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是我国最早跨入文明社会门槛的地区之一。从遥远的古代起,生活在这里的邯郸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这其中自然包括那些人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传统节日文化和后来出现的法定节日文化。
这些文化像生活中的阳光,照耀着这块土地上的山水,使这里的人们生活变得五彩斑斓,绚丽多彩;又像是一条亘古不断的长流,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使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些传统节日文化和法定节日文化,集中反映了中国农耕、手工业时代以及现代社会的良好愿望,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关注,对幸福时光的向往以及对自身社会价值的追求。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节日习俗都有着特定的内涵和不同的主题,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丰富起来。人们祈福纳吉,交合化育,期盼招财进宝,人寿年丰,渴望凤穿牡丹,喜鹊登梅如此等等,无不映衬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种节日习俗文化作为一种植根于农业社会生活土壤中的传统文化,在邯郸这个以农业为本的区域里,延续了几千年,影响所及,不仅出现在婚娶、生育、寿诞、节庆、居住、服饰、饮食、交游等风俗习惯中,还涉及政治、经济、文艺、哲学、宗教等多种领域,播撒到了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种种纳福迎祥的民俗事象。
毋庸置疑,节日的出现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道是“山中无历日,寒暑不知年”。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宗教的产生,人们需要在一个比较固定的日子里进行各项活动,如休整、祭祀、宗教仪式等,于是节日开始出现。尤其是天文历法的出现,为节日的出现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我国的节日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商周以后不少节日上升为礼俗,变成国家的祭奠。但当时的节日仪式比较简单,宗教色彩浓厚,节日时间不定。秦汉时期节日时间比较固定,如除夕、元旦、人日、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这时,不少历史人物已成为某些节日的膜拜对象。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由于各民族文化的沟通,促进了节日文化的发展,节日文化的内容也得到了不断充实,如登高、秋千、曲水流觞等内容。同时,宗教的发展也给节日的形成以很大影响。如下元节纪念天官、地官、水官,七月十五的盂兰盆会,腊月初八的腊八节等。宋元以后又有了一些新变化,有的节日到明清时期方才固定下来。至于法定的节日文化,更多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无论是哪一种节日,都和邯郸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节日的强大的社会功能,在现代邯郸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节日里,人们可以走亲访友,增进友谊;人们或者还会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人们或者还会谈情说爱,敲定终身;人们或者还会踩高跷,耍龙灯……一切活动都可能在节日里发生,一切活动都有可能在节日里进行,节日不仅渗透在人们的血液里,而且贯穿在人们的各种生活中。
所以,我们说,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喜欢的文化娱乐形式,浸透着劳动人民深厚的思想感情,传承者悠久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对此,各级政府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不能数典忘祖,不能忘记自己的根系,更不能忘记它所带来的现代教育意义。当然,这里也有一个扬弃的辨识过程问题。显然,我们应该科学地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我们的民间文化才有永恒的生命力,才能在与一些外来文化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