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图书馆管理人才的培养

图书馆管理人才的培养

时间:2023-02-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从一些媒体报道中发现,一些社区(乡镇)出现的“黄、毒、赌”、封建迷信等现象,不能说与没有正确的文化引导,缺乏高尚的文化生活没有关系。“黄、毒、赌”、封建迷信等精神文化垃圾的存在,既与落后人群的存在有关,又与健康向上、主导时代潮流的文化占领不足有关。它要求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一定文化科学知识。
图书馆管理人才的培养_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探索与实践

1.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才培养的深远意义

1.1对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才的培养,是强化社区(乡镇)图书馆服务功能的需要

社区(乡镇)图书馆是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对人民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教育以及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水平的主阵地。但是,有的地方在注重经济发展的时候,却忽视了这个主阵地的功能,既不建设也不投入。我们从一些媒体报道中发现,一些社区(乡镇)出现的“黄、毒、赌”、封建迷信等现象,不能说与没有正确的文化引导,缺乏高尚的文化生活没有关系。物质文化生活改善后,对精神文化的要求是一种必然。漠视这种必然,不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或满足这种需求,实际上是放弃了政府的社会责任。“黄、毒、赌”、封建迷信等精神文化垃圾的存在,既与落后人群的存在有关,又与健康向上、主导时代潮流的文化占领不足有关。精神文化阵地,健康向上的文化不去占领,腐朽没落的文化就会泛滥。实践证明,社区(乡镇)经济要健康发展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渗透,而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传播者、导航者,他的行为举措决定社区(乡镇)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发挥。因此,注重对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引导,就能使社区(乡镇)这块文化阵地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1.2对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才的培养,是掌握图书馆事业发展客观规律、把握趋势的需要

社区(乡镇)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网络的延伸,它与省、市、区图书馆一脉相承,因而,它是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它也是由图书、读者、干部、技术方法、建筑设备等要素组成,只是个性有别。在这些要素中,干部即图书管理人才也就是社区(乡镇)图书馆活动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是使图书与读者发生关系的枢纽和中介,是使图书由潜在价值变为现实价值的关键。社区(乡镇)图书馆工作的好坏,社会作用的大小,都取决于图书馆管理人才素质与管理质量的高低。因此,我们在经常谈论和注重对省市区县图书馆管理人才的要求与培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新生的群体——社区(乡镇)图书管理人才的要求与培养。忽视了对社区(乡镇)图书管理人才的培养,那么,我们精心编织出来的图书馆网,就会经纬无序,纵横失衡,脉络不畅通,以至使精心构筑的社区(乡镇)图书馆事业功亏一篑。

1.3对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才的培养是社区(乡镇)图书馆事业与时俱进的需要

我们知道:社区(乡镇)图书馆是利用书刊资料为特定地域内所有居民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它是办在民众家门口的图书馆。它是应运社区(乡镇)图书馆人民群众的求知欲望而诞生的,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地域性、归属性之社区文化的特征,也具有沟通、传承、规范、制衡之社区文化的功能,这是它的个性所在。但是,物以类聚,社区(乡镇)图书馆同样和省市区县图书馆一样,在其性质上具有一般属性:即社会性、依辅性、学术性;本质属性:即中介性;在其职能上同样具有社会文献流整序、传递文献信息、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搜集和保存人员文化遗产的职能。历史的使命也同样要求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要伴随着社区(乡镇)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伴随着社区(乡镇)人民群众的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是我们当前所说的与时俱进。然而,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事业的实践者,如果忽视对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才的教育与再教育,没有图书馆员的与时俱进,也就没有社区(乡镇)图书馆的与时俱进。

2.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才培养的切入点

社区(乡镇)图书馆人员的组成不同于省市区县图书馆。省市区县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一般都有十几人乃至上百人,它是一个有机组合的群体,因而表现在图书馆工作上,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工作人员素质的互补性极强。然而社区(乡镇)图书馆的馆情则是图书管理员大都只有1—2人甚至由兼职人员担任,因而,对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才的培养要以其形成优质的个体素质为切入点。要找好这个切入点,我们必须加深对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才的个体结构及其内容认知。

2.1社区(乡镇)图书馆人员个体结构的内涵

所谓社区(乡镇)图书馆个体结构,是指图书馆工作人员个体所具备的观念、思想、知识、道德修养、能力、体质等方面的综合体。它是办好社区(乡镇)图书馆的必要条件。

2.2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才个体结构剖析

2.2.1与时俱进的新观念。一是与社会发展、社区(乡镇)图书馆变革相适应的开拓创新观念,如赶超观念、管理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学习进取观念等;二是与现代社区(乡镇)图书馆特征,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信息观念、开放观念、网络观念、读者观念等。有了新观念,就有新思路,有了新思路,就有新举措,有了新举措,就有新局面。

2.2.2过硬的思想素质。它要求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素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热爱图书馆工作,具有全心全意为社区(乡镇)居民服务的献身精神,这是百年树人的前提。

2.2.3广博的文化知识。它要求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一定文化科学知识。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图书馆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对于单独作战的社区(乡镇)图书管理员来说,其工作将会一筹莫展;二是外语知识,这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特别是网络环境下,对社区(乡镇)图书管理员提出的新要求;三是拥有其他学科的知识,如计算机知识、社交公关知识等。实践证明,拥有社交能力的社区(乡镇)图书管理人员,就具有开创社区(乡镇)图书馆工作新局面的能力;拥有计算机知识的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员,则在社区(乡镇)图书馆自动化方面有所建树。

2.2.4良好的职业道德。它要求社区(乡镇)图书馆人员应具有热爱社区(乡镇)图书馆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认真负责,爱馆如家,有进取心,有探索、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有自我牺牲的精神,为人谦虚谨慎。有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在“万花筒”似的社区(乡镇)文化建设中一显身手。

2.2.5洒脱的能力。在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员可谓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它是社区(乡镇)图书馆的灵魂。因其独立操作的特征,对其管理人才提出的要求也不同一般,它要求图书馆人员集自学能力、社交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为一身。

2.2.6强盛的体质。包括体力和脑力。它要求社区(乡镇)图书馆人员具有健壮的身体、较强的记忆能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能适应紧张、繁重的社区(乡镇)图书馆工作需要。工作实践中,我们看到,社区(乡镇)图书馆工作人员除了搞好本职工作外,同时兼顾着很多烦锁的社会文化活动,一个年富力壮的社区(乡镇)图书管理员,能保证该社区(乡镇)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连续性、长期性。因而,个人体质将决定其对社区(乡镇)图书馆工作的适应度,也决定着社区(乡镇)图书馆事业的兴衰。

以上六个方面是理想的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才应具备的个体结构,它们相辅相成。事实上,不可能在一个人的结构中集中以上所有的优点。但是,作为社区(乡镇)图书馆的独立工作性的特征所在,对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才的要求因而必须从以上六方面切入,并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做到尽善尽美。客观上讲,这也是社区(乡镇)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对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或者谓之苛刻要求。理论上说,它也是由社区(乡镇)图书馆信息收集的广泛性、服务对象的多元性、服务方式的复杂性、服务手段的多样性所决定的。

3.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才的培养的途径

随着我国社区(乡镇)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壮大发展,这方面的管理人才将越来越匮乏,因此对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才培养的任务将越来越艰巨,好在我们多年来对省市区县图书馆工作人员培养的形式与方法也为我们培养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才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3.1岗前培训。这种培训主要由社区(乡镇)图书馆所在的上一级公共图书馆担任。其培训的内容,一是对图书馆发展历史的了解,社区(乡镇)图书馆的建章建制、职业道德、馆纪馆风以及增强主人翁意识、服务意识,热爱社区(乡镇)图书馆工作的熏陶;二是进行专业性培养。使其对图书分类与编目、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图书馆自动化应用基础等图书馆系列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较快地掌握图书分类与编目,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以及图书馆管理自动化的技能,提高其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尽快适应工作的需要。

3.2在岗培训。它是岗前培训的继续。岗前培训可谓是权宜之计,时间短、内容多,任何一个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员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闸内,将图书馆管理知识消化掉,因此,在岗培训,边干边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缺什么补什么,可以达到各个击破之效果。

3.3脱岗培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图书情报专业的教育方兴未艾。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在有条件的社区(乡镇),把图书馆管理员送到大中专学校学习1—2年,则是最根本的做法,它是社区(乡镇)图书馆得以健康发展的需要。只有具备了一定实践能力而又在大中专学校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图书馆管理人才,才可谓是社区(乡镇)图书馆的称职人才。正如图书馆学家谢拉指出的一样:“最精锐或最有实力的图书馆员是那些带着广博知识或某一专业背景而进入图书馆行列的人。”有了这样的人才,才有社区(乡镇)图书馆事业的巩固与持续发展。任何一个有远识卓见,有志将社区(乡镇)图书馆事业发展推向新阶段的领导,都应切实重视对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才的定向培养。从长远观念来看,我国社区(乡镇)图书馆事业要兴旺发达,必须培养出一批有志从事社区(乡镇)图书馆工作又精通图书馆专业的初级、中级乃至高级人才,否则,社区(乡镇)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将是缓慢、曲折、艰难的。

参考文献:

1.吴慰慈,邵巍.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书献出版社,1985.11.

2.高占祥.社会文化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2.

3.黄宗忠.图书馆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2.

4.徐金安,阳海清.办馆要有个性[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

5.叶金生.社区经济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9.

*本文收入中国图书馆学会社区乡镇图书馆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图书馆学会2003年9月出版的《数字时代的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建设》一书;曾被武汉市文化局评为武汉市社区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征文二等奖;曾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第三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三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