沿袭,虽有少许不循四部的分类,但始终不能动摇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体系的正统地位。清乾隆时编修的《四库全书》更是集大成者,使四部分类法的应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目录的演变能提供图书流转的情况,也是我们考察一个时代学术情况的最直观的材料。

参考文献:

[1]陈力.中国图书史[M].台湾:文津出版社,1996.

[2]李日刚.中国目录学[M].台湾:明文书局,1983.

[3]许世瑛.中国目录学史[M].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2.

[4]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论丛[M].第1版.中华书局,198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