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戏剧大省建设制约因素研究

甘肃戏剧大省建设制约因素研究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甘肃大剧院成为兰州文化新地标2011年6月,甘肃大剧院落成。甘肃大剧院彰显了兰州的精神高度,对甘肃戏剧大省的整体形象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2010年,甘肃省直8个艺术院团演出1675场,全省专业艺术表演院团演出16000余场,其中60%在农村和基层演出,大大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甘肃戏剧大省建设制约因素研究_2011~2012年甘肃省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

甘肃戏剧大省建设制约因素研究

◎郭 弘

一、甘肃戏剧大省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态势

目前,甘肃省各级文艺院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充满曲折而又有活力的市场化演出道路,呈现出千帆竞发的可喜局面,主要表现在:剧目创作百花争艳、大获丰收;市场营销初见端倪、收入可观;消费群体初具规模、势头向好;投资渠道不断拓宽、数额增多;扶持政策相继出台、日臻完善。各级地方政府也逐渐意识到戏剧对于发展一方经济的文化名片作用,“就地巧取材、创排高起点、用人全国找、政府当靠山”,形成了戏剧创排中的“甘肃模式”,并成功地催生了很多戏剧精品,从而树立了戏剧在甘肃省文化艺术中的核心地位,夯实了甘肃建立戏剧大省的基础,同时使甘肃戏剧在全国也具有重要地位和竞争优势,并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艺精品创作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思路。2010—2011年甘肃戏剧舞台呈现的新亮点主要有:

(一)戏剧市场不断开阔,广受赞誉

近几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积极开拓市场,主动面对市场,已成为省内所有文艺院团的共识。《大梦敦煌》演出场次已超过900场,成为中国舞剧市场化运作的典范。新版舞剧《丝路花雨》在修改提高的基础上拓展更为广阔的演出市场,2011年7月,《丝路花雨》成功出访朝鲜,在当地引起轰动,为祖国赢得荣誉;2011年8月,《丝路花雨》在第二届中国新疆国际舞蹈节大放异彩,成为最受欢迎的剧目,该剧至今演出已达1780场。改制后的甘肃省杂技团充满活力,2010年,《敦煌神女》演出达到了659场次,演出收入600余万元,演出场次和收入较改制前翻了一番。2011年3月,大型陇剧《官鹅情歌》、《苦乐村官》、《西狭长歌》进京演出,轰动京城,这是陇剧走向市场化的一次有益的探索之旅;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暨辛亥革命100周年,由文化部组织的全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中,陇剧《苦乐村官》作为我省唯一一部入选的剧目再度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我省第一部原创音乐剧《花儿与少年》成为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甘肃省文化周”重头戏之一。2011年10月,京剧版童话剧《野天鹅》精彩亮相委内瑞拉“第36届东方国际戏剧节”。兰州军区大型原创舞剧《文成公主》在西安世园会完成首演,2011年10月在甘肃大剧院正式公演……这些瞩目的成绩,不仅为甘肃省戏剧剧目提供了市场化的范本,更为甘肃戏剧大省建设铺就了坚实的基石。

(二)甘肃大剧院成为兰州文化新地标

2011年6月,甘肃大剧院落成。甘肃大剧院总面积3.3万平方米,投资约3.6亿元,是目前西北面积最大、设施最好、功能最多的全自动机械舞台之一,可同时容纳3000名观众,其功能定位为以大型歌剧演出为主,兼顾戏剧、话剧、杂技、音乐等演出,同时具备政务、商务以及国际性会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演出和会议场所。甘肃大剧院彰显了兰州的精神高度,对甘肃戏剧大省的整体形象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基层演出深入开展

甘肃省文化厅通过开展“千台大戏送农村”、精品剧目演出周等活动,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2010年,甘肃省直8个艺术院团演出1675场,全省专业艺术表演院团演出16000余场,其中60%在农村和基层演出,大大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千台大戏送农村”,坚持每年为每一个乡镇送一场公益性演出,5年来已演出22539场,观众达2400多万人次,成为文化惠民的甘肃品牌。农村已经成为省秦剧团最重要的演出市场,2009年剧团演出179场,2010年演出213场,这其中,在农村演出场次高达80%以上,演出收入均超过50万元,下农村演出场次在甘肃省级8个院团中名列前茅。镇原县秦剧团三年来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演出615场,收入达到38.6万元。甘肃省陇剧院将院团发展与社区建设紧密携手,面向兰州所有街道、社区,进行常年、定期、定点的演出,打造“兰州周周有戏看”的周末公益性剧场,形成兰州的周末演艺品牌。文化惠民工程的推进,基层演出深入开展,使甘肃省建设戏剧大省具有深厚底蕴。

(四)甘肃戏剧“红梅奖”风采争艳

2011年9月,第三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在兰州举办,甘肃戏剧“红梅奖”是甘肃的戏剧艺术最高奖,与中国戏剧“梅花奖”相对应,自2001年设立。本届“红梅奖”大赛参赛规模大、参赛院团范围广、参演剧种有话剧、秦腔、京剧、陇剧、豫剧、曲子戏、高山剧等10多个剧种,共计有12台大戏、160余折小戏、小品、折子戏剧目入围决赛,是甘肃省近五年来戏剧艺术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参演的12台大戏中,甘肃题材的戏就占了10台之多,这些剧目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讴歌时代风采,呈现出甘肃戏剧人根植甘肃土壤,挖掘甘肃题材,展示甘肃文化,振兴甘肃戏剧的情怀。话剧《上南梁》、秦腔《百合花开》、秦腔《靖远起义》、陇剧《西狭长歌》、秦腔《黎秀芳》、陇剧《古月承华》等6个剧目获剧目大奖;话剧《邓宝珊将军》等6个剧目获剧目一等奖;6位艺术家获得红梅特别奖;12位艺术家获红梅大奖。“红梅奖”成为“推新人、出力作”的平台,对于新时期进一步弘扬我省传统戏剧文化,全面促进戏曲事业繁荣发展,培养和推举优秀戏剧人才,创新与发展优秀剧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红色革命题材亮点频现

甘肃有着广泛而厚重的革命传统历史,现已成为重要的戏剧创作资源。近两年,在全省出现了10多部红色革命题材的舞台剧作,如陇剧《情系南梁》、《留守岁月》,秦腔《红色热土》、《靖远起义》、《红英》、《会师前夜》,话剧《上南梁》、《邓宝珊将军》,陇东民歌歌舞剧《绣金匾》等。2011年,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重大文化活动为契机,我省加大文艺创作力度,推出了一批文化艺术精品,组织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唱响了主旋律,极大地活跃了戏剧舞台,扩大了甘肃戏剧的知名度。令人欣喜的是,甘肃省基层剧团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献礼剧目,在再现、塑造革命者和普通人物的艺术形象以及强化现代戏剧本体性的拓展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新开发,对推进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建设,发展和繁荣甘肃省艺术事业将起到积极作用,是加快戏剧大省建设的一个良好势头。

(六)特色产业文化题材耳目一新

甘肃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近年来,甘肃省注重发挥文化大省的优势,积极创新卫生宣传教育形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甘肃省卫生厅主动与文化厅等有关部门及文艺院团合作,联合创排了现代秦剧《百合花开》、《黎秀芳》,新编历史秦剧《皇甫谧》等优秀剧目,并积极筹资争取这些剧目在北京及省内外巡演,在打造甘肃中医药文化品牌同时,为甘肃文艺院团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2011年,庆阳市陇剧团新编历史陇剧《医祖岐伯》,标志着我省又一弘扬和宣传中医药历史文化的大型舞台剧目进入创排阶段。中医药文化题材剧目的创排,给古老的戏曲剧种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促进了甘肃省戏曲艺术的向前发展。

(七)市县剧团崭露头角

近几年,甘肃省的一些市县剧团不甘现状、勇于开拓,大有崛起的态势,镇原、灵台和定西等市县是为成功范例。定西市秦剧团创排的《百合花开》荣获第十一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先后赴省内外演出100多场。灵台县秦剧团创作大型秦腔历史剧《皇甫谧》,被誉为全国中医药题材舞台剧中的一部力作,2010年在西安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该剧荣获“优秀剧目奖”和“优秀组织奖”,先后赴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区)及省属各医疗单位巡演110余场,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镇原县剧团创排大型历史陇剧《古月承华》不负众望,从全国各地上百台参赛剧目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第三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北方片区决赛,是甘肃省进入本届大赛决赛的唯一剧目;2011年5月,《古月承华》又亮相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大舞台,挑战“第二十二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这次演出是近年来全国唯一一个县级剧团首登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

值得关注的是,第三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中,有6个剧目荣获剧目大奖,其中4个剧目是由市县剧团创排的,同时,本届大赛武威天马剧院获奖人数和奖项名列全省前茅。2011年9月,兰州戏曲剧院创排的豫剧《山月》获得第二届中国豫剧艺术节剧目二等奖第一名,使兰州舞台艺术再获佳绩。陇南市西和县剧团倾力打造大型秦剧《七月七》,该剧是甘肃省2010年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资助项目,于2011年7月首次在金城上演,赢得专家及广大戏迷的广泛好评。该剧将西和当地独特的乞巧风俗和陇南影子腔与帮腔艺术巧妙融合,立意深远,富有新意,是对乞巧文化传承、发展的又一次升华,她的诞生必将推动县域文化的软实力,为建设戏剧大省的目标做出积极的努力。

(八)小剧场话剧初露锋芒

小剧场话剧是话剧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观、演距离,进行小规模的探索和实验,来实现话剧自身的突破与提高,招引观众,重新回到剧场。甘肃话剧院努力开拓小剧场话剧的演出市场,该院与大河剧社联合打造了一部先锋小话剧《胆大包天的……》,这也是甘肃省话剧院第一部原创的小剧场话剧,开创了西北专业院团小剧场话剧创作演出的先河,填补了甘肃小剧场话剧演出史上的空白,在甘肃戏剧创作、演出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开拓性意义。《胆大包天的……》采取了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走出一条艺术院团和民间戏剧组织合作的多元化创作新思路,以其独特而新颖的演出形式,在社会上取得了不同反响的效果。2010年8月正式公演,到12月底已演出30余场,观众人数5600余人(平均每场160人),商演收入10余万元。“小剧场话剧”作为甘肃省舞台艺术的新名词,为戏剧、为戏剧大省建设添上了一抹亮色。

二、甘肃戏剧大省建设制约因素现状分析

甘肃戏剧有着骄人的成就和几度辉煌,但是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制约因素阻碍着甘肃戏剧大省建设向前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资金投入不足

据农工党甘肃省委会《关于加快甘肃戏剧大省建设的调研报告》显示,作为甘肃省舞台艺术事业的领头羊,省直八大艺术院团全部属于差额单位,尽管省财政每年有350~500万元的演出补贴,但由于各艺术院团的经费基数(包括人员工资)仅为全额单位的60%,使得这些院团有时为工资所困扰,进而影响了艺术创作的积极性。还有部分市、县剧团,其经费低于40%,剧团不得已忙于“饭碗演出”,有的剧团每年的演出量在420场以上,影响了艺术培植、艺术再造和艺术质量的提高。甘肃艺术院团基础设施和演出设施老化,严重制约着舞台艺术的发展,根据对市(州)级17个专业艺术院团的调查,其办公及排练场所面积为16113.28平方米,平均每个院团只有947.84平方米,有专门演出场所的只有4个院团。在对49个县级院团的调查中,其办公及排练场所总面积为25595.37平方米,平均每个院团办公及排练场所面积仅有522.35平方米。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市场化的深入发展,一些档次较低、设备老化、装修陈旧的剧院演出场次不多,经营并不够理想,只能接待中小型演出。以兰州市为例,除了刚建成的甘肃大剧院外,目前只有金城剧院满负荷运转,座位较少,远远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其他场馆只能放电影、开会,人员的工资都是难题。在剧目生产方面,剧目的保障遭遇资金瓶颈,投入不足造成有戏排不成,或者转入低投入的路子,在与一些大制作的竞争中就处于劣势。

一些剧种因资金不足而面临着严峻的危机。2006年,敦煌曲子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近年来,在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高度重视下,敦煌曲子戏虽然再度活跃在群众的视野中,但观众老龄化严重,演员大多也在50岁以上,最年长的甚至已是85岁高龄。曲子戏演出团队都是以自乐班的形式存在,并没有专业的剧团,自乐班的服装道具等开支完全自费,除了逢着节日庙会、婚丧嫁娶,还有偶尔的商业赞助会给他们带来微薄的收入,其他的开支都得成员“凑份子”,一场戏下来开支近千元,而离市区较远的花费更甚,基本上没有经济回报。曾被誉为敦煌文化“活”的瑰宝的曲子戏,现在却面临“三老”(老剧目、老观众、老演员)的尴尬境地。

(二)戏剧后继人才缺乏

进入21世纪,戏剧后继人才薄弱开始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艺术创作后力不足,优秀人才外流呈上升趋势,艺术院团由于经费及自身条件等原因,培养骨干力量及培训方式单一,造成了我省戏剧人才面临着断档的危险。甘肃近30年来戏剧艺术的流派创立、创作规划和艺术规划都由于人才问题的制约而进展缓慢,这种状况如果再持续一个阶段,将会出现目前戏剧优势的退化。甘肃省现存专业剧团104个,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剧团专业人员匮乏,举步维艰。有些市县原有的剧团,特别是小剧种和稀有剧种的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创作力量薄弱、演出阵地萎缩、人员流失严重等问题。很多剧种只有一个剧团,没有自己的剧场,不少剧种没有在观众中叫得响的领军人物,没有过硬的剧目,有的剧种勉强维持生存,无法创作新戏剧,尤其是被称作剧种灵魂的音乐作曲人才的匮乏,更使剧种前景堪忧。就拿省陇剧院来看,目前能在中间站的演员大多数都已在40岁以上,如果不抓紧表演人才培养,很快就会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

人才短缺是甘肃戏剧面临的一大难题,除了由于甘肃省经济基础相对较差,没有很好的人才运行机制原因外,戏剧院校招生难、培养难,以致“新鲜血液”的供应跟不上成为致命弱点。近两年,甘肃省艺术学校没有招收戏剧类和戏曲类专业学生,究其原因,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生源流失以及艺校还属于中等艺术专业教育机构等原因是关键所在。在当前戏剧走下坡路的状况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戏剧、戏曲类学生不好找“饭碗”的状况也一一显露,由于戏剧生存的局限性,大部分艺术院校基于就业率的考虑在戏剧和戏曲专业方面的招生名额逐年下降,形成了戏曲人才培养难、成才难、就业难的现状。

(三)没有形成与市场对接的运行模式

甘肃省各级文艺院团虽然在拓展演出市场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处于起步和培育阶段,市场意识不强、营销经验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仍然是制约院团走向市场的主要瓶颈。

首先,从生产角度来看,新创剧目日益增多,但适应市场需求的作品偏少,主要原因是:戏剧艺术原创力下降,既有文学性,又符合戏剧艺术规律的优秀原创戏剧作品少之又少;不研究市场定位,没有结合观众的需求创排剧目,无法在市场上推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催生了许多新型戏剧艺术生产方式,但在甘肃戏剧艺术中没有有效地借鉴和运用,仍沿用以往陈旧的生产方式;我省地方剧种区域性发展不平衡,秦剧、陇剧等地方剧种受众面小,拓宽更大范围的市场有一定困难。

其次,从经营角度来看,剧目走市场的运作能力严重不足,主要原因是体制障碍,大多数院团仍然保留事业体制,没有形成与市场对接的运行模式,行政化倾向严重,内在的活力不足,创新的动力缺乏,“等、靠、要”的思想普遍存在;从中央到地方,设奖繁多,成为戏剧艺术趋之若鹜的追求目标,形成只问得了多少奖,不问演了多少场的导向,使戏剧艺术生产主体远离市场,相当多的剧目获奖后就束之高阁,没有进入市场。

第三,从消费角度来看,观众群体明显增多,但文化消费能力大大滞后,主要原因是受经济落后、收入不高等条件的制约,文化消费难以形成规模;作品缺乏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引不起观众的共鸣,真正能够贴近群众、满足群众需求的精品不多,无法激发演出市场的消费欲望;多元文化冲击,现代的传媒普及和文艺形式的多样化,新型娱乐方式不断出现,电视、网络进入家庭,对台上演出、台下观看的戏剧艺术形成强烈冲击,造成了对传统戏剧市场空间的挤压。

第四,从投资角度来看,融入社会资本的比重有所增加,但多元化投资格局还未形成,主要原因是我省文化投资企业既少又小;社会资金不愿投入周期长、回报慢的文艺演出项目;支持演出市场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第五,从管理角度来看,培养市场的理念逐步增强,但具体措施不得力,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院团营销机构薄弱,专业人员极缺;内部分配机制不灵活不完整,激励作用不充分;市场经济改变了戏剧艺术的生存环境,戏剧艺术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管办不分,政事不分,在管理体制上,越位、错位、缺位并存;院团包袱沉重,创新能力不强,演职人员积极性不高。

三、甘肃戏剧大省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甘肃戏剧大省建设制约因素现状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瓶颈,正视面临的困境,提出有益的对策建议,积极地解决问题,才能促进甘肃的舞台艺术事业持续发展,为文化强省战略打下牢固的基础。

(一)加大多种渠道积极开拓演出市场

1.大力扶植民间戏曲,培养民间消费主体

培育演出市场,培养消费主体是戏剧开拓市场的前提。戏剧事业的发展,首先要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发展群众文化,培养人们对戏曲艺术的兴趣,要从重视乡村文化、社区文化的发展入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戏剧艺术形式,根据不同地域、不同人群和不同的娱乐方式及爱好,通过多剧种、多层面、多样式的演出活动,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戏剧文化要求。甘肃大城市中,中老年人群体中多数仍然保留着钟爱戏曲艺术的娱乐习惯,他们以自娱自乐的方式,自发地组织起各类班社,开展演戏、唱曲活动。陕西、宁夏、青海、新疆与甘肃五省区之间的戏曲演出交流活动,已形成了我省戏曲活动的一个新的市场,这是一块催生戏曲的园地和一群忠实的消费的主体。另外,在我省陇东、陇南、河西及兰州周边地区,每年春节前后都有十分活跃的民间戏剧班社的聚集性演出活动。当地的民众对地方戏曲的热爱和我省特有的高山戏、影子腔戏、曲子戏、老调戏、灯盏头戏、秦腔、陇剧等地方剧种与当地民俗活动的紧密结合,使之形成了甘肃最大的戏剧演出市场。

由此可见,虽然民间戏曲在整个戏曲的发展格局中,并不具备优先发展的契机,但民间戏曲目前呈现的一种稳步上升的态势,反映了她始终保持着与甘肃民间生活的密切联系性和艺术创作资源的丰富性。未来戏曲发展的“生态”结构,大致可以形成一个“大金字塔”式的结构模式,民间戏曲是这个金字塔的下层,是原生动力层。要培育演出市场,就要使戏曲发展形成资源再生的局面,甘肃戏曲应该到城市之外的民间去,寻找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从根本上解决戏曲传统演剧艺术的现代转换问题。同时,民间戏曲的生命力要扶植培养,重视民间戏曲,发扬民间戏曲,要实行开放演出市场、鼓励建立民营剧团、减免文艺演出税收等政策措施。

2.积极打造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演出

甘肃文化资源在形成高位品牌价值后,必须通过重点项目突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一批舞台艺术精品打响了甘肃特色文化的名片,更成为甘肃特色旅游的名片,拉动了甘肃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品牌效应。演艺产品对城市娱乐、餐饮、住宿、购物等产业链的拉动,既是城市经济的增长点,又是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价值取向。因此,“娱”是旅游中最能产出溢出效益,带来商业利益的重要环节。由上而知,鼓励演艺院团开拓市场,把旅游演出作为本省演出市场的第一任务,在重点景区,特别要在敦煌、兰州、嘉峪关、天水、甘南等旅游中心城市,积极打造大型实景演出;在民族地区积极打造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民族风情演出;在主要旅游城市打造一批轻松、欢快、通俗的戏剧曲艺演出,丰富我省旅游演出的样式;在旅游旺季推出《丝路花雨》和《大梦敦煌》等大型精品剧目演出季,加快文艺演出院线的建设,推动演出场所连锁经营,参加演出场所联盟,把剧目的最终归宿由库房变成票房,把演艺业真正做成我省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

甘肃歌剧院采用实景演出形式来推动“花儿”的传播和发展,音乐剧《花儿与少年》在莲花山的实景演出对于我省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在全国首开将舞台剧打造为实景演出之先河,同时也是我省首台实景演出与旅游嫁接的一次尝试。2011年7月,我省首次举办“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节会以丝绸之路文化为背景,以敦煌旅游品牌为依托,吸引千万游客陇原行,走进多彩甘肃,达到旅游收入60亿元的目标,其中开幕式中大型文艺演出《炫彩之旅》作为一个固定的、常态的旅游实景演出正式落户兰州市水车博览园,将在每年的旅游旺季进行演出,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目标。2011年7月,甘肃黄河三峡旅游实景演出项目签约,为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增添了实质性的演艺项目。

党的十七大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要实现甘肃从文化大省资源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就要以戏剧生产强化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名片,以本土化为甘肃戏剧创作的定位,制定详细的艺术创作规划,以项目招标、重点题材创作支持等形式加大特色文化作品的产出,而其中秉承悠久的人文传统、依托优越的自然禀赋、积极打造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演出产业项目,将是衡量文化强省的重要指标。

3.扶持县级剧团,开拓农村演出市场

尽管省直院团是加快我省戏剧大省建设和冲向全国高端戏剧竞争的中坚力量,但他们半个多世纪以来产生的剧目及其主要演员无不与县级基层剧团的发展息息相关,没有基层的大面积厚实的戏剧文化的长期滋养,没有县级剧团发现、培养人才并将自己的尖子演员及时输送上来,省直院团就难出好戏,也难以在全国范围叫得响,从这个角度讲,我省县级剧团的生存与发展的境况,不仅关乎广大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生活的大繁荣、大发展,也直接关系着甘肃戏剧大省建设的步伐。演出是剧团的生命线,走民间、走农村市场是县级剧团的主要出路。这几年,甘肃东部的戏剧有了崛起的态势,开拓农村演出市场前景十分可观。以静宁县为例,据统计,静宁县目前乡、村、社每年的演出台口有400多个,从业人员1000余人,来该县演出的专业、业余剧团有20多家。2010年12月,静宁县首届戏曲艺术节在平凉成功举办,积极响应了省委省政府“建设戏剧大省”的号召,弘扬了戏曲艺术事业。

农村演出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农村演出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戏曲本源于民间,小剧种和稀有剧种更是地域文化的成果,只有回到民间汲取艺术营养,寻找创作灵感,植根于沃野,还戏于民,戏曲才会走出困境,重现辉煌。甘肃戏剧向省外开拓市场的同时,不能忽视农村演出这个大市场,要改变重省、市戏剧剧团和人才,轻县级戏剧团体和人才的思维,正视县、区(包括乡镇)戏剧生产条件较差的现实,推动县级院团转企改制,努力探索农村演艺服务供给新模式,采取相应措施,把基层戏剧工作真正重视起来。

(二)提高戏剧艺术原创力

戏剧艺术原创力的下降在全国具有普遍性,但对于曾有全国影响的甘肃来说,尤为严重,甘肃要正视戏剧艺术原创力下降的原因,研究遏止下降的多种途径,从一度创作、二度创作、演出方式、体制改革、戏剧艺术研究入手,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力求提高原创力,丰富戏剧艺术内容,推进舞台繁荣工程。

1.抓好一度创作。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宏观背景下,戏剧艺术的总体指向是个性化,对于甘肃戏剧艺术来说,不能迷失创作方向,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鼓励多出一批甘肃原创的,表现甘肃精神,具有甘肃特色,体现甘肃气派的优秀作品;戏剧文学创作是关键,要制定本土戏剧文学题材规划,挖掘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力求在题材上具有地域特色和垄断性,如敦煌、丝绸之路、民族民间、伏羲文化、彩陶文化、简牍文化、革命文化、当代文化题材;加强戏剧文学创作与小说、报告文学、影视、文化研究成果的结合,扩大戏剧艺术创作视野;建立戏剧文学创作的激励机制,实施分段付酬制。

2.抓好二度创作。以市场为取向的戏剧艺术生产,必须借鉴影视生产方式和国内外先进的戏剧艺术生产方式,增强与社会的互动性,拉近艺术与观众的距离;特别是对一些传统剧目,要利用高新科学技术,重新进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戏剧艺术生产,使之符合现代审美取向和当代时尚,增强戏剧艺术的美学精神和艺术吸引力;实行剧目制作人制、剧目签约制、演员签约制,广泛借用国内外优秀人才的聪明才智,形成强有力的创作团队,实现创作生产力的优化组合。

3.抓好演出方式改革。要淡化评奖,强化演出,加大演出营销力度,扩大演出市场;实行演出代理制、保留剧目制、演出季制,把甘肃戏剧艺术推向国内外市场,争取应有的市场份额;尝试建设一批新型行业组织和演出中介机构,大力推动演出行业的规模化经营,鼓励组建综合性演艺集团公司,充分发挥演出市场分工专业化的特点,发挥演艺公司的作用,鼓励文艺院团和演艺公司结合;鉴于戏剧艺术演出价格与价值倒挂的现实,对公益性演出实施政府购买,通过演出补贴的助推,扶持演艺业发展,并运用网上售票、电话订票、送票上门等方便观众的多种经营方式,积极组织观众,使演出的票房收入得以最大限度地增加。

4.深入剧团改革。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转企改制,抓紧制定推进体制改革的配套的政策,改革中主要是资产的处置和人员的安置以及财政在改革前后的支持力度与方式,要从院团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出发,统筹考虑、妥善处置国有资产,实践中要有制度配套,人员安置应有政策规定,如身份置换、补偿金的确定、资金来源等。改革的目的是促使演艺业复苏、发展,改革仅仅是开始,演艺业真正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如用政府采购培育市场、用规划手段增建剧场或采用划拨的形式给院团发展条件,在做好由中宣部组织的“四个一批”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基础上,推行实行“甘肃舞台艺术人才培养计划”;学习西方的艺术人才社区艺术教育计划,有效分流长期以来沉淀在国有体制中的演艺人才等,加快推动我省演艺业改革发展。

5.建立甘肃戏剧艺术研究的科研体制。根据国家推进舞台精品工程和加强艺术科学研究的要求,成立甘肃省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开展组织全省戏剧艺术科研基金,资助戏剧艺术研究课题,以及戏剧艺术调研、评论、宣传工作;立足甘肃戏剧艺术发展,开展甘肃舞剧、敦煌舞蹈、话剧、京剧、歌剧、秦腔、陇剧、杂技、曲艺、花儿剧、甘南南木特戏、陇南高山戏、陇东皮影、音乐剧基础研究;开展戏剧艺术与小说、报告文学、影视作品、本土文化研究结构的跨学科研究;开展有关题材选择、剧本创作、舞台创新、演出营销等方面有利于戏剧艺术发展的生产机制、组织形式的应用研究,充分发挥艺术科学研究在繁荣戏剧艺术中的重要作用;由甘肃省艺术科学领导小组发布戏剧艺术研究课题指南,在全省进行戏剧艺术研究课题的申报、评审、立项、鉴定,以及研究成果的推广使用工作,进一步调动广大艺术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甘肃戏剧艺术的原创力。

(三)营造甘肃戏剧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建设戏剧大省需要给戏剧艺术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近年来,甘肃省戏剧氛围总的来看是好的,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仍有不足,目前兰州高雅艺术演出市场尚未发育、文化消费习惯尚未形成,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良好、浓厚的戏剧氛围。

1.营造氛围,扩大影响,坚持一手抓戏剧创作,一手抓表演展示,是扩大甘肃戏剧影响的有效平台。演出市场的整体状况与大的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只有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和鉴赏水平,让戏剧艺术的熏陶渐入人心,民众对戏剧文化的需求才能日趋旺盛。

首先,提高对戏剧出台扶持措施,拿可观的经费补贴演出,降低票价,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让戏曲、话剧、歌剧、原生态歌舞、音乐剧等各种艺术形式在市场全面开花,使戏剧文化逐步走向市民生活,成为消费新风尚。

其次,戏剧艺术的生产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需要一种良好的氛围,全省戏剧界要形成一种尊重艺术、鼓励创新的风气,鼓励艺术上的探索和尝试,鼓励新的戏剧流派的产生。媒体宣传电视台的文化影视频道应开辟戏剧栏目,《甘肃日报》的文艺副刊也要多刊发一些剧评和剧目介绍,倾力打造“戏剧评论”文化品牌,使之成为我国戏剧评论界的先锋阵地,进一步扩大我省戏剧的广泛影响,同时积极办好三年一届的甘肃戏剧节,对于营造建设戏剧大省氛围十分重要。

2.建议秦腔陇剧进入中小学课堂。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入本国传统文化已成为主流。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出现断带,孩子对于通俗歌曲的了解超过了传统文化,中国戏剧正在消融。我国戏剧剧种有300多种,秦腔是西北文化符号,甘肃省被确定为秦腔发展基地,陇剧也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省的秦腔、陇剧应该走进课堂,戏剧有唱、有曲、有舞,基本覆盖了文学、美术、诗歌等文化范畴,将戏剧引入中小学课堂对于传承、保护中国民族文化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推行“戏剧艺术进校园”活动,为戏剧的演出在甘肃省的升温提供了潜在观众群,也为营造戏剧大省建设的良好氛围迈出可行性的一步。

(四)精品剧目生产中的建议

1.精品创作必须遵循艺术规律,在确定重点剧目和重点投入方面,建立科学论证机制,切忌心态浮躁、急于求成

文艺精品创作需经四个阶段,即“新品、优品、精品、经典”,一部新的艺术作品,只能称为“新品”,有亮点的新作品千万不能“捧杀”,应该继续打磨,成为优秀作品,即“优品”;优秀作品在演出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打磨,并实施大的投入,培育为艺术精品,即“精品”;艺术精品再经过演出实践,进一步打磨完善,才能最终成为经典作品,流传于世。一部刚生产出的新作品绝不可能成为精品,充其量也只能是有闪光点的“新品”,而我们往往在一部作品尚未问世之前,就定位为精品剧目,就决定要大投入,结果可想而知。一部新作品,有没有亮点,能否继续打造“优品”、“精品”,应该由领导、专家、群众共同审定,特别是要经过市场的检验,以观众的认可度为标志,建立统一的专家论证机制,客观、公正地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和论证数据。因此,精品剧目生产中要完善科学论证机制,按照艺术规律进行精品剧目创作,尤其要改变创作经费的投放方向和投入方式,废除以养人为目的的经费投放模式,改创作前期投入为重点创作项目中后期追加投入和成果出来后的奖励性为主的效益型拨款。

2.实施文艺精品战略,重视人才培养工程

文艺精品工程是综合工程,一部文艺精品需要一流的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灯光、服装设计师及出色的表演人才才能完成文艺精品工程,没有一流的文艺人才就拿不出一流的文艺精品。但艺术精品对市场的占领决不是单纯依靠艺术人才,还需要一大批具有市场前瞻的经营管理人才,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优秀技术人才已和优秀艺术表演人才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当然就我省文艺团体现状,目前靠一个院团的现有人才队伍是很难完成一部精品剧目。精品工程舞剧《大梦敦煌》,高起点,强强联合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要广泛借用国内外优秀人才的聪明才智,形成强有力的创作团队,实现创作生产力的优化组合,对优秀剧目不断地提高、打磨,才有可能冲击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陇剧《官鹅情歌》、《古月承华》、京剧《丝路花雨》等,同样巧借人才,催生了一批戏剧“陇货精品”,而人才的交流在客观上对促进本土人才的成长起到催化作用。

在当今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甘肃省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尖子人才优惠政策,对于艺术水准高、社会影响大的优秀人才给予重奖;加紧培养后备力量,鼓励各行业和民营投资演艺业,兴办艺术培训机构发展艺术培训;加强各类人才的培训,定期选派优秀人才到省内外和国外考察、研修;在一些优秀人才的使用上,应不拘一格,坚持以锻炼队伍,打造优秀人才的思路,为其提供广阔的创作平台;在人才引进上,坚持唯才是用的方针,有意识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以此吸引优秀人才加盟。

3.艺术生产与市场营销相结合,拓宽剧目的传播渠道,促进艺术产品在流通领域实现其价值

首先,面对当前西北演出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情况,根据甘肃省的演出现状,积极寻找市场突破口,依据观众的需求打造优秀剧目,策划有特色的主题活动,不断增加市场竞争的能力,将演出经营和艺术生产有机结合起来,走艺术生产市场营销相结合的道路。

其次,在开拓演出市场方面要寻求“西艺东输”的机遇,也就是把西北地区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源源不断地送到东部、南部经济发达地区,通过市场的检验,提高院团剧目生产水准和演出市场的适应力。2010年5月,主题歌舞《敦煌佛印》赴广东成功巡演,此次巡演是剧院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以来完全市场化的一次商业行为,也是“西艺东输”的一次有益尝试。

第三,拓宽剧目的传播渠道,首先建立省内演出网络,然后与国内演出区域联网,致力开拓国际市场,在推行甘肃文化产业国际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在演出营销的具体运作上,甘肃省的各剧院要积极寻求合作、代理伙伴,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开拓演出市场,积极参与大型节庆活动和各种文博会、演出交易洽谈会,与旅游市场挂钩,争取西货东进,多向东部发达地区要效益,争取政府和政策方面的倾斜和待遇,使剧目进入全国大规模、大范围巡回商演的国家舞台精品剧目序列;剧院要努力进入全国会堂(剧院)院线进行规模化运作的舞台艺术作品行列,进入由企业赞助冠名在全国巡演的国家精品舞台剧目行列,争取使精品剧目的市场化运作一步步走向深入,尝试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建立《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产业基地,寻求知名企业搭建合作平台,资源共享,互动多赢。2010年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交易上,以《大梦敦煌》、《丝路花雨》为代表的甘肃省精品剧目齐聚亮相,省直院团共达成意向性协议15项,成果丰硕。此次推荐活动,对推进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建设,促进甘肃省戏剧大省建设起到率先积极的示范作用;同时,也为甘肃戏剧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迈出了坚实而努力的步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