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际通用语言在科技期刊发展中的认识
陈正羽
(《应用数学》编辑部,武汉 430074)
摘 要:通过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科技期刊国际化过程中,国际通行语言——英语的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促进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
关键词:科技期刊;英语;国际化
Title:Awareness of International Langu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Journals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ci-tech journals,discussion on Sci-Tech periodical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role of international language—English,and there may be a problem,making recommendations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s.
Key Word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journals;English;internationalization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科技期刊在数量、品种上都已跃居世界前列。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比起改革开放前有了长足的进步,国际影响日益提高。我国现有科技期刊中,真正在国际上令人瞩目的为数不多,与我国的声望和综合国力以及科技大国的地位是不相匹配的。历史和科学的发展,要求我国的科技期刊必须开始加入到国际同行的竞争中,激发我们的活力,实现真正的现代化。加强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进程,已成为科技期刊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国际通用语言使用问题也凸现出来。
1 国内科技期刊目前的发展状况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到今天,在前进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这些矛盾阻碍了科技期刊的正常发展,亟待解决。
1.1 我国科技期刊产出量与国际引用率低的矛盾
我国科学技术研究蓬勃发展,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而科技期刊反映科研成果和促进学术交流的能力却在下降。有关统计显示,我国被SCI收录的论文总篇数从1981年的不足5000篇,激增至2006年的7.1万篇。有人戏称这是“SCI大跃进”。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约80%的国际论文,分别在低引用区和零引用区[1]。这意味着我国的大部分被SCI收录的论文,没有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更谈不上学术交流。
1.2 国内科技期刊优质稿源不足与国内优秀科技论文外流严重的矛盾
由于近些年来,我国的许多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等,在职称评定、博士生毕业、科研人员业绩和科研成果的评价中,过分夸大和强化SCI、EI、CA等国际检索系统的评价性作用,使得耗费科研经费巨大,消耗人力、物力无数的许多重大科研项目的优秀研究成果,没有首先发表在国内科技期刊上,而是潮水般涌向国外著名科技期刊。优秀论文外流后的结果是国内优秀论文稿源越来越少,严重影响了国内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进一步削弱了国内科技期刊与国际科技期刊竞争的力量,然后是恶性循环,最终影响到科技期刊的生存。
1.3 国内科技期刊发展需要走向世界与科技期刊软硬实力薄弱的矛盾
体制因素制约科技期刊发展。国内科技期刊多为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主要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承办,大多不具备法人资格,经济上无法独立核算,无自主经营权,也缺少经营意识。
资金因素制约科技期刊发展。科技期刊编辑部靠版面费难以生存,上级主管部门投入资金非常有限,只够维持按期出版,难以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现在已经是21世纪的信息时代,有的编辑部连中文网站都无法建立。
人才因素制约科技期刊发展。收入不合理,培养计划不完善,没有科学的奖励机制,职称评定存在许多问题,难以吸引到优秀人才,不利于科技期刊持久的发展。
刊出周期长,发行量小影响科技期刊发展。和国际上的许多科技期刊相比,一般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发表时滞长,学术时效差,难以满足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由于受到互联网的冲击,科技期刊发行量在逐步减少,收入也在减少,广告商也没兴趣问津,大部分科技期刊面临同样的问题。
我国的科技期刊不能正常参与到世界的竞争中,自如地交流和展示我国科学技术的真正发展动态,有许多的原因,其中,语言障碍,应该特别值得注意。
2 国际通行语言——英语在科技期刊国际化过程中的作用
2.1 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含义及国际科技期刊的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化”被许多行业所使用。杨子江等人[2]明确提出了科技期刊国际化是一个方向,是一个动态过程的内涵。而不是单纯理解为就是科技期刊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科技期刊国际化是一个高水平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的高要求都是对从业人员的严峻考验。科技期刊国际化必须具有以下的特征:使用国际通用语言、稿源国际化、编委国际化、审稿国际化、被权威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国际范围内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编辑形式符合国际标准、出版发行全球化、编辑人员国际化、电子网络化发展等。这些特征在国际化科技期刊的运作过程中,都和国际通行语言密切相关。
2.2 国际学术界选择了英语作为国际通行语
国际化科技期刊在语言的选择方面,学术成果交流的无障碍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会被更多的考虑。上两个世纪英国和美国在文化、经济、军事、政治和科学上的领先地位,使得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英语也是与计算机联系最密切的语言,大多数编程语言都与英语有联系,而且随着互联网的使用,英文的使用更加普及。
2.3 使用英语是科技期刊扩大国际影响的需要
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SCI论文是进行国际科学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使国际同行了解我们的主要渠道。可以向世界显示一个国家基础研究的实力,提高在世界科学界的地位。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基础研究成果水平的标准。
2009年SCIE收录的7347种期刊的出版语言共22种。其中,英语期刊6313中(85.9%),占绝对优势。收录我国(包括台湾地区)期刊共139种,中国大陆114种,台湾地区25种;中文期刊16种,均为中国大陆期刊,英文期刊116种[3]。EI Compendex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来源,90%的文献语种是英文。充分体现了英语在科技和学术信息传播和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4 国内外科技期刊使用国际通行语言——英语的实例
作为非英语国家的英语出版业,在以英语作为本国主要出版语言的36个国家和地区中,荷兰是最发达的。目前,荷兰共有近560家出版公司(出版社),遍布世界各地。尽管荷兰的官方语言是荷兰语,但早在上世纪40年代中期,爱思唯尔公司即先后以英文科技期刊打入美国图书报刊市场。60年代中期,荷兰在科技领域广泛使用英语,促使了出版业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荷兰,成为在世界出版界令人瞩目的别具特色的英文科技出版大国。在世界科技期刊出版业中牢牢地占有一席之地,这一举措顺应了世界科学发展的英语化潮流[4]。
世界上很少有人懂日语,欧美人更少,用日文出版科技期刊,进行国际化交流比较困难。有调查表明,日本化学领域科技人员的学术论文是用英文发表的,这大大降低了世界科技期刊情报交流的语言障碍,提高了科技期刊的国际性。近年来日本各学科的日文与英文混合期刊百分比有增加的趋势,创办这类期刊也是提高科技期刊国际性的有效途径[5]。
再如,我国的《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分子细胞生物学》)《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Nano Research》等一批英文期刊,已经走上了国际化道路,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是促进科技期刊发展的楷模。
3 关于国内科技期刊使用国际通行语言——英语的讨论
3.1 国内科技期刊语言国际化不可一刀切
李正银[6]建议把我国期刊分成为三级,即世界级、国家级、行业级。各级立足不同,读者群不同,要求也应该不同。在国内科技期刊求发展的过程中,不应该一刀切地奔国际化,否则会带来很大的问题。中国科技期刊都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大多数的科技期刊适合本土化发展。理智的思考一下会发现期刊国际化、语言英文化不是容易的事。简单轻率地改变办刊宗旨,会给其编辑部带来危害。会面临很多的难题:政策支持问题;经费支持问题;知名编委难请的问题;优质稿源流向的问题;找到优秀人才的问题等。落后的观念和落后的经营方式,根本无法参与残酷的市场竞争,生存问题接踵而至。所以,根据科技发展的需要和科技期刊的定位,实事求是地按照办刊规律来加快我国期刊的发展步伐。
像国内专门服务于行业的科技期刊,期刊定位就是为促进国内,行业内科学技术交流的,是专门为国内读者服务的,像这类期刊,笔者认为暂时没有必要办英文版期刊。事物都是发展的,中国科技期刊不会永远保持现状,会向前发展的。
各方面有实力的优秀期刊应该大力鼓励全英文办刊,实力不够的可以本土化为主,英文化为辅(加强英文文摘、英文目录等),这样可以让世界了解我们。世界级的科技期刊语言不是问题。国家级和行业级的期刊,对英语的掌握也是不能掉以轻心,眼睛要看得远,语言的熟练掌握,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可以分步进行。初步对策就是从英文摘要入手。目前,我国只有少数科技期刊采用英文出刊,对于绝大部分期刊而言,英文目录和英文摘要是外界认识了解我们的唯一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在英文目录和英文摘要上下工夫,也可以大大增加被引用的机会[7]。
3.2 加速国内有实力的优秀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进程
国家应该大力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优秀期刊,鼓励其参与到国际舞台,在资金上给以资助,可以改版或增加英文期刊,或创办英文期刊,或与国外出版公司合办英文期刊;在世界范围内招聘英语编辑人才,邀请该领域的科学家为主编,组织国际范围内的编委会,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作者投稿,招聘懂经营懂国际法和国际贸易规则的高级管理人才等,按照国际惯例运作,打造出一批中国的有国际声誉的实力派科技期刊,总结经验然后再带一批科技期刊出海,若干年后,情况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现在就应该开始打造我国自己的全方位英语人才。
4 如何提高编辑人员的全方位英语水平
我国的英文科技期刊数量上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受到语言的限制,质量上有待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是其生命线,英文科技期刊的英语运用是否地道也决定质量好坏。提高英文版科技期刊中英文撰写用语的准确性,为最大限度地保持其纯正性,必须建立一支英文表达能力好,专业水平高,并且学科齐全的审稿队伍[8];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编排刊物,尤其是英文摘要的撰写和参考文献著录;必须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编辑人才,尤其要重视国际交流[9]。这些都需要职能部门的政策和各方面的支持,从细节上加强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重新吸引国内优秀论文,提高国际影响力。下面是提高科技期刊编辑人员英语水平的几个建议:定期加强英语全方位的学习培训,对编辑工作者的英语水平进行全面的训练和提升;邀请国际著名期刊专家来华定期讲座,增强编辑人员的科技期刊国际化意识,顺便提升英语听说能力;编辑们定期出国访问或工作,实地考察和感受国际水准的办刊模式,以及提高地道英语的实际交流能力;举办期刊国际交流会议,加强国内外编辑间的交流还可以促进编辑人员用英语熟练交流业务的能力,及时掌握国际科技期刊发展的新动向,跟上时代的脉搏;高校应开设专业英文编辑专业,编辑人员可以定期进修,主要为国家科技期刊事业准备后续人才。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到今天,必须面向世界,走国际化道路。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我国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科技期刊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期刊所具有的商品属性的需要。这里只讨论了对国际通行语言——英语在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的一些认识,我国期刊国际化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问题,科技期刊工作者任重道远,应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的出版经验,为国家的科技期刊出版事业的发展努力学习和工作。
参考文献
[1]我国科技论文:质量提高赶不上数量“跃进”[N/OL].科技日报,2007-11-16.
[2]杨子江,张晓琴,姚成龙.我国期刊国际化发展及其核心竞争力提升[M]//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文集[J].2004,54-58.
[3]刘雪立,方红玲,王梅英等.2009年7347种SCIE期刊文献计量学指标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1):44-52.
[4]王英雪,陈月婷.荷兰科技期刊运行机制和发展环境[J].图书情报工作,2006,50(3):70-74.
[5]胡智慧,刘延华.日本科技期刊宏观发展与趋势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7):94-111.
[6]李正银.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思索[J].出版发行研究.1998,(3):59-60.
[7]白洁.关于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几点思考[J].海峡科学,2009,(10):70-71.
[8]赵大纲,何林,石光漪.英文版学报高质量出刊的保证[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5,(2):54-57.
[9]杨恒东.增强科技期刊持续发展后劲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7,(4):6-8.
作者简介
陈正羽,女,《应用数学》编辑部。通信地址:华中科技大学逸夫科技大楼南楼902室(邮编:430074)。电话:027-87543831。电子邮箱:chenzhengyu@hust.ed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