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
一、毛泽东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
随着新中国国力的逐渐恢复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展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使得苏联经济模式不断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变革的探索,试图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这场以变革“苏联模式”为基础的改革实际上标志着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改革的兴起。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上展现出来的国家发展的实力与体制模式,令诸多社会主义国家信服,“苏联模式”被当成社会主义唯一标准的发展模式。各个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自觉地还是被迫地、长期地还是短期地,都照抄照搬了这种体制模式。但是随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内在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并逐渐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后果。各社会主义国家都试图摆脱教条主义的统治和束缚,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革不可避免地成为时代进步的要求和各国人民的普遍呼声。事实证明,中国实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完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运行,已经不适应国内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历史经验表明,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要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必须改革原有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才有出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照搬照抄“苏联模式”是起过积极作用的。这是因为建国初期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结构简单,发展经济是为了增强国家实力和解决人民温饱的简单需要,计划经济有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地办大事。在社会主义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使中国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基础极其薄弱和国民经济极其落后的局面。但是,到“一五”计划末期,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这种体制模式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过多过严的统一管理,所有制结构单一,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等,这些弊端日益演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无法解决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积极地思考如何按中国的国情建设社会主义。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首先,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是一项针对性很强的正确的改革措施,显示出毛泽东广阔的视野。毛泽东指出,“应当在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都没有”。其次,要处理好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的关系。毛泽东提出:“基本的原则是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在集体利益的价值判断上,要处理好统一性和独立性的关系,即在把国家的利益摆在首位的同时,尊重集体利益的相对独立性。“把什么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
毛泽东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展示出他的求实和大胆探索的改革精神,为共产党人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做出了榜样,虽然最终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范畴,却昭示出一个道理:中国的改革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二、邓小平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探索背景
自新中国建国以来,无数事实都证明了旧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不成功的,实施计划经济模式,是无视价值规律、束缚商品经济发展的行为。生产关系中的经济管理模式同其他事物一样,在完成了固有的历史使命之后,旧的模式被新的模式所替代,这是历史前进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毛泽东对商品经济的正确认识,深深影响着邓小平,作为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使命。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正是邓小平结合中国最新发展形势而做出的重大经济改革举措。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紧密结合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同时又有新的突破,是在继承前人正确理念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逐渐明晰的改革之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非常曲折,是一个复杂演变、不断突破和深化的认识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中遇到了传统经济体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问题,提出了改革的要求。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的号角,提出“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必然要重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1979年,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国家计划的编制“要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来调节生产”,要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按照市场供求关系”进行生产,并提出国有企业之间“可以进行竞争”。这是第一次从竞争的角度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随后,理论界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问题,基本统一了认识。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方针。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为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1985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又由于在市场经济理论上没有根本突破,始终处于“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怪圈之内,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无法定位。
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谈话透彻而精辟地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出发,使人们认清了市场经济作为经济资源配置手段的本质属性,从根本上解除了人们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统一了党内外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方面的认识,指明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前途,奠定了改革目标模式最终确立的理论基础,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形成。
三、江泽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都被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学者看作是两种对立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标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只能实行市场经济。邓小平突破性地将经济体制与社会制度相联系的传统观念打破之后,中国领导集体结合历史和时代的要求,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上升到了更高的理论层次。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把邓小平创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体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1992年6月9日,他在中共中央党校讲话中明确提出:“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和总结国内外经验,我们对建立社会主义的新经济体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认识,已经比较成熟了”,“我个人的看法,比较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首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报告正式确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从原则上指明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和理论上的重大突破。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中国的根本大法。1993年11月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初步构想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推进了一步。此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再次需要理论的新突破。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经过三个阶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报告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在确定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十五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理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理论,将“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在改革中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坚决反对“私有化”。肯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了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把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者统一起来。
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建设,到20世纪末,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的基本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这是中国改革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