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数字环境下的期刊编辑
范永德,张晓进,郭 萌,杨 颖,薛爱华
(《中国防痨杂志》编辑部,北京 100035)
摘 要:在网络与数字环境的背景下,出版业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是否科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如此,期刊编辑的专业能力还影响着期刊的质量。因此,文章认为期刊编辑角色定位宜为“专业化”,进而从期刊编辑的岗位培训与从业资质管理方面及优秀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其既能明确科技期刊的功能,又能提高期刊的质量,从而促使科技期刊的繁荣。
关键词:期刊编辑;角色定位;能力培养;激励机制
Title:Journal Editor Situation under the Network and Digital Environment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ational and digital environment publishing entered a time changing rapidly.The role of journal editor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what’s more,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journal editors still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journal.We should carry on the occupation training,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qualific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improve the motivation system for the excellent scientific journal editors.By this way,we can clear the function of the scientific journal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scientific journals.
Key Words:journal edit;role;ability;motivation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期刊出版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同时,互联网对编辑的工作方式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了适应这种环境,期刊角色的定位是否科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资深编辑柯蒂斯指出:“面对今天出版的种种变革,编辑还剩下什么工作可做呢?答案是,几乎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编辑。”编辑是文化产品的经营者,是信息传播的催生者和优化者,是精神消费的引导者。由此可见,科技期刊编辑角色的科学定位、编辑人员的系统化培养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将决定着新环境下期刊编辑的具体走向。
1 科技期刊编辑角色的科学定位:专业化
科技期刊编辑角色定位的精髓是:以促进学术发展为己任,尽可能超越固定的某一专家、某一学派的学术观点,推翻自我、超越自我,摒弃在学术上体现的狭隘性和垄断性,针对文章而不是针对人,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川不辞盈,百川汇海的精神。
编辑不一定要是某一领域的佼佼者,但一定要拥有相应方面的专业素养,具备专业知识,构成编辑职业的专业要求,需要成功地由学者型转变成专业化学者。专业化是针对职业化的一个升级版。我们不仅要求科技期刊编辑能够明确服务角色、责任心以及敬业精神,还要其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的见解、成就,针对不同的观点有自己独到的分析见解。既是编辑,又是学者。编辑专业化亦是编辑的追求目标,不仅是要在整理、修改、排版文章等方面做到井井有条,还要有更高层次的奋斗目标,当然人的时间、精力以及社会阅历是有限的,不能在每一方面都做到巅峰,但是编辑是一个神圣伟大的职业,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赋予信息新的生命和更大的价值,影响一个领域的发展,这样在编辑道路上才能够越走越宽,去伪存真,促进学术的繁荣发展。
2 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能力培养
传播科技知识、延续科学生命、促进社会发展、发现和培养人才、积累科技史料,这均是科技期刊应具备的功能。因此办好科技期刊的重任自然就落在编辑人员的肩上。高素质能力强的编辑队伍是科技期刊质量的保证,是科技期刊发展的灵魂。
就目前而言,针对一些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忽视政治素质的培养,职业道德也不足,业务知识也不扎实,学科专业化也欠缺的现状,我们要如何加强编辑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呢?
在网络与数字环境的影响下,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因此我们编辑人员不得不学习和补充各种知识,培养各种有利于自身发展所需的素质,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由于自然科学科目众多,不同专业之间联系紧密,不能绝对分开。所以,作为科技期刊编辑,补充本专业的知识很重要,也需要学习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其他知识。因此,编辑人员要多方面深层次地不断完善自己。
2.1 语言文字能力,推出精品期刊
语言文字能力是科技期刊编辑必备的基本功。从事编辑工作会涉及文法、语法、修辞等多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文字功底,是很难胜任此工作的。因此,编辑工作人员应该利用空闲时间,学习语言文字能力,掌握语言技巧,提高文字能力!
2.2 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实现期刊编排现代化
在互联网普及到每个角落的时代,自然编辑部也不例外,都逐步拥有自己网站平台,收集、整理、编辑、排版等等都是在网站平台上完成,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节约资源,关键是还提高了编辑人员的办事效率。因此,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业已成为编辑人员必备的能力。需要编辑人员多学习计算机的排版、图片扫描和编辑等应用知识,做到编辑、排版一体化,逐步实现稿件的无纸化管理模式。
2.3 提高外语水平能力,加快期刊国际化进程
每一项科研都走向国际,站在世界的高度,每一篇文章都要提供英文摘要、英文表头,便于外国学者查询,这也从侧面反映文章质量,从而体现在引用频率。因此编辑人员熟练地掌握英文,增加论文含金量。
学习型编辑是时代的呼唤,是工作的需要。期刊编辑应掌握编辑理论、专业知识,精通出版业务知识,掌握国家标准、规范,掌握计算机技术,提高外语能力。提出期刊编辑的学习途径:学习与工作、科研相互促进,岗位培训制度化,职称评审行业化,加强继续教育,建立期刊编辑终身学习体系。编辑人员必须要从各方面要求自己,其中开拓眼界是很重要的,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也要经常参加本科技领域的各种会议跟进该领域的发展,第一时间掌握最新鲜的资料,与时俱进。更好地构建读者、作者与专家之间的桥梁,不会造成知识阻塞。因此编辑人员要把握各种学习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编辑部要认真制定人员结构的培养计划,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确保编辑人员拥有编辑学专业的高学位,全面实现编辑队伍的高素质化和专业化。
3 编辑人员的激励机制
近年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科技期刊编辑事业日益繁荣,编辑队伍的扩大,在思想、需求、心理和行为方面都有不同。整个编辑部是一个整体,一个团队。要这个团队具有灵性,那么就要赋予其一个共同的目标,同一个团队,同一个梦想。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使编辑部事业蒸蒸日上。所以一个编辑部要有自己的激励机制。
就目前而言,编辑人员工作量大,而且每项内容都极为烦琐,面对这样的环境,期刊编辑人员都很容易倦怠。就发生此状况而言,编辑部就要制定自己的激励机制,调动编辑的工作积极性。
首先以“物质激励”为前提,满足物质需求。在一定水平上提高编辑人员的薪资,让每位编辑人员能更有动力,更有责任地完成每一项目标;亦根据编辑人员的具体表现,赏罚分明,从侧面鼓励员工能有更好的表现。其次,满足编辑人员的社交需求,关心编辑人员的交际圈,鼓励在研究的领域内认识更多的专家学者,获得最新鲜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完成编辑工作;在另一面,编辑部也要鼓励年轻的编辑人员继续深造,提高学历,撰写论文,在该领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实现自身价值。再次,编辑部是一个团队,每一个编辑人员都是这片海洋的一滴,缺一不可,尽管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梦,只要通过提高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让大家的梦交织在一起,构成整个编辑部的发展蓝图。每一个人向梦想靠近一步,整个编辑部就会像终极目标跨进一步,编辑人员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会为编辑部提升业绩,这是两全其美之事。最后编辑部也是充满文艺气息的园地,那编辑部就可以针对专业的会议探索,开展自己的座谈、研究,在轻松文艺的氛围内,畅所欲言,加强交流,让编辑部的每一环节紧紧相连,不脱节,也强化了该领域的专业知识。
4 结论
在网络与数字环境下的科技期刊编辑应该具备更多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应对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有着更高的掌握和认识。区别于传统出版行业,新环境下的期刊更应该注重网络传播和电子期刊的传播。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总量、信息传播是否及时都应该成为文字功底之外还应考虑到的一部分。从事期刊编辑的人员还应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执证上岗,避免一些非行业人员散播虚假信息,同时也便于行业的整体管理和提升。
只有编辑部努力显然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编辑人员要拥有自我修炼的决心:用心学习,完善自我。积极开展科技期刊学的研究,也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争取多发表论文,善于在工作中学习,在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也提高编辑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马莉,赵婧.浅谈如何加强科技期刊年轻编辑的素质培养[C].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2011.
[2]李立新,徐玉梅.增强学习意识 提高期刊编辑素质[J].学报编辑论丛,2011:132-134.
作者简介
范永德(1969—),男,大学本科,《中国防痨杂志》编辑部,编辑,副编审。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东光胡同5号(邮编:100035)。电话:13661171211。电子邮箱:fanyongde@126.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