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当文化遇到资本——从经典意识形态角力到新形态产业操作
(一)理论图谱
文化从来都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概念,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与该社会形态相对应的社会文化,而且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作为一个生产力范畴,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始终是重要的探讨维度。本部分着眼于文化与社会、历史流变的关系,从不同维度分析了经典意识形态角力与新形态产业操作层面的理论,并试图颇析这两种形态与历史沿革的关系,以引下文。
图1-1 本章应用理论图谱
一、文化之于社会
1、文化的定义
关于文化的定义,历代专家们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对文化下过定义,据统计,自871——1951年80年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条之多。[1]其中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的定义堪称经典:“文化或文明即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任何能力与习惯的一个复杂的整体。”[2]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灵魂,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一种思想和理论,生存的方式和方法。
美国社会学家David popenoe 则从抽象的定义角度对文化作了如下的定义: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人们通过观察和接受其他成员的教育而学到其所在社会的文化。
当代人学家、文化学者张荣寰在2008年月重新界定文化,阐明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为人类社会的观念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的研究提供了完整而贴切的理论支持。在一个科学的人类学、一个哲学的人类学、一个神学的人类学的综合研究中,文化代表人存在的某一层面“个性和共性”关系与实际,即更高质量人格的人,在生物性层次、在历史性层次、在社会性层次、在自我性层次予以贯通和表达,这种表达就是文化。文化蕴涵人最高贵的意义,以信仰真理、知识善行、仁爱美情来砾炼人格是人最高贵的意义,也是文化的最高表达。文化也是人学的社会呈现,人的真理只能是源于人本身,人以外的一切物质又都体现在人的生命中,因为自然的秘密存诸在人的文化中,而人的文化秘密又存诸在自然中,只有上升科学工匠和科学智者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人才能超越出对科学狭隘和封闭的理解;超越出对哲学无视个人生活的概念;超越出对神学的灵魂与超自然的理解。[3]
无论从哪个定义,我们都不难看出,文化从来都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概念,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与该社会形态相对应的社会文化以及观察省思文化的视角,而且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2、文化的分类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泰勒认为文化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文化,一种是精神文化。科技文化是生产文化,生活思想文化是精神文化。任何文化都是为生活所用,没有不为生活所用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了一种生活生存的理论和方式,理念和认识。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形成了共同的认识,理念和思想,遵循着一定的规则,规范和秩序,这就是文化。[4]
无论从哪种分类方法我们都不难发现,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生产力范畴, 这业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 因此其经济意义是第一位的,。没有生产力的规定性, 文化不可能有支配一个民族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动力。随着社会形态的不断发展,文化在演变的过程中遇到了资本,生发出新的意义。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始终是重要的探讨维度,当文化与资本顺理成章的结合,文化资本的概念就应运而生了。这些概念在之后的专题中会有涉及。
二、从经典意识形态角力到新形态产业操作
1、两种形态与历史沿革的关系
第一次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的极大飞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而第二次科技革命则在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的基础上促成列强瓜分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爆发,整个世界也在战争过程中被瓜分完毕。在这些历史性革命的共同推动下,工业化的消费社会最终形成,以大众媒介为手段、以资本盈利为目标的文化工业一方面针对消费需求组织生产,另一方面又创作并利用个人需求,有效支持资本主义制度,为资产阶级服务。在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下,以及那些极端社会基础形态的作用下,经典的意识形态理论由此而生,它们都是较宏大的,像是在云端牵引着社会前进的方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世界交往普遍发展和充分展开的条件下进行的,争夺科技人才的结果便同第三次科技革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无疑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一场高科技的革命,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当文化成为一种符号和象征出现的时候,怎样重新瓜分新利润的问题日益凸显。伴随着这一新型社会矛盾,文化领域发生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操作的巨大转变,各种新形态的产业操作也出现了。
2、何为经典意识形态理论
关于意识形态的探讨,古往今来堪称经典的理论主要有:文化霸权主义、文化领导权和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这些经典的意识形态理论告诉我们:意识形态是科学的存在对象,它可以被称为文化领导权。与政治领导权不同的是,政治领导权的本质是暴力,而文化领导权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用葛兰西的话来说,这是一种通过“同意”来赢得统治权的方式。统治阶级要统治市民社会,就必须借助于文化组织和文化团体,使自己的伦理、政治、文化价值观成为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使广大群众自由的同意统治集团所提供的生活方式。一方面,统治阶级通过革命逐步在人民中间确立一种文化霸权,通过这个巨大的意识形态体系对人民进行操纵和控制,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并不是简单地被植入被动对象,这是社会支配群体和从属群体之间辩论战斗的地方,是一个不断斗争与妥协的领域。
一个国家的文化霸权在国内可以捍卫统治阶级的领导权,一旦它的力量强大到足以冲出国门的时候就形成了“文化帝国主义”,这种现象一方面对第三世界国家形成了“文化支配”、“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对弱势国家的文化生存与发展构成了安全威胁,另一方面,在“全球化”带来的“统一性”过程中,文化帝国主义也使各国丢失了对文化的“民族性”问题的坚持,破坏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今天看来,为了抵御“文化帝国主义”,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发展文化产业,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国家创造力和民族创新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从而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三、探讨文化与经济的其他思路
伴随着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和科技的飞速进步而产生的新形态的产业操作更多的着眼于世俗生活,加大了对实践层面的关注。这一维度的代表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
1、关注民族与国家竞争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这个理论主要用来分析某一国家或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方式,从而在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调整发展战略,以获得最大利润。
2、文化的分类。这种理论从阶层的角度将文化划分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两种类型。同时,又兼顾场域特点,将新媒体文化引入研究领域。
3、梯度理论和螺旋式文化兴衰理论。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巨大差异,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在发展程度上也不可能保持一致。因此,具体到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方面,不同国家或地区应当依据当地实际的经济、文化水平,有梯度、有步骤的实施。
4、文化-经济关系的四种模式理论。着眼于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具体介绍了文化和经济关系的四种模式——福利模式、竞争模式、增长模式和创新模式。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文化产业的各个行业能够更便利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以上论述是以构成文化产业应用理论研究的背景,之后章节中的理论都是在此背景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
(二)理论阐释
理论目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