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统体育理论研究

传统体育理论研究

时间:2023-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获得有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获“211工程”三期建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目前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本科单独招生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有关传统体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武术研究;通过田野工作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考察;传统体育多元文化研究;体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开发研究,这些理论研究为甘肃传统体育的发展起到实践指导作用。
传统体育理论研究_甘肃传统体育回顾与展望

二、传统体育理论研究

1.全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体委和民委,设立机构,加强对民族体育和传统体育文化的领导,开展民族体育的挖掘整理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地组织文史队伍对民族民间体育进行广泛调查。在各省市体育志基础上,汇编了《中华民族体育志》,收录的民族体育达977项。1986年,《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刊登谭华教授的“体育与人类学”一文,是我国第一篇阐述人类学与体育研究关系的文章,文章前瞻性的指出,在运动员选材、体质测量及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体育文化比较研究等方面常常要运用体质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及成果,“人类学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中,它也必然并已经广泛应用于体育运动的实践中”。1987年,《体育与科学》刊发的“体质人类学与体育科学”一文,可看出人类学开始进入更多研究者的视野。这一时期,对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开始出自研究者的个人成果,如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出版的《民族体育集锦》,还有《成都体育学报》1989年刊登的“云南彝族体育与原始宗教”,就运用了文化人类学及其他学科的理论,结合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体育人类学初步发展,但学科地位尚未确立。1990年,《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新学科介绍”专栏刊发了当时日本体育人类学会秘书长寒川恒夫的“体育人类学”一文,文章对体育人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简单而全面的论述。1990年底,日本学者寒川恒夫、涉谷道夫、獭户口照夫三位教授前往上海体育学院讲学,正式将体育人类学引进我国体育理论界。1991年,叶国志、胡小明发表了“体育人类学与民族体育的发展”一文,强调运用人类学研究民族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张引进新兴学科以弥补传统研究手段的不足。其后,成都体育学院把民族体育研究室改为人类学研究室。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在一级学科体育学下设4个二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名列其中。1999年,胡小明教授撰写的我国第一部《体育人类学》专著出版,并招收体育人类学方向的研究生,标志着体育人类学在我国学科地位的确立。2001年席焕久等一批学者合编的《体育人类学》出版。2005年,作为21世纪人类学库中的一本,云南师范大学饶远教授组织编著了《体育人类学》;同年,胡小明主编的面向全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体育人类学》(高教出版社)教材的出版。

中央民族大学由于学校民族学人类学背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一直运用民族学或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从事民族体育研究,1994年,中央民族大学徐玉良教授陆续发表了《清代满族摔跤兴起及对中国式摔跤形成的贡献》、《傣族堆沙与小乘佛教》、《清代满族骑射、冰嬉体育项目的兴起与贡献》、《清代满族传统体育兴盛之原因》等数十篇体育人类学论文。1997年、1998年随着日本早稻田大学体育人类学家寒川恒夫两次到中央民族大学交流,在体育前辈的引导下,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涌现出韦晓康、张涛、方征、张延庆等一批中青年从事体育人类学研究的学者,发表了《中越边境民族传统体育漫谈》、《从广西左江岩画看壮族传统体育的远古渊源》、《浅谈原始宗教对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民族文化生态建设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等有关体育人类学论文约30多篇,出版了《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等著作,徐玉良教授出版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史》,张涛教授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学研究》,都涉及文化人类学、宗教人类学、生态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等领域。获得有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获“211工程”三期建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在体育教育专业、跨专业选修设置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通论》、《体育人类学》等课程。

2.甘肃的传统体育理论研究现状。甘肃省和全国一样,1958年成立了甘肃省体育科学研究小组,1985年改为甘肃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设有运动训练室、武术研究室、运动医学研究室、体育情报研究室等。各地(州)市重点体校设有测试、选材组(室)等。1988年成立了甘肃省体育科学学会,下设运动训练、运动医学、体育情报、体育史学4个专业委员会,开展了甘肃省自行车运动员一般身体素质训练的研究、甘肃省中长跑运动员科学训练及消除疲劳等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创伤的预防和恢复治疗的手段和方法。挖掘整理甘肃传统武术套路50多种,荣获国家体委武术挖掘“醒狮”奖。甘肃高校体育科研队伍在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进入全国的领军人才,其中,涌现出一批有很大影响力的论著,乔克勤先生《西北体育文化》、李纯生《敦煌体育》,张德生《体育保健》、陈青《西北民族体育文化》、卢平生《西北民族研究》、孟峰年《民族体育之光》、姚重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陈康《敦煌体育研究》等,为丰富甘肃传统体育理论体系起到重要作用。目前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本科单独招生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在全国招生民族传统体育硕士研究生,运动项目的发展在保持甘肃特有的基础上逐渐向全国民族运动会接轨,总体来说,甘肃省和全国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进行考察研究。有关传统体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武术研究;(2)通过田野工作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考察;(3)传统体育多元文化研究;(4)体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开发研究,这些理论研究为甘肃传统体育的发展起到实践指导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