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指导中国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进程,进而对整个社会主义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意义
邓小平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整个理论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其理论意义在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给马克思主义赋予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又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一直在探索合适的经济发展体制。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了一定的设想,恩格斯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然而,历史证明社会没有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发展。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也通过“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经济体制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探索。斯大林时代,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但由于理论上的不彻底性和忽视价值规律与市场作用,难以长时期存在。
中国国内经过多年的实践,毛泽东在吸取和借鉴国际上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之后,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试图突破集中统一的计划模式。直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上台,社会主义到底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才能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这个问题才得到解决。邓小平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突破了传统观念,解决了中国在理论中长期争论的市场与计划的关系问题,在实践中解除了种种传统观念对人们的束缚。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一世纪性的难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从根本上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当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共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规划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框架的宏伟蓝图,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进入实施操作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树起的又一座丰碑,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而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所以经济体制改革是整个改革事业的重点、难点和核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对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经济体制改革就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紧紧抓住市场经济建设这个关键环节,充分调动起广大群众经济建设的积极性,找到了通过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改革方面讲,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真正适应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分配制度、保障体制的具体目标都已明确,并正处在转轨的过程中。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经济已经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相互交融,完全独立的民族经济早就基本上不复存在。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共同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邓小平曾经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论断。邓小平说:“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而中国要对外开放,要与世界经济接轨,不搞市场经济是不可能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或者在半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的体制与绝大多数国家的体制有巨大的差异,中国的资源配置方式与别人根本不同,无法学习和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难以实现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一条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实行市场经济。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提供了理论保证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难题始终困惑着人们。社会主义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国家,建设和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但是,当经济发展与理论模式相抵触时,发展又让位于理论模式,如计划经济、单一的公有制、纯粹的按劳分配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经过反复的探索,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才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目标,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能够指导中国选择具体的经济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是适应中国实际国情的经济模式。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它最终将指引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人民生活将更加富裕美好。第一,市场经济体制蕴含着强大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以市场为中介的劳动的社会分工和交换。在这个体制中,任何人都不能独立于市场体系之外生产和生活,必须在社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以低于或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标准向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否则,在市场竞争中将没有立足之地。这种无形的调节,就是一种强大的激励机制,它使得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第二,市场经济以社会需求为直接导向,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计划经济虽然也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但是实际生产过程却直接按计划进行。只有在计划的制订完全反映了人们的需求时,生产才能满足需要。
事实上,随着现代经济生活内容的丰富和发展,人们在物质文化诸方面的需求是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人为制订的计划不可能完全反映客观需求。因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不能依赖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由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市场经济的生命力在于满足社会需求。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需求不旺市场就不活。因而市场经济模式是满足社会需求的最有效的经济模式。人民群众只有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伟大探索和创新,它解决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长期没有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难题。列宁根据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绝对规律,最早得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者资产阶级以前时期的国家”的结论。事实证明,社会主义革命没有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而首先在一些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了成功。因此,社会主义的实践必然会面临两个重大课题:一个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怎样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去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另一个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如何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或者说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建设路子。
第一个课题,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当时俄国的实际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论断。在这一理论的正确指导下,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毛泽东又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列宁主义,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理论,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伴随着第一个课题的完成,第二个课题又摆在社会主义各国的面前。
几十年来,无论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还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在不断地苦苦探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总的来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发展社会主义的难题,以至酿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悲剧,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痛定思痛,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大胆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在中国取得了伟大的成功,解决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难题,从而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做出了无法估量的重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