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巴比伦的科技文化成就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从亚美尼亚高原发源,向东南流入波斯湾,在这里形成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公元前45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南部定居,兴修水利,发展以灌溉为主的定居农牧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文明。公元前3500前,苏美尔人开始建立奴隶制城邦。公元前3000年在两河流域出现了塞姆人建立的巴比伦城,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首领苏木阿布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300年间,巴比伦经济文化发达,汉谟拉比在位的42年间,统一了两河流域,是古巴比伦的极盛时期。公元前538年,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灭亡。
(一)文字
古代两河流域最大的文化成就之一是文字的发明。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就创造了文字。最初是一符一义的象形文字,后又出现了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部首符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字体系。这种文字最初刻在石头上,后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木棒或芦苇秆刻在泥板上,由于落笔处痕迹深宽,提笔处细狭,状如木棒,被称为楔形文字(图2-1)。楔形文字对周围地区影响很大,到公元前1500年,已成为西亚国际交往通用的语言文字体系。19世纪中叶,英国学者罗林森通过贝希斯敦铭文研究,释读了楔形文字,并由此产生了亚述学。它是研究两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历史和文化的学科,是打开西亚历史奥秘的钥匙。
(二)天文学
古巴比伦人很注意天文观测,观象台一般安置在七级寺塔的顶部平台上,长期的天文观测积累了许多天文资料,巴比伦每一所庙宇都设有图书馆,收藏有大量的天文学和占星术的文献。古巴比伦时期,人们已经能把五大行星和恒星区别开来,并将肉眼能看到的星辰划分为星座,如狮子座、双子座、巨蟹座等。一些星象家已经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巴比伦人根据月亮盈亏规律制订了太阴历。一昼夜为一天,从新月出现到再现为一个太阴月,一月为29天12时44分10/3秒,这比现代天文学家测定的数据仅多1/3秒。人们根据月相变化,把1月分为4周,每周7天,分别以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星的神名作为星期日至星期六的名称,这就是现在通行的七曜日制度。巴比伦人按黄道12宫将一昼夜划分为12等分,每一分为30分钟,360分钟为一昼夜,他们还发明了测定时间的日晷和水钟。巴比伦的天文学对欧洲天文学的发展产生有很大影响,希腊天文学家希帕卡斯的理论多是承袭古巴比伦人的成果。
图2-1 古巴比伦楔形文字
(三)数学
六十进位法是巴比伦人的创造,主要用于计算时间和圆周,如将圆周分为360°,这个方法至今还在世界各国通用。他们还开始实行数字位值原则,位值原则使他们能用较少的数码来书写巨大的数目,这在数学上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巴比伦数学家不仅掌握了算术四则和分数的演算,而且也是代数学的奠基者,他们能求出平方根与立方根,能解出有3个未知数的方程式。在巴比伦的碑石中曾发现了乘法表、平方表和立方表。在几何学方面,他们能运用勾股定理。为计算不规则形状的田地面积,他们把它分成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许多块,分别计算,然后得出总和。巴比伦人还推算出圆周率为3,并在立体几何学上解决了像测量截顶角锥体积等问题。
(四)建筑
古代两河流域的主要建筑材料是木材和泥砖。早在公元前4000年代中叶,苏美尔地区就出现了多级寺塔,塔身外层用烧制砖垒砌,乌尔大寺塔是多级寺塔的代表建筑。新巴比伦城有内外三道城墙,塔楼300多座,城内有用石板铺筑的宽广大道,伊什塔尔城门用玻璃砖嵌成兽形装饰,城内最大的建筑物——马都克神庙是一座台式建筑,高约90米。这样的城市在当时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尼布甲尼撒为取悦皇后,在皇宫筑起一座高达25米的玲珑别致的“空中花园”,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