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姿态动作的使用与运用

姿态动作的使用与运用

时间:2023-03-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与语言密切相连并有助于“图解”言词的手势为图解势,如给人指路时的手势,这类手势具有编码和译码双重功能。姿态动作作为非语言沟通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非语言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日常沟通和交往中,姿态动作在向人们间接传递着一种潜在的、隐形的含义,在维护人际关系、保证沟通的成功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姿态动作_论人际沟通

近年来,人们对身体语言的兴趣骤增。正如许多研究表明的,我们也许能停止有声语言的传播,但不能停止无声语言的发出,我们的姿态动作总是有意无意地“泄露”我们内心的秘密和蕴藏的信息。这是因为,人的每一种姿态动作都是人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信息的外化;同时,它们同那一片刻中作用于我们的某种事情往往相关。如双臂环抱表示防御,开会时独坐一隅意味着傲慢或不感兴趣。而每个人也都能够根据传播经验和文化背景从体语中推断或“破译”出有关信息,并加以运用;还有,姿态动作总是跟其他人的存在相联系,而变化的实质则取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人体能够发出多达70万个不相同的信号。埃克曼和弗里森认为,不论身体动作多么复杂多样,它们都可以分别归人符号势、图解势、调节势、心情展示和适应势等五大类别之中。“V”形手势和“OK”手势(用一只手的食指尖与拇指尖相接),就是有准确含义的符号势。与语言密切相连并有助于“图解”言词的手势为图解势,如给人指路时的手势,这类手势具有编码和译码双重功能。那些能帮助我们与其他人相互作用的身体动作如点头、手势、变换姿势等,叫调节势,因为通过这些动作能调节人们的相互关系。心情展示是反映我们的一种情绪(紧张、激动、伤心、沮丧)强度的那些行为。适应势通常与自己或对别人的消极感情有联系。例如,当某人的不舒服感和焦虑感增加时,他在人前的掐、抓、摸等适应动作就会增加。

人们使用姿态动作不外乎两个修辞目的:加强一种思想或观点;帮助描绘某些事情。但有一个总的要求,那就是适宜和协调。就是说,你使用的姿态动作应与讲话内容相宜,并与受众的期望相符;在表达意思时,要使语言与动作合拍一致,身体的各部位有机协调。

坐的姿势可以说是姿态动作最好,也是最丰富的表现方式。典型常见的坐姿有以下几种:

●坐得越近越亲密。谁都不会和自己不喜欢或不感兴趣的人坐在一起,而且相邻而坐比相对而坐,意味着更亲密。心理学家曾在某大学的餐厅发现,恋爱的男女都是相邻而坐而不是相对而坐,尽管相对而坐便于交谈,但相邻而坐却意味着双方已融为一体。

●在椅子上深坐且双手合在一起成尖塔状的人,表明其此时十分悠闲、安宁、信心十足。

●在椅子上浅坐或坐在椅子的边沿并将双手搁在膝盖上的人,是表示对对方的恭敬,也表示对对方的话题感兴趣。

●坐在房间的最里边并注视房间人口处的人,多半怀有强烈的权利欲;背对人口处或坐在边角位置上的人,一般较自卑;居中而坐则是有自信心的表现。

●双手抱着脑袋而斜靠在沙发上的人,表明其对所谈话题已感厌烦。

姿态动作作为非语言沟通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非语言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日常沟通和交往中,姿态动作在向人们间接传递着一种潜在的、隐形的含义,在维护人际关系、保证沟通的成功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