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回族传统体育

回族传统体育

时间:2023-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回族传统的体育活动项目,动作像踢足球一样,用脚不用手,可一人对一人,也可二人对四人等,基本的动作是平踏、跛脚、背脚、连环转、飞脚等。比赛时间一般为20分钟至2小时左右,分上下场。回族的一项传统竞技运动,“掼”,扔、摔、掷的意思,也可称之为回族斗牛。除上述项目外,回族群众也经常开展“武术”、“围猎”、“摔跤”、“拔腰”、“蹬棍”等体育活动。
回族传统体育_甘肃传统体育回顾与展望

三、回族传统体育

1.回族武术。回族有习武之俗,许多清真寺还设立习武场,有的阿訇本身就文武双全,除了讲经上课外,还自任武术教练,帮助、指导满拉习武。回族武术种类很多,历史上曾经被称为“昆仑派”,是我国四大武术派别之一。民间流行的查拳、回回十八肘、教门弹腿、八极拳、八门拳、心意六合拳、通备拳、马家拳、护手拳、穆斯林八封太极拳、白猿通臂拳、双刀、大刀、阿里剑、伸缩剑、古兰剑、燕尾剑、鱼尾剑、河州棍、马家枪、沙家枪、环子锤等,均属回族的武术。其中回回十八肘、教门弹腿、查拳等曾作为国术列入民国时期军事训练项目中。

2踏脚。回族传统的体育活动项目,动作像踢足球一样,用脚不用手,可一人对一人,也可二人对四人等,基本的动作是平踏、跛脚、背脚、连环转、飞脚等。平踏时一般侧身面对对方,以全脚掌向对手蹬出。跛脚,则要单腿跳步,面对对手正面,向高处蹬出。背脚,回族民间俗称“关后门”,一般在背向对手时,突然向后方踏出。连环转,即快速转体360度,打击对手的背面和侧面。飞脚,即双腿腾空,踏向对方的肩部和背部。在对踏中,往往一两个动作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动作。如前踏后蹬,就是少数对多数发出的连续进攻动作。踏脚比赛的规则:一是有平坦宽敞的场地,二是不准穿皮鞋等硬底鞋,不准用头、拳、肘、臂进攻对方。

3.打木球俗称“打篮子”、“打锁儿”或“赶毛球”,木球是用一种硬度强、不易破裂的木头制作的小球,长约8厘米,粗约10厘米。打木球,器具简单,规则明确,容易掌握。每人只要准备一根60厘米长的木棒或木板,用来击球即可。比赛场地,一般是长约30米,宽约20米,中间有一道中场线,两边底线中间各有一个3米宽、0.5米高的球门,类似冰球门。比赛时间一般为20分钟至2小时左右,分上下场。民间木球打法有三四种,如打圈杠、刁杠和赶龙等等。

4.掼牛。回族的一项传统竞技运动,“掼”(guan),扔、摔、掷的意思,也可称之为回族斗牛。是每年宰牲节专门进行的表演性体育活动,一般没有什么严格规则,主要是根据每个人的力量和技巧,在一定时间内把牛掼倒为目的。在掼牛表演时,面对触角似剑、暴跳如雷的大公牛,跨步向前,双手紧握两只牛角,全神贯注,用力把牛头拧向一侧,然后马上用右肩扛住牛下巴,把牛脖子使劲一别,大公牛前脚立刻跪下,随即用力压住牛的颈部,通过拧、扛、压等一系列动作把大公牛掼倒,使之四脚朝天。这些活动均是既可娱乐,又可健身、自卫的活动。

5.对棍。青少年中广为开展的一项活动。放牧人每人自备5尺吆牛棍。比赛方式是两手握棍与肩同宽,2人相对靠近站立,以推的形式,在握距之内,两棍相互交叉相碰,速度由慢到快,有节奏地进行,以比试双方臂部力量和反应能力。最后以动作速率缓慢,赶不上节奏者为输。胜者再与另l人或另l组胜者相比,一般采用单淘汰方法进行比赛。

6.打杈扬。农村打碾场休息时举行的一种比赛,器械是挑麦草的“杈扬”。比赛方式是2人持杈扬相距2米远对面站住。比赛开始前要约定好顺序和方式,例如最简单的方式是左点地1次,棍相击1次,右点地1次,棍相击1次,然后再改变杈扬握法,棍身相碰4次,使“点、击、碰”的动作在变化中进行。打杈扬对身体的协调能力、动作节奏感、应变能力、神经反应都有很好的锻炼价值。比赛一般分个人赛和队赛。

7.打石头。回族开展的打石头比赛分两种:一是小石子赛远;二是大石子击准。小石子赛远,石子约重50至100克,比赛分掷远和掷高,以掷出石子距离判断胜负。大石子击准,石头约重500克,比赛没有固定目标,如树木或垒起的石堆,在不同距离间掷击。击准次数多者为胜。

8.打抛俩。这是青少年在放牧和农闲季节举行的一种比赛。比赛分甲乙两队,每对7-15人,比赛器械为60至80 厘米的木棍或木板,抛俩是一段长3厘米、直径1厘米的木截截;场地是1000平方米左右的一块平坦地面,靠近划一宽8米、长12米的长方形叫“冈”,冈又从中间划一线,分成前冈和后冈。比赛开始前以抓“棍头”挑选攻守方,攻方像打垒球一样,按顺序在前冈前沿将“抛俩”击出,守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攻方击出“抛俩”的方向,接攻方击出的“抛俩”,当接住空悬“抛俩”时,击“抛俩”的人出场;若接不住,“抛俩”落地,可拾起“抛俩”向自己守候在后冈的另一部分同伴掷回,以求接住或使“抛俩”落入冈内。同时攻方可用棍将守方抛的“抛俩”堵击到远方,在击出的距离内用棍长为单位测出数字。在攻守方赛完一定次数后,以所得棍数定胜负,输的一方被罚闭气跑完一定的距离。

9.爬树比赛。不用任何辅助东西,用赤脚上树,以速度和高度试本领。比赛时在树顶上挂一彩带,以赛者取下彩带的时间判胜负。

10.洒蛋蛋。用直径1厘米左右的铁蛋l个,两人比赛开始叫“置蛋”,距离较近,要求1脚击中;若不中,以后则规定2次击中,交替进行。最后以击中者为胜,负者在一定距离内用头顶蛋相撞。

除上述项目外,回族群众也经常开展“武术”、“围猎”、“摔跤”、“拔腰”、“蹬棍”等体育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