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知识型经济的形成

知识型经济的形成

时间:2023-02-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型经济是信息社会的新经济形态,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动力:第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发展瓶颈,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必须进行转型。知识型经济中,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附加值高的知识型产品将成为主要产品,这对从事生产的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技能和素质要求。知识型经济中,无形资产的投入将逐渐加大,重视人才培养则必须扎根于教育和科研。知识型经济的发展是基于环境的保护和能源资源的节约,
知识型经济的形成_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成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灾害、人口健康等全球性问题的重要途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以创新驱动型为主转变,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将加速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转变,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任务和挑战。知识是发展永恒的重要资源,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生产和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知识增长越快、普及越广、应用面越宽,就越能为人类发展进步不断提供智力保障。”

(胡锦涛在中科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0年6月7日)

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发生革命性突破,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全球经济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工业经济正在逐渐丧失其昔日的荣耀。这场源于知识广泛应用和科学技术持续创新的新科技革命将推动现代化进程持续加速发展,逐步把人类从工业社会带入信息社会,在这一进程中,知识型经济开始初露端倪。

信息社会中经济领域将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第一,知识和信息日益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知识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特点[1],对信息资源的抢夺将成为商业竞争的重点。第二,网络技术应用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电子商务等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商务应用将改变人类经济活动的方式。第三,企业管理模式将从垂直型向扁平化转变,使得企业能对变化的市场做出更加及时、灵活的反应。第四,劳动者素质不断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使得劳动者可以源源不断地快速获取知识和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同时从事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传播的信息工作者比例显著增加。第五,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这种在信息社会中以知识和人才为基础,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称为知识型经济。

知识型经济是信息社会的新经济形态,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动力:

第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发展瓶颈,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必须进行转型。建立在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严重破坏基础上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面临困境,必然要求用创新驱动型来取代资源依赖型。“同一个地球,同一片蓝天”,信息社会下,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将更多地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享受青山、绿水、清新的空气成为人们的日常需要,这必然要求摒弃传统的发展方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使得这种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可能。比如,新能源技术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了能源消费结构;节能技术使得单位能耗降低,提高了产出效率;新材料技术使得新型环保型材料逐渐取代污染性强的传统材料;空间、海洋技术开拓丰富了可使用的资源;信息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生产、分配、物流等各个环节的成本。新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还催生了大量的新兴产业(如: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服务业等),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拉动内需,拓展市场空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这些都使得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弗兰西斯·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逐渐为人们所认同和重视。美国经济学家罗默(Romar)于1983年创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资本和劳动力这两个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另一个生产要素——知识,他认为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知识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内生变量列入增长模式,知识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一国经济要快速增长,就必须像对机器设备投资那样对知识进行投资,实现投资与知识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知识型经济重知识、重人才、重科技、重环保,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到经济的各个领域。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比,知识型经济具有四大基本特征(见图3-1)。

图3-1 知识型经济的特征

1.人力资源知识化

知识型经济必然重视人才,因为人是知识的创造者,人力资源将成为支撑知识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知识型经济中,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要求逐渐提高,高学历、高技能的知识型劳动者占比将逐步增大,人力资源呈现知识化特征。

(1)知识型产品需要高素质劳动者。知识型经济中,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附加值高的知识型产品将成为主要产品,这对从事生产的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技能和素质要求。越来越多的工作、学习内容需要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基本的信息能力成为知识型劳动者的必备技能。

(2)网络的日益普及和信息的极大丰富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创造了条件。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数字信息总量达到1.2ZB。如果用DVD记录,一张张叠加起来的长度可以往返月球一次。信息社会中,人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增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海量信息。终身学习、随地学习成为普遍现象,这些都有助于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高。

(3)教育和科研是实现劳动者知识化的重要基础,强国必先强教。知识型经济中,无形资产的投入将逐渐加大,重视人才培养则必须扎根于教育和科研。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将不断得到完善,教育结构优化,素质教育普及,重点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被重视。

第四,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对劳动者提出更高要求。在信息社会,创新的间隔时间逐渐缩短,新科技的更迭愈加频繁,知识更新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劳动者必须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适应工作、生活的需要。自主式学习将成为学习的新方式,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自主式学习得以容易实现。网络拓展了人们的学习空间,使知识的持续更新成为可能。

2.发展方式可持续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信息社会中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

(1)注重节能环保。知识型经济的发展是基于环境的保护和能源资源的节约,一切破坏环境、浪费能源资源的行为都将被限制。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生产制造过程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推手,是推动制造业从传统制造模式向绿色制造模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生产制造过程的低能耗、低污染对信息技术提出了应用需求;另一方面,生产制造过程节能减排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和相关工作的具体实施,促进了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化和加速发展。节能减排将成为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的使命和义务,各种相关的法律也将逐步完善。

专栏3-1

太湖上的“水上哨兵”

2008年,太湖蓝藻爆发造成居民饮用水污染,太湖治理提上日程。现在不用亲临太湖,坐在办公室里就能随时了解太湖蓝藻及水体变化情况,这都得益于“水上哨兵”,采用传感技术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可有效避免发生饮用水安全事故。

为了及时获得太湖水质的第一手资料,2009年无锡首度运用物联网新技术在太湖大范围布放传感器,通过无线传输方式24小时在线监测太湖水的各项变化。截至2009年年底,五里湖、梅梁湖、贡湖和宜兴沿岸等水域已相继投放设立了86个固定式、浮标式水质自动监测站,覆盖饮用水源地、主要出入湖河道、太湖湖体和重点监控水域,总投资1.8亿元。

浮标站采用GPS卫星定位,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工作电力;浮标搭载着水质监测设备,能够快速监测出湖水的ph值、溶解氧、浊度、蓝绿藻等7项水质数据,并通过GPRS将数据无线传输到后方的数据监测平台。目前总共有15个浮标式监测站分布在无锡的环太湖水域,大体覆盖了出入湖河道和重点水域。浮标站对水质的监测不受风雨雷电等恶劣天气影响,人们在监控室内看电脑屏幕就能了解水质状况,一旦某个水域的水质遭到突发污染,相关人员的手机上还会立即收到信息。

【评】物联网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比较新鲜的概念,无锡新区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物联网“感知中国”中心,物联网产业已经悄然兴起,老百姓已开始受益于物联网技术带来的便捷。采用传感技术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将信息技术与节能环保很好地结合起来,信息技术有效促进节能环保的作用开始显现。

资料来源:浦敏琦.轻松走近太湖居民,探访无锡新区物联网产业应用.新华日报,2010年4 月2日.

(2)注重研发创新。工业社会后期,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以及自然资源的约束不断增强,只有加快体制和科技创新,才能突破发展瓶颈。推动增长、促进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越来越需要通过创新活动来实现。创新已经成为一些国家重要的增长助推器。[2]因此必然要求加大对新科学、新技术的研发强度,加快科技的推陈出新,推动社会进一步快速发展。

(3)经济发展注重惠及民生。发展仍然是知识型经济的第一要务,发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不断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实现安居乐业、富裕幸福,知识型经济必定是重视民生的经济。

专栏3-2

全国第一只民生指数花开浙江

2010年9月浙江省统计局发布《2009年度浙江省民生指数和民生评价报告》。报告显示,2009年浙江民生综合指数为94.13,杭州排名浙江第一。2001年浙江省公共财政的民生支出为282.16亿元,到2009年10年间增长了6.2倍。

浙江的民生指数包括公共财政民生投入、收入分配与公平、就业与社会保障、教育均衡发展、医疗与健康、文化、人居环境与环境保护、公共安全、保障性住房、困难群众保障等十大方面,哪一门不及格,那这指数就可能由红变绿。

国际学术界近十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人均GDP增长和幸福感增长的关系是一个“抛物线”,即在人均GDP较低的阶段,GDP增长能带来较大的幸福感增长,但在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后(3000~5000美元),GDP的进一步增长,并不能带来同样比例的幸福感的增长,甚至还有可能会带来幸福感的下降。现在学界呼吁建立国民幸福指数,即GNH体系。民生指数正是国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雏形。

【评】知识型经济的发展必将是关注民生的经济发展,因此,将民生问题与政绩挂钩,而不仅仅只是追求经济增长,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建设知识型经济。

资料来源:付瑞生.民生指数,测出民生冷暖.钱江晚报,2010年9月6日.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战略选择。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3.产业结构软化

产业结构软化的一般含义是: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的投入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相对增加;与此相适应,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地位日益被信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产业结构软化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软产业”比重增加。科学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催生了大量的新兴行业,“软产业”(主要集中表现在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出现了服务化趋势;二是“软要素”含量增加。科学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了改造,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提高了科技含量。在整个产业过程中,对信息、服务、技术和知识等“软要素”的依赖程度加深。

催生产业结构软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需求结构软化。进入信息社会,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文化、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旺盛,并且越来越崇尚多层次、多元化的产品。第二,投入结构软化。在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人们有条件更多地将人力、财力、精力投入到科研和创新中去,使得无形投入增加,投入结构软化,这些促进了高科技行业的高速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极强的关联性。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劳动力会按照三次产业的顺序依次转移。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就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当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以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逐渐超过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变化不显著,大量劳动力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并导致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同时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持续上升。工业化后期阶段,第一产业比重在10%以内,第二产业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或者相对稳定。虽然就业结构的变动在一定时期往往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但从较长时期看,二者的变动具有一致性。

专栏3-3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未来经济的新动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寻求经济长足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在2009年9月21~22日举办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温家宝指出,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中国经济下一个产业发展的重点。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这是自新兴产业概念提出以来最权威的文件。《决定》确定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列为现阶段的重点发展对象。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确定必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引导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也是新引擎和动力。

4.经济水平发达

知识型经济是比工业经济更高级的经济形态,因而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信息社会中,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新的科技应用使得人们的生产效率、生活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同时,经济发达也为促进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研发提供了物质保障。

经济水平发达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从经济发展的量上看,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相对较高,这是衡量国家经济水平的基本指标;第二,从经济发展的质上看,实现了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式发展的转变;第三,人民的生活质量相对较高,民富国强。

对知识型经济发展情况的测评可以从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源、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四个方面来进行(见表3-1)。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分别着眼于经济发展的水平、结构和质量进行评价;同时,由于人是知识型经济的核心因素,是创造、传播、分享知识的主体,衡量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就成为测评知识型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表3-1 知识型经济指标

测算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知识型经济指数为0.3406,表明我国现在尚处于向知识型经济过渡的转型期。

1.我国整体进入知识型经济转型期,地区差距明显

测评结果表明,2001~2010年,我国知识型经济指数增长相对较慢,2010年比2001年大约增长了28%,比2006年大约增长了18%。2006~2010年,年均增长大约4.2%(见图3-2)。

图3-2 2001~2010年我国知识型经济指数变化趋势

按照信息社会的发展阶段划分,从2010年我国各地区的知识型经济指数来看,总体上处于知识型经济的起步期,大部分地区知识型经济指数在0.3左右,北京、上海两个地区率先迈入知识型经济初级阶段,东部沿海省市知识型经济发展较好(见图3-3)。

图3-3 2010年我国各地区知识型经济指数

2010年知识型经济指数超过0.6的地区只有北京、上海,分别为0.7074、0.7270,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这主要得益于两地的经济较为发达,科研力量雄厚,重视教育,银行、金融等服务业发展繁荣,环境优越能吸引高级人才。

天津、浙江等14个地区的知识型经济指数得分已超过0.3,正处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型经济的转型期。以天津、浙江、江苏、广东、辽宁、福建、山东等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产业结构也较为合理。值得一提的是,宁夏、贵州等部分西部省区,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财政转移支付,教育投入增加很快,直接导致了知识型经济指数的大幅提高。

湖南、江西等15个地区的知识型经济指数都介于0~0.3之间,尚处于知识型经济的准备期(见表3-2)。

表3-2 2008年我国各地区知识型经济指数分布情况

2.教育投入不足制约了我国知识型人才的培养

人力资源是建设知识型经济的核心要素。2006~2010年,我国的人力资源指数增长相对较慢,增长仅约9%。其中,我国的成人识字率在2001年就已超过90%,增长相对放缓,属于稳定性指数,绝对数值相对较高。我国近十年来高校连续扩招的教育政策,使得我国的大学生所占比例大大增加,但是仍然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在教育投入方面,我国的财政性教育投入占比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与我国要实现4%的财政性教育投入占比的目标还有差距,教育投入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见图3-4)。

图3-4 2001~2010年我国人力资源指数变化趋势

教育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和未来,而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反映的是一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国际较低水平。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出教育公共投入占GDP的比重要在20世纪末达到4%至今,17年仍然没有实现这一目标。2008年,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仅为3.48%,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其财政支出的比重较上年还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我国各地区教育投入指数比较高的地区大部分是西部地区(见图3-5),如西藏、宁夏、贵州、青海、甘肃、云南、新疆等,这也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成果之一。

图3-5 2010年我国各地区教育投入指数分布图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大学生是未来建设国家和地区的高级人才,是将来从事科研、创新的主力军。因此,大学生的比重越高,意味着该地区的人才储备越丰厚,对未来经济的支撑也更坚实。在创新驱动型的知识型经济中,大学生指数(每百万人中大学生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人力资源丰裕程度的最直接指标。2010年我国各地区的大学生指数普遍很低,只有北京、上海超过0.6,天津、辽宁、浙江处于0.3~0.6之间,而绝大部分地区都在0.3以下(见图3-6、表3-3)。

图3-6 2010年我国各地区大学生指数

表3-3 2010年我国各地区大学生指数分布情况

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到,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专栏3-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战略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显著增强。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整体水平不高

自十七大将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战略任务以来,中央、地方政府就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了大量的研究、规划,并出台落实了相关的规定,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成为贯穿经济发展的主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从测评结果看,2010年发展方式指数较2006年增长了42%左右(见图3-7)。其中,研发投入指数4年内增长了21%,但是2008年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52%,相比发达国家普遍3%以上的研发投入强度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能效指数增长较快,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我国单位GDP能耗从2001年的1.5497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09年的1.007吨标准煤/万元,下降近31%。但是我国单位GDP的能耗仍然相对较高,是国际水平的3~4倍,是日本的8倍。落后产能物耗能耗高、环境污染重、安全无保障,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重要表现,是导致我国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因素之一。“淘汰落后产能,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最佳突破口,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举措”。[3]

图3-7 2001~2010年我国发展方式指数变化趋势

专栏3-5

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加快推进

2010年年初,国务院第98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对这项工作的目标、任务、责任和措施做出了明确要求。2月26日,张德江副总理主持召开了部分省(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座谈会,对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5月7日,召开了国务院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部际协调小组成立暨第一次会议,研究确定了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明确了各部门推进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措施,成立了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

按照文件要求,在与各省市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0年5月26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下达了18个工业行业(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电石、电解铝、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水泥、玻璃、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制革、印染、化纤等)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要求各省市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县、市,落实到具体企业,6月底前在当地媒体上公告企业名单,并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在三季度前全部关停。

18个行业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共涉及企业2087家,其中涉及企业数较多的行业有:水泥762家,造纸279家,印染201家,焦炭192家,炼铁175家,铁合金143家,制革84家。

创新指数增长幅度最大,百万人专利授权数大大增加,2001~2008年,创新指数上涨幅度高达320%。用专利授权数来测度创新程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体现创新能力的还有高新技术产业化情况以及新产品的增加值占比等),但专利授权数的大幅度增加至少说明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提高,社会更加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也是知识型经济的重要特征和表现。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技术市场交易总量增速放缓,但仍然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国通过技术市场登记的技术合同达21.4万项,成交金额达3039亿元,同比增长14%。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同比增长20%。成交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0.91%,较上年增长0.02个百分点,充分显示了科技对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支撑作用(见图3-8)。

图3-8 2000~2009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

资料来源: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科技统计报告,2010年7月28日第6期.

2010年北京发展方式指数突破0.6,并且在能效指数、研发投入指数方面都位居全国首位,创新指数仅次于上海,北京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为全国树立了榜样和标尺(见图3-9)。

图3-9 2010年我国各地区发展方式指数

2009年北京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为5.57%,高出目标值1.57个百分点;“十一五”前4年完成目标进度的119.14%。具体来看,2009年北京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至0.607吨标煤,“十一五”前4年累计下降23.34%,全市以年均4.47%的能源消耗增长支撑了年均11.495%的较快经济增长。北京节能减排的途径有: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例如绿色照明;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程,比如建筑节能工程以及政府节能工程等;制订并出台绿色北京行动计划,不断完善节能和新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领域的专项规划、规章制度和措施标准;修订出台节约能源法实施办法、水污染防治条例;连续5年制订循环经济发展行动计划等。

4.产业结构整体调整缓慢,北京率先成为服务主导型城市

知识型经济要有优化的产业结构作为支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策略中的一项关键任务。

2010年我国产业结构指数为0.4363,比2006年仅增长了9%(见图3-10),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太明显,尤其是第三产业占比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就业结构指数增长得相对较快,说明第一产业吸纳的就业占比逐步减少,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释放到第二、第三产业中去了。

图3-10 2001~2010年我国产业结构指数变化趋势

2009年年末,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5.8%,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见图3-11、表3-4)。北京服务业充分发挥了平稳经济波动、支撑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的突出作用,服务业在创造增加值、经济贡献率、增加税收、吸纳从业人员、固定资产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等6个方面,占全市总量的比重均已超过70%,率先形成了服务经济主导的产业结构。

图3-11 2010年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指数分布

表3-4 2010年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指数分布情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信息化的深化,农业的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高,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将逐步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去。随着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必然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5.经济增长仍然是第一要务,经济落后尚不能支撑知识型经济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若以1978年为基期,扣除价格因素这30年GDP年均增长率达9.76%。中国是这个时期世界上GDP增长最快的国家,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快6.8个百分点。我国随着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03~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高达13.8%,仅次于美国的29.8%,排名世界第二。

我国经济水平指数2006~2010年增长了42%,年均增长9.5%左右。但是指数的绝对值尚处于0.2以下,说明我们的整体水平还是非常低(见图3-12)。

图3-12 2001~2010年经济水平指数变化趋势

图3-13 2009年我国各地区人均GDP分布

中国部分经济大省经济总量虽然很大,但人均GDP仍然较低,2009年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见图3-13)。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2009全球人均GDP排行榜,中国人均GDP 3677.86美元,排名第99位;中国香港排名第25位,人均GDP 29825.55美元;中国台湾排名第39位,人均GDP 16391.56美元。美国排名第9位,人均GDP 46380.91美元;俄罗斯、巴西排名第60、61位,人均GDP 8693.80美元和8220.36美元。中国人均GDP距离发达国家的差距显著:即使是中国经济水平最高的上海,2009年人均GDP也仅为美国的1/4左右。如果人均GDP保持8%的年增长率,中国要达到现在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约需要33年,也就是说要到大约2040年,中国才有可能达到2009年美国的人均GDP水平。

从2010年各地区的人均GDP指数分布情况来看,整体人均GDP水平都比较低,上海、北京、天津相对靠前,指数均超过了0.3;浙江、江苏、广东、内蒙古、山东和辽宁处于第二集团,指数在0.2~0.3之间;其余绝大多数地区的人均GDP指数都在0.2以下(见表3-5)。

表3-5 2010年我国各地区经济水平指数分布情况

其中人均GDP相对靠前的地区大部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中只有内蒙古奇迹般地连续6年位居西部第1位,位列全国第7位。2001~2008年,内蒙古GDP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7.6%,快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这和内蒙古部分城市的快速发展有关,比如鄂尔多斯,其经济发展支柱被概为“羊煤土气”,近年发展神速。

总体看,我国人均GDP绝对水平仍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未来我们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要牢牢把握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这意味着要进一步减少投资对GDP的拉动性贡献,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让国民经济增长的红利更多偏向于民生。

6.信息化应用深入,已成知识型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信息化在各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成为市场交易的主流模式之一,传统企业纷纷触网,农村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整体上看信息化成熟度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当前企业信息化存在大量症结,如企业对其所处的业务发展阶段和信息化应用阶段的关系认识不清晰,企业信息化应用范围小,企业IT治理普遍欠佳。

专栏3-6

苏宁电器的信息化之路:历程与启示

2010年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10中国民企500强”,苏宁电器集团以营业收入1170亿元位居第二,并跃居中国连锁百强榜首。苏宁还曾入选《福布斯》亚洲企业50强、《福布斯》全球2000大企业中国零售企业第一。

课题组到苏宁电器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与公司副董事长孙为民及信息化建设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孙为民一语道破:“信息化是企业的生命线,信息化是无止境的。”可见在苏宁的发展战略中,信息化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苏宁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重点是服务系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局部的信息技术应用。第二阶段,1996~2000年,重点是销售与财务信息化。把销售和财务对接,把采购、库存、销售进行整合,建立了商场、物流配送、仓库、售后服务中心等局域网络系统。第三阶段,2000~2005年,重点是ERP系统应用。苏宁成为国内第一家使用ERP管理软件的家电连锁企业。第四阶段,2005~2009年,重点是SAP/ERP系统应用。2006年4月11日,SAP/ERP成功实施上线,这一国际一流信息技术平台的成功上线使得苏宁实现了投资、业务、财务、服务、人事的一体化管理、跨公司管理、跨地区经营三大管理突破。2009年以来,苏宁与IBM合作,提出要打造“智慧的苏宁”。“智慧的苏宁”的提出意味着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有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方向。

目前苏宁已经建立了集数据、语音、视频、监控于一体的信息网络系统,有效支撑了全国300多个城市、数千个店面、物流、售后、客服终端运作和十多万人的一体化管理。依托SAP/ERP系统,B2B、B2C、OA、SOA、HR、BI、WMS、TMS、CRM、Call Center等信息应用系统,苏宁实现了供应商、内部员工和消费者“三位一体”的全流程信息集中管理。显然,其在信息化方面的成就已经成为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苏宁的信息化建设之路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启示1:信息化建设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密切结合。

“在苏宁电器螺旋式发展的背后,一直有着信息化的不断突破和创新。信息化已经成为苏宁电器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企业发展的每次突破都有一个信息系统的支撑。”孙为民的这一番话,既反映了信息化在苏宁电器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又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企业信息化要取得成功,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密切结合。

启示2:管理者的理念对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及成效具有决定性作用。

关于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苏宁管理层有着高度一致的认识。不管是孙为民提出的“信息化是企业的生命线”、“信息化是无止境的”;还是公司副总裁任骏所说的“未来10年我们将通过信息化实现企业转型”,无不反映出他们对于推进企业信息化的理念和决心。

启示3:组织保障和人才储备是企业信息化取得成功的关键。

苏宁对信息化的重视还体现在其组织结构和人才储备方面。公司设立了信息委员会,委员会结合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确定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委员会主要由公司高层管理者组成;公司还设有专门的信息部门,隶属财务总部,主要针对业务部门的具体需求提出相应的方案;公司设有CIO,由副总裁兼任。

在人才储备方面,苏宁一贯重视人才战略。2002年苏宁投入3000万元作为首批大学生招聘的启动资金。当年共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了1200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这就是业内著名的“1200工程”,这是苏宁“自主培养人才”战略的集中体现。

启示4:培训是企业信息化取得成功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苏宁非常重视信息化相关培训。2005年7月启动历时9个月完成的SAP/ERP系统建设,其中将近一半的时间是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培训被看作是整个项目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因为当时系统上线涉及80多个地区、2000多个店面和24000多个终端。

电子商务应用日益广泛。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08~2009)》可知,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1万亿元人民币,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1257亿元人民币;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8万亿元人民币,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2586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1.7%和105.8%,其中网络购物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总额的2.06%。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电子商务能够帮助中国企业拓展市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有利于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形成,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

专栏3-7

传统企业“触网”

传统企业开始借用网络的力量打开市场。以北京为例,传统商场开网店正成为京城商业的新潮流。据调查,目前北京市百货大楼、西单商场、当代商城、双安商场等知名大商场都已经开通了网上商城,而且有了稳定的消费群。相比担心网上小店铺的商品质量、品牌真假,在大商场网上商城购物,商品品质更有保证。据统计,京东商城、凡客诚品、卓越等新兴网络企业发展迅猛,增长最快达4倍,网络B2C电子商务企业将成为北京零售企业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艾瑞咨询发布的“2009~2010年中国服装网络购物研究报告”显示,服饰已成为我国网购第一大类商品。在VANCL、淘宝等网购平台的带动下,传统服装品牌企业开始纷纷“触网”。

传统服装企业涉足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当前服装电子商务网站的类型主要有:C2C(个人对个人)模式,如开在淘宝、易趣、拍拍等综合性购物网站上的服装店铺;B2C(企业对个人)模式,如互联网直销企业、垂直类服装购物网站、传统品牌服饰企业网站、综合性购物网站服装频道,其典型代表分别是拉特兰、逛街网、淘宝商城;B2B(企业对企业)模式,如企业信息交易发布平台,典型代表是中国服装网、批发类网站等。此外,还有一种B2B2C(批发对零售对买家)模式,其典型代表是易购网、聪明点等服装购物搜索平台网站。

农村信息化取得较大发展。一是偏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以来,我国已累计完成工程投资约460亿元[4],共计为13万个行政村及自然村新开通电话,大大改善了农村通信面貌。二是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补点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2009年工程建设已完成逾80%,新开播448部电视、调频和中波发射机。三是互联网建设继续稳步推进。2009年全国新增4228个乡镇和行政村通互联网,乡镇通互联网比例从年初的98%提高到99.3%,行政村通互联网比例从89%提高到91.5%。四是“三网融合”在部分农村地区取得突破。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三网融合”可以节约社会资源,减少重复建设。宁夏在这方面首先取得突破,2008年全区2362个行政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外界联系,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村村通互联网的省区,不仅让当地农民享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实惠,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板。2009年山西在吕梁市中阳县推广“三网融合”业务,IPTV覆盖率达100%;重庆市已形成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整体工作思路,将重点在县以下农村地区开展试点,探索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集约化和信息终端一体化路径。从近期各地的实践看,地方政府、广电、电信等部门开始有所行动,“三网融合”在农村的发展活力正在迸发,这些探索和实践将为国家全面推进“三网融合”积累重要经验。

专栏3-8

信息时代的“小岗村”

2010年9月10日,在杭州召开的第七届全球网商大会上,江苏徐州睢宁沙集镇获得“最佳网商沃土奖”,并成为该奖项的唯一得主。来自睢宁县沙集镇的村民孙寒代表全镇1200多个网商,接受“最佳网商沃土奖”荣誉。该村发展致富的模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沙集镇东风村共有1000多户人家,竟然有400多户都在网上开店,他们卖各种风格和材质的拼装家具,一个小小的村子先后引来13家物流公司进驻。其中仅EMS一家,家具托运的邮费收入就从2006年的几百元猛增到2010年1~9月的500多万元(预计到年底将达600万元),而且EMS的业务量只占东风村物流的20%。有些网商一个月的物流费用可高达2万多元,而物流费平均只占家具销售额的10%~20%,如此算下来,这些靠网上卖家具的农民网商及相关产业一年创造的产值已达3亿元。

沙集农民网商发展概况:

(1)网店:保守估计有1000余家;

(2)网店销售额:3亿元左右;

(3)家具加工厂:80多家;

(4)配套服务商:20多家;

(5)物流服务商:13家(圆通、EMS、天天快递、华宇物流等);

(6)电信服务商:2家(中国电信、中国移动);

(7)银行:2家(农村信用合作社、邮储银行)。

沙集农民网商发展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

(1)为农民提供新的致富道路。2009年东风村村民开网店获得的纯收入约1200万元,相当于人均增收约2470元(2009年村民人均收入为6560元)。

(2)有力促进农村创业和就业。一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东风村外出打工人数最多时达到1500人,目前绝大部分都回村创业、就业;二是吸引周边甚至外地务工人员(河南、安徽等)到当地就业。

(3)有利于促进沙集产业结构调整。一是推动家具产业形成和快速发展,网销家具正代替废旧塑料回收加工成为支柱产业,开网店的村民达400多户,并且仍在快速增长,加工废塑的村民已经减少到几十户;二是显著带动物流、电信等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业的发展。

(4)产生环保效应,有利于沙集提升环境质量。村民正从废塑加工向网销家具转型,之前困扰村民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5)有利于村民在本地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大部分年轻人回村,成家立业(其他许多村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人人有事干,社会治安明显转好。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内部资料).东风村农民网商的致富路——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国情调研组调研纪行.

[1]美国经济学家罗默的“新增长理论”,就是“边际效应递增”理论。“边际效益递增”理论与古典经济学中经典的“边际效益递减”理论相对应,是指当知识或创新科技这种新型要素作为要素投入到其他生产要素中时,对其投入应用和改进越多,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产品的核心价值越高,市场价格也越高。

[2]OECD.经合组织创新战略2010.2010年5月.

[3]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2010年2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部分省(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工业和信息化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