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间体育
甘肃民间体育,充分反映出了西北地区人民古朴淳厚的性格和民风。其典型和有代表性的项目有万人拔河、踢毽子、打秋千、打棱、赶老牛、打瓦、打旋鼓、社火拳、走羊窝、跳枯井等。
1.踢毽子。毽子主要活动于冬季,尤其是春节为活动高潮,参加者为少年儿童。其踢法主要有踢、拐、盘、剪、转、跳、蹲等40多种动作。有的地方将其动作串成系列性的,每个动作反复5次。先完成各种规定动作为胜,输者为胜者上“毛”,即将毽子递给胜者的脚面,胜者可将毽子任意踢向一个方向,使输者东奔西跑,左挡右拦,气喘吁吁,最后踢空或被挡住为止。踢毽的技巧很多,基本的踢法有盘踢、拐踢、蹦踢、间踢四种。可表演出多种花样。把用双脚向内侧交替踢称为“刀”,把用脚后跟向外侧反踢称为“拐”。左踢、右踢、左尖、右尖、左拐、右拐、剪子股、眼镜等踢法,以经久不落地、表演的花样多者为赢。
2.打秋千。甘肃有些地方叫“打手手”,春节期间最为兴盛。有的村庄和人家,在腊月三十前就在平场上栽上杆、拴好绳,有的用皮绳拴在梁上,大年初一供孩子们玩耍。有的秋千高达10余米,来回晃荡,十分自如。秋千一般由1人或2人玩耍,1人玩者双脚站在绳或木板上,用全身下蹲式催动秋千绳来回摆荡;2人玩者绳上系一块木板,各站一头,互相催蹬。也有的是1人坐木板中间,另l人两脚分开站立在坐者腿两边,用力催动秋千摆荡。
3.打梭。参赛者要2人以上。梭是长约0.79米的圆木,另备2尺长的本棍一根。比赛前参赛者可商量共打多少棍(长度)、先由谁打,一般用木棍上把的方式决定。比赛时,在平地上挖一个长约0.75米,宽约0.4米的小坑,将小圆木置于小坑内,其边斜插一根0.17米长的细木。打者先用木棍敲细木,使小圆木跳起来,然后快速用木棍击之,使小圆木远远飞去。待小圆木落地后,再用木棍丈量长度。如打不着为输。谁先打满规定长度,谁就为胜者。最后,由胜者将小圆木击出,输者一边嘴里喊“梭”,一边从本窝跑去拣上小圆木再跑回来。如果中途断“梭”声,又为输,把胜者从断声处背回本窝,比赛方才结束。另有一种玩法,不用在地上挖小坑,直接将“梭”用食指和拇指靠边夹住,然后放开用木棍击之。
4.赶老“牛”。赶老“牛”是一种对抗性很强的活动性游戏,不受场地器材限制,活动方便,深受牧童的喜爱。
设备:l米长放羊棒l个,5公分长木棒一截叫“牛”,空地一片。
方法:牧童3人以上即可进行。首先在地上挖l个大窝,在“牛圈”旁挖两小窝为“住屋”。用出手心手背确定l个人为赶“牛”娃,其他2人中有1人发“牛”,用棒将“牛”击向远处,赶“牛”娃赶“牛”入圈,按以下规则反复进行。
规则:第一条是赶“牛”者不能拿“牛”走回来,必须将“牛”抛向空中,叫“高天牛”,落地不准打,住屋小儿可在空中击打“牛”。第二条是赶“牛”者将“牛”抛向地面滚回圈,叫“地地牛”,住屋小儿可以抢先将“牛”击向远方。第三条是在住屋小儿击打“牛”时,赶“牛”者可用棒抢占他的住屋,占屋为胜。“牛”被击远而又未占上住屋,再去赶“牛”回圈。第四条是“牛”要被赶“牛”者抛入圈内,两住屋小儿败,再由赶“牛”者将“牛”击向远方,两个败者去赶“牛”回。第五条是1小儿守圈占2屋,在“牛”回圈时可击打“牛”。若“牛”回圈,守儿败。若击“牛”后用棒又占住1屋,另一屋被两个赶“牛”者占去,赶“牛”回圈。赶老“牛”若4人玩,可在圈旁挖3个住屋,5入玩挖4个住屋,以此类推。
5.打瓦是甘肃群众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它的起源已无法考证,但根据当地的老者回忆,至少也有200多年以上的历史。作为一种古老的体育活动,它之所以至今还流传在民间,历久而不衰,是因为它产生于劳动,来源于实践,富有一定的生命力。如弯镰、铡草、柳树盘根、黄狗钻洞等都是以劳动实践中的名称和自然界的现象作为动作命名,形象朴实。打瓦的基本动作是跳、紧走、弯腰、抬腿、甩胳膊等,活动量大,富有趣味性。开展这项活动不需要场地、器材和人数的特殊要求,简便易行,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但以冬季最为常见。主要利用农闲、雨后、午间、傍晚闲散时间,少到20或30分钟,多到l小时,参加活动者不分男女,尤以男青年居多。
图3-12 打瓦
活动用的器材是用瓦片、石板、瓷片磨制而成,呈半圆形。活动地点一般在村庄比较集中热闹的地方,如十字路口、打麦场。总之,只要有长8米、宽2米的狭长地带都可以进行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成单成双,也可以1人对2人比赛,根据参加人数的多少分单循环进行。一言蔽之,形式可以因人而异,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参加人数少则2人,多则l0人。在比赛前,由双方推选1人担任评判员负责整个比赛。
开始时,由参加的双方以瓦面的湿点要争先权(一方为湿,一方为干,湿为先)。获得争先权者执瓦先打,后打者在规定的界线上将瓦栽好,比赛的规则由双方协商,宽严不一。一般情况是不在规定以内将瓦打倒,算违例。比如规定踢3次,在踢最后一次的同时必须将栽的瓦打倒,否则,算违例。对违例者的判罚往往是将已比赛过的项目全判无效,从头开始。比赛的结果以争先锋判胜负,先打完者为胜,即争得了先锋。后打完者为负,同时还要进行判罚。在每次比赛结束后,由参加者约好下一次的比赛地点和比赛对象。(见图3-12)
6.过家家是儿童在室内模防成人过日子的游戏,大多流行在四五岁儿童中间,人数大致二至四人,常常扮演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妹妹、弟弟。有的哄小孩,有的去买菜,有的在干活,模仿居家过日子、操持家务、社会往来等生活现象。即兴表演,相互排编,逼真形象,十分有趣,表现了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向长辈学习生活的心理特征。
7.海朱亥是一种用布制作的偶像,造型简单。蒙古族儿童用它们演出自己日常熟悉的生活,如放牧、打猎、挤奶、剪羊毛、套马、过年、结婚、生儿育女等,类似用木偶表演“过家家”的内容。这种游戏已流传了好几个世纪。“海朱亥”大约为十二至十四厘米,分头部和服饰两部分,头部用白布缝制,里面充填羊毛或棉花,然后用炭在人头上画出眉、眼、鼻、口,再用黑线缝绣出各种发式。服饰根据人物性格、年龄、职业的不同而设计,用各种布缝制而成。游戏时,玩的人分成两伙,每伙四至六人,各执一组“海朱亥”,像演木偶戏似的摆布人物,介绍剧情,讲述故事,内容多为游牧民族的生活。
8.捉迷藏以毛巾或手帕一类织物,将一人眼睛蒙住,在规定的范围内捉摸他人,被抓住者与其替换,充当“瞎子”继续捉摸。
9.老鹰捉小鸡。儿童数人,一个接一个,后者拽着前者的衣服后摆,连成长长一行,最前面一人为老母鸡,后面的人为小鸡。由一人扮演老鹰站立对面,游戏开始后,老鹰直扑小鸡,老母鸡张开双臂阻拦,后面的小鸡左躲有闪,谨防被捉,以捉住小鸡为赢。
10.瞎子摸象。玩时许多孩子围成一圆圈,中间站一小孩,用手帕裹住眼睛,扮演“瞎子”去摸四周的人,被摸者不能出声,让瞎子判断是谁。猜对了,就由被摸者充当“瞎子”;说错了,继续再摸。
11.击鼓传花。十几人或数十人围住一圈,其中一人执花。圈外一人蒙住眼或背过众人敲鼓,鼓响花传,鼓息花止。花传到谁手中,谁即中彩,按照规定给众人表演一个小节目,或唱歌、跳舞,或讲故事、猜谜,不会表演者可以学狗、猫、羊等动物叫,常常逗得众人捧腹大笑。这种游戏源于“羯鼓传花”的传说,与唐明皇李隆基有关。“羯鼓”,是古羯族乐器,形似漆桶,用两根杖敲击。一次宫廷贵人正在宴乐,庭下柳树杏花含苞待放,鼓声一响,凑巧柳杏发坼。羯鼓传花令由此得名。它本为酒令游戏,行令时,令官发令击鼓,击鼓者背身敲击,花在席间飞转,鼓声忽止,则花在谁手罚谁喝酒。后扩大了表演空间,发展为一种民间游戏。
12.丢手帕。许多人面向内围成一个圆圈,拿手帕的人在圈外环绕走动,乘人不备将手帕丢在某人背后,再跑一圈至其跟前,被抓住的人表演一个小节目,然后捡起手帕代替丢手帕人去丢。游戏开始后,圈上的人往往警惕性很高,都要用手摸摸身后,一经发现,拾起接着去丢。配合这种游戏,围坐的人还要吟诵儿歌:“丢,丢,丢手巾,悄悄放在那人身后头,大家不要打电话,快点快点抓着他。”
13.骑竹马是一种传统的儿童游戏,可一人,也可多人参加,玩时儿童用竹竿作马置于胯下,手拖竹竿来回奔跑,故名。这种游戏很早就流行于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儿童模仿成人,以竹代马,奔跑嬉戏,说明至迟在汉代,地处黄河中游的甘肃一带就有了竹马游戏。白居易《赠楚州郭使君》诗中有“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的诗句。唐宋以后,儿童竹马游戏呈双轨发展趋势,其一是出现了比较复杂的竹马,成为社火娱乐节目道具;其二是日益艺术化,甚至向戏剧化发展,到了宋元时期,竹马在戏曲表演中广泛运用,发展为马鞭这种程式化道具。然而最原始、最普通的胯下一竿的竹马仍顽强地保留着,至今在民间仍时常可见。
14.打石靶流行于陇东一带,一般由四至六名男孩子参加,分为两队,玩法是:在地面上画八条横线,每条相隔约一米,都有专门的名称与用途:第一条线叫“栽栽”,将石靶栽在那里;第二条线名“顶头”,把砖放在头顶,站在此线上用力顶出,将石靶顶倒;第三条线谓之“禽牛”,将砖块放在小腹上,靠臀的力量把砖块抛出去打靶子;第四条线称“夹脚”,用双脚夹住砖块,迅速跳起,将砖抛出,击打靶子;第五条线是“阉羊”,将砖放在右脚面上,脚步向前抛出砖去打靶子;第六条线为“骑驴”,手执砖块,向前跨三步”第三步抬腿,将砖从腿下甩出去打靶子;第七条线叫“打斜”,将靶子移至侧面,把砖抛出去击打之;第八条线叫做“老排”,站在线上跨步向前,将砖块扔出去打靶子,以击倒靶子的次数最多者为优。这类活动,手脚并用,活动量大,既可嬉戏取乐,又能锻炼身体,深为儿童喜爱。
15.鞭陀螺。陀螺形状略像海螺,多用于木头制成,鞭打时先用绳绕陀螺甩旋后,再用绳(或树皮制靶持续鞭打,以陀螺旋转时间决定胜负,比赛可分个人和团体两种。团体赛场地为一个直径为15米的圆圈,3人为一组,比赛时陀螺不得出界,若出界或陀螺停转即停止计时。(见图3-13鞭陀螺)
图3-13 鞭陀螺
16.跳皮筋也称跳橡皮筋,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各民族间的体育活动,多在女少年儿童中开展。因不受场地、季节和人数等条件的限制,在城镇乡村流行甚广。皮筋是用橡皮制成的细条或以橡皮联结而成,长短无定规,视参加的人数和活动的形式而定。活动时由两人分执皮筋两端牵直,每次固定在一个高度上,其余的参加者轮流或集体在皮筋上来回踏跳。跳法有挑、勾、踩、跨、摆、碰、绕、掏、踢、压等,以各种技巧动作编排成组合动作,配合儿歌、音乐,跳出各种花式图案。皮筋可以牵一极,也可以牵平行的两根、牵成三角形、四边形等,使活动的形式复杂化,增加了活动的难度和趣味性。
17.抖空竹。空竹也称为“空钟”、“响簧”、“地龙”、“闷葫芦、“扯铃”等,是甘肃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之一。空竹用木制或竹制,分单轴和双轴两种。轴形如轮,由两块木片或竹片夹制而成,中为空心,轴上有四五个小孔,内嵌小木片,转动时能发声。双轴空竹由两个轴中间连以圆形木把组成,单轴空竹则为一轴加一木把组成。抖空竹时,活动者两手各持一小木棒,两棒之间以细绳连接,以绳绕空竹木把上来回扯动,空竹即急速旋转并发出嗡嗡响声。玩空竹需要有较高的熟练技巧,花样也很多。比如“鸡上架”,即待空竹急转后,解开绕绳将其抛起,然后用棒接住,使之在转滚或转至另一棒上;“满天飞”,将空竹抛至空中,然后用绳接住再抖或再抛起;“仙人跳”,用脚踏住绳中段,使空竹在脚两侧绳上来回跳跃。
18.滚铁环。滚铁环,是用扁铁或圆形钢筋做成铁环,用一铁丝弯成钩,并留有长把,推动铁环向前滚动。滚铁环的活动在甘肃汉、蒙、满、回等民族中广泛流行,是一项趣味性强的健身娱乐项目,很受青少年儿童们欢迎,器材简单,便于开展。游戏种类繁多,内容宽泛。
图3-14 滚铁环
19.摔跤。甘肃主要有汉族的摔跤和蒙古族的摔跤,它们各有其传承历史,比赛规则、摔跤方法也不相同。
汉族的摔跤历史极为悠久,传说黄帝战蚩尤的角抵,即为一种摔跤。蚩尤头上长角,以角抵人,人们模仿他而创角抵之戏。西周时角力已列为训练军队的科目,《礼记·月令》云: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汉代的角抵因比赛时参赛者头戴牛角相抵而得名,又名蚩尤戏。唐宋时期的摔跤一直没有消歇,有“相扑”“争交”等称谓,女子摔跤也已出现。到了元代,每年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庙会上,举行摔跤比赛。清代始有“摔跤”的正式称谓,且有“官跤”“私跤”之分,民间在农闲时为玩进行摔跤练习或比赛,称为“私跤”;专门以摔跤谋生,为朝廷摔跤的称为“官跤”。
甘肃的许多少数民族,如蒙、藏、回族等都喜爱摔跤,以之作为节日和日常娱乐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蒙古族的摔跤则与众不同,独具风采。
20.爬绳 是一种沿着悬垂的绳索向上攀援的甘肃民间体育活动,有手足并用或单用双手两种爬法,手足并用,即双手握绳直臂悬垂,然后收腹屈腿夹绳,两腿蹬直,同时屈臂引体上升;另一种只用上肢,即双手握绳,两腿悬空,双臂用力向上引体,借助惯性,双手及时交替向上换握,使身体不断上升。爬绳起源于生产活动和军事斗争的需要。据《汉书·南匈奴列传》载:“绳索相悬,上通天山,大破鸟桓。”是爬绳用于作战的真实写照。后来逐渐演变成竞技娱乐项目。它不仅能发展力量、耐力和攀援技能,而且能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21.跳绳 是用一根绳子作道具做各种跳跃技巧的民间竞技活动。有一人跳、双人跳、多人同跳之分。一人跳是跳绳者双手挽起绳子两端轻轻抡起,作近似椭圆形的周身运动,当绳子转至地面时,双脚轻轻跳起,以跳的次数多为胜;双人跳是二人相对而站,其中一人抡绳,两人一齐跳;多人同跳,是由两人各拉长绳的一端,然后抡起,大家一起跳。跳绳的技法有前甩、后甩、前交叉、后交叉、计时跳、双脚跳、单脚跳、迈门槛、麻花阵、跳跑、蹲跳等,关键在于绳的摆动与跳跃动作配合默契,同时按规定变化出多种花样。
22.荡秋千是在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捡横板,活动时,人或站或坐,两手挽绳,使劲前后摆动,主要比蹬技,以荡高为胜。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采集狩猎时代,人们在山间行猎,或采集野果,抓住藤条,腾越山涧是常有的。古人在达到功利目的的同时,也感到了一种腾空飞越的快感。事后,照法重试,于是产生了秋千。荡秋千活动远在两千多年前就传布于黄河流域,清人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一引《古今艺术图》云:“秋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者。齐桓公伐山戎,此戏始传中国。”这一说法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山戏是春秋时北方的一个古老部族,地处今辽西南、河北东北部之间,周惠王十四年(公元前663年),齐桓公伐山戎时,将此游戏带回。从此,荡秋千在北方广大地区普及。唐宋时称之为“半仙之戏”,成为农历正月、二月二、清明、寒食、端午等节日流行的娱乐活动,秋千有单人、双人两种形式。秋千的制作比较方便,条件差些的以树杈为架;条件好的则专门立木架搭设。一般乡村活动中心都搭设较结实精致的秋千。
以上游戏主要是适应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为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而创造的独特的活动性娱乐项目。有的是儿童自发组织的、随意性较大:有的则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组织性,要求按规则进行。游戏所反映的内容也比较深刻复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