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然物崇拜

自然物崇拜

时间:2023-0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自然物的崇拜曾经存在于云南边境地区所有的族群文化中,崇拜的对象五花八门,几乎涵盖了所有与边民生活相关的事物。其中比较普遍的是对神山、神树、火和水的崇拜。(一)神山云南的山很多,特别是边境地区,基本上都可以称为山区。神山的树是不可以砍的。四是对不敬神山、违反禁忌的翁丁人的现世惩罚。不同的族群文化中,选择神山的标准会有所不同。
自然物崇拜_精神世界里的欢愉——云南边境民族的民间信仰

对自然物的崇拜曾经存在于云南边境地区所有的族群文化中,崇拜的对象五花八门,几乎涵盖了所有与边民生活相关的事物。其中比较普遍的是对神山、神树、火和水的崇拜。

(一)神山

云南的山很多,特别是边境地区,基本上都可以称为山区。连绵的群山,既是当地农民种植粮食、经济作物的农田,也是他们去世后的埋葬之所。可以说,老百姓的生活与当地大大小小、或高或低的山峦紧密相依。边境族群中,对神山的崇拜非常普遍。如生活在麻栗坡的彝族普标支系,每个村寨都有一个“神山”,“在神山上找一棵醒目的大树,这棵大树最好是毛木树,选不到毛木树也可选其他树。这棵树的树脚便是祭山神的中心地点,祭坛就设在这棵树脚下。祭山神的供品及费用,以户轮流列支,周而复始,世代沿袭。时间一般选择在正月初六。祭山神前不准挖地、伐木、滚石、割草、骑马、打伞、戴凉帽、做针线活等,外族人或外地人到此也得遵守他们的规矩”云南省麻栗坡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麻栗坡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页。

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翁丁佤寨(见图1-1),尽管笔者去调查时是1月份,但是这里的温度依然宜人,青山绿树掩映下的这个寨子,已经需要门票才能进去了(见图1-2)。

图1-1 沧源县翁丁佤寨

图1-2 翁丁佤寨已经成为旅游景点

可能是旅游淡季,这里没有多少游人,村民们做着自己的活计,或放牛,或织布,完全是他们自然的生活状态。通往寨门的道路两边,林立着为旅游而架设的牛头架(见图1-3)、人头架(见图1-4),寨门前支起一只木鼓,当有游人进来时,值班的村民要敲响它,以示欢迎。翁丁寨设有景点,包括寨主家、博物馆、木鼓房、佤王府、杨家林等,其中有些是为展现佤文化而新建的,有些如寨主家、杨家林是一直存在并且仍然在使用的。如果说,作为旅游地的翁丁佤寨只是再现佤族生活、习俗的表演场域,那么,当游人的喧嚣远去,翁丁人从舞台回归幕后的生活才是其真正的“意义世界”。

图1-3 翁丁寨前林立的牛头架

图1-4 翁丁寨前竖立的人头架

在远离旅游区的寨子后面,有一座郁郁葱葱的青山——翁丁神山(见图1-5),这里没有旅游告示牌,却是翁丁人真正的信仰所在。

图1-5 翁丁神山

2013年1月24日,笔者在翁丁寨寨主家与寨主和几位村民探讨了神山:

村民:……神山里面的树不可以随便砍,谁砍谁就疯。那是绝对不能砍,连寨主也不能砍。它(神山)是从建寨的时候就建立起来的。

笔者:建寨的时候怎么知道那是神山?

村民:神山必须在寨子的上方不能在下方。

笔者:在寨子上方的都是神山吗?

村民:不是,要看山的形状和走向,或是树的形状。有些山连树都没有就不能做神林。要从很多树林中挑选一片长得比较好的,还是要剽牛杀鸡,看卦来决定。

笔者:是不是只要砍了神林中的树就一定会疯?

村民:也不是,如果你(是外地人)不知道这是神山神林就没有事,如果你是本村的人晚上回去就一定睡不着,会疯的。

笔者:一般都什么时候去祭祀神山?

村民:过年前十多天,寨主选定日子,“魔巴”带着5人、7人或9人,一般是单数,不能是双数,单数是吉利的数。打猎必须带单数子弹,单出来的这颗就可能打到大的猎物,单数对我们佤族来说是吉利的数。

笔者:祭祀神山的人有什么要求呢?

村民:女人不可以进去。日本女人去过,他(山神)不管,他不知道你是北京人还是上海人,他不理了嘛,如果他知道你是翁丁人,他就收拾你。当地的神就管当地的人,他认识每一家的每一个人。神山是一个寨子的,“侬不乱”是一种树神,树神和山神合起来,就是会把你骨头弄断的神,如果你乱砍以后,他会让你手断、脚断、耳朵烂。是佤族最怕的神,他会把你的手脚弄断,医不好,比癌症还厉害,祖祖辈辈都会传下来,都会有一个残疾人。而且会世袭这种病,他会一直诅咒。

笔者:砍过后,听说可以放一块石头压着?

村民:不是,那是一般的树,比如盖房子的树。神山的树是不可以砍的。有专门砍树的山,可以砍,是供神的那个山就不可以砍了。我们不能乱招惹他(山神)。来到民族地区不能随便撒尿,神灵知道的,神灵会整(处罚)的。

笔者:很厉害……

村民:翁丁的山神是很厉害的,人家(外寨的人)不敢惹他,过去(指云南解放前)岩卡人来猎翁丁人的头去祭祀谷子,祭祀就是为了让谷子长得好。他们远远地看见翁丁人在围着火跳舞,就是进不来。

笔者:为什么进不来?

村民:说明寨子的神很厉害,保护所有人的平安。他们就很害怕,就逃跑,然后不小心掉进水沟里,沟里插满了刺,就像寨子的墙,他们就奇怪了,以后就再也不敢来砍翁丁人的头了。

(寨主拿来一种剽猪的工具)

村民:祭祀山神的时候就用这个剽小猪,不用刀。

笔者:要小的吗?

村民:没有生过小猪的小母猪,把小母猪煮熟之后用它的各个部分供奉神灵,各个地方的神灵都要来。

村民:那个煮熟的猪肉,每家一碗。相当于神在前吃,吃最好的部位,人在后吃,神吃好了,我们才可以吃。

笔者:男的女的小孩都可以吃吗?

村民:可以。访谈人:原源,访谈对象:翁丁佤寨寨主及村民,时间:2013年1月24日。

翁丁的例子中,他们的神山近似于寨子的保护神,构成神山神圣性的要素至少有四个:

一是神山本身的位置、山体形态要符合要求,其间的树林要茂盛,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比起寻常之物要更优秀是人们选择神圣事物的心理预设。

二是在建寨时就要确定,且需要占卜看卦,这就赋予神山合理的神圣性,同时老百姓也就很容易予以认同。

三是有关神山灵力的传说,特别是曾经阻挡了前来猎头的外人,神山对翁丁强有力的保护与“历史事件”结合起来,激起的是翁丁人的自豪感,从而进一步强化对神山的崇敬。

四是对不敬神山、违反禁忌的翁丁人的现世惩罚。特别是那些翁丁人连名字都叫得出来的人,是他们身边的人发生的事,这种震撼相当强烈,从而产生的对禁忌的恐惧更加强了对神山的信仰。

可见,所谓的“万物有灵”并不是将所有的事物都加以崇拜,在这些事物中,崇拜的对象是有选择的,而且,这种被选择的事物要通过占卜、传说、禁忌等不断地强化,才能走向神圣。

不同的族群文化中,选择神山的标准会有所不同。勐腊县勐满镇有两个克木人的寨子,其中一个叫曼暖远。曼暖远的寨子里有一个“公房”,就是寨子的村支部委员会,“公房”的二楼供奉着寨神(见图1-6)。

图1-6 曼暖远公房中的祭祀屋

但这并不是克木人传统的祭寨神方式,在笔者对此处的调查中年轻的村长对我们说:

“按理来说我们要有一座山去祭拜,但是我们寨子没有山,都是平的,所以说我们就搬到公房里,专门有个小房子去祭拜。应该有个神山的,也不要大,小的也可以,别的寨子都是这样。凡是克木人的寨子都有一座神山,不能去乱砍,也不能随便乱动。”

以前看山的时候,选互相对着的两座山。其中一座山用来耕作,另一座山就是神山,我们就供那座山,山神就帮忙照看对面那座山上种的谷子。其他寨子多数是有山的,我们寨子算是在平坝上。我们没有这个山,就选在公房里面祭拜。

(在勐满的)另一个克木人的寨子,叫曼蚌索,他们就有神山,就不祭拜公房了。他们在山脚下去拜。访谈人:原源,访谈对象:曼暖远村长,时间:2013年8月13日。

克木人选择神山的方式虽然与沧源佤族有区别,但在信仰本质上,神山都可以看成是本寨的护佑者。

图1-7 勐根村

图1-8 老达保寨

虽然在名义上,认同神山神圣性的范围是本寨人,但是,对于在共同地域生活的其他族群来说,也会有所敬畏。如果举寨搬迁,另一个族群迁入时,会怎样对待原来的神山呢?在澜沧县勐根村(见图1-7)的老达保寨(见图1-8),中心广场的后面有一座山。对于这座山是否为神山,村民们似乎并不清楚,甚至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

后来,寨子的副组长李保告诉我们:

“以前我们这个山不让砍树的,连石头也不能翻,怀孕的女人不能去,会出鼻血的。这个(地方)以前不是我们的,这个箐是叫纳西巴箐,那个山叫帕烈山(见图1-9),以前都是其他民族的。我们这个寨子是新的,以前我们都在老寨,我们来了以后,建了(基督)教堂,建成以后,老人家上教堂去祷告,祷告给主,祷告给上帝,说从今以后我们这个寨子的人就一辈子在这里过生活了。当天晚上就来大风雨,这边的山打了三雷,那边打了四雷,打雷以后山上的石头炸开,看见有白森森的东西,那个就是鬼在的地方啦,祷告以后山上的树我们就可以砍啦。后来就没有问题了,(鬼)被赶出去了。”访谈人:原源,访谈对象:李保,时间:2013年1月15日。

图1-9 老达保帕烈山

老达保是信仰基督教的拉祜族寨子,当他们从老寨迁居此地后,遇到其他民族曾经的神山,这座神山被传说得如此诡异,一来限制了寨子的生活范围。二来增加了心理负担。因为不是本寨人自己认定的神山,所以在情感上没有亲近,只有恐惧。三是基督教的信仰已经确立,信徒们认为,上帝有能力赶走“鬼”。“鬼”被赶走后,曾经的神山就成为一座普通的山。

(二)神树

云南山多、树多,很多族群都有自己信仰中的神树。如金平的哈尼族对金竹、棕树、梨树、刺桐树、万年青树等特别重视,把村旁树木比作围墙,不让灾难、邪恶、瘟疫进寨,并认为树好水好,儿女才长得漂亮聪明,故将村旁树林视为神圣之物。云南省金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金平县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22页。陇川的阿昌族认为:“立于村头或寨子边的高大而奇特的怪树中附有神,于是确定它为招先,并在被确认为招先的怪树面前竖一石块为标志。每年祭两次:一次在春耕,祈求招先保佑丰收。另一次在秋收时,祈求招先保佑丰收,果实不受侵害,一般由最初立寨的人家主祭。”云南省陇川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陇川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836页。

在勐根村傣族聚居的大寨和小寨,当地村民给我们介绍了多棵神树,除了大榕树等比较高大的树种外,最有名的就是一种叫“莫犀利”的树。2013年1月22日,我们来到大寨,接待我们的大寨妇女主任和一位老人领着我们去看神树,在路上,妇女主任对我们说:

“那里有两棵树在上面,很大,很大,只是我们女的不能去。下面是可以去的,但是上面我们不可以去。(神树那里)以前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春节的时候,我们把自己做的粑粑供给神树,还有就是你可以去换零钱,然后给他,不是硬币,是纸币。到时候会有老人去做那个架架,这些东西就都放上去,然后到时候又统一收回来,全部放在寺庙里面,就是那个钱不能随便动的,我们这里如果动了寺庙里面的钱就会变得疯疯癫癫的,以前我们寨子是有好几个的,但是后来都死了。”

……春节的时候,我们只是给他(神树)做个小礼而已,没有很隆重,只是老人过去做小礼,最隆重的是4月份新年的时候。意思就是过年过节的,我们给他送点东西,保佑我们健康啊、平安啊。

……其他时候一般我们很少去(神树),我们是有(固定)时间去的,还要给老人家看了以后才去,要选定时间以后才能去。就是如果我们不看时间,那个神仙不在,我们去求也是白求的。

图1-10 大寨的神树

图1-11 神树下的寨心

远远的,就看见了神树(见图1-10),高大、健壮、醒目,矗立在一片平坦田野上接近尽头的位置,当我们走近神树,看到枝叶繁茂的树下有一个用竹片围起来的中心(见图1-11),同行的老人解释说,这是给树神建的,祭拜用的糯米饭、钱等就是装在那里。每年春节的早上,年轻人来到这里打扫干净,到了中午,老人就在这里祭祀。

妇女主任说,傣族人对“莫犀利”都很尊重,虽然大人们并没有刻意教育孩子,但孩子们的信仰却生成在耳濡目染的文化环境中。

与大寨相邻的是小寨。大寨与小寨甚至崇拜同一棵“莫犀利”,妇女主任这样解释:

“我们小寨和大寨都共用一个神仙,这个才是真正的寨心,就是他们寨子那个只是一个副寨心,就像是每个寨子一个队长,一个副队长那种感觉。”

小寨的刀会计是个普通话讲得很好的小伙子,问起神树,他说神树就是大榕树,也就是大车树(见图1-12):

“树还是一小棵的时候,我们都是爱护的,小的那些我们都是用线拴起来的,要保护它们的。”

图1-12 小寨神树

而且他说,原来小寨的路口有一棵大青树,修路的时候没有办法,要砍,傣族人不能砍那棵树,后来是花钱请其他人砍的。对于神树,这位会计后来又说:

“大寨和小寨都有一种正宗的神树,就是叶子是圆圆的,叫‘莫犀利’。这种树是比较有名的。就是你当了和尚,想还俗,别人又不批,你就去那种树底下磕头,然后穿了便服就可以啦。”以上几段对话,访谈人:原源,访谈对象:刀会计,时间:2013年1月21日。

在勐腊县勐满镇的邦善村,是一个傣族寨子,这里居住着旱傣和水傣。据村长介绍,旱傣和水傣原本是隔着一条路,现在都混居在一起,而且通婚,所以邦善村中,虽然旱傣和水傣的神树不一样,但是“旱傣的神树水傣也跟着去拜,水傣的神树旱傣也会去拜,不分了”。

邦善拜神树,日期也不同,水傣是在每年农历九月份,旱傣是春节的时候拜。如果老人选好了日子,就算下雨也要去。届时,每家要出一只鸡,没有鸡就出十块钱。每家的男性去拜神树,禁止女性参加。主持祭祀的是村中专门管理寨心的人,他要先说些祈祷寨子平安等的话,然后大家杀鸡,在神树下一起吃顿饭。

作为神树,是有禁忌的。在邦善村的村长家里,村子的庙长对我们说:

“这个大树,不能去大便小便,女人都很少进去。以前有家不小心把大便小便弄到神树那里,家里就有人生病了。一定要相信这个。小娃娃都不敢去大便小便。”访谈人:原源,访谈对象:邦善村庙长,时间:2013年8月10日。

有些地方的神树被人格化,如麻栗坡彝族的拉基支系认为:“树是神的化身,管着人的生老病死与六畜兴衰和庄稼丰歉,又管着风、雨、雷、电等。每户选定1棵神树外,全村集体再选3棵大树,作为集体祭祀活动之用。这3棵树是兄弟,是神的化身,是他们祖先的化身。传说他们的祖先遭异族残杀,只剩3兄弟,死后分别变成3棵树,主宰着拉基支系。位于正南的是老大,名叫‘嘎叭’,专管拉基支系头上的天;位于西面的是老二,名叫‘听明’,专管拉基支系脚下的地;位于东面的是老三,名叫‘可怪’,专管拉基支系的安全,统率神兵。每年腊月十五日祭神树,是请求拉基支系杀猪过年;正月三十日祭正南神树,祈求一年风调雨顺,消除灾难;二月三十日祭西面神树,是祈求动土春播和让禾苗出齐快长;东面神树是在本村与外界人发生冲突或械斗时才祭祀。”云南省麻栗坡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麻栗坡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188页。

而在沧源佤族的糯良大寨调查时,提到神树,村民说,前几年有一个老头在这里种了一棵树,佤族叫“恐隆”。那种树无论长在什么地方都不可以碰它。平时每年要供奉它一两次,所有的老人在树下吃饭,并杀一头猪,吃完后把猪骨头挂在树上。猪由村委会提供,没有村委会以前,是由头人来提供。一般是没有下过仔的母猪,比如第一次杀30斤的猪,第二次杀个50斤的,再下次就是找一头没有生过崽的母牛。这棵神树也有禁忌:

“树下不送鬼,每年一两次老人到那里吃东西,平时有寨子里的狗啊猪啊到那里拉屎是不能随便打扫的,要等到老人看了好日子,吃饭之前才能打扫,也不用管猪啊牛啊去拉屎。供‘恐隆’每家拿出来供奉的烟酒由老人一起分了。”访谈人:原源,访谈对象:李姓村民,时间:2013年1月26日。

(三)水火

人类要生存和生活,都离不开水与火,然而,水与火又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对于这两种崇拜物,在信仰形态上也表现出“爱恨交织”的复杂样貌。

翁丁佤寨,在祭祀神山的同时也祭祀水神,在他们的观念中:

“水神也是一个很大的神,没有水不能生存。在建寨的时候,就根据山形选择水源,带着小鸡去祭祀他,我们要在这里生存,期望他保佑我们不受干旱。每年祭祀一次,要不然水会漏了,会跑了。……(现在有自来水了)但还是去祭祀自来水的源头,必须去祭祀,不去祭祀(水)就不来了。为什么翁丁有那么大的树,就是因为信仰。”

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有水才有丰收,有水才有葱郁的山林,所以,祭祀水神,就是要敬他,把水留住。

然而,勐海的布朗族将水神“色架翁”视为最恶之神。水神通常由布占主持祭祀,祭品为3套衣服、1把伞、1盒饭、1个土锅、若干碗筷及鸡。举祭时用祭品供奉,继而投入河中。云南省勐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勐海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5页。

火神是布朗族赖以开荒的生产之神,他们“在放火烧地之前要举行祭祀活动,祭品为公鸡和饭、竹笋、茶叶三样混合之物。将祭品供于待烧之地前,祷告说:‘山火神、地火神,请将看到的草木烧光,别让烧出地界。’祭毕,滴水,放火烧地”云南省勐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勐海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5页。

芒市的景颇族在云南解放前曾经有过“送恶火,取新火”的习俗,这种习俗背后的观念是把火分成善和恶两种,善火是帮助人们炊事、取暖、刀耕火种的,恶火则带来灾难,房屋如遭火烧,要在被烧过的宅基上举行送恶火的仪式。“在那里放一个水槽,各家拿一根燃烧着的木柴,到水槽边用水将火浇熄。然后,经过占卜选出一个人,拿着木柴头朝寨外走,另一个人持刀作追赶状,同时全寨的人都呐喊助威,意思将恶火赶到深箐或水塘里。在赶走恶火后,再举行请新火仪式,用干竹摩擦出新火,作为火种供各家把火塘点燃。”云南省潞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潞西县志》,云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30页。西盟佤族的接新火与此类似,在“佤历气艾月,即公历5月,先要在窝朗家杀鸡占卜,开头人会议,商定接新火日期,也有的村寨是将日期定为年内本寨发生的第一起火灾。佤族民居多为草竹木结构,容易起火,而发生火灾被认为是鬼神作祟,所以‘接新火’就是要送走旧火神,迎接新火神。届时,全寨忌农事活动三天,第一天杀鸡占卜,禀告‘莫伟其’神(是佤族创世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一切的最高神癨,也有说是母系社会时佤族共同的祖先。)祈求保佑,并做物资准备;第二天祭祀,由魔巴念咒语后,立即通知全寨各户把火种全部熄灭,接着由魔巴带领几个人把一些熄灭的火炭和一只大公鸡送到寨外空地,火炭埋入土里,公鸡活放野外作祭品。然后返回寨内‘造新火’。一种方法是把一根一米多长的干盐酸木树的一端插入土中,上端破为四瓣,中间夹入火草,四人用两根藤篾交叉对拉,摩擦至高温起火;另一种方法是用一段干竹筒,筒内放入火草,两人用一条干竹片横锯竹筒直至高温起火。当火燃烧起来的时候,魔巴大声呼叫:‘这是我们自己造的火,是我们借来的新火,不是岩曲(火神)的火,大家要爱护他,他不烧我们的房子,不烧我们的粮食……’念完后,各家争先恐后把新火种取回家。第三天,全寨出动,修水沟、挖水塘、砍竹筒、搭楼梯,把盛满水的竹筒、铁锅等安放在屋脊上,预防火灾发生”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西盟佤族自治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