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术文化传播作出显著贡献的武术英杰
四 对武术文化传播作出显著贡献的武术英杰
人是武术传播的主体要素,是传播活动的发起者。对武术传播过程尤其是传播的内容起主导作用。而传播者的类型、特征、权力和责任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对传播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清末民初,对武术文化传播作出显著贡献的武术英杰大致如下:
李存义(1847—1921),字忠元,清末深州(今深州市)南小营村人。20岁时向刘奇兰、郭云深学形意拳,从董海川学八卦掌。光绪十六年(1890),李存义在军人刘坤一帐下教士兵练武,屡建功绩。后到保定开万通镖局。
八国联军侵华时,53岁的李存义参加义和团,奋勇杀敌,每战必先。他曾率众夜袭天津老龙头火车站,痛杀守站俄兵。民国元年(1912),李存义在天津创办北方最大的民间武术团体——中华武士会,亲任会长,教授形意拳,创编十六路的《拳术教范》,编写《刺杀拳谱》,教授门徒数百人。民国10年(1921),因病逝世,安葬于南小营村,终年74岁。
黄飞鸿(1847—1924),南海西櫵禄舟村人,他是岭南武术届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生平绝技有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丝拳、单双虎抓、工字伏虎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和瑶家大耙等。其众多弟子中,以男子梁宽和林世荣,女徒莫桂兰、邓秀琼等最负盛名。其余的门人,亦颇有声誉,遍布港澳台、东南亚各地。他弘扬国粹、匡扶正义、见义勇为、扶弱助贫、济世为怀的风范,被世人广为传诵。(www.guayunfan.com)陈鑫(1849—1929),陈鑫全面整理陈式时代积累的练拳经验,费时12年,完成《陈氏太极拳图画讲义》四卷、《陈氏太极拳易象数》六卷,使历来口头相传的陈氏太极拳有了书面理论著作。近代陈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首推陈氏第十七世传人陈发科(1887—1957),他对发展和传播陈氏太极拳作出了杰出贡献。陈发科自1929年至1957年一直在北京授拳,以刚柔相济,采,挒、肘、靠、拿、跌、掷、打兼施并用,技击以精妙著称。陈发科以后,第十八世传人陈照丕(1893—1972)则成了陈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著有《陈氏太极拳汇宗》、《太极拳入门》、《陈氏太极拳图解》、《陈氏太极拳理论十三篇》等,授徒众多,是陈氏太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宋世荣(1849—1927),北京人。17岁拜李洛能为师习练形意拳,苦练十年尽得真传,技艺精湛,进而致力于《易筋》、《洗髓》及《内功四经》的精心研究,通过实践体验与内家拳作了有机结合,创编了“内功盘根、十六把、麟角刀”等套路,与其弟宋世德共创了内功精深,发劲独特,体用兼备,别具一格的宋氏形意拳。并将自己的武学传于宋虎臣(子)、宋铁麟、任而琪、贾蕴高、赵守鈺、王嗣昌等人,为中华武术文化传播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李瑞东(1851—1917),外号“鼻子李”,河北武清人(今属天津)人。初练摔跤及少林拳,后从李洛遂习戳脚,王兰亭学太极拳,去少林寺学少林拳械,深研太极五星锤及金刚八势等,擅长大杆子,杆重八斤以上,抖动自如,拦、扎精巧,当时推为器械中一绝。约光绪十六年(1890)任王府武术教师,清末主持天下英雄会,宣统三年(1911)参加天津武士会创办,任名誉总教习。后曾任天津武德会会长,是民初北方太极拳积极推广人之一。晚年与王兰亭创编太极五星锤(李式太极拳)并积极推广。
孙禄堂(1860—1933),名福全,字禄堂,号函斋,武林名号“活猴”。完县东任家疃人。孙禄堂是郭云深的徒孙,并得到了郭云深的亲自指导。郭云深(1820—1901),名峪生,河北深县马庄人,“神拳”李洛能弟子,在武林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美誉。1877年,为六陵总管谭崇杰聘为府内武师,进而为清廷皇室载纯、载廉等人的武术教师。晚年著书立说,留有《解说形意拳经》。孙禄堂形意拳从学于李魁元,八卦掌从学于程廷华,太极拳从学于郝为真。1918年孙禄堂将形意八卦太极三家合冶一炉,创立了孙氏太极拳。同年徐世昌聘孙禄堂入总统府,任武宣官。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的称誉。孙禄堂晚年著书立说,留有《拳意述真》、《八卦拳学》等拳论,并击败俄国格斗家彼得洛夫、日本天皇钦命武士板垣一雄。
张子兰(1865—1938),又名张占魁,字兆东,生于河北省河间县后鸿雁村。1877年结识刘奇兰弟子李存义,并义结金兰。经李推荐拜师于刘奇兰门下。光绪七年(1881),在京结交八卦掌宗师董海川的弟子程庭华。1882年冬,董海川去世,张占魁坟前递帖,程庭华代师传艺。艺成后,武林名号为“闪电手”。
1900年后,在天津历任县衙任捉拿匪徒的营务处头领。1911年,参与创建天津中华武士会,并执教。1918年9月,携弟子韩慕侠进京,参加在中山公园举行的“万国赛武大会”,韩慕侠挫败俄国大力士康泰尔,轰动全国,在当时有相当的影响力。
高义盛(1866—1951),字德元,山东海丰人(现改为无棣),早年承习家传少林大洪拳,“惟于内家拳术未窥门径,年三十始从武清瓦房村周玉祥先生习练八卦掌”,后经周先生保引,拜程廷华为师,成为董海川第三代传人,程廷华亲传弟子。高义盛先生是民国中后期非常著名的八卦掌武术家。其主要弟子有张玉峰、安继海、李云章、张俊峰、徐明桥、刘凤彩、曲克章、闫培林、关永发、吴孟侠、李子进、孙振山、赵百川、邱凤佩等。现在高派八卦掌从仅在天津、河北、山东传播,发展到日本、美国、以色列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其在世界各地影响越来越大。
霍元甲(1867—1910),绰号“黄面虎”。著名爱国武术家,秘踪拳大师。祖籍河北东光,世居静海(今属天津),幼时体弱,其父望其学文,但其立志习武。感其志坚,其父悉心传授。十年苦练,尽得秘踪拳精髓,又多方访贤问道,集百家之长,会各派精髓。将秘踪拳发展为迷踪艺。因以单肩担走千斤药担,又一脚踢开石碌碡(用石头做成的圆柱形,用来轧平场院或者脱谷粒用的农具),被誉为“霍大力士”。1901年痛斥到天津卖艺的俄国力士。1909年英国力士奥皮音到上海赛艺,辱我民族,霍应上海武林友人邀请约期比武,对方未敢交手而逃。当年6月,在武术同任的协助下,在上海创办了精武体操学校,传授十二路弹腿等武术技法。
王荣彪(1872—1950),河北省安次县大王庄麦洼村人,先生之父乃安次县远近闻名的正骨大夫,又擅长武术,家传劈挂、少林。六岁习武,秉承家传,先后从董海川、郭云深、李瑞东、王占春等学艺。曾随督军访问日本,和日本最高手比武,大获全胜,扬中华武术以壮国威。他对人诚恳,对友谦和,不但武艺精绝,又能仗义疏财,凡有难者有求必应,故被武林尊称“北方大侠”。他在东城隆福安家立业,为人治病,教授武功,在中医界被当时国民党聘为中医骨科总监,1929年在南京进行的全国国术大赛被聘为总裁判长,此后又亲率国术掼跤代表团赴日本比赛,代表团的成功访问震惊日本。他一生克己为人,潇洒人生,淡泊名利,许多武术界名人志士都受过他的亲授指导,如王子平、万赖声、吴斌楼、李文贞等,马英图也曾到北京求学在他门下,学劈挂,练枪棒。
傅昌荣(1885—1956),又名傅剑秋,河北宁河人。1908年前后,投身形意拳大师李存义、八卦掌名家刘凤春门下,艺成后出任张作霖私人护卫队长。1927年走访武当山,与徐本善道长互换拳术。(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