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化资源的概念及功能
一、文化资源的定义及分类
(一)文化资源的定义
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资源。它的内容比较宽泛,尚无统一的概念界定。丹增认为,文化资源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含有文化意味的文化成果以及承载一定文化意义的活动、物件、事件,以及一些名人、名城等等”[1]。刘合林认为,“一切文化存在都可以被看作文化资源”[2]。刘新静认为,文化资源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可以转化为文化产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3]。樊小林从南京文化建设实际出发,认为“凡是能集中体现或深刻反映文化艺术(包括民族民间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文物、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宗教、园林、信息产业、城市建筑、民风民俗等方面历史和现实劳动成果的精华和丰富思维活动的物质和精神、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资源,都应当纳入文化资源的范畴”[4]。
上述各种文化资源概念的界定都有其合理性,为了使我们的文化发展实践更加有的放矢,当前我们要做的是在文化强市建设的语境下来界定文化资源。一是从城市的角度来认识宁波文化资源的内涵及特色。城市文化的丰富性决定了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复杂性,要梳理出体现宁波城市特色的文化资源及主要类型。二是从实效性的角度来挖掘和利用宁波优势文化资源,要强调文化资源的现实性、可利用性,特别是文化的传承和再创造来实现文化的社会经济价值的可能性。
为此,我们理解的文化资源是,人类在漫长历史发展和活动过程中积淀,通过文化创造、积累、传承而构建并存在,能为社会经济和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对象、环境条件、知识创意、活动形式的各类文化要素的综合。具体而言,宁波城市的文化资源,从历史积淀来看,包括城市所拥有的一切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城市的历史名人、城市典故、民间工艺等;从城市的现状来看,还包括当前城市所拥有的产业文化资源、科教文化资源及成果,城市居民的精神面貌、道德水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城市政府或社区组织管理制度与形式,以及城市整体的文化氛围和城市精神,等等。
(二)文化资源的分类
对于具有复杂内涵的概念,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分类来理解和把握。目前学术界对文化资源的分类众多。如现实资源和潜在资源,文化自然资源和文化社会资源,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现实文化资源,有形文化资源和无形文化资源,符号化的文化知识、经验性的文化技能和创新性的文化能力,物质文化资源、制度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等等。我们选择了认同度相对较高、便于比较分析且与城市文化结构理论相适应的物质文化资源、制度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分类:(1)物质文化资源主要是指以物质形态存在、融入了人类劳动与智慧的资源,也称为第二自然,如建筑、园林、器物等。(2)制度文化资源包括社会制度、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民俗传统等,也包括一些因文化资源商品化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当代管理制度、商业模式等。(3)精神文化资源涉及了心理、信念、观念等纯意识领域、也包括哲学、伦理、道德、美学、音乐等理论化和对象化的意识领域。其中要关注的是智力文化资源(思想、学术、创意、策划等)、技能文化资源(传统或现代化工艺、技能、技巧、技艺、编程、设计等)和符号文化资源(语言、图画、音乐等的复制、加工)。同时,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和现实文化资源的分类方法。采取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方式,来理解和梳理宁波的文化资源。
表2-1 城市文化资源的分类
二、文化资源的特点
文化资源不同于自然资源,认识文化资源的特点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文化资源,从而使文化资源为城市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
(一)地域性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痕迹。在交通、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类的活动受到地域的限制,因此人类的活动痕迹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现今,虽然科技、交通发达了,不同地域之间人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人类的生活方式有同质化的趋向,但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的作用仍然使得人类的生活并不能实现完全的相同,因而地域性的文化传承仍在继续。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资源的独特性越发弥足珍贵。
(二)动态性
文化记录和展示了人类活动的情况,文化是“历史的记忆”。文化是人类在生活生产过程中积累下来的,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不断变化同样造成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资源在传承的过程中,都会被加入当代人的创新元素。因此,文化资源在不同时期,也体现强烈的时代特色,同一个领域的文化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生动态的变化。
(三)可共享性
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同的文化体现了不同区域、不同种族人群的智慧,文化资源被打上了深深的地方烙印。但是,在当今社会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会产生势差,使得文化资源具有流动性,“功夫”和“熊猫”来自中国,但《功夫熊猫》的诞生地不是中国四川,而是美国,这是文化资源的可共享性使然。
(四)可复制性
文化资源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形的文化资源是思想、观念和意识作用于人类活动的产物,这些物化了的文化形式体现于具体的建筑、文字、绘画等。这些物化的文化形式还会形成一种无形的文化氛围,让接近或身处其中的人在慢慢的熏陶中,改变和规范着自己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因此,文化资源通过物化的方式即符号化的文化,被复制、加工、转换、物化并融入文化产品之中,促进文化的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
(五)增值性
文化资源是伴随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在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人类会对文化资源进行评价并加入自己的理解,赋予文化资源新的价值和意义,当这种意义被实践证明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时,这种文化资源会被扩张,从而影响更多的人以此作为指导或者约束行为活动的框架。当较多的人采用同样的方式生产生活时,社会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缩减,生产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实现文化资源推动经济的增值。
(六)空间集聚性
人类的群居生活使得人类的活动痕迹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因此文化资源在地理空间上也体现出集中的趋向和过程。这种集聚现象使得一些相互联系的文化活动往往趋向于集中在同一个适宜的地方发展,并且往往是由一个或一些核心文化活动带动一些配套的文化活动在该空间集聚。[5]同时文化活动的出现和延续也需要集聚各种相关的文化要素才能成为一种有影响力的活动。所以,这种集聚活动一旦开始就会形成循环因果式的促进集聚的力量,加速集聚的过程,在空间上形成文化资源的高度集中。
三、文化资源的功能作用
(一)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的基础条件
与自然资源等其他资源一样,文化资源具有劳动对象、生产对象的功能,可加工、可开发利用是文化资源功能的最直接的体现。文化资源通过生产环节转化为文化产品,通过流通、消费环节转化为现实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创造出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最终是发展了文化产业、繁荣了文化事业。同时,文化资源还有其他资源所不具备的优势,通过对文化资源价值的深入发掘利用,不仅能将其自身内含的文化符号进行商品化而获得经济利益,而且还能赋予其他传统商品以特定的文化内涵,从而极大地增加商品的附加值;通过文化资源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所产生的裂变效应,不仅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而且还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数字传媒产业等新兴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极大地优化了城市的产业结构,提升了城市经济发展质量。
(二)文化资源是满足文化需求、提高人文素质的基础条件
文化主要作用于人的精神思想领域,突出的功能是“以文化人”,文化是人类向上的活动力和创造精神。文化资源作为人类创造性的实践所积累下来的宝贵物质与精神财富,具有多重的价值功能,不仅能满足人民的物质消费需要,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尤其是文化资源中以思想道德、价值观、行为方式、生活式样、文学艺术、文化教育、传统技艺等形式存在的精神文化资源,具有创造精神动力和提高人文素质的功能作用。作为社会主体精神和价值导向,跟这个城市的历史和传统密切相关,是城市历史的聚集与积淀,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使人们更加容易认同和接受。因此,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独特的优秀文化资源,有利于培育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生活信念,鼓舞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文化资源是突出城市个性、彰显城市形象的基础条件
城市文化的构成可以分为实体性要素和人文性要素。实体性要素主要是城市的地理自然环境、公共环境等特征,现存建筑及其风格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人文性要素则是一个城市独特的历史、城市精神、市民风貌、行为方式等种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前者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后者是城市的内涵和底蕴,是一个城市个性特征的内在表现,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内在的、独特的、持续性的。因此,城市的个性特色主要取决于城市的历史积淀,要以自己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作底蕴。从城市整体形象而言,宁波城市因特定自然地理环境而形成的城市肌理、街巷格局、历史建筑和历史景观等地域人文化特征,形成历史文化名城的鲜明形象;从城市居民的个体而言,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尤其是浙东文化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宁波人特有的文化品格,以及创造的经济与文化成就,更是城市发展不竭动力源泉。在当今众多城市“千城一面”的情形之下,要充分认识历史文化资源对宁波发展的战略意义和作用。
(四)文化资源是培育竞争优势、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基础条件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文化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财富之源。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和国家间的激烈竞争中,文化对聚集人才、资金等发展要素、优化发展环境起到关键作用。文化竞争力决定城市竞争力,城市文化竞争力是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文化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形成与强弱。主要体现为通过挖掘开发城市优势的文化资源,发展优势特色文化产业,能够极大地增加城市经济发展的附加值和文化含量,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实力;通过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繁荣文化事业,促进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社会习俗的形成,培育一批有理想、有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有利于优化社会发展软环境,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