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证明,大脑的工作特点之一就是对有适当难度的学习或研究项目,能相对地保持较长时间的兴奋状态。
有经验的教师们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善于把同样的教材“变”得有一定的难度。比如在讲“勾股定理”一节的时候,如果课后的习题或课本上的例题过于简单——只要学生们记住了“勾方+股方=弦方”这一公式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出,那么,这些老师在讲完这部分内容时,就会立即拿出课本之外的几道题来。虽然这些题的解答均与“勾股定理”有关,但是它们的难度却增加了——必须认真动脑、积极思维才可能做得出。学生们的积极性立刻会被调动起来——这些题的难度使他们发生了兴趣;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考虑大脑工作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们去做一些无须费力的习题,那么他们在做这些题的时候则会感到乏味——这对于消化和巩固课堂知识,对于锻炼和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增长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干来说,其效果绝不会理想。
一、用脑要保持适当难度
为什么对那些有适当难度的课题,大脑能保持长时间的积极兴奋状态呢?
难度可以激发兴趣。面对有适当难度的项目,人们会产生兴趣而跃跃欲试。这时,大脑会进入兴奋状态。人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而导致大脑的积极思维:归纳、分析、综合、处理,这一连串思维的连锁反应会以高速度进行。当这一切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时,人们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困难的解决,增强了人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使脑的机能得到了有益的锻炼。
我们之所以强调难度要适当,是鉴于人脑工作的这一特点的:新的知识若与脑中已形成的知识链很快地联系到一起,学习的效率就高,效果就好,而这种联系能否形成则与难度有关。
如果片面追求难度,造成难度过大,新的知识与过去掌握的知识毫无联系,虽经苦思冥想,仍感费解,在这种过于超过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和已具备接受能力的情况下,大脑是处于超负荷运转的,那么就必然导致处于兴奋状态下的大脑很快转入抑制状态,用脑者本身就会感到疲劳而兴趣锐减,注意力的集中将遭到直接的破坏。
如果过多地降低了难度,学习的东西过于简单,仅仅是限于将过去的东西简单重复,不需要再花费什么努力,大脑很快会产生“满足感”,这同样是不能使注意力长时间集中的。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应当正确地安排难度,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这一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科学用脑,使目标既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的链条中找到连接点,又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
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在安排自己的总体学习计划时,一定要注意使整个进度快慢适中,既不能使进度太快,也不应太慢。学习进度太快时,对新的知识理解得不透彻,造成基础知识的不扎实,将影响以后的进一步提高。只有进度适中,才能保证透彻地理解消化,才能真正把所学的东西变为自己的知识积累,从而为自己大脑中的知识大厦奠定牢固的基础,在运用时才能做到举一反三、纵横捭阖。
如果进度太慢,就等于消极怠工,既消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使大脑养成了惰性,使它慢慢习惯于“低速思维”,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人们常说“没有压力轻飘飘”,这句话也适合用来形容大脑的工作。我们说,用脑如果做到了难度适当,进度适中,就会造成一种紧迫感,就会形成一种强度恰到好处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人们会感到紧张、兴奋,注意力将高度集中,观察力将分外敏锐、思维力将非常迅速与准确。在这种情况下,大脑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将得到可靠的保证。
二、循序渐进
知识本身是一个完整严谨的体系。任何一门专业知识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奥的。其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存在着很强的系统性、连贯性、渐进性。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源,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知识的流。可谓“环环紧扣,层层相因”。鉴于如此特点,我们必须在“循序渐进”原则的指导下,先浅后深、先易后难地进行学习。
“着急喝不了热豆粥”,“一口吃不成大胖子”,知识的增加是一个不断汲取、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用脑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
华罗庚教授说:“这方面,我年轻的时候是有过教训的。有时候,由于急躁,想学得快些,跳过某些必要的步骤,可是后来到运用的时候,发现是一锅夹生饭,还得返工重来。这样进度反倒慢了。这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循序渐进才是最好的方法。”他打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学习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来,你要想快些,一脚跨四五步,非摔下来不可。”
爱因斯坦在26岁时就创立了狭义相对论,正当他踌躇满志,扬开理想的风帆准备起锚远航的时候,却因为数学方面的知识不够,不能按预定计划进行,而不得不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继续这方面的学习。他回顾自己的经历时说:他仿佛在攀登雪山,脚下滑溜溜的,没有一点攀附的地方。顶峰在阳光下闪烁着明丽灿烂的光,在向他招手,可是这崎岖的路,这陡峭的坡,刚走了几步,又滑下来,回到原来的老地方。他沿着一条小路绕到背后,重新开始攀登,还是老样子,刚走几步,又滑了下来。面对着挫折和失败,他总结了自己的全部工作,找出了教训。他知道了:自己缺少一双登山鞋,缺少一根登山棒,而数学就是这登山鞋和登山棒。后来他请教格罗斯曼教授,教授告诉他要解开引力之谜有现成的数学公式——黎曼几何和张量分析。爱因斯坦在《自述》中回忆起这件事时深有感触地说:“数学在我求学时代并不太使我感兴趣,因为我天真地认为对于一个物理学家来说,掌握好基本的数学概念就够了。我认为数学里其余的部分对于认识自然是并不重要的奢侈品。这个错误后来我只好痛心地承认了。”
巴甫洛夫曾根据自己毕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和体会,给决心献身科学事业的青年们写了一封言词恳切的信,在这封信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一谈到卓著成效的科学工作所应具备的这个最重要的条件,心情就不能不激动。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再循序渐进。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要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的循序渐进的习惯。”
必须循序渐进。当大脑中的知识储备已形成了系统时,人就会对知识本身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这种兴趣和欲望使大脑在工作时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来。可能有的青年朋友认为“循序渐进”就意味着老牛拉车——慢腾腾,这是片面的。循序渐进中蕴藏着“跃进”,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由“渐进”到“跃进”,前者是后者必要的准备,后者是前者必然的结果,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必须循序渐进,因为只有循序渐进才能掌握系统的知识,而掌握了系统的知识之后,新知识信息才容易为大脑所接受。系统知识的特点之一是有自己严密的逻辑关系,因此,从认知的理论来说,它极容易认知新的事物,并把它纳入已有的系统而储存起来。而系统知识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当需要的时候,能迅速地从自己丰富的知识宝库中提取出最有用的内容来。
三、抓住最佳时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大脑在不同的时间的确有不同的效能。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有些时间里,你不管去做什么,都会觉得自己真是精神焕发,精力充沛,会感到反应迅速,动作敏捷。只要你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在这种时间内,你学习也好,工作也好,效率要格外地高,一小时甚至能抵两小时、三小时来用。然而有的时候,动起脑来却总是觉得好像机器生了锈一样:迟钝、呆滞。在这种时候,你甚至要生自己的气,你强迫自己去做什么,但却感到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思维不如平时灵活、机敏,而记忆力则更糟糕,本应当在5分钟之内就熟记成诵的一首小诗,却用了15分钟。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人类的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受一定的时间节律支配。在一天24小时之内,人脑的工作状况及在其指挥下的各种活动呈现高潮与低潮,相间有致的规律。在正常情况下,每天的高、低潮的规律是稳定不变的,只有在紧急情况下,当大脑发出强制性命令时,这种节律的稳定性才会被破坏。
所谓用脑的最佳时间,就是按照这种人体节律而周期性出现的高潮期。这种高潮期出现的特征是,在这一段时间之内,人的思维能力、注意力与记忆力呈最佳状态——思维敏捷、注意集中,记忆的速度快、质量高。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脑工作的高低潮期在24小时内并不一定在相同的时刻出现。我们在这方面都有自己的体会。比如,有的人经过长期实践,发现自己适合晚间从事脑力劳动。在每天下午3点之后至清晨2点这一时区内,工作效率最高,这就是他的节律特征——高潮期是下午3点至清晨2点;而有的则不然,觉得自己适宜于在早6点至7点,上午9点至11点,下午3点至晚7点,晚8点至10点这几段时间内从事脑力劳动;还有的则感到早8点至中午12点,下午3点至9点精力最旺盛,思维最敏捷……
不同人的节律周期不同,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果以统一的模式去束缚每个人的行动,硬性要求人们按统一的时间去进行相同内容的工作,这是不科学的做法。确定自己大脑每天之中的高效期并不难,只要在用脑实践的过程中,注意自己在不同时间内的不同感觉和用脑效率,并有意识地总结和分析,就能很快地找到自己的节律。
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重视并顺应这种自然存在的节律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缺乏用脑的规律性。今天用高效时间苦读书,明天则在高效时间睡大觉,又强迫自己在低效时间兴奋起来。长期如此,会把自己的生物钟搞乱,而有规律地正确使用,则会使高效时间固定下来。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儿子的信》中说:“清晨起来,上课以前用功一个半小时,这是黄金般的时间。凡是早晨我能做到的事,我都要把它做完。30年来,我都是从早晨5点开始自己的工作,一直工作到8点。30本有关教育学方面的书,以及300多篇学术著作,都是利用早晨从5点到8点的时间写成的。我已经养成了脑力劳动的节律;即使我想在早晨睡觉,也是办不到的,我的全部身心,在这个时间只能从事脑力劳动。我建议你用早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去从事最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思考理论上的中心问题,钻研艰深的论文,写专题报告。如果你的脑力劳动带有研究的成分,那只能在早晨的时间去做它。”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遵从这种规律,则会以相等的劳动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长时期地按规律行动,形成良好的读书、工作习惯,会形成“动力定型”,从而进一步强化其影响,这是我们每个人应注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