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宗教信仰在邯郸有着悠久的历史。上至邯郸古代的原始人类,下到生活在今天的现代人,宗教始终和邯郸社会相伴随,并呈现出多样的表现形式。 毋庸置疑,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人类群体组成一个社会之时,伴随着人类社会走过它的幼年、童年、青年和成年阶段,与此同时,它也在不断地修正自己,使自己适应各个时期人类社会的需要。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就有了宗教。它从最早的图腾崇拜形式逐渐发展为崇拜多神和最高神的形式,最后抽象化为一个全能的上帝或其他,是人类社会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中组织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精神支柱。同样,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为了表达对神灵的敬畏,人类创造了原始的音乐和舞蹈。人类最早的绘画、雕塑等,描述的多为神的形象。由此也可以使我们联想到磁山文化以及至今还在流行在武安的傩戏,从中我们可以聆听到人类社会鼓动的足音。美妙绝伦的现代音乐往往使人沉浸在对生活的享受中,而已经逝去的远古音乐虽然原始,但它其实比现代音乐距离天籁更近。宗教还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为自己的信徒确定了一种价值观,使信徒们遵照它来行事,追求今生或来世的完美。例如,佛教的轮回观念激励人们行善修福,以求来世之福泽;基督教的原罪、末日观,使人们时时反省、忏悔自己,以求“最后审判”时得到上帝的宽恕进入天堂;伊斯兰教也主张不仅要对弱者和不幸者,而且应该对所有的人都讲善良和仁慈;在相信来世的同时,主张享受现世生活,提倡寻求真主在今生今世为人类设置的恩惠和慈爱。这是伊斯兰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一个显著特点。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宗教是人们寄托自己精神的一种方式,为那些在现实生活的汪洋大海中苦苦挣扎的人们提供了一片平静的水域,一处遮风避雨的港湾。信奉佛陀的人,在念颂“南无阿弥陀佛”时,找到了进入西天极乐世界的感觉;信奉喇嘛教的藏蒙等族同胞,在向布达拉宫进发的漫漫旅途中,一步一个长头,洗涤自己的灵魂;信奉基督的人,在基督圣像和圣母像前仟悔时,得到了心理上的平衡;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们,在面向麦加方向行每天必行的礼拜时,特别是在克尔白古庙亲手摸到了或吻到了那块黑陨石之时,会感到平生最大的满足。因此,宗教是人类文明史上历时最为久远、分布最为普遍、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化现象之一。宗教与人的世界紧密相连,人类文明的各个部门、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从哲学思想到文学艺术、从政治经济到文化教育、从道德伦理到风俗习惯、从科学理论到音乐美术,无论是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的共同素质,还是个人的心态结构和行为模式,都同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相信不相信,宗教的确存在,并且还会继续存在下去,这是人类社会不能回避、也不可能迅速找到答案的一个问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宗教呢?当代中国学者在经典著作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关于宗教的定义:宗教是把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地反映为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的社会体系。这种观点基本反映了我国学者目前的共识。
在时下邯郸人的宗教信仰中,以信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人为多,也有一些人信仰天主教和耶稣教、道教或其他,人数不等。下面仅就一些情况作一简单说明。
一、佛教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产生的时间最早,并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亚洲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邯郸也流传比较广泛,信徒较众。
公元前六世纪,佛教产生于印度,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意为成就一切。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佛教徒称他为“如来”,音译“多陀阿伽陀”。“如”,即“如实”、“真如”,指佛陀说的绝对真理;循此“真如”之道而臻于觉悟(佛)。据佛经《成实论》曰:“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称如来。”
(一)佛教的基本教义
根据学者们多方面的比较研究,认为小乘佛教的《阿含经》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原始佛教的教义。综合佛经的有关记载,剔除其传说和神话性的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佛陀所所致力于思考和解决的是人生问题和摆脱人生苦恼的所谓觉悟、解脱问题。也就是人为什么有种种痛苦、烦恼和不幸?导致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什么办法,通过什么途径来摆脱生死苦恼,达到彻底觉悟?这就是佛陀的“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以及“三法印”、“五蕴说”“因果报应和轮回”、“四姓平等”和“普度众生”之说,这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1.四圣谛与八正道
首先,佛陀在树下证得宇宙的人生真理,即“四圣谛”(即“四谛”),含苦、集、灭、道四个层次。意在说明人生之苦的事实(苦),造成人生之苦的原因(集),灭苦的必要(灭)及灭苦的正确方法。
佛陀对人生之苦的概括有8种,即生、老、病、死、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这是前世“贪、慎、痴”即“无明”所造成的结果。于是,人们要想解脱,必须投入灭苦的实践中去,做到“无明烦恼,集谛业断,我法执除、贪嗔痴尽”。其中的“我法执”,即“我执”与“法执”,意为对个体存在和“宇宙”生灭规则的执着追求和固守。而除灭所有这些烦恼、业障及贪、嗔、痴的目的是要进入“生死解脱,众苦运消”,达到清静寂灭的涅槃境界。 接下来,佛陀进一步阐明了灭苦的途径,即修行的“正道”。佛陀强调,舍弃苦乐,才能得到中道。要走进正觉之门,必须要以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纯真的思想)、正语(净善的语言)、正业(正当的工作)、正命(合理的经济)、正精进(积极的精神)、正念(真理的信仰)、正定(禅定的生活)等八种正道去修学,才能解脱无明集聚的烦恼众苦,获得清净寂灭的境界。 2.“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对集谛的系统阐释,以严密的逻辑辩证关系,论述了有情力生难以离苦,终究要“老死”的原因。佛陀在这里概括的“十二因缘”,即十二缘起,是佛教全部宇宙观和宗教实践的基础理论。所谓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世间事物乃因缘和合的产物,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每一缘起又被称为一“支”,各支皆互为因果,互为生灭,以说明人生之苦及苦灭之道。至于对“十二因缘”的解释,佛经中有多种说法,总体来说,“十二因缘”是对“苦”、“集”二谛的说明和解释。到了原始佛教的后期,对“十二因缘”的解释,开始把“识”解释为识神(灵魂),把“名色”解释为胎儿,从而使“十二因缘”与“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六趣”(地狱、饿鬼、畜牲、人、天、阿修罗)轮回教义相结合,形成“三世两重因果说”。
3.“三法印”和“五蕴说”
为了判断人们对佛教思想的领悟是否到位,佛祖还提出了一个鉴别真假佛教徒的基本原则,即被称为“三法印”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句话。“诸行无常”,即强调客观世界是变化无常的:“诸法无我”,强调一切现象皆因缘和合而生,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涅槃寂静”,强调修行的最终目的是进入无生无灭的涅槃境界。
“三法印说”的哲学基础是五蕴说。所谓的“五蕴”中之“蕴”字,即积聚、类别。“五蕴”中之色,指四大自然元素“地火水风”及其所造;受(感觉)、想(知觉)、行(意志或心理趋向)、识(总的精神作用),“四蕴”合为一体被称为“名”,应属于精神世界。佛教认为,“五蕴”之要源在于人们对物质或精神的认识、追求或贪爱,它们虽可给人们带来某种满足或喜乐,但它们之变易无常却也会给人们带来苦恼。因此,对于“五蕴”和“五蕴”组成的人生及物质世界,不可贪求,而应舍离;贪求是使人生受苦的原因,而只有清除断灭欲念,才能达到解脱。
4.善恶果报和轮回
原始佛教主张有因有果,反对无因论。佛经中有一句著名的偈语是:“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即有因必有果,因灭则无果。这种因果论在“四谛”和“十二因缘”中都有具体反映。但是,“四谛”和“十二因缘”所强调的断欲念、灭苦因,主要运用于出家人之中,而俗家弟子则不受此限。因此,在俗家弟子中,因果论主要用于善恶有报和三世轮回理论中。
所谓的“业”,即人们生活中的所有行为。“业”造成来生的“果”,决定人在来生的命运。因此,佛教要求信徒们弃恶向善,修行来世。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对人们生活的戒命,最常提起的是“五戒”、“十善”。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说假话、大话)、不饮酒。十善,即“十善业”包括三身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四口善业(不妄语、不两舌[挑拨离间]、不恶口[不骂人,不说人坏话]、不绮语[花言巧语])和三意善业(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此外,还有救生、布施、虔信等。
5.“四姓平等”和“普度众生”
佛教反对种姓制,提出众生平等的口号。佛陀特别强调种姓制不是与人类同时产生的,而是早期人类由于吃了“地味”、“地肥”或“自然粳米”后才发生分化的。这里含有对远古时期人类社会分化之现实的合理猜测。四种姓的人虽然在现实社会不平等,但在善恶报应、生死轮回方面是平等的。
(二)佛教的主要流派
佛教的主要流派有天台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创立的佛教宗派。它源于南北朝,初创于隋,兴盛于唐。因其实际创始人智顗长期在天台山(今浙江省天台县境内)而得名。又因此宗以弘传《法华经》为宗旨而称法华宗。净土宗是唐代僧人善导开创的中国佛教宗派,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而得名。此宗奉东晋庐山慧远为初祖,因慧远曾与人结社“白莲教”,并建斋立誓,一期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净土宗又名“莲宗”。密宗,又称密教、瑜伽密教、真言宗等,是指唐代中期由“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将印度密教传入中国而形成的宗教。禅宗是隋唐时期创立的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也是中国佛教诸派中影响最大、传播范围最广、流传时间最长的一个宗派。因主张以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活动而得名,又因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所谓众生心性的本原佛性为主旨,故又称“佛心宗”或“心宗”。
在佛教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一系列制度、礼仪和佛教节日。其中,制度包括僧伽、精舍、僧伽制度、出家与受戒、安居、羯磨、素食、丛林清规、寺院管理等;佛教仪式包括剃度、葬礼、布萨、传召、水陆道场、放焰口等;佛教节日包括佛诞节、佛成道节、涅槃日、吠舍祛节、盂兰盆节等。
佛教经典从巴厘文和梵文翻译成中文对佛教中国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听起来很简单,其实很难。佛经庞大,内容浩繁,全数译出,有学者指出 先后用了1000多年时间。在诸多佛经中,《大藏经》是一部有代表性的佛学著作。这里,玄奘是一位对中国佛教发展有贡献的人物。在回归唐朝后的短短20年内,玄奘以超人的精力和毅力,先后译出了75部佛经。
(三)佛教在邯郸的兴衰
佛教在公元前三世纪开始向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传播,被越来越多的民族和人民所接受。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传到中国的佛教总体来说分为两支,一为汉地佛教,另一只为藏传佛教。这里我们仅就汉地佛教在邯郸传播的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佛教传入中国汉族地区后,就走上了一条逐渐中国化的道路。到隋唐时期已经不是印度佛教的原样,而是中国化的佛教了。中国佛教僧人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对佛教经典的独特理解,创建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宗派。
作为外来的宗教文化,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经常受到中国固有文化的抵制和历代帝王的排斥或利用。儒、道、佛之间的争论从来就没有间断过,甚至朝廷曾多次开展过灭佛行动。但佛教非常注意依附统治阶级和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努力调和和儒、道的矛盾,极力论证三者之间的一致性,最终实现了佛教与中国传统的儒道文化思想的交融,并融入中华的本土文化之中。
佛教何时传入邯郸,在历史文献中目前还没有找到记载。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佛教大发展的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代,今天邯郸的临漳是佛教发展的圣地。临漳古称邺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北方的大都城,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在这里定都。因此,北方佛教的发展和临漳有着直接的关系。史书记载,北方佛教的广泛传播和西域沙门佛图澄在后赵王朝的努力分不开的。佛图澄以佛教教义和神奇方术取得了后赵统治者石勒、石虎对佛教的崇拜和信仰,极力推崇佛教。佛图澄在后赵的期间,“受业追游常有数百,前后门徒几且一万。所历州郡,兴立佛寺八百九十三所。弘法之盛,莫与先矣”。石虎下诏明令汉人可以出家为僧,从而打破了汉魏以来“汉人皆不得出家”的规定。
其实,北朝佛教以北魏时佛教发展最盛,但也出现了限制、打击佛教的事件。北魏分裂后,佛教在东、西魏统治者的支持下继续得到发展。北齐、北周时,皇室也多有好佛者。虽有北周武帝的灭佛政策,但佛经的译经日益增多,也形成了许多学派。
隋唐时期,中国的佛教进入了鼎盛时期。唐朝各帝除武宗李炎外,都积极扶持佛教,利用它为维护国家现行秩序服务。唐太宗、武则天等无不如此。玄奘的成名与唐太宗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唐太宗直接倡导的结果。直到武宗灭佛后,这种鼎盛局面才慢慢缓慢下来。宋、元、明、清时期,统治者主要推崇的是正统儒家思想,已不像南北朝和隋唐时期那样崇佛了,但仍不失为一种有用的精神工具,各代统治者对佛教也采取了利用政策,只是利用的方法时有不同而已。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邯郸的佛教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发生,只是民间有人信仰而已。
时至今日,佛教在邯郸仍有着较大的市场,邯郸市区包括所属的19个县市区,都有佛教的寺院。对此,20世纪末叶邯郸各县出版的《县志》都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这里不再赘述。
二、基督教
基督教是崇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宗教派别的总称,主要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派别。
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古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相传为犹太的拿撒勒人耶稣创立。最初为犹太教的一个异端教派,在反抗罗马统治的斗争中,逐渐发展成为有自己教义、经典、组织和礼仪的新宗教,基督教组织也从初期分散的基督徒社团发展成为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具有独立形态的基督教会。
施洗者约翰被认为是为耶稣“预备道路”的人。耶稣是传说中的基督教的先知,基督教社团的创始人。“基督”是“救世主”的希腊文的音译。基督教认为耶稣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上帝的 “独生子”,“道成肉身”,全人类的“救赎主”,故称为“耶稣基督”。 (一)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基督教的教义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起来的。基本教义是:第一,基督教信仰“三位一体”。基督教信仰三位一体的上帝,认为上帝只有一个,但在一个主题之中包含着三个同等的位格:圣父、圣子、圣灵。圣父在中国天主教译称为“天主”,“天主圣父”,新教译为“上帝”。圣子即耶稣基督,天主教称为“天主圣子”,是上帝的独生子。圣灵,天主教译为“天主圣神”。第二,相信上帝的创世能力,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第三,相信原罪和救赎。第四,相信“道成肉身”。基督教相信基督的降生、复活,相信基督在创世之前便于上帝同在。因世人犯罪无法自救,上帝差遣他来到人间,由圣灵降孕童贞女玛利亚而取“肉身成人”,即“道成肉身”。第五,相信天堂地狱。中世纪时,天主教还提出了“炼狱”说,这一理论后来在特定条件下被东正教会所接受。
(二)基督教的宗教仪式
基督教的称它的宗教仪式为“圣事”或“圣礼”。基督教的礼仪因教派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有洗礼,即“圣洗”、“领洗”,是基督教的入教仪式,是基督教各派共同遵奉的圣事。坚振又称“坚信礼”、“坚振礼”。入教者在领受洗礼一定时间后,再接受主教的按手礼,以象征受圣灵的封印,可得到圣灵的恩宠,使圣灵降临到受礼者的身上。以坚定信仰,振奋心灵。告解又称“办神工”、“忏悔礼”。基督教认为这是耶稣基督为赦免教徒在受洗后对上帝所犯的罪过,使他们重新获得上帝恩宠和宽恕而定立的。基督教会认为,罪的“赦免”与“存留”的前提是“认罪”与“悔改”,即“告解”,不“告解”就得不到“赦免”。忏悔圣事包括省察、痛悔、定改、告罪、赦罪、补赎6个程序。忏悔者向神甫告明对上帝所犯罪过,表示忏悔,神甫指示如何补赎。神甫对教徒所告各种罪要严格保密。圣餐又称“神交圣礼”,天主教称“圣体圣事”,其礼仪为“弥撒”,东正教称“圣体血”,基督新教称“圣餐”。这种仪式是以不流血的方式纪念耶稣为救赎世人在十字架上的祭献。终傅俗称“临终涂油礼”。当信徒生命垂危之际,由神甫用祝圣的橄榄油敷抹于病人的耳、目、口、鼻、手、足,并念一段祈祷经文,认为这样可以获得圣宠,振作与病痛斗争的勇气,帮助病人缓解病痛,赦免所犯的一切罪过,安然地去见上帝。东部教会认为,涂油礼虽可由神甫施行,但所用的油须经主教祝圣,这一惯例沿用至今。圣职又称“圣秩圣事”、“授圣职礼”、“授神职礼”、“按立礼”、“神品圣事”,是神职人员(教牧人员)按立、晋升的圣礼。新上任的神职人员在授职仪式上,由上一级神职人员授予神职。举行仪式时,主教或神甫念一段祈祷经文,按手(即按在他头上)祝福,表示神职权威的转授,受神职者此后有资格主持各种“圣事”。获得资格后被称为“按立职员”,否则即使在教会工作,也不能主持圣事。婚配又称“结婚降福祈祷仪式”。基督教男女信徒成亲时,要到教堂举行结婚典礼,求得上帝的祝福。由神甫主礼,履行一套礼仪。主礼人在结婚仪式上问男女双方是否同意结为夫妻。在得到双方肯定回答之后,主礼人向他们念一段有关经文,宣布“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上帝所配合的,人不可分开。”然后,主礼人向结婚男女表示祝福。基督教认为,在神甫主持下结成的婚姻,是蒙上帝的恩惠结合的永不破裂的关系。
除上述七件圣事外,基督教的重要礼仪还有礼拜、小斋、大斋等。其中礼拜是基督新教的主要礼仪,它包括祈祷、读经、唱诗、讲道等内容,通常在教堂里举行,由牧师主礼。根据《新约>,耶稣基督是在星期日复活的,所以称星期日为“主日”,并在这一天上午举行礼拜。
(三)基督教的标记
十字架( Cross)是基督教信仰的标记。源于拉丁文Crux,意为“叉子”。本是古代罗马帝国的刑具,在行刑时,用两根木料相互交叉而成,形状近似汉字“十”,所以汉译作“十字架”。 它多用于处死奴隶、叛逆者、罪犯、战俘和无罗马公民权的人。受刑者在被钉十字架时,往往是两手分别钉在横木的两端,双足重叠在一起钉于直木的下方,足下有一横木多少支撑一下身体的重量。然后将木架竖起,使受刑者慢慢流血死去。相传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遭犹太祭司陷害而被罗马总督彼拉多判处死刑时,也以这种方式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根据基督教信仰,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后来复活、升天,为世人赎罪,使上帝与人类重新和好。后世人们尊崇他的牺牲精神,就把原本是刑具的十字架作为基督教徒信仰的标记,而这一古罗马的刑具也随之成为“福音”的象征,象征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难,以救赎人类,从而使人类有了获救的希望。因此,十字架既代表基督本身,又代表基督教信仰。从此,在基督徒看来,十字架就不再意味着痛苦和耻辱,而是上帝与人和好的福音的象征。这样,十字架在基督教中就有了“信仰”、“拯救”、“基督”、“福音”等象征意义。
基督教与佛教和伊斯兰教相比,是最晚融入中国社会的世界性宗教。如果从景教(聂斯脱利教)进入中国的时期开始记载,基督教已经有过多次入华的经历和失败的记录。最后在西方列强炮火的支持下驻足于中国社会。一般地,学者们将基督教入华的历史分为四期,第一期是唐朝的景教,第二期是元朝的也里可温教, 第三期是明清的天主教,第四期是清朝的耶稣教。作为外来文化意识形态的基督教信仰,以及作为外来社会力量的基督教会,自踏上中国土地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的长期较量。面对着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和它的悠久历史文化,基督教不得不在许多方面设法与其互相沟通、互相适应和互相融合。因此,基督教在中国领土上的几起几落和长期不能取得牢固立足点的事实,恰恰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它促使西方来华的教职人员和国人中接受基督教的有识之士对此进行反思。20世纪初中国基督教会发起的“三自运动”应该是这种反思的必然结果。
(四)基督教的经典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构成。其中《旧约》原来是犹太教的经典。信徒们认为《圣经》是神圣的,它是在上帝的默示下记录下来的“上帝的启示”,后来逐渐汇编成册,作为人们宗教信仰与社会生活的标准,称为“标准书”。其中耶稣降生以前的《希伯来圣经》统称《旧约标准书>,即《旧约圣经》;耶稣降生以后教会初期写成的各卷统称《新约标准书》,即《新约圣经》。所谓“约”,是指上帝与人订立的“盟约”。基督教深受犹太教“立约”说的影响,认为上帝曾多次与人类立约,但最重要的只有两次,第一次是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后,耶和华上帝在西奈半岛南部西奈山上召见了摩西,通过摩西与以色列人订立了一份盟约(《西奈盟约》)。根据盟约,以色列人有义务恪守“上帝十诫”,否则就会遭到上帝的惩罚:而上帝则答应把迦南地赐给以色列人作为永久基业。第二次是耶稣作为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保”,用自己的血作赎罪祭,代表人类与上帝另立了新的盟约。根据盟约,任何人都可以因信仰耶稣为救世主而得救,即“因信称义”;上帝则因耶稣的救赎而赦免了人类的罪。基督教把这个盟约称为“新约”,而过去上帝与以色列人订立的盟约则称为“旧约”,所以《圣经》又称《新旧约全书》或《新旧约圣经》。由于基督徒认为《圣经》里记述的都是上帝的默示或启示,是信仰的总纲、处世的规范和永恒的真理,因此,在译成中文时,取其“神圣典范”、“天经地义”之意,译为《圣经》。其实《圣经》各卷是由不同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中针对不同的问题陆续写成的。
在邯郸,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耶稣教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在民间流传广泛。正由于如此,在现在邯郸的区域内,各县、市、区都有数量不等的教堂,其中以大名县的天主教宠爱之母大堂最为著名。
据记载,大名县的天主教堂位于大名县城东街路南,高42米,顶端矗立着一个象征天主教教会的十字架。该教堂始建于1918年,1921年12月竣工,是河北省现存最雄伟壮丽的圣堂之一。建筑面积约1440平方米,为钟楼和礼拜堂一体的哥特式建筑,平面呈十字形,建筑材料为砖、石、木。钟楼位于整个建筑的北端,楼高46米,楼上三面各嵌有一直径1.42米大钟,正门上方3米处的供龛内雕刻有圣母抱耶稣玉石像,像两侧刻有对联:“欲识其宠请看怀中所抱,要知厥能试观掌上所持”,横批“宠爱之母保障大名”。前有月台,钟楼的前方两侧建有对称的两个高约20多米的小陪楼。礼拜堂高约18.5米,堂外墙磨砖对缝,堂内砖饰券顶,中间净跨11米,38个墙柱,22个金柱,窗用彩花玻璃镶嵌,东西壁为苦路“十四处”油画,此教堂为法国天主教会所建,至解放前夕,这里一直作为大名教区的中心和主教府所在地。自1990年修缮后,保存基本完好。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这里依然是天主教徒活动的场所。
三、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默罕默德,“默罕默德”在阿拉伯语里意为“声望很高的人”。
(一)真理之光《古兰经》
伊斯兰教的经典最重要的是《古兰经》(也有译为《可兰经》)。“古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诵读”、“讲道”。穆斯林为了表达自己对这部经典的崇拜心情,在提到《古兰经》时用了55种称谓,最常用的称谓有“读本”、“真理”、“光”、“智慧”、“启示”、“训诫”、“向导”等等。伊斯兰教认为这部经典是安拉向使者穆罕默德颁布的“启示”,是最后一部“天启”经典。这些“启示”是穆罕默德在23年传教生涯中,依照临时发生的事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安拉的名义陆续发布的,它的顺序不是按内容和发布时间排列,而是按照文件的长短排序,因此,《古兰经》的后半部比前半部短得多。穆罕默德每次传达启示,他的弟子便立刻设法记录下来。当时没有纸,会写字的弟子们有的把启示记在牲畜的皮或肩胛骨上,有的把它记在白石头或树叶上,有的甚至印在自己的胸部;不会写字的弟子便强记在脑子里,并当面背诵给穆罕默德听,看是否记得准确。当时很多圣门弟子都能背诵《古兰经》。
穆罕默德去世后,安拉的启示不会再发布了,而这时《古兰经》尚未汇集成册。在633年的一次战役中,能背诵《古兰经》的圣门弟子战死了好几位。欧麦尔担心以后又发生类似事件而导致对《古兰经》的记录产生怀疑,于是便向哈里发伯克尔(632-634年在任)建议对《古兰经》进行整理。在伯克尔的支持下,穆罕默德的首席秘书宰德?赛比特负责《古兰经》的搜集和整理工作。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并与欧麦尔、阿里等圣门弟子磋商,宰德把记录在各处的《古兰经》搜集起来,按章节进行了编排,形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成册的《古兰经》。但不久由于传抄错误等原因,使流传于各地的《古兰经》的读法产生了分歧。于是第三代哈里发鄂斯曼( 644-656年在任)再次命令宰德整理《古兰经》。宰德把第一次编排的《古兰经》取出,在三名来自古来氏部落的穆斯林的帮助下,调查了各地对《古兰经》的不同读法,然后将全部经典仔细校订了一遍。校订完后抄录了7部,分别保存于麦加、麦地那、大马士革、也门、巴林、伊拉克的库法和巴士拉。然后鄂斯曼下令把各地流传的其他《古兰经》抄本一律焚毁。这7部《古兰经》就是现在世界上通行的“鄂斯曼定本”。
《古兰经》共有114章,6200多节,分为麦加章和麦地那章。麦加时期发布的启示共90章,当时伊斯兰教处于艰苦卓绝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启示篇章大多短小尖锐,慷慨激昂,充分表达了先知强烈的宗教感情。其内容主要是强调安拉的独一无二和高贵品德、人的行为本分和将来的报应。麦地那时期发布的启示共有24章,是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神权国家时发布的启示,因而多半是长篇大论,内容以立法为主。这些立法不仅涉及宗教义务,而且更多的是关于社会管理的立法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伦理规范。有关宗教义务方面的立法包括信仰、礼拜、斋戒、朝觐、禁月等义务的典礼和规章,以及关于天课、圣战等财政法令和军事法令方面的内容。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生活的法令包括针对杀人报复、放高利贷、婚姻关系、财产继承、释放奴隶等民事和刑事方面的法律,也包含有关戒饮酒,戒赌博,禁止吃自死物、猪肉和血液等生活方面的戒律。《古兰经》的立法,在宗教、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为7世纪前半期政教合一的阿拉伯神权国家确立了法律制度,也奠定了以后伊斯兰帝国立法的基础。
另外,《古兰经》里还有不少与多神教徒、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论战的记述,以及根据传教需要而引用、改编的来源于阿拉伯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故事、传说和谚语。《古兰经》与其他宗教的经典相比,世俗性很强,神秘性很少,而且语言生动,词汇丰富,文学色彩浓郁。
《古兰经》作为伊斯兰教首要的和最根本的经典,在穆斯林的宗教和世俗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伊斯兰世界,历史上各种教派、学说、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往往以《古兰经》为理论根据;伊斯兰教各国制定法律时,也必须把它作为立法的最基本依据。因此《古兰经》在伊斯兰社会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划时代的经典”,同时它对全世界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西方著名作家和思想家歌德曾评价说:“《古兰经》是百读不厌的,每读一次,起初总觉得它更新鲜了,不久它就引人入胜,令人惊心动魄,最终使人肃然起敬……这部经典将永远具有一种最伟大的势力。”中国著名穆斯林学者马坚曾这样高度评价《古兰经》的历史影响:“凭着这部《古兰经》,穆罕默德在23年之中,把一盘散沙似的阿拉伯人鼓铸成一个坚强的民族。凭着这部《古兰经》,阿拉伯民族在百年之中,解放了亚、非、欧三洲上被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所奴役的几百万人民。后来,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引起了欧洲各国的文艺复兴。”由于这种巨大影响,《古兰经》目前在世界上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而广泛传播。
(二)《圣训》
随着阿拉伯人的扩张、伊斯兰帝国的形成和穆斯林社会的发展,《古兰经》使立法受到限制而不能满足新的统治的需要。于是,便出现了伊斯兰教的另一部经典《圣训》,即《穆罕默德言行录》。先知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除了传达安拉启示即《古兰经》外,还有一些非启示的言论。同时,他还有一些行为活动,以及他在场时未加禁止而默认的别人的行为,这些行为总称为“圣行”。这些“圣行”,后被穆罕默德的弟子传述和仿效,成为穆斯林生活和行动的准则。圣行在阿拉伯语里读作“逊奈”,意思是天性、性情、行为、道路,后来成为一种专门术语。圣行和非启示言论汇集在一起,就成为《穆罕默德言行录》,即《圣训》。阿拉伯语把圣训读作“哈迪斯”,意思是“传闻”、“传述”,因为穆罕默德的言行在他生前并无专门记载,是在他去世后由其弟子代代传述的。正因为这样,这种传述便成了圣训的基本来源。
圣训对研究早期穆斯林社会和伊斯兰文明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凭借对圣训的研究和传述,各类学术文化在伊斯兰帝国发展起来,大大推进了伊斯兰文明的建设。早期伊斯兰历史学,如战争史、人物传记等,最初都是以圣训的形式在各地流传,以后才被编写成书。 (三)伊斯兰教的精神原理
伊斯兰教在自身的发展和向东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这一世界宗教的精神和原理。伊斯兰教的精神集中起来有两点,一是敬畏,即敬畏真主安拉,敬畏安拉派出的使者所提出的警告;二是行善,行善的精神也可称为伊斯兰教的人道主义,即主张人们不仅要对弱者和不幸者,而且应对所有的人都讲善良和仁慈。自己喜欢的东西才能给别人。所有穆斯林都应相互视为亲兄弟,彼此间应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伊斯兰精神似乎是目不可及的纯观念形态的事物.但这种价值观念却制约着穆斯林的思想和言行。在伊斯兰精神的制约下,穆斯林教义学家们提出了伊斯兰教的基本原理。这个原理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伊斯兰教的信仰、义务和伦理。
伊斯兰教信奉唯一的、全知全能的真主安拉,相信一切皆由安拉前定。这种信仰是伊斯兰教教义的核心。根据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解释,安拉并非一个部落之主,并非阿拉伯民族之主,也并非仅仅是人类之主,而是宇宙万物之主。万物都是安拉所造,都必须服从安拉的命令。安拉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任何时间和空间发生的事,安拉都明察无遗。安拉是唯一的主宰,没有任何事物能与安拉对偶和匹敌,因此在安拉之外没有任何神的存在。《古兰经》强调:“除独一的安拉外,别无主宰。”除了安拉这个唯一的真主外,就连穆罕默德也仅仅是一名警告者,一位先知,其任务是传达安拉的启示,受安拉委托向人民发出警告。总之,伊斯兰教不承认任何方式或任何象征所表示的多神崇拜,只崇拜安拉这个独一无二的主宰。
伊斯兰教认为人可以死而复活,复活之日就是末日接受审判之时,受审之后人们将在另一世界生活下去。因此人不仅有现世生活,也有来世生活。人们在现世生活中的行为,都被安拉记载于功过簿里o到末日审判那天,各人面前将展现自己的功过簿,服从安拉而行善者的归宿是天堂乐园,悖逆安拉而作恶者的下场是火狱。
为了将虔诚的宗教信仰付诸实践,穆斯林必须履行最基本的宗教义务。伊斯兰教的宗教义务集中表现在“五功”上。“功”在阿拉伯语里读作“鲁坤”,原意是“基础”、“柱石”,它包括了念、拜、课、斋、朝五个方面。
1.“念功”:又称为信仰的表白,即念诵“安拉是唯一的主宰,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把自己心中的信仰用口头方式表达出来。穆斯林从出生到临终,说得最多和听得最多的就是这两句话。伊斯兰教没有繁琐的入教仪式,通常满足于口头表白。任何人只要接受这一信条,当众念诵这两句话,他(她)在名义上就已经成为一名穆斯林。在重要的宗教活动中,穆斯林都要念诵这两句话,以表明自己对伊斯兰教主要教义信仰虔诚。
2.“拜功”:又称为立行拜功,指穆斯林朝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克尔白方向进行的礼拜仪式。礼拜的目的是为了让穆斯林从内心深切地感受安拉创造的大自然的壮美,顺从安拉的意愿去努力追求世间的真、善、美。礼拜仪式开始前须作“小净”,即洗净手、脸等身体暴露部分,保持衣着整洁。礼拜时要完成一系列动作,如高举双手念诵两句基本教义,立正背诵《古兰经》第一章,然后用手扶膝盖向麦加方向行鞠躬礼,接着直立并抬起双手,口里念诵“赞颂安拉者,安拉必闻之”,最后跪下,两手扶地,向麦加方向两次叩首。这样便完成了一次礼拜。这种礼拜仪式通常每天进行五次,即早晨、中午、下午、黄昏和夜间各一次(晨、晌、晡、昏、宵),每周星期五穆斯林要进行集体礼拜,称为聚礼。聚礼前须全身沐浴,称为“大净”。聚礼的特点,是宗教领袖伊玛目进行说教和讲演,讲演词称为“呼图白”。参加聚礼的穆斯林群众在礼拜堂里一行行排列整齐,在伊马目带领下准确、恭敬地举行礼拜,显得极其有组织、有纪律。因而这种聚礼对于不受拘束、自由散漫、只重视本部族利益的游牧民,曾起过重要作用,一方面使他们习惯于组织纪律性,另一方面在他们心目中树立起社会平等的观念和团结一致的意识,促进了穆斯林之间的兄弟关系,这种关系取代了落后的氏族血缘关系,加速了穆斯林社会的文明进程。
3.“课功”:又称天课,是伊斯兰教行善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指穆斯林应按伊斯兰教的规定,缴纳一定数量的宗教税,用于赈济贫苦穆斯林,经过转手后亦可用于修建清真寺。财产达到一定数量时,每年应按一定比例缴纳天课,一般若拥有现金和商品者缴纳2.5%,拥有农产品的缴纳5%~lO%,拥有畜产品和矿产品的另按一定比侈缴纳。课功原为穆斯林自愿的慈善行为,后发展为伊斯兰教国家的一种财产税,征收的税率和征收来的用途在各地区也不完全一样。
4.“斋功”:即穆斯林的斋戒。伊斯兰教规定,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为斋月,在这个月每天从日出到日落,所有穆斯林应戒除饮食和夫妻同房。只有病人和旅行者可延缓补斋。之所以定这个月为斋月,是因为伊斯兰教认为,穆罕默德在这个月开始接受安拉启示,也就是安拉开始颁降《古兰经》的吉祥之月。
5.“朝功”:指穆斯林朝觐麦加克尔白的一系列宗教活动。据说先知穆罕默德曾于629年规定,凡是身体健康、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允许的穆斯林,一生中至少要到麦加去一次,朝觐克尔白,而且必须参加伊斯兰教历十二月的集体朝觐。这种集体朝觐称为“大朝”或“正朝”。大朝期间要举行一些宗教仪式,其中一项进驻阿尔法特山仪式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九日进行,是朝觐者集体参加的大典。亲身经历过大典的穆斯林便可获得“哈只”(朝觐者)的荣誉称号。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之外,穆斯林也可自己到麦加去朝拜克尔白,称为“小朝”或“副朝”。在朝圣期间禁止发生暴力冲突,所以麦加被称为“禁地”,克尔白被称为“禁寺”。这种朝觐圣地的制度对于团结全世界穆斯林起着重大作用,它使不同肤色、种族和民族关系的穆斯林走到一起,和睦相处,增进了解,对加强各教派的联系也起着纽带作用。
除上述五功外,穆斯林还有一项宗教义务,就是向异教徒发动“圣战”。圣战在阿拉伯语里读作“吉哈德“,意思是为了真主的事业尽自己的能力,使非伊斯兰教地区转化为伊斯兰教地区。伊斯兰教发展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与穆斯林的圣战是有密切关系的,正是这种圣战把伊斯兰教推广到了世界上辽阔的地区,使它从一种民族宗教发展为一种世界宗教。
从伊斯兰教行善的精神中产生出了伊斯兰教的伦理。在中世纪的伊斯兰世界,所有的伦理道德,无论是公共道德还是个人道德都具有宗教性质,其依据是穆罕默德所传达的安拉的启示,即《古兰经》,和穆罕默德自己对穆斯林发出的“圣训”。这些启示和圣训决定了什么是正确的、合法的,什么是错误的、违禁或违法的。这种伊斯兰的伦理道德规范取代了以前各部落、氏族的原始落后的伦理道德规范,使穆斯林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道德标准等方面更加趋于一致,更加文明进步。在宗教名义下,伊斯兰教的伦理还包括了许多世俗的伦理道德,它们大致有以下几种:
待人接物的礼节。《古兰经>里明确记载,“如果有人为你们祝福,你们应当以更好的言辞为他祝福,或以同样的祝词报答他”;“不要进入别人的住宅,如果要进去,必须得到许可,向主人问安。”
在品格方面应坚忍不拔,能够忍受贫穷、疾病、战争。应该具有崇高的美德,信守诺言,对人宽容,经常行善,放弃宗族的利益,服从宗教的利益。乐天知足,以身殉教,为履行宗教义务而约束自己。
在相信来世的同时,主张享受现世生活,提倡寻求真主在今生今世为人类设置的恩惠和慈爱。所以伊斯兰教并不主张现世的禁欲主义,而是主张兼顾现世和来世,这是伊斯兰教有别于其他主要宗教的一个特点。
当然,《古兰经》和《圣训》还是给穆斯林规定了一些生活方面的戒律,如戒饮酒,戒赌博,禁止吃猪肉、血液和自死物,禁止制造偶像和画像,禁止吃利息和投机,谋杀、通奸、偷盗、劫掠、欺诈、诬告等都要受到刑罚惩治。
穆斯林去世称为“归真”,即“回归至真主阙下”,葬仪非常简单,不用鼓乐,也不鞠躬叩首,更不准痛哭出声,只需要阿訇为亡人祈祷,然后将亡人“入土为安”,但必须使其脸对着麦加所在方向。真正的穆斯林无论走到哪里,都应遵守这些戒律。这些伦理道德规范和生活戒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阶层穆斯林的普遍欢迎,有利于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
(四)伊斯兰教的主要派别
伊斯兰教的主要派别有什叶派、逊尼派、哈瓦立及派、穆尔太齐赖派、苏非派、伊斯兰教法律学派等。
632年,默罕默德去世后,在第三代哈里发鄂斯曼当政期间(644—656),由于他任命自己的亲属为高级官吏,并放纵各军事首领侵夺战利品,造成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引起了普通阿拉伯民众的不满。默罕默德的堂弟即女婿阿里及其支持者组成一个集团反对鄂斯曼的统治,这个集团称为“什叶派”。“什叶”在阿拉伯语里意思是“党徒”、“宗派”,后转意为“追随者”,即追随阿里及其后裔的穆斯林。什叶派从伊斯兰教中分离出去后,原有的伊斯兰教正统派被称为“逊尼派”,与什叶派相对立。“逊尼”在阿拉伯语里的意思是“遵循逊奈者”,即遵循先知的言行而行动的人。这一派被认为是伊斯兰教的正统派,全称“逊奈和大众派”。 “哈瓦立及”原意为“出走者”,是从什叶派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派别。穆尔太齐赖愿意为“分离者”,8世纪改派创始人瓦绥勒?阿塔和伊本?欧拜德在伊拉克的巴士拉清真寺学习时,所主张的观点与老师的不同,受到老师的训斥,遂离开老师另立一派,这个派别因此而得名。 苏非的原意是“羊毛”,因该派成员身穿粗羊毛制的衣服以表示质朴,所以被称为苏非派。此外,还有一些伊斯兰教的法律学派。 在邯郸,有很多人信仰伊斯兰教。其中,以回族较多。大名县、邱县是回民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因此,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相对较多。邯郸市以及其他县、市、区也有一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邯郸市、大名县、邱县等地都有清真寺。
四、道教
道教的概念如何解释,在学术界有不少说法,分歧较大。一般认为:“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沿袭方仙道、黄老道的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于东汉中后期逐渐形成,相信人经过一定修炼有可能长生不死,成为神仙。”这一描述简明扼要,概括了道教的特点、文化渊源、最高宗旨和形成时期。道教以《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神化老子并奉之为神明和教主。它是多神信仰,其最高神有三位:位于玉清境的元始天尊,位于上清境的灵宝天尊,位于太清境的道德天尊。虽然元始天尊地位最高,但太上老君是由老子神化而来,影响最大,他既被认为是天神,又被认为是道教的道主。道教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起了相当广泛的影响,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民族性格之中,因而鲁迅先生作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一)道家思想与黄老之学
道教以“道”名教,表明它所崇奉的最高对象是“道”,而“道”的理念乃源于道家学派。道家和道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是以老庄为代表的学术派别,后者则是东汉后期形成的具备了组织、经典教义和特定仪式的宗教。但是,彼此并非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正如西方哲学与基督教神学存在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一样,东汉以来的道教也与秦汉以前的道家思想存在着不解之缘。
道家的最大创获是形成了以“道”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其奠基性著作是老子《道德经》。该书开篇第一章即称“道可道,非常道”,从本体论的意义上使用了“遒”这个概念,而第二十五章则进一步描述了“道”的性状,它指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第四章从体用的角度对“道”作了陈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按照《道德经》的描述,“道”是天地、神明的本源和存在根据、宇宙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人间的最高真理。因为有了这个根本性的“道”,宇宙万物才生生不息。《道德经》认为,以通常的认识方式是不能真正把握“常道”的,因为世间万物交错杂并,一切都是变幻不定的,所以必须排除枝节的干扰,通过直觉以理悟常道。作为老子的后学,庄子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道论。
在老子与庄子有关言论中,生命超越和神仙境界的陈述对后来的道教具有深刻启迪,为道教奠定了哲学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先秦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到战国末期,演变成了以清静养生、无为治国为主,又吸收阴阳、儒、墨、名、法各家的部分内容为特色的新道家——黄老之学。秦汉时期崇尚黄老的社会思潮,与中国古代传统的鬼神崇拜、神仙思想、阴阳术数、医药养生方技相互融通合流,为汉代道教的正式创立奠定了变化基础。
(二)道教的主要派别
关于道教发展史的阶段划分问题,各家说法不一。卿希泰主编的《中国道教史》,从道教自身的发展规律出发,把道教的发展划分为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的创建和改造、隋唐五代北宋道教的兴盛和发展、南宋金元至明代中叶道教的继续和变革及宗派的分化融合、明清至民国道教的衰落这样四个时期。
1.道教的创建与改造
东汉顺帝之前,神仙思想流播于社会各个阶层,修仙的人日益增多,神仙方术渐趋完备,特别是出现了方仙道、黄老道、巫鬼道等前驱的宗教组织,所有这些,标志着道教产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东汉时民间兴起的道教组织主要是两大派:五斗米道与太平道。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正一道、正一盟威之道或太清玄元之道。其创立者张陵,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后人称之为张道陵、张天师、祖天师。他在顺帝时来居蜀地,修道于鹤鸣山。葛洪《神仙传》说他“本太学生”,“学长生之道,得黄帝九鼎丹法”,“闻蜀人多纯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乃与弟子人蜀,住鹤鸣山,著道书二十四篇”,“息有天下人……乃授陵以新出为师,弟子户至数万”。张陵一直被南方正一派尊为祖师。虽然他要求道徒以《道德经》为经典,奉老子为教主,但其宗教特征有许多与《太平经》、太平道接近。他的召神劾鬼、符篆禁咒等道术,都直接继承了汉代方术。之所以选择蜀中传教,是因为蜀中巫鬼道盛行,图谶数术与黄老道术也很流行,有良好的创教环境。五斗米道真正的兴盛是在张陵之孙张鲁时期。张鲁在遏制了巴郡张修之后,实力大为增强,于是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军合一的政权,雄踞巴蜀三十余年,直到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为曹操所灭。张鲁设立了“祭酒”制度,又创立了“义舍”。“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 太平道的创立者是张角,冀州钜鹿(今河北平乡)人,原奉黄老道,于汉炎帝建宁年间(168-171)开始布道,自称“大贤良师”,创立太平道。因奉《太平经》而名太平道,以“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为人疗病,在当时疾疫流行,灾情严重的冀州布道成功之后,派遣八个弟子到四方传教。教徒达数十万,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太平道奉“中黄太乙”之神。张角将教徒分为“三十方”,成为军教合一的组织。并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八郡同时俱发”,“天下响应,京师震动”,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道教为旗号的农民起义,动摇了腐朽的东汉王朝的统治。当然,黄巾起义遭到残酷镇压,太平道也在统治者的镇压下趋于灭亡。
黄巾大起义摧毁了东汉王朝的统治,这也使统治阶级对宗教及宗教政策做了新的调整,曹操采取利用与限制的双重政策,一方面将天师道张鲁及其五子和臣僚封官拜爵,利用他们的社会影响加强统治,另一方面采取调虎离山之计,把张鲁及其子女、臣僚和汉中人民大批北迁,加以限制,曹操将甘始、左慈、华佗等一批知名道士“聚而禁之”,顺者加官晋爵,逆者格杀勿论。孙策在南方的政策与曹操如出一辙。张鲁在北迁第二年(建安二十一年)死去,于是天师道失去统一的领导,“人人称教,各作一治,不复按旧道法”办事,结果是使天师道在北方的一部分信徒接受统治者的利用与扶植,直接参与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斗争,日益向上层化方面发展。如八王之乱赵王伦的谋士孙秀是五斗米信徒,后失败而被杀。上层化的另一表现,就是大批高级士族的加入,出现了一批所谓的天师道世家。陈寅恪在《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一文中,曾作过考证。如吴郡杜氏(以杜子恭和杜京产最著)、琅邪王氏(以王羲之,王凝之最著)、丹阳葛氏(以葛洪最著)等。天师道在上层化发展的同时,也在民间继续发展。五斗米道的发源地四川,则出现了陈瑞领导的天师道教团后,被益州刺史王睿所灭。而李特、李雄又于晋惠帝永安元年(304)在蜀郡建立政权,国号大成,直至东晋永和三年(347)被桓温所灭,前后持续四十三年。后来又出现利用民间天师道组织的孙恩、卢循起义。《正一法文天师教诫科经》说天师道“分布天下”,从四川到北方再到江南,遍及全国,至六朝后期,“三吴及边海之际,信之逾甚”。魏晋时期还有帛家道、李家道和清水道等道派流传于民间。
天师道上层化的一个显著结果是,大批高级士族知识分子的涌人,这使道教理论得到提高,道书造作日益增多,新的道派不断出现,其中,丹阳葛洪(283-334对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思想作了系统的总结,著《抱朴子》一书,该书分内外篇,内篇言道,外篇明儒。其《抱朴子内篇》是道教史上划时代的著作。该书构造了以金丹之道为中心、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调和道教神仙方术与儒家纲常名教的一套长生成仙体系,使道教神仙信仰理论化。这一时期,由天师道还分化出上清派和灵宝派等道派。上清派以奉《上清经》而得名,以魏华存为开派祖师,奉元始天王、太上道君为最高尊神。最主要的经典一是《大洞真经》,又称《上清大洞真经》;一是主张通过炼神来达到炼形的《黄庭经》。与早期道书相比,《大洞真经》之类道书已表现出向雅文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与上清派大致同时出现的较为著名的道派是以传洞玄灵宝部经而得名的灵宝派。该派以《五篇真文》和《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为主要经典,传至葛洪从孙葛巢甫时大为兴盛。与上清派一样,灵宝派也是把儒家的伦理与修道精神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当下现实性。
魏晋时道教从思想和组织上都发生了分化,也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无论是天师道还是上清派、灵宝派,均需进一步整顿提高。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顺应时代要求,对道教进行了改造和充实。
2.道教的兴盛与发展
道教的发展经历魏晋南北朝的改造与充实,到唐宋时代终于达到了兴盛时期。唐宋时期道教的繁盛表现在:社会地位的提高,道教人数的增加,宫观遍及全国,规模大增。隋代时楼观道与茅山宗较为兴盛,为唐代繁荣拉开序幕。到唐代时,道教迎来了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潮。这与李唐王朝的扶持是分不开的。唐初,李唐宣称自己为老子后代,称其为“神仙之苗裔”,既提高皇家地位,又宣称“奉天承运”,借以巩固其统治。而岐晖、王远知等道教领袖,善于把握时代政治风向,使道教得到发展。尤其是一大批道教杰出学者的涌现,对道教教理、教义、修炼方术和斋醮科仪等作了承前启后的发展,对道教史、中国哲学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比较著名的学者有孙思邈、成玄英、王玄览、李荣、司马承祯、吴筠、张万福等。孙思邈继承葛洪、陶弘景的医学养生思想,终成唐代著名道教医学家,著有《千金要方》,堪称为不朽的传统医学名著。成玄英、李荣、王玄览等重玄派学者,对道教理论贡献卓著。
道教发展至唐代时,道派林立,其中,以上清派茅山宗和楼观派最为兴盛。还有灵宝派流以及灵宝派的支派升玄派。正一派则流传于民间。唐代道教还有传播《洞渊神咒经》的洞渊派,以叶法善最为著名。此外,唐代道教还有北帝派、占验派等。北帝派信奉玄天上帝,因为玄天上帝又称作北帝,所以该道派以“北帝”冠其名;占验派则精于术数法度,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淳风、袁天纲等,该派继承汉魏术数传统,研究天文、历算、阴阳之学及相术。对后世有巨大影响,预言国家政治命运的《推背图》,便是托名李淳风、袁天纲而作。唐代金丹派也很活跃,外丹黄白术因之兴盛,金丹家尊《周易参同契》为丹经之祖。因对其理解不同而分为硫汞说和铅汞说两派,唐朝好几位皇帝和大臣由于热衷服食丹药中毒而死。
唐末五代至宋代时钟吕内丹道逐渐兴盛。唐代内丹派肇始于钟离权和吕洞宾。内丹道著名道士除钟离权、吕洞宾外,还有陈抟、刘操、施肩吾、彭晓等。施肩吾是五代时道士,著有《钟吕传道集》,后经五代宋初道士陈抟和北宋道士张伯端的发展,玄妙深奥的内丹道逐步发达起来,成为道教的主流。
3.道教的变革与分化融合
道教在宋辽金元时期,进入了不断繁衍创新的发展阶段。宋代皇帝中,宋真宗赵恒对符篆道派推崇备至,宋徽宗赵佶则是历史上著名的崇道皇帝,他本人信奉道教,自号教主道君皇帝。他又御注《道德经》,直到靖康之劫成阶下囚时,仍着道袍。道教在北宋时,仍以组织严密、高道辈出的上清茅山宗为主流;不过,龙虎山正一天师派正在崛起,影响日益增大。这一时期著名道士有陈抟、张伯端、陈景元、张无梦等,对道教理论都作出了贡献。南宋偏安一隅,金辽元统治集团与汉民族矛盾加深,为了缓和社会矛盾,都力图发挥道教的安抚作用。因而,这一时期道派林立,发展态势迅猛。发源于南方巫术的诸符箓道派中,以龙虎天师(正一道)影响最大,茅山上清派退居其次,阁皂灵宝派最次。
南方道派除了龙虎天师、茅山上清、灵宝三山符箓外,还有雷法诸派。雷法为内丹与符箓结合而成的道派,主张内炼成丹、外用成法。比较著名的有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正法派、东华派、武当派等。神霄派所传神霄雷法系从天师道法术演化而来;清微派在民间影响较大,系从上清派衍化而来;以传天心正法为主的天心派,系从天师道衍化而来;而东华派、净明派都以儒道融合为特色。武当派以武当山为据点,实为全真道与清微派之结合。
与此同时,在北方金朝统治区,也兴起了一些新的道派。按先后次序为河南汲郡人萧抱珍创立的太一道,沧州乐陵人刘德仁创立的真大道教以及以后兴盛不衰的全真道。全真道的创教者是王重阳,道号重阳子。他于大定七年( 1167)去山东,先后收马钰、谭处端、王处一、郝大通、丘处机、孙不二、刘处玄(后来的“七真”)为弟子,创立了全真道。虽主张性命双修,但强调以修性为首,以“全精、全气、全神”为修仙最高境界,要求道士出家住庵,倡导三教合一之说。全真道至丘处机任教主时达到鼎盛。以后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明末全真道龙门派的兴起,全真道方才得以复兴。
这一时期,金丹派南宗在张伯端之后发展态势良好。但到了元代时,由于南北正一道、全真道两大道派的夹击,自身发生分化。由于全真道与金丹派南宗都将钟离权、吕洞宾作为祖师,有共同的渊源关系,金丹派南宗至陈致虚时便与全真派合并,不再是一个独立的道派。至此,金丹派南宗也可以称之为全真道南宗。元代时道教合并趋势明显,这一时期,真大道教传承不明,很可能已并入了全真道。而在南方,由于法术传承的原因,南方各道派逐步统一于正一道。到元代中后期,道教正式形成全真与正一两大宗派。
4.道教在明代中叶之后的流衍
在明代初中期,道教仍然得到继续发展,但到了明代中后期以至民国时期,则逐渐衰落。明初统治者,因为回归了汉文化的主体性,在宗教上也相应地比较能够理解传统道教的精神,所以注意发挥其作用,这是不足为奇的。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注释《道德经》,颁示天下,从而推动了道教理论的传播和组织的发展。
洪武十五年,明朝正式设立道录司总管全国道教,所辖道士分为全真、正一两大道派。朱元璋认为正一道是“特为孝子慈亲之设,益人伦,厚风俗,其功大矣哉”,而全真则“务以修身养性,独为自己而已”,因而采取扬正一而抑全真的道教政策。当此之时,全真道虽然相对沉寂,但武当山的张三丰却在社会上异军突起,以致明太祖朱元璋与明成祖朱棣一再访求,明代武当山道教得到了发展。清代统治者本不信道教,而是信奉藏传佛教,故而对道教采取了限制性的管理政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比较激烈的背景下,清朝政府大兴文字狱,进行思想控制,道教的思想传播与组织发展自然不可能像明中叶以前那么顺利。虽然有全真道龙门派显露了社会的感染力,但从总体上看,道教的确是衰落了。正一派除了雍正年间出了一位著名道士娄近垣外,其杰出的思想家并不多,至于神霄、清微等南方诸道派已经不见宋元之盛风。
不过,我们称道教在清代衰落,这并不意味着它从此一蹶不振。由于社会传统等诸多原因,在某个时段,道教出现一些新的气象,譬如产生一些思想的巨擘,这并不是不可能的。 (三)道教经典的传承系统
弘扬民族文化,莫过于以传承文化的经典为要。道教作为中华民族的宗教,具有综罗百家、融会各派的包容性。道教在汉代就被认为是“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体现了“海纳百川”的文化功能。
自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认为“道家之术,杂而多端”后,儒门学者多有诟病道教者,这在纪昀主编的《四库提要》道家类提要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近世著名道教学者陈攫()宁在《论(四库提要)不识道家学术之全体》一文中对这种社会上普遍的成见予以驳诉。他说:“总而言之:道家学术,包罗万象,贯彻九流,本不限于‘清静无为’消极之偏见,亦不限于炼养、服食、符箓、经典、科教狭隘之范围。《道藏》三洞十二部之分类,诚不免疏;但此或因受佛教之影响,出于不得已。吾人今日谈及道教,必远溯黄老,兼综百家,确认道教为中华民族精神之寄托,切不可妄自菲薄,毁我珠玉,而夸人瓦砾。须知信仰道教,即所以保身;弘扬道教,即所以救国。勿抱消极态度以苟活,宜用积极手段以图存,庶几民族尚有复兴之望。”所以,道教经典的传承问题,说到底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延续的大问题,是文明传承与发扬光大的问题。
道教经典的创立及传承是在与佛教的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吸收的历史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展开的。一般认为《太平经》是最早的道教经典,太平道以此立教。而五斗米道则以研习老子《道德经》的讲义《老子想尔注》为其经典。
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是道教造作经典的繁盛时期。佛教出现了划时代的学者道安,确立了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立地位。而道教则出现了划时代的学者陆修静,他将早期道教和神仙道教发展为成熟的教会式宫观道教,整理了三洞经书并编了《三洞经书目录》。仅《抱朴子?遐览》就著录约200部670卷道经,可见对日益增多的道书进行整理与分类是十分必要的。
历史上编修的道藏,主要有以下几种:
“郑隐藏书”、《三洞经书》、《玉纬七部经书》、《玄都经》、《三洞珠囊》、《玉纬经》、《一切道经》、《三洞琼纲》、《三洞玉纬》、《三洞经》、《三洞藏》、天台山桐柏宫《道藏》、徐铉、王禹偁 《道藏》、《宝文统录》、《大宋天官宝藏》、宋仁宗《道藏》、崇宁《道藏》、《万寿道藏》、《琼章宝藏》、《大金玄都宝藏》、《大元玄都宝藏》、明《道藏》。
目前,学术界将散见于《道藏》之外的道教文献,也进行了收集整理。如巴蜀书社推出的《藏外道书》,收录了大量明代《正统道教》和《万历续道藏》未收的新出道经。
在邯郸,有许多人信仰道教。这种信仰表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例如养生等。邯郸还分布着一定数量的道观,各县、市、区几乎都有。
宗教作为人类世界的“总的理论”和“包罗万象”的纲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及现今社会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大宗教之所以能够跨越时空、民族和地域的界限,得以长期存在和发展,除了有其特定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之外,还有其本身的原因,即它在人类社会各个时期都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它既为统治者用来维持现存社会秩序,也为被统治者用来打破这种秩序。因此,宗教的作用不仅仅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也含有被压迫生灵的“反抗”、“抗议”。在人类历史上,它绝不是“反动”、“落后”和“倒退”的同义词。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社会作用要复杂得多。
首先,宗教的产生、发展及其社会作用,有其人性上的基础和根据。作为地球上的一种智慧生物,人类最为关心的问题是自己的生存。但是,人类自身的生存却不能不受制于自然异己力量和社会异己力量的支配。在人类的童年时期,人们对自己的命运有一种未知的担忧和恐惧,只好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某一种超自然的神秘物。从这一点来看,宗教的产生和存在有其人性上的合理根据。因此,历史上不同的宗教体系,事实上表现了信仰它们的不同民族和不同集团为了解决人的存在问题和命运问题而进行的探索。在神的神性里集中了信仰者的人性要求,在宗教观念、宗教信条和宗教崇拜行为中,倾诉着各民族信仰者对自己命运的焦虑和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也包含了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原始人的图腾崇拜、古印度的吠陀诸神、古埃及人的木乃伊及亡灵书、古希腊人的奥林匹亚诸神及古犹太人的雅赫维等,实际上都是古代各民族谋求自身存在的社会需要而幻想出来的命运主宰者。人创造了自己的神和宗教,并在这种造神活动中回答了自己想要解决的自身存在和命运问题。由于社会条件和历史条件的不同,人的生存要求随之而异,从而导致神的特性、宗教信条和崇拜方式上的差异。宗教对人生问题和命运问题的解答,不仅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而且宗教答卷本身也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可能直接采用神的诫命或启示之类的神学形式,也可能通过宗教神学对文学艺术、政治法律、伦理哲学等的影响,在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各个部门打上宗教的印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在世界各民族的长期历史进程中,宗教对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都是非常深刻的。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形态和民族的心理特性很难与它所信奉的宗教分开。
因此,宗教对于人类社会就不仅仅是“鸦片”或“幻想的反映”,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民族的精神、杜会的纽带和法律的原则,它是调节、平衡人类社会矛盾的一种杠杆,是引导人们向善的意识形态。但它也是一种被神秘化了的特殊的意识形态,它以至上神的名义和神性的语言,以向往“天堂”永恒幸福的幻想和热情,宣传群众、动员群众,调动教徒们为至上的宗教信仰而自觉献身的激情;或者以地狱的恐怖规范人世间的道德行为,引导人们弃恶向善。
宗教是一种上层建筑,拥有一整套组织机构和一系列的教职人员以及教规、教法等制度,构成一个特殊的社会实体。在某些国家(特别在前工业化时期),它的意志能够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原则的制定和执行、统治者的任免等。它所具有的神圣光环,使它能够超越世俗力量而主宰一切。由于它的这些特殊性质,规定了它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特殊作用。它以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实现对社会的稳定控制,要求人们服从天命、恪守前定。它的一整套组织机构、教规、教律及一系列教职人员,起到了约束和规范教徒行为的作用,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宗教法成为世俗社会立法和执法所依据的重要原则。
宗教组织还是一种经济实体。各大宗教组织都有自己的经济活动,教徒们的自觉捐赠构成宗教组织财富的基础。国家政权对于宗教组织的慷慨赐赠,加强了宗教组织的经济实力。佛教寺院和基督教修道院的劳动制度,稳定地维系着宗教经济的运转。在前工业化时期,宗教组织的财富,往往构成社会总体财富的重要部分。
宗教以它神圣的同一信念和共同价值观将它的信徒结成一个内聚力极强的社会群体。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不同的社会阶级或社会集团,共同信仰一个宗教,礼拜同一个上帝和神灵,遵从同一个宗教首领,把追求上帝永恒之爱和天国永恒幸福作为人生最高的和最终的目的,于是产生了一种共同的宗教意识,它与教会组织、教规、教仪和教法等宗教制度相结合,形成了宗教的群体认同原则,成为某一群信教者的核心。
宗教还是一种心理的平衡剂,它能够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使人们的精神得到某种安慰和寄托,达到调节和平衡自己心态的目的。当一个人未能获得某种需要或思想受到某些创伤时,就会产生忧愁和苦恼,可能心态失衡,甚至绝望,失去控制而铤而走险。宗教则能为这些心灵痛苦的人提供一种镇静剂,它以神的正义和同情,对许多遭遇不幸、思想忧苦的善男信女给予安抚和慰藉,许诺庇佑,消除他们的心灵之苦,恢复心理平衡状态。宗教的这种心理调节功能,对于维护社会秩序起着重要作用。
宗教在建设、保存和传播文化方面也有其特殊作用。世界三大宗教的文化作用是多方面的,表现在哲学、法律、道德、教育、文学、艺术及科学的各个领域。宗教曾经成功地保存和传播了东西方的古典文化,很多古代社会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是通过宗教经典保存下来的。但是,宗教又不同于所有那些世俗文化,它比其他文化形式有更深刻的意义。著名宗教哲学家蒂利希强调:宗教构成一切文化的内部意义,宗教是文化的实质,文化是宗教的表现形式。麦克斯?缪勒强调:宗教是人们“领悟无限的主观才能”,即不懈地追求完美、完善的能力和渴望。事实上,人类的宗教与人类的文化几乎是同时形成的,宗教与世俗文化的分离,在西方世界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在中国则早得多。即使如此,西方文化也未能抛弃基督教的精神,西方科学、理性的传统,决离不开基督教精神的道德价值取向:它与科学、理性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成为西方社会发展缺一不可的两大支柱。宗教的道德制度和价值体系,给人们以终极的意义和升华的力量,有力地支持了科学理性精神的发展,弥补了近代西方主体精神的不足。如果没有宗教信仰在精神上的支持,西方社会不会获得稳定的发展,社会秩序和人们的心态也不会那样稳健和成熟。
在论及宗教与文化的关系时,丹麦学者霍尔姆进行了颇有见地的论述。他认为,文化中的三种主要形式,即科学、道德和艺术,分别在哲学中找到了它们的理论基础:认识论、伦理学、美学。从人类心理看,认识与理智相连,伦理与意志相通,美学与情感相连。而认识、伦理、美学所探讨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之间的对立,恰是宗教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因此,宗教是一切文化现象的依据,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则是宗教原则的血肉,人类文明与宗教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不理解人类社会宗教长期发展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入地理解各不同文明圈的人类文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