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源于奉献——读《道德经》第七章心得
楚雄管理所 和艳琼
刚接触《道德经》时,觉得深奥难懂,要理解古人的词句语意,似乎不大可为,如开篇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让人颇费周章。后来经人指点,尽管有些囫囵吞枣之嫌,但仍坚持品读下来。一气读到第七章,深被其宏言大义所折服,我豁然明白,在滚滚红尘中,人人都在追求成功,而成功源于奉献。
时下,有不少人心浮气躁,不安心本职工作,而任凭“仇富、仇官”等不健康心理滋生,害上了所谓的“红眼病”;甚至有些人身居高位不知道珍惜,忘记了“以民为本”,贪图享受,在攀比中只知索取不知奉献,最终走向了反面……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人往往都是立身不正,不知道成功源于奉献的道理。
真想推荐他们听听几千年前老子的圣言:“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段话生动揭示了先奉献、后索取,成功源于奉献的客观规律。
老子告诉人们,天地永久地存在着,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它们无私,它们并不为自己而生存,也不刻意保持自己的生存状态,反而长盛不衰,成为世间万物生存的基础;圣人效仿天地,众人仰望圣人,因圣人把自己放在最后,反而能占先,把自身置之度外,反而能够保存,圣人不自私,反而成就了他的私利。天地长久给人的启示就在于“不自生”,人们的胸怀应该宽阔、无私无畏,这才是天地间的大道(即规律)。不考虑一己之私,自身利益却往往能获得保全。在人类组成的社会整体中,真正做到“不自生”,这样不仅不会损害个人利益,反而还会通过共同努力实现每个人的价值。
纵观历史,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以及革命先烈,哪一个不是胸怀民族大义,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天下为已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一心为国为民,最终才能受到万民敬仰和爱戴。
当今社会,有不少成功人士,谈到他们成功的动力时,回答是苦难、责任、奉献。尽管成功之路千差万别,但惊人相似之处却是获得成功乃至长久的成功,绝不能把私利摆在前头。难怪有人说世人求佛,却多不灵,究其因是佛性宏广,岂佑自私之人?
成功需要奉献,时代需要精神,我们生活的环境有着太多的机会,也需要我们传承更多的责任。让国事先于家事、公事先于私事、付出先于回报,谨记一代大家范仲淹的教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方不辱圣人之遗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