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谈彝族的马文化

浅谈彝族的马文化

时间:2023-03-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彝族长期处于耕牧并重的社会发展阶段,马在彝族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作为彝学殿堂中的一座知识宝库,荟萃了彝族传统文化之精华,既是前人为人类社会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供后人学习借鉴的知识财富。彝文文献作为投影彝族社会发展史的一面镜子,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客观地反映了各种文化事象,是我们认识彝族历史文化的依据。彝族祖先来源于中国西北地区,长期的迁徙与游牧生活总是离不开马,从而形成独特的马文化。
浅谈彝族的马文化_楚雄民族文化论坛(第八辑)

尹丽娟 邵红尹丽娟,楚雄州博物馆馆员。邵红,楚雄州博物馆助理馆员。

摘要:中国是世界马种的发源地和养马最早的国家之一。野马被驯化的时间距今四五千年,即新石器时代晚期。彝族长期处于耕牧并重的社会发展阶段,马在彝族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彝汉天地》里有“骑马配鞍镫”的论述,并记载了马鞍的制作、使用,至今彝族火把节还有赛马,农历八月的第一个属马日或龙日过草马节。

关键词:彝族 马文化 赛马 草马节

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彝族开化史上,先民较早地创造和使用自己的文字——彝文。彝文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字体系,无疑是彝族先民早已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凝聚着彝族人民的思想与智慧,体现了彝族先民的发明创造精神。彝文的使用极大地推动了彝族社会的发展,更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历史上彝族的文人史圣们,用彝文进行著书立说,形成丰富的文化典籍和众多文料。

彝族历史文献作为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其浩瀚的卷帙与广博宏富的著述内容,涉猎彝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彝族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它作为彝学殿堂中的一座知识宝库,荟萃了彝族传统文化之精华,既是前人为人类社会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供后人学习借鉴的知识财富。彝文文献作为投影彝族社会发展史的一面镜子,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客观地反映了各种文化事象,是我们认识彝族历史文化的依据。

彝文典籍《彝汉天地》原系云南省武定县那氏土司署内藏书,20世纪40年代由马学良、万斯年两位先生征集入藏于北京图书馆。书名为《彝汉天地》,但依其内容而言,通篇论述人之成长过程与为人处世之道,实为伦理道德之著述。

中国是世界马种的发源地和养马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马的形象最早见于甲骨文,再出现于青铜器上。我国的新疆现在还残存着比熊猫还珍贵的野马。野马是家马的祖先,它在我国已有几百万年的生活史。但被我们的祖先驯化的时间却最晚,距今四五千年,即新石器时代晚期。古籍上说:“自轩辕以来,服牛乘马。”轩辕即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黄帝,服牛乘马即驯服乘坐牛马的意思,也就是说,从黄帝以来才有了六畜之一的家马,供人役使。

据史籍记载,给马官定名字,始于周代。能力低下的马,叫驽马、骀马。良马古代称龙驹、天马、苍龙、龙媒、纤离、吉疆、腾马等。《周官》上说,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六尺以下的才叫马。果下马则是一种特别矮小的马,《后汉书·东夷传注》说此马“高三尺,乘之可于果树下”。陕西宁强现存一种矮马,成年体高不到1米,体形玲珑,运步稳快,体质结实,善走山路,当地用作山地驮运、拉磨拉碾或旅游代步。巫其祥.中国马文化的历史[N].西安日报,2014-01-27.

我国从夏代初年开始养马,之后养马始终是畜牧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周朝时期,对马的认识和驯养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把握,朝廷还专门为马盖马厩,设官职,配人员,负责马的放牧、饲养、调教、乘御、保健、繁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马政制度;与此同时,对马的选种、长势、鉴别(相马)、管理、疾病防治等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之后,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养马的著作,如《马书》《相马经》之类。我国的少数民族,过去许多是以游牧为生的,如蒙古族,更对牧马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到了农业社会,马的食用功能减退,主要用作交通工具。以马代步,骑马出行,骑马行商,骑马传邮,马驮运货,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马都是当时社会主要的陆路交通工具。马车的出现使马的交通运输功能大为提升。我国西南山区,山路崎岖,多以马驮运货,牵着、驮着、走着、赶着十余匹或百余匹马,结而成帮,称为“马帮”。

古代作战方式,主要有步战、车战和骑战,其中的车战和骑战都离不开马,因此,东汉有位愿“马革裹尸”的将军马援说,“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在冷兵器时代,交战双方拥有马匹的数量,往往是代表军力和决定胜负的一个标志。战国七雄之首的秦国,有车千乘,骑万匹,卒百万,兵强马壮。秦始皇兵马俑坑内的大量战车、骑兵俑和步兵俑,就是秦国强大军队的缩影。

旧时还有祭马的习俗。春祭马祖,马祖就是马在天上的星宿天驷星,祭马祖是为了祈求马匹的兴旺;夏祭先牧,先牧就是牧马的创始人,祭先牧表示不忘其恩德;秋祭马社,马社就是马厩这块地方的土地神,祭马社是为保佑马的平安;冬祭马步,马步神是主管马灾疫的,祭马步神是为使马免受灾疫。全国许多地区还信仰马王爷,建有马王庙,农历六月二十三为祭马王节。马王爷据传是西汉时降汉的一位匈奴王太子金日,身材高大,容貌威严,汉武帝时官拜马监。他笃实忠诚,为人爱戴,民间以他为马神,画纸上绘以四臂三目,颇显得狰狞恐怖,神牌上写着水草马明王。过去,农家、车马店、驮运帮、骡车夫、马骡驴商贩乃至军队以及使用畜力的磨油、磨面、磨豆腐等店铺作坊,都要祭祀马王爷,连酱园业、糕点业也将马王爷作为行业神之一。此外,我国有些少数民族结婚时男方要送女方一匹小金马、银马或布马,表示吉祥;丧葬时或以马殉葬,或以马俑陪葬,或在墓前立石马,或扎制并焚化纸马;云南纳西族的葬俗有洗马的仪式;朝鲜族的婚礼新郎骑马迎亲;旧时满族有祭祖马的习俗,蒙古族有赛马并用马奶酒祭祖先、天地、神佛和招待远方贵客的习俗。

《彝汉天地》里“骑马配鞍蹬”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由于彝族长期处在耕牧并重的社会发展阶段,马在彝族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彝族祖先来源于中国西北地区,长期的迁徙与游牧生活总是离不开马,从而形成独特的马文化。彝族地处高寒山区,以山地地形为主。生产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山地耕作为主,靠山吃山,经济也比较落后。放牧和狩猎成为其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形成了一套适应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马是他们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在婚俗迎娶中,人们往往将马作为首选之物,随着岁月的流逝,结婚骑马成为彝族结婚礼仪中的一部分。这也使彝族自古形成了养马、骑马和使用马的传统。另外,在许多彝族聚居区,每年的火把节都要举行赛马活动,场面非常热闹。彝族人对养马的崇尚也反映出他们生活的贫困、生产力的低下,因为生产工具在某种程度上是决定生产力水平的。

彝谚云:“上山赶牛群为乐,出门骑骏马为荣。”《彝汉天地》一书也说:“昼乐骑大马,夜安住好房。”生活中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坐骑、马具等有关马的许多事象对彝族的认识、思维,乃至文学创作,均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句诗文正是产生于彝族畜牧文化背景之中。彝家子弟自幼善骑,少年时代骑马较随便,可以骑滑马(即不用任何马鞍具),但成年之后再去骑滑马,则被视为轻率不庄重之举,必遭耻笑或非议。所以,“骑马配鞍蹬”象征骑马人之稳重端庄。彝族十分注重马具及其饰物。如彝文《作祭献药供牲经》曰:“一日饰马饰马兮,饰马饰马首,额间饰月形,耳插马缨花……饰马饰马背,鞍前卧黑猪,鞍中踞小豹,鞍蹬犹金钵,鞍敞如燕旋……”旧时坐骑及马具饰物的繁简、贵贱,反映主人的身份、地位及其尊卑、贫富。朱崇先.彝文《彝汉天地》译注[M]//彝族典籍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对于马具的产生,彝族有个美丽的传说故事。据彝文古籍《勒俄特衣》记载,远古时候,马十分凶猛,常常吃人。有一天,支格阿龙外出旅行,在路上遇到一群马,马见支格阿龙一个人,觉得不够吃,就问:“喂!肚子饿了,哪里还有人,让我去吃。”支格阿龙说:“这附近没有,很远的地方才有,我本来可以带路,但走不动了。”马说:“这不要紧,你骑我背上,我驮你去。”支格阿龙说:“你背上那样滑,我怎么坐得稳呢?”马说:“你去找个垫子放在我背上,不就可以坐稳了吗?”于是支格阿龙找了个垫子和可以坐的鞍子放在马背上,又说:“这样还是不行,我会滚下去的。”马又说:“你找根绳子让我含在口里,你拉着就不会滚下来了。”于是支格阿龙就找了根绳子编了个笼头套在马头上,用鞭子重重地抽打,边打边问:“你还吃人不?你还吃人不?”马被笼头套住脱不了身,被打得只好求饶说:“饶了我吧,我以后再也不吃人了!”从此以后马就再也不吃人,被人类征服了。土哈(胡金鳌).凉山彝族赛马浅谈[J].四川体育史料,1983(4).传说毕竟是传说,事实上马具的制作和使用,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经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改造和完善得来的。

在云南晋宁石寨山10号墓中出土的一件叫“鎏金骑士铜贮器”上看到的是平坦的鞍子,鞍子上配了腹带、攀胸,没有后&和马镫。但在12号墓中出土的一件西汉中期反映战争场面的贮贝器上看到的却是马鞍下沿两侧各系一绳,绳端结一圆圈,骑马人的双脚大拇趾伸入圈内,蹬向马腹前。张增祺.我国最早的马镫是云南少数民族发明的[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说明这个时期,在云南少数民族先民中开始出现了现代马镫的雏形。到了西汉后期,这种雏形的马镫又有了改进。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的一件祭祀贮贝器上塑有两匹被人乘骑的马,其中一马的鞍两侧绳圈下端另结一条形木板,骑士的双脚蹬在其上。这时的骑乘者不再用双脚的大拇趾套绳圈,而是整只脚踏在木板上,显示出舒适的感觉。晋代以后,不仅有了各种样式的马镫,也开始出现了先进的高桥马鞍。四川省昭觉县碗厂乡的唐代博什瓦黑石刻画——《南诏王巡视图》上看到与真人一样大小的一行6人所骑的马具是典型的凉山“建昌马”,所用的马具是带缰绳的笼头,配有腹带、攀胸、后&(装饰了铃铛)的高桥马鞍以及鱼口式木马镫。这种一千多年前的马具,彝族人至今还在继续使用着。

马鞍是马具中体积最大,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彝族人的马鞍属于“高桥马鞍”类的,前攀较高,下山时不会前倾滑下,后坐靠翘度适中,上山不会后仰滑落,赛马时也不影响飞身上马,方便实用。彝族人马鞍的制作很讲究,据说制作出来的马鞍还分“瓦布”“瓦嫫”,即公母之分。马鞍用4块木头以公母榫头拼成,分前攀挡牌、两斜面腰、后坐靠。木头榫合后,前后表面用一层牛皮或羊皮粘贴缝合。马鞍做好后,还有在斜腰的两侧内垫两块塞了羊毛或棉花的皮枕,以免马背受到擦伤。鞍长一般38~45厘米,宽约28厘米,高23~27厘米。

从装饰物上来看,马鞍分髹漆马鞍、都塔饰马鞍和银都马鞍三种。据说历史上曾经还有金马鞍、铜马鞍等,但现在已见不到实物了。髹漆马鞍是在做好的包皮木马鞍上着黑漆,或用黑、红、黄三色绘纹饰图案。黑漆马鞍顾名思义髹纯黑漆,但有的在漆后的马鞍边沿处专门雕刻了线条,作为装饰。彩色马鞍是用黑漆作底色,然后以红、黄二色在其上绘花瓣、蕨尖、鱼刺、马牙、火镰、四方位等有含义的图案。有的图案是为了出行保佑平安而绘的辟邪图案。朱叶先生翻译的彝文古籍《万事万物的开端·附录》就有这样一段文字:“马背上备好阿火鞍,走坡坎像走平地,爬高山像走平川,越沟谷,跳悬崖,像在湖上行船——马鞍上有辟邪的图案。”都塔饰马鞍是在髹漆马鞍上镶嵌扁圆形的砗磲饰片,使马鞍的色彩变得更加艳丽夺目。银马鞍则是在整个包皮木胎马鞍的面上包裹一层锻压着各种纹饰图案的银皮,其图案多由乳钉、树叶、虫鸟、鱼刺、曲线条等纹饰组成。这三种马鞍中,髹漆马鞍的数量较多,都塔饰马鞍和银马鞍的数量相对较少,价钱也要贵些。

马鞍的配件较多,有腹带、攀胸、后&、马镫、毡垫等,配件虽多,但其功能各有不同。马鞍必须用腹带来固定,上坡需要攀胸,下坡又少不得后&,否则马鞍就会前后左右滚动,不利于在山地骑乘。腹带是套着马肚子固定马鞍的带子,多用羊毛、麻或棉织成。攀胸是经过马胸前固定马鞍的带子,此带子比腹带要窄一些,也是用同样的材料做成。后&是经过马尾巴与马屁股之间来固定马鞍的绳子。绳子的中部套一截羊毛毡子来垫马尾,其余的两端各套上可滚动的骨珠、木珠、砗磲珠、玛瑙珠或银珠。

彝族火把节的赛马,是在草坪上修一个圆圆的大跑圈,让参赛的骑手骑上各自的马匹,预备在起跑线上,等待着发出的哨令,同时策马直追,以第一个到达终点者为胜。各地都有固定的赛马跑道,彝语叫“九甘”,“九”意为“转”“跑”,“甘”意为“路”“道”。“九甘”一般不设在平地上,而是在各自的房前屋后寻一圆形小山包,先用锄头绕着山腰开一条便道,并将两头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圆圈,然后将马匹用绳牵着绕道行走数圈,让马熟悉便道并会主动绕道而行时,便飞身上马,扬鞭催马,绕着山包飞驰。如此早晚各一次,长此以往,骏马便会训练有素,并能在婚、丧、节日等大规模比赛中,稳操胜券。

凉山彝族从小会骑马,练得一身好骑技,在大规模的比赛中能获胜,不仅仅是自己的荣耀,也是全寨和家支的光荣,故而备受敬重。获胜的骏马也名扬四方,前来议买者络绎不绝,马价也猛增数倍。这大大提高了养马、赛马的积极性。赛马不仅是赛马力、跑速,而且也是赛骑技、姿势、技巧等综合性的竞技项目。赛马时一般分为若干组进行淘汰赛。赛马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赛速度的“大跑”,彝语叫“大踪”;一种是赛姿势的“小跑”,彝语叫“小踪”。彝族传统习惯上崇尚“小跑”,骏马在跑道上奔跑时,只见频频翻蹄,如行云流水,有些骑手手端酒杯稳稳当当地坐在马背上却滴酒不洒。

彝族“相马”有其独特的一套理论和方法。什么样的马才是好马,这有一定的标准。好的马匹其身体的各个部位都非常讲究。马的头要大,耳朵要向上且有力,眼睛要大而鼓,鼻孔也要大,这样才好喘气,马的嘴也要大,在赛跑时必须张开大嘴,跑时应该是埋头和嘴,以快触到地面者为佳。马的颌颊要大,这样才能够多吃东西。马鬃不能太厚,马腰肢不能太长,马肚不能大,马后腿不能太直,马蹄不能大,马旋不能长在马脖子上和马嘴上,认为长在脖子上是上吊旋,长在嘴上是吃人旋。马毛最好是纯黑色或纯绛红色。白斑点长在背两侧者被认为翅膀很好,白斑点长在两前肢或后肢者也很好,额头上的白斑点也很好,但白斑点从额头长到嘴角上的却不好。

彝族各地都流传有古代和近代各种名贵骏马的故事,这些骏马都有雅名。例如凉山喜德地区传说的“都都拉呷”骏马,传说它跑起来时连在草坪上歇息的云雀都来不及飞走就被它踩死,可见其速度之快。彝族对骑手的要求也相当苛求,特别是大赛时人们对选择谁来当骑手,一般都考虑再三非常稳慎,最后才做决定。一般要求骑手要身轻如燕,骑马姿势要好看,并且要胆大心细。如果马获胜,骑手都有不薄的彩礼。很多骑手从小善骑马,不怕苦不怕累,还要不怕死,也就是不怕发生意外事故。同时,很多骑手也是驯马师。彝族将跑马分为几等,例如“骏马”“跑马”“骑马”“驮马”。

凉山彝族的赛马内容别具一格,不仅要赛马力、赛跑速,而且还要赛骑术、赛姿势、赛智慧等,因而竞争相当激烈。比赛时,一般两匹马为一组,分甲乙双方比赛,马多则分为若干组,进行淘汰赛。赛马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赛跑速,以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此种赛法称为“大踪”赛。赛前两匹马齐站于同一起跑线上,闻令举蹄,像箭一般冲出,骑手倾俯马背,手持缰绳,轻轻抖动,不断为马鼓劲,马得到主人的鼓励暗示后,更加扬蹄奔驰直取终点。比赛方法无特殊规定,不论用何种骑术,第一个到达终点者为胜。二是赛“小踪”,这是凉山彝族最为传统的赛法,被称为真正的彝人赛马。它主要是赛骑术、姿势和基本功,难度较大,因而骑手的骑术达不到一定水平者不能取胜。比赛要求骏马起跑时不能扬蹄狂奔,而是用碎步有节奏地缓缓前行,观者只见马蹄频频翻飞而不见马身有大幅度摆动,使骑手稳坐马背而不受颠簸,其跑速则保持在一定的水准上,被视为高水平、高层次的比赛法,故在此项目中获胜者备受敬重。

彝族同其他许多民族一样,历史上也有过许多大规模迁徙和奔波。因此,十分敬重曾陪伴祖先长途跋涉、相依为命的马,并以过节的形式,祈求役马帮人驱邪除害,保佑地里粮食丰收。这种节日就叫草马节,在云南文山、砚山的一些彝族支系中较盛行。

草马节在农历八月的一个马日或龙日中选定,相连的村寨一般不同选一天,为的是避免时间相重,以便各村寨间互相来往祝贺。文山彝族的草马节[EB/OL].文山信息港.节日当天下午,各家自己用茅草扎一匹骏马,用瓜叶做成马箩驮于草马上,箩内装一些灶火灰和野草籽,草马上插一些七色野花。晚饭时,各家都杀上一只鸡,做一些好菜饭,并塞一些菜食于草马嘴里,同时祭奠祖先神灵,饭后,各家把打扮好的花草马送到村子西边路旁草丛中。第二天,各家又将草马搬到路两边,排成长草马队,让村里人相互评论做草马的手艺,做得好的就作为来年大家学习的榜样。中午饭时,各家都自带一些鸡、猪肉、米、酒和蔬菜,在山里烧煮野餐,比赛做菜饭的手艺,比赛外村来客多少,以菜饭做得好、客人来得多的人家为称赞对象。饭前,菜饭先献草马才能用餐。

中午饭后,举行斗牛比赛,得冠军的牛主人也会受到众口称赞,冠军牛也就会有许多人出高价求购。因此,不少人家为能使自己的牛得冠军,从春节时便注意精心喂养,定时定料,注意经常洗刷牛身,防止过度劳役,爱护备至。节日之夜,过节的村子男女青年同外村来的客人,一起在村中的场地上尽情吹、拉、弹、唱、跳弦子舞,一直到深夜甚至次日凌晨。草马节的来源,说法单一。传说古时曾有一草籽鬼常到彝家人的地里随意撒野草籽来危害庄稼,坑害人民。人们为了根除草籽鬼之害,便用草籽鬼喜爱花马的习性,在野草未成熟之前就采集一些未成熟的野草籽,让花草马驮上,运到西天火焰山,诱草籽鬼跌入火中烧死,草马节的习俗便由此流传下来。

马作为一种古老的交通工具,千百年来一直忠实地服务于人类,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先进的交通工具不断出现,旧有的事物必然被崭新的事物所代替。人民骑马出行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更多的是乘坐拖拉机、摩托车、农用汽车,甚至越野汽车。彝族村寨饲养的马要么用来充当过年、过节娱乐场所上的赛具,要么用来驮物、拉车,或者用来搞旅游,供游人短途骑行,真正作为交通工具自己经常乘骑的,则成了值得去炫耀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