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美国“后9·11”小说研究综述
美国“后9·11”小说发端于21世纪初,它是在众所周知的9·11恐怖袭击后产生的,在“后9·11”的美国社会文化氛围中成长繁荣起来的新兴的文学流派。由于它的创作紧扣时代主题,聚焦于“9·11”袭击及其后的相关事件,借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发表对时事的看法和见解,除具有美学欣赏价值外,还不时激发起读者对小说中观点的思考和讨论。由于“后9·11”小说对当代人的思想行为具有指导价值和借鉴作用,因此几乎每一部“后9·11”小说的问世,都会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和研究热情。
笔者在人民大学图书馆“多合一数据库服务系统外文资源发现”栏目下输入“post 9/11 novel”(“后9·11”小说)一词,发现共有相关记录十七万八千多条,其中包括学术期刊文章共十五万多条,专题学术论文二十五篇,书籍专著五十五部。这些数字或许可以说明“‘后9·11’小说”这个概念在国外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被广泛使用。
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本文对国外美国“后9·11”小说的研究从以下三个层面做了概括总结。
第一层面:对美国“后9·11”小说的收集、整理、分类和简单介绍;
第二层面:对美国“后9·11”小说的个案研究;
第三层面:将美国“后9·11”小说作为一个新兴文学流派进行的评论和研究。
(一)国外美国“后9·11”小说的分类整理
在第一个层面的研究中,华苏(HUA HSU)和丹尼尔·巴洛(Daniel Barrow)做了出色的工作。
2011年8月27日,华苏发表在纽约客杂志上“9·11百科”栏目中出版了名为《作品选:艺术家、作家、音乐家、电影制作人、电子游戏设计师、拼凑者如何回应“9·11”》的图表。[17]图表中详细地列出了与“9·11”相关的小说、戏剧、诗歌、电视、电影、音乐、艺术、漫画书、游戏等。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作者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工作,并进行了详尽的分类,有些实在无法分类的,都归在混合栏目下。在这个图表中,列出了“后9·11”小说共45部。其中美国作家的作品占75%。
无独有偶,也是在“9·11”十周年纪念日的前夕,即2011年9月5日,丹尼尔·巴洛在英国著名的《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杂志上发表了名为“9·11小说”(Novels for 9/11)的文章。文章中,他对11部“9·11”小说做了简单介绍并推荐给读者。这11部小说分别为:
1.罗瑞妮·亚当斯(Lorraine Adams)的《港湾》(Harbor,2004);
2.乔纳森·萨弗兰·福尔(Jonathan Safran Foer)的《特别响,非常近》(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2005);
3.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的《星期六》(Saturday,2005);
4.杰·麦克伦尼(Jay McInerney)的《美好生活》(The Good Life,2006);
5.克莱尔·梅苏德(Claire Messud)的《皇帝的孩子》(The Emperor's Children,2010);
6.唐·德里罗(Don Delillo)的《坠落的人》(Falling Man,2010);
7.莫欣·哈米德(Mohsin Hamid)的《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2007);
8.约瑟夫·奥尼尔(Joseph O'Neill)的《地之国》(Netherland,2008);
9.詹姆·海奈斯(James Hynes)的《邻座》(Next,2010);
10.泰茹·科尔(Teju Cole)的《开放之城》(Open City,2011);
11.艾米·沃德曼(Amy Waldman)的《屈服》(The Submission,2011)。
在这十一部小说中,除了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星期六》、爱尔兰作家约瑟夫·奥尼尔的《地之国》、巴基斯坦作家莫欣·哈米德的《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三部外,其余八部均为美国作家作品。
另外,笔者在美国著名的维基百科(Wikipedia,Free Encyclopedia)网站上,通过输入关键词“post 9/11 novel”,找到名为“与9·11袭击相关文化列表”(List of cultural references to the September 11 attacks)的资料。这份以“9·11”袭击和“后9·11”时代的社会政治气候为背景创作的文化作品名单上,列出了包括艺术作品、音乐作品、书籍、诗歌、喜剧作品、戏剧、电影、电视节目等形式各异的文化作品名称。在“文化与诗歌”分类下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栏目中,共列出美国小说37部,每部小说都做了非常简短的介绍。有的作品还提供了相关链接,读者可以得到关于作品更为详尽的介绍和评论。
这些资料从不同的视角收集到了大量有用的信息,它们互相交叉,互为补充,为“后9·11”小说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笔者就是以丹尼尔·巴洛、华苏和维基百科提供的资料为基础,结合自己的阅读,整理出了50部美国“后9·11”小说,(见表2:“美国‘后9·11’小说列表”)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关于美国“后9·11”小说的研究。
(二)国外美国“后9·11”小说的个案研究
“后9·11”小说研究的第二个层面,即“后9·11”小说的个案研究,可以说占的比重最大。笔者以搜集到的50部美国“后9·11”小说为考察对象,通过在多合一数据库输入作者姓名、作品名称进行检索,结果发现与作品相关且发表在各类报刊上的评论文章、学术著作以及会议资料总条目数量排在前十名的作品是:
第一,科马克·麦卡锡的《路》(2006年);
第二,乔纳森·弗兰岑的《自由》(2012年);
第三,菲利普·罗斯的《凡人》(2006年);
第四,艾米·沃德曼的《屈服》(2011年);
第五,约翰·厄普代克的《恐怖分子》(2006年);
第六,唐·德里罗的《坠落的人》(2007年);
第七,菲利普·罗斯的《反美阴谋》(2004年);
第八,乔纳森·萨弗兰·福尔的《特别响,非常近》(2005年);
第九,科伦·麦凯恩的《转吧,这伟大的世界》(2009年);
第十,乔纳森·雷森的《患病的城市》(2009年)。
从以上排名可以看出,在国外,人们对《路》《自由》和《凡人》三部作品的关注度最高。为什么这几部作品能够引起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呢?笔者认为与作品的主题密切相关。
麦卡锡的《路》被称为启示录小说,描绘的是核爆炸后的世界末日景象。弗兰岑在《自由》中通过主人公之口讨论了自由、环境保护、人口增长、伊拉克战争等主题。罗斯的《凡人》则以老年、死亡为主题。这些话题都是“后9·11”时代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涉及这些主题的作品也成了人们评论的热点话题。
国外对《路》的评论多集中在小说中描绘的“世界末日”景象上。如:库珀·利迪亚(Cooper,Lydia)在《世界末日圣杯故事:科马克·麦卡锡的〈路〉》中写道:“《路》探讨的是四处弥漫的末日恐惧情绪以及对人类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担忧。”[18]高德·佛雷与劳拉·克拉博在合写的文章《失去的世界:科马克·麦卡锡〈路〉中的地理环境与绿色记忆》中认为:“《路》中的那位父亲和儿子行走在可憎的、被摧毁了的末日后的美国。父亲认识到,他所身处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旧日的印记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往昔的安全、舒适、美丽已经被纯粹的恐惧代替。”[19]其他评论文章如:哈德·威格的《科马克·麦卡锡的〈路〉和未来世界》,[20]昆萨·阿什利的《未来世界图景:科马克·麦卡锡笔下的世界末日》,[21]斯考博·托马斯的《世俗宗教经文和科马克·麦卡锡的〈路〉》,[22]拉姆博·雪莱的《万劫不复?读科马克·麦卡锡世界末日之后的〈路〉》,[23]马修·姆林斯的《科马克·麦卡锡〈路〉中的饥饿与现代性的末日》[24]等,莫不是以“世界末日”作为评论焦点。表现出了美国人对人类现实生存处境的恐惧和对未来的担忧。
关于《凡人》,人们的评论多集中在老年以及死亡主题上。如亨利L.卡里根(Henry L.Carrigan Jr.)在书评中写道:“《凡人》主人公面临年老孤独的处境,他对失去的性能力感到失望,也因伤害了那些曾经爱他的人而感到痛苦。”[25]理查德·戈德斯坦在名为“死亡之旅”的评论中写道:“菲利普·罗斯的新作《凡人》将获得小说奖。不仅因为它的分量,更因为‘一个老人的死亡之旅’主题是今年的文学事件。”[26]
关于《自由》,威廉姆·H.普里查德(William H.Pritchard)认为,“《自由》写的是当代美国社会的重大主题,主要包含生态问题。”[27]根据罗斯·富兰克林的理解,《自由》的故事跨度30年,但主要集中在乔治·W·布什时代。小说表面上是描写家庭生活,实质在于对自由的理解和评论上。引用作者的话说:“帕蒂(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用‘自由’来搞砸自己的生活,沃尔特(男主人公)用‘自由’来毁坏我们的星球,乔伊(帕蒂和沃尔特的儿子)用‘自由’来搞乱中东。”文章末尾,作者总结道:“《自由》的教育意义在于强调:‘所有的自由都需要调和,否则,它将把我们引向毁灭的道路。’”[28]文章对作品的重大主题的挖掘可谓入木三分。
(三)国外美国“后9·11”小说的流派研究
正是在“后9·11”作品的创作以及大量分析评论的基础上,有的学者意识到:“后9·11”时代的文学作品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流派,他们称之为“后‘9·11’文学”(post 9/11 literature)、“9·11文学”(9/11 literature)、“9·11之后的文学”(literature since 9/11,literature after 9/11),并开始以著作的形式出版发行。尽管名称不统一,但共同点是:它们都以“后9·11”小说为例编辑整理或进行创作,这些著作和学位论文形成了“后9·11”小说研究的第三个层面。
在这些著作中,有较大影响并被研究者多次引用的有:
1.安·凯尼斯顿与珍妮·佛兰斯比·奎因(Ann Keniston,Jeanne Follansbee Quinn)2008年编辑出版的《“9·11”之后的文学》(Literature after 9/11);[29]
2.克里斯蒂安·沃司莱斯(Kristiaan Versluys)2009年出版的《走出忧伤:“9·11”与小说》(Out of the Blue:September 11 and the Novel);[30]
3.理查德·格雷(Richard Gray)2011年5月出版的《坠落之后:“9·11”之后的文学》(After the Fall:American Literature Since 9/11)。[31]
《“9·11”之后的文学》一书,于2008年由世界上最大的学术出版集团之一的泰勒·弗朗西斯集团在纽约和伦敦同时出版,并于2010年再次出版发行。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除了前言“再现9·11:文学与反抗”和结语“想象与怪兽”外,正文分为三部分,编者整理了“后9·11”小说相关评论文章,并将之归类。第一部分为“亲历9·11:时代,创伤与无法比拟的事件”;第二部分为“9·11政治与表述”;第三部分为“9·11与文学传统”。虽然为作品集,但通过分类也体现了编者对文学与历史事件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思考。
《走出忧伤:“9·11”与小说》选取《坠落的人》《在没有双塔的影子下》《特别响,非常近》和《世界之窗》等作品,文章认为“后9·11”小说是探索人们心理创伤的最好形式。在书中,作者对“后9·11”小说的创伤主题以及叙事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坠落之后:“9·11”之后的文学》的作者是美国埃塞克斯法校的文学教授理查德·格雷。他将“9·11”小说与美国及其他国家正在发生的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结合起来,把它们放置在处于大变动时期的全球大背景上考察。对“后9·11”小说中描写的灾难、危机提出质疑,并以多部“后9·11”小说为例,对文学与创伤的关系做了深刻的论述。
二、国内美国“后9·11”小说研究综述
随着美国“后9·11”小说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我国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美国“后9·11”小说,开始了译介和研究工作。在中国知网中输入“9·11小说”一词,可搜索到276条结果。这个数字虽然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国内对“后9·11”小说的研究状况,但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内学者对“后9·11”小说的重视。国内对美国“后9·11”小说的研究,也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把握。
第一层面:对美国“后9·11”小说的译介;
第二层面:对美国“后9·11”小说的个案研究;
第三层面:将美国“后9·11”小说作为一个流派的研究。
(一)对美国“后9·11”小说的译介
从我国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研究历史来看,一般是先有对原作品的译介,之后才有进一步的研究、评论和总结。虽然也有学者以阅读原著作为起点开展研究,但由于语言理解的障碍,大多数学者还是在阅读译作后才开始了解作品并产生研究兴趣。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翻译是研究外国文学作品的第一步,译者的兴趣和译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引导和制约着学者们的研究。一部好的译作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在这个创造过程中,能否准确传达出原作者的思想、语言是否顺畅优美,决定着研究者的选择。下面是笔者收集到的美国“后9·11”小说的中文译本。
表1 美国“后9·11”小说中文译本目录
从以上列表可以看出,我国对美国“后9·11”小说的翻译不但数量少(只有12部),而且翻译起步时间也较晚。在2002年第一部美国“后9·11”小说《亡灵》(In Spirits)问世五年之后,第一本中文版“后9·11”小说《夜幕降临》出版。与在美国文学界的境况相似,这本小说在国内几乎没有引起多大反响。2009年以来,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市场表现为主要依据进行遴选,充分体现对广大读者阅读兴趣的尊重。”[32]为宗旨,出版了多部“后9·11”小说,使得我国读者有机会阅读更多的相关作品。同时也使得这些小说有了统一的书名,如将Falling Man的翻译从《坠楼者》《坠落者》统一为《坠落的人》,将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从《极吵,极近》《特响,巨近》和《极度喧哗与异样紧密》等统一为《特别响,非常近》。统一的书名便于我国学者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而不至于引起混乱和误解。
(二)对美国“后9·11”小说个案研究
国内美国“后9·11”小说研究的第二个层面,可以通过发表在期刊杂志上的论文来了解。笔者通过检索发现,在众多的研究者中,朴玉发表的论文涉及美国及其他国家“后9·11”小说10多部,是国内发表美国“后9·11”小说评论文章较多的人。另一方面,通过在中国知网输入美国“后9·11”小说中英文名称,检索到与小说相关的期刊报纸论文,依照数量排名,前五名分别为:
第一,《坠落的人》;
第二,《特别响,非常近》;
第三,《恐怖分子》;
第四,《反美阴谋》;
第五,《路》。
从排名上看,《坠落的人》研究文章最多,有32篇文章。与《路》有关的研究文章只有4篇。至于其他几部已经有中文版的美国“后9·11”小说,评论文章很少,有的甚至没有任何评论。而且在少有的几部硕士学位论文中,除了黄雅芬的《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反美阴谋〉》外,其余五部均以《坠落的人》为研究对象。如:孙政业的《唐·德里罗小说〈坠落的人〉解读:文化诗学视角》、王欢的《后现代现实主义视角下的〈坠落的人〉》、黄靖的《创伤·救赎——德里罗的〈坠落的人〉的创伤主题探析》、汪龙平的《唐·德里罗小说〈坠落的人〉中的作家关怀伦理研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这与研究者的选择和书籍的相关介绍有很大关系。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当研究者面对海量的书籍,考虑到有限的时间,人们往往容易选择那些相比之下较有特色、稍有新意的作品。《坠落的人》之所以会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固然与它的主题内涵有很大关系,但或许还与其写在小说封皮的介绍有关。笔者发现,在国内出版的“后9·11”作品中,除了《坠落的人》封面上标有“9·11小说定义之作”的字样外,其他书籍都没有在显著位置提及它们与“9·11”袭击及其后事件的相关性,因此很多读者并不是非常了解美国“后9·11”小说这一新的文学流派。或许这也可以看做是大量美国“后9·11”小说没有受到翻译者和研究者关注的原因之一。
(三)国内美国“后9·11”小说流派研究
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看,美国“后9·11”小说第三个层面的研究,即将“后9·11”小说或“9·11”小说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来考察,最早见于杨靖2009年4月发表在《外国文学动态》上的《“9·11”与美国梦的幻灭——评约瑟夫·奥尼尔的小说〈荷兰〉》。当时许多“后9·11”小说还没有中文版本,杨靖在文章中把《荷兰》(现名《地之国》)、《坠楼者》(现名《坠落的人》)、《极度喧哗与异样紧密》(现名《特别响,非常近》)划分为同类小说,称为“9·11之后的美国伤痕文学”。虽然他误将约瑟夫·奥尼尔列为美国小说家,但不影响他对9·11小说的分类所做的贡献。
紧接着,在2011年4月,当代外国文学杂志上分别刊登了朴玉的《从德里罗〈坠落的人〉看美国‘后9·11’文学中的创伤书写》与但汉松的《9·11小说的两种叙事维度:——以〈坠落的人〉和〈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为例》。两位作者在国内首次提出“后9·11”文学或“9·11”文学的概念。这两篇文章如“后9·11”文学研究中并立的双峰,成为被转载和引用最多的文章。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两篇文章在全国著名杂志上的出版发行,激发了国内学者研究“后9·11”文学的兴趣,为我国“后9·11”文学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南京大学教授杨金才在中国作家网上发表了题为《9·11之后美国文学发生了什么》的文章,提出“美国9·11事件之后,全球性的反恐和后冷战思维逐步催生了一种具有反思生命意义、深度观照历史、并使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文学文本,或称之为‘后9·11’文学。”[33]成为国内较早给“‘后9·11’文学”下定义的学者之一。文章中,他对《恐怖分子》《坠落的人》《巨响,特近》《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美国“后9·11”小说做了简单的介绍。之后,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他也多次给听众介绍“后9·11”文学,加深了这一新的文学流派在我国的影响。
此后的十几年中,国内“后9·11”文学的研究文章数量不断攀升。特别是到了2013、2014年,美国“后9·11”文学的研究文章呈现出井喷之势。更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后9·11”文学的研究获得了不同层级基金项目支持,如王维倩的“美国后9·11小说的恐怖主义诗学研究”获得“2013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精品研究课题”的资助,[34]余艳娥、王庆奖的“‘9·11事件’以来的美国文学研究”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立项项目”资助;[35]曾艳钰的“当代美国9·11小说研究”分别获得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36]由此可见,“后9·11”文学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资助项目可以有效保证国内对美国“后9·11”文学研究的深入推进。
国内对美国“后9·11”小说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呈蓬勃发展之势,但总的来看,尚属起步阶段,至今还没有发现对美国“后9·11”小说进行系统研究和对比研究的学位论文和著作。本文试图将美国“后9·11”小说作为21世纪一个新的文学流派进行系统分析,以期补充扩展此领域的研究。
【注释】
[1]Pat Gill Webber,Change Ahead-Working in a Post 9/11 World,Preface,Booksurge LLc,2005,p3.
[2]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4-35页.
[3]博拉朵莉:《恐怖时代的哲学——与哈贝马斯和德里达对话》,王志宏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30页.
[4]Giovanna Borradori,Philosophy in a Time of Terror——Dialogues with Jurgen Habermas and Jacques Derrida,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5]USA PATRIOT Act正式的名称为“Uniting and Strengthening America by Providing Appropriate Tools Reuquired to Intercept and Obstruct Terrorism Act of 2001”,中文意义为“使用适当之手段来阻止或避免恐怖主义以团结并强化美国的法律”,取英文原名的首字缩写成为“USA PATRIOT Act”,而“patriot”也是英语中“爱国者”之意。故简称《美国爱国者法案》。
[6]戴超武,李春玲:《9·11事件后美国对中亚地区的政策及其影响》,《世界政治与经济论坛》,2002年第1期.
[7]《盘点伊拉克战争对美国的五大影响》,《新华国际》,2013年3月20日.
[8]翁翔:《最终认定——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中国青年报》,2004年10月8日.
[9]刘卫东:《9·11十周年后的美国与世界》,《中国网》,2011年9月7日.
[10]http://www.pbs.org/newshour/bb/law/sniper/
[11]Funeral held for soldier killed in Ark.attack”,Seattle Times,June 8,2009.
[12]http://www.cbn.com/cbnnews/us/2009/November/Retired Army Gen Ft Hood Was Worst Terrorism Since 9·11/
[13]http://en.wikipedia.org/wuki/Boston.Marathon bombings.
[14]《奥朗德:巴黎枪击事件致11人死亡系恐怖袭击》,《光明网》,2015年1月7日.
[15]Don Delillo:“In The Ruins of the Future:Reflections on terror and loss in the shadow of September”,HARPERS,2001.303(1819):33-40.
[16]刘卫东:《9·11十周年后的美国与世界》,《中国网》,2011年9月7日.
[17]Hua Hsu:“Collected Works:How artists,writers,musicians,film makers,video-game designers,and quilters responded to the attacks—a selection”,《New Yorkers》,Aug 27,2011.
[18]“Cormac McCarthy's The Road as apocalyptic grail narrative”,Studies in the Novel,Summer,2011,Vol.43 Issue 2,p218.
[19]Godfrey,Laura Gruber:“‘The world he'd lost':geography and‘green'memory in Cormac McCarthy's The Road”,CRITIQUE:Studies in Contemporary Fiction,March 2011,Vol.52 Issue 2,p163.
[20]Hardwig,Bill:“Cormac McCarthy’s The Road and'a world to come'”,Studies in American,Naturalism,Vol.8 Issue 1.2013,p38-51.
[21]Kunsa,Ashley:“‘Maps of the world in its becoming':post-apocalyptic naming in Cormac McCarthy's The Road”,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Fall,2009,Vol.33 Issue 1,p57.
[22]Schaub:“Thomas H.Secular scripture and Cormac McCarthy's The Road”,.Renascence:Essays on Values in Literature,Spring,2009,Vol.61 Issue 3,p153.
[23]Rambo,Shelly L.:“Beyond Redemption?:Reading Cormac McCarthy's'The Road'After the End of the World”,Studies in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Fall,2008,Vol.41 Issue 2,p99.
[24]Matthew Mullins:“Hunger and the Apocalypse of Modernity in Cormac McCarthy's The Road”,symplokē,2011,Vol.19,Issue 1-2,p.75-93.
[25]Henry L.Carrigan Jr.:“Roth,Philip,Everyman”,Library Journal,April 1,2007.
[26]Richard Goldstein:“Death Trip”,The Nation,October 23,2006.
[27]William H.Pritchard:“A World of False Choices”,Commonweal,October 22,2010.
[28]Ruth Franklin:“Impact Man”,The New Republic,October 14,2010.
[29]Ann Keniston,Jeanne Follansbee Quinn:Literature after 9/11,New York,Lodon:Routledge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2008.
[30]Kristiaan Versluys:Out of the Blue:September 11 and the Novel,New York:Columbia Univ.Press,2009.
[31]Richard Gray:After the Fall:American Literature Since 9/11,Malden,MA:Wiley Blackwell,2011.
[32]“《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出版说明”,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2009年10月,第1页.
[33]杨金才:《9·11之后美国文学发生了什么》,中国作家网,2013年12月11日.
[34]王维倩:《后‘9·11’小说述评》,《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1月20日.
[35]余艳蛾,王庆奖:《‘9·11’文学作品:小说〈屈服〉》,《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36]曾艳钰:《后“9·11”美国小说创伤叙事的功能及政治指向》,《当代外国文学》,2014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