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格与文化

人格与文化

时间:2023-03-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学家已经逐渐认识到,人格是存在于文化背景中的。人格心理学多数理论和研究是基于对个体主义文化的观察。尽管许多人认为意识与前意识里的东西已穷尽了内心的所有想法,但弗洛伊德认为这还只是冰山的山尖。弗洛伊德认为组成人格的各部分经常发生冲突。弗洛伊德甚至认为本我冲动永远存在,它们必须受控于健康成人人格的其他部分。所以,称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为自我心理学是很合适的。
人格与文化_心理疏导技术

心理学家已经逐渐认识到,人格是存在于文化背景中的。研究者在个体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之间发现了最重要的差别。包括多数西欧国家和美国在内的个体主义文化强调个人的需要和成就。生活在这种文化中的人倾向于把自己看做独立的、独特的人;相反,生活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倾向于把自己归属于一个较大的群体,如家庭、宗族或国家。这里的人们对合作的兴趣胜过对竞争的兴趣。他们从群体成就中获得的满足,胜过从个人成就中获得的满足。亚洲、非洲、中南美洲的很多国家的情况符合上述这种集体主义文化。因此,西方人格心理学者研究时用的一些通用概念,拿来研究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的时候,就有了不同的意义。例如,在一种文化中被看作是过度依赖或过度自我中心主义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是适应良好行为。

人格心理学多数理论和研究是基于对个体主义文化的观察。实际上,大部分研究是在美国开展的,而在一项考察了41个国家的研究中,美国是个体主义倾向最强的国家。中美两国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是存在巨大差异的。

◆ 精神分析学派

1.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

理解弗洛伊德理论的重要起点是,他把人格分为三个部分,弗洛伊德最初把人格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意识指的是人们正意识到的想法。随着新想法进入内心,另一些想法脱离意识,意识中的物质不断发生变化。当一个人说“我心里想”的时候,他也许是指心里意识到的部分。但在内心存储的信息中,意识处理的信息占很小的比例。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相当轻松地往意识中灌输无数的想法。例如,早餐吃了什么?三年级教师是谁?上个周六晚上做了什么?这些大量的可再现信息构成了前意识。

尽管许多人认为意识与前意识里的东西已穷尽了内心的所有想法,但弗洛伊德认为这还只是冰山的山尖。在精神分析理论看来,我们内心想法的主体位于无意识当中。这是无法直接接触的东西。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无法被带入意识中,除非是在某种极端的情境中。然而,无意识的东西决定了许多日常行为。

弗洛伊德发现,脑解剖模型在描述人格上有局限。因此,他又创立了结构模型,把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正如人们常说的:“一部分的我想做这件事,另一部分的我想做别的事。”弗洛伊德认为组成人格的各部分经常发生冲突。弗洛伊德认为,人出生时只有一个人格结构,即本我。本我是人的自私部分,只与满足个人欲望有关。本我采取的行为遵循快乐原则。即本我只关心如何立即满足个人需要,而不受任何物质和社会的约束。婴儿看见想要的东西,就去够它,不管这东西是否属于他人或者有害。这种反射行为一直保持到成年。弗洛伊德甚至认为本我冲动永远存在,它们必须受控于健康成人人格的其他部分。

显然,如果本我仅仅试图依赖反射行为去得到它想要的,那么大部分时间里,快乐冲动都将受到失败。因此,弗洛伊德假设本我还通过愿望实现来满足其需要。即当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时,本我会想象它的存在。如果一个婴儿饿了,而周围又没有食物,本我就会想象食物,从而暂时满足自己的需要。弗洛伊德认为梦也是愿望实现的一种类型。

生命的头两年里,随着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格结构的第二部分逐渐发展起来。自我的活动遵循现实原则。即自我的主要工作是满足本我冲动——但以考虑情境现实性的方式进行。由于本我冲动倾向于不为社会所接受,因而它们会对自我构成威胁。自我的工作是将这些冲动控制在无意识当中。与本我不同的是,自我能在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各部分之间自由活动。自我尝试着满足本我的需要,继而减轻紧张,但以考虑行为后果的方式进行。

儿童到了大约5岁的时候,人格结构的第三部分——超我开始形成。超我代表社会的、特别是父母的价值和标准。超我对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有更多的限制。假如你在朋友家的桌子上看见一张百元钞票,本我冲动也许想据为已有。自我意识到这样做可能导致的问题,于是试图寻找拿走钱且不为人知的办法。但即使有办法拿走而且不被人发现,超我也将禁止这一行为。因为即便不被抓住,偷钱也违反了道德准则。超我对付这种情境的武器是罪恶感。如果拿走了钱,事后你可能觉得这样做不道德,几夜睡不好觉,直到把钱还给朋友才安心。有人直接把超我译为良心。

但超我不只是对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进行惩罚,它还为自我提供榜样,用以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合乎道德,并因此受到赞扬。由于教养不当,一些孩子没有充分建立起超我。成人以后,他们就会缺乏对偷窃和撒谎的内控机制。而另外一些人的超我过于强大,或过于遵循道德,使自我面临难以实现的完美标准。这种人不断地体验到道德焦虑,这是一种不断出现的羞愧感和罪恶感,因为达不到对人类来说不可能的标准。

好似作用于三个角上的拉力形成三角形一样,本我、自我、超我相互补充、相互对立。在一个健康人的身上,强大的自我不允许本我或超我过分地掌管人格。三者的斗争永不停止。我们每个人意识之下的某个地方,永远存在着自我放纵、考虑现实性和强制执行严格道德准则三者之间的紧张状态。

2. 埃里克森的自我概念和人格发展理论

2.1 埃里克森的自我概念

弗洛伊德把自我看做是本我冲动和超我命令之间的调停人,而埃里克森则认为,自我执行着许多建设性的功能。他认为,自我是人格中一个相对强大的、独立的部分,其作用是建立人的同一性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所以,称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为自我心理学是很合适的。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自我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并保持同一感。他把同一性描述为一个复杂的内部状态,它包括人关于自己的个体性、唯一性、完整性以及从过去到未来的连续性的感觉。常被人滥用或错用的术语“同一性危机”,就来自埃里克森的著作,这个术语指的是人在缺乏同一性时所感到的混乱和失望。我们很多人在一生中都有一段时期不能确定自己是谁,不能确定自己的价值观或自己生活的方向。埃里克森所说的同一性危机通常出现在青少年期,但又不限于年轻人。许多中年人还体验着相似的探索时期。

2.2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人格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在6岁左右超我出现的时候就基本形成了。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成年人人格的根本特点是在那时就确定了的。与此不同,埃里克森(1950/1963)认为,人格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地发展。他提出了8个阶段,认为每一个人都要经历这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对人格发展都至关重要。

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的描述让我们想到一幅路径图。我们从婴儿时期一直到老年都走在这条路上,但是沿途在8个地方我们会遇到岔路——面临两个不同的前进方向。在埃里克森的模式中,这些岔路代表了人格发展上的转折点,他把这些地方叫作“危机”。解决这些危机的方式决定了我们人格发展的方向,并影响到我们如何解决今后危机的方式。克服每一个阶段危机的方式都有两种:一种是适应,另一种是不适应。当你读到关于这几个阶段的介绍时,你可能会回忆起自己在经过某个阶段时是怎样克服那些危机的,你也可能发现自己正处在某个阶段中。

婴儿期——(1)信任对不信任

学步期——(2)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

儿童早期——(3)主动性对内疚

小学期——(4)勤奋对自卑

青少年期——(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6)亲密对孤独

成年期——(7)繁衍对停滞

老年期——(8)自我完善对失望

(1)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从出生到 1岁左右,新生儿完全处在周围人的支配下。婴儿是否得到了充满爱的照料、他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这都是他们人格发展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需要得到了满足的儿童,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对这样的儿童来说,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和亲切的。然而,有一些婴儿从没有得到过所需要的关爱和照顾,这使他们产生了一种基本不信任感。这些儿童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的和退缩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

(2)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1 周岁以后,儿童想要知道是谁使他们与外界联系起来?外界的哪些东西是我能控制的?外界的什么东西控制着我?大多数儿童在这个阶段产生了自主感。他们感到有能力,是独立的,他们有了强烈的个人操控感,有自主感的人是自信的,他们能够在生活充满障碍和挑战的大海上乘风破浪。然而,和阿德勒不赞成溺爱孩子一样,埃里克森发现,父母的过度保护会阻碍这个年龄儿童的自主性发展。如果不允许儿童进行探索,那么儿童就不能获得个人控制感,觉得无法对外界施加影响,儿童就会产生一种羞怯和怀疑的感情。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变得依赖于他人。

(3)主动性对內疚。随着儿童开始与其他孩子交往,他们面临着进入社会生活的挑战。儿童必须学会怎样与别人一起玩、一起做事,怎样解决不可避免的冲突。儿童通过寻找游戏玩伴,学习怎样编排一个游戏,参与其他的社会活动,形成了一种主动性。他们学习怎样设定一个目标,以坚定的信念来应对挑战。他们开始形成一种志向和目标感。没有形成主动性的儿童,在这个阶段会产生内疚和屈从性。他们可能会缺乏目标感,在社会交往或其他场合很少表现出主动性。

(4)勤奋对自卑。大多数儿童进入小学时,都会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做不了的,但不久,他们开始与别的孩子展开了竞争——为学习成绩、为得到大家的欢迎、为引起老师的注意、为体育比赛中的胜利等等。他们不可避免地把自己的天分和能力与同伴比较,如果儿童体验到了成功,他们的竞争意识就会不断增强,这为他们今后成为积极的、有成就的社会成员铺平了道路。但失败的体验会使儿童产生一种不适当的感情,对今后的创造与生活都期望不高。正是在这个时期,在青春期躁动到来之前的少年时期,开始形成了勤奋感和对自己力量、能力的信任感,也可能会形成自卑感和对自己的天分、能力的低评价。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此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这是一个成年期之前相对短一些的准备阶段。青少年时期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以前儿童只是对游乐场感兴趣,遇到的问题也很简单。现在,突然要应付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了,这种跨越造成的混乱使青少年感到烦恼甚至痛苦。埃里克森清楚地看到了这几年的重要意义。年轻人开始提出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我是谁?”如果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成功的,他们的同一性就形成了,他们能独立决定个人价值观和宗教问题,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但是,很遗憾,有许多青少年不能形成良好的同一性,相反,他们出现了角色混乱。他们会很容易加入各种小团体,投身各种目标,退学,不停地换环境。

(6)亲密对孤独。青少年很快就进入成年初期,并且面临着埃里克森模型中的下一个挑战:形成亲密关系。年轻人寻求着一种特殊的关系以发展亲密感和情感方面的成长。亲密感发展的结果一般是结婚,或对另一人做出爱的承诺。但也可能有别的结局,例如:两人一起分享亲密感而不结婚;也可能很不幸地,与人结了婚却没有亲密感。在这一阶段不能形成良好的亲密感的人,就会面临情感孤独。他们可能经历了多次肤浅的关系,但从来没有在真正的密切关系中获得情感满足。有些人甚至回避情感承诺,独身生活方式可能有其方便之处,能得到一时的欢愉,但假若一个人不能超越这种生活方式,就会严重地阻碍情感发展,压抑幸福感。

(7)繁衍对停滞。进入中年,人们开始关心下一代。父母们感到,他们通过教育孩子,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无子女的成人通过与年轻人一起互动,也会感到这种生活的丰富。例如,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中年人与青年人一起工作,或者积极地照料兄弟姐妹的孩子,他们通过做这些事获得个人满足。没有形成这种繁衍感的成年人会陷入一种停滞感当中,表现为一种空虚和对人生目标的怀疑。我们都知道,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生活会变得丰富多彩和兴趣盎然。遗憾的是,还有些父母,他们很少从教育孩子中获得快乐,而是充满了厌烦,对生活感到不满。不能从孩子的发展中看到个人成长的潜力,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可悲的。

(8)自我完善对失望。大多数人到老年时都能保持原来的状态,但埃里克森认为,老年人还有一种危机要克服。过去的岁月和经历以及走向死亡的必然性,使老年人要么达到一种完善感,要么产生失望感。以满足的心情回忆往事的人,将怀着一种完善感走完最后的发展阶段。埃里克森写道:“这是对人的一次且是唯一一次生命周期的接纳……它必然是这样的,是无可替代的。”不能形成这种完整感的人会落入失望的境地。他们觉得现在时间太少了,年轻人拥有的选择和机会,他们都没有了,一生已经过去,他们希望用完全不同的方式重新活一遍,这样的人常常采用厌恶和蔑视别人来表达他们的失望。生活中没有什么东西比一个老年人的失望更悲哀,也没有什么事情比一个老年人的完善感更令人满足的。

3. 精神分析理论与宗教

尽管弗洛伊德承认有组织的宗教能为没受过教育的人提供安慰,但他对受过教育的人对宗教的普遍接受发出悲叹。他写道:“一切都是如此幼稚,如此脱离现实,以至于对任何一个善意地看待人性的人来说,只要想到绝大多数人将永远不能超越这种对生活的看法,他们该有多么痛苦。”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相信宗教呢?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宗教行为是一种神经症的反映,它始于婴儿的无助感和对有力量的保护者——也许是父亲——的渴望,弗洛伊德把宗教称作一种集体愿望的实现。为使自己免受可怕而难以预测的世界的伤害,我们把头脑中解除这种处境的救世主向外投射到上帝身上。因此,对弗洛伊德来说,上帝不过是以幼稚方式造出来为我们提供安全感的无意识的父亲式人物。

弗洛伊德的宗教观引起了神学家的激烈反应。一些神学家认为他的个别观点是对的,但大多数人反对这些观点。一些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家在他们的著作中也涉及了宗教问题。

荣格的父亲是瑞士新教教堂里的一位牧师,荣格的著作多处涉及宗教问题。从这些著作中可以看到,荣格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对宗教问题进行苦苦思考,对现代宗教,他在赞成和反对之间摇摆不定,他多次提到,上帝是否存在,这不是一个科学问题,他不想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他的兴趣在于研究人类为什么表现出对宗教的永恒需要?为什么宗教出现于所有文化中?为什么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与基督徒信奉的上帝相似的东西?荣格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每一个人在其集体无意识中都继承了上帝的原始意象,这个原始意象使与上帝相似的形象在世界各地的人们的梦、民间传说、艺术作品和生活经历中浮现出来。我们能够很容易地接受上帝,找到它存在的证据,并体验到深刻的宗教感情,这是因为,这种无意识理念是与生俱来的。那么,荣格的意思是不是说上帝仅仅存在于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中,长期以来把上帝描述为一个外在的实体只是一个神话而已?对此,学者们的意见不一。荣格的确说过上帝仅存于人类的头脑中,但从他的著作中看不到这么露骨的论述。

荣格晚年似乎对有组织的宗教越发赞赏,他承认宗教能为其信徒提供目的性和安全感。在荣格看来,很多病人是在宗教不能为他们提供保证和安慰时,才转而寻求心理治疗的。因此,现代心理治疗师发挥着神职人员的作用。对荣格的病人来说,重要的是解决他们人格中善与恶的问题。心理学家试图通过各种治疗技术来帮助他们,然而荣格指出,现代宗教已经发明了它们的一套方法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埃里克·弗洛姆是另一个对人类普遍的宗教需要怀着巨大兴趣的新弗洛伊德主义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求助于教堂强大的权威,从而逃离无力感和孤独感。弗洛姆写道:“人们皈依宗教,不是出于对它的忠诚,而是为了逃避不可忍受的怀疑。”“他们做出这种决定,不是出于对它的热爱,而是为了寻求安全感。”每个人都是孤孤单单的个体,要对自己负责并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这使许多人感到恐惧,而宗教使他们能逃避这种恐惧。

但是,弗洛姆认为,专制主义宗教和人道主义宗教是不同的,前者强调我们在一个强有力的上帝的控制之下,而后者则强调上帝只是我们自身力量的象征。弗洛姆认为,专制主义宗教否认人对个人的认同,而人道主义宗教则为个人成长提供了机会。因此,弗洛姆在对一些宗教进行谴责的同时,还强调了个人从其他人那里找到幸福的潜能。

如今,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和其他精神分析理论家的著作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宗教研究者的研究和批判。一些学者还详细考察了这些理论家的履历,查明他们童年期的什么东西使他们摒弃现代宗教。

虽然大多数神学研究者不赞成精神分析学家对宗教行为的解释,但任何人都不能无视他们的解释。

4. 中国人的哲学和宗教

中国人生活在哲学中,虽然后来夹杂了一些宗教元素(最普遍的是佛教,即便如此,佛教还是被中国化了),但中国社会的文化底蕴和根基还是哲学。这是我们在理解所有有关心理学为中国人服务的时候必须要意识到并加以重视的。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来被看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在中国,哲学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从前在中国,一个人如果受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学方面的启蒙教育。儿童入学,首先要读的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书”也是宋以后道学(又称为“新儒学”)认为最重要的文献。孩子刚学认字,通常所用的课本《三字经》,每三个字为一组,每六个字成一句,偶句押韵,朗读时朗朗上口,也便于记忆。事实上,这本书乃是中国儿童的识字课本。《三字经》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便是孟子哲学的基本思想。

4.1 中国人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哲学

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儒、道、佛是中国的三种宗教。其实,儒家并不是一种宗教。道家和道教根本是两回事,道家是一种哲学,道教才是—宗教。它们的内涵不仅不同,甚至是互相矛盾的。道家哲学教导人顺乎自然,道教却教导人逆乎自然。举例来说,按老庄思想,万物有生必有死,人对于死,顺应自然,完全不必介意。而道教的宗旨却是教导长生术,不是反乎自然吗?

至于佛教,佛学和佛教也是有区别的。对中国知识分子来说,佛学比佛教有趣得多。在中国传统的丧事仪式中,僧人和道士同时参加,并不令人感到奇怪。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也是充满哲学意味的。许多西方人看到: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例如,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一文中写道:“他们(中国人)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组织形式),而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话一点不错。但是人们会问:这是为什么?如果追求彼岸世界不是人类内心的最深要求之一,为什么对世界许多人来说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成为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呢?如果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是人类的基本要求之一,何以中国人成为例外呢?有人认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人不曾意识到,在道德伦理之上,还有更高的价值呢?

比伦理道德更高的价值可以称之为超伦理道德的价值。爱人是一个道德价值,爱神是一个超越道德的价值,有的人或许喜欢称之为宗教价值。举例来说,基督徒看爱神是一个宗教价值;但是,严格说来,基督徒所说的爱神,也并不是超越道德伦理的,基督教所信仰的神是具有位格的,因此,基督徒爱神可以比拟为儿子爱父亲,而儿子爱父亲乃是一个伦理价值。

现在来回答上面的问题。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和其他民族的人并无区别。但是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我们太关切哲学了。我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我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我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哲学生活中,我们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

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道德经》48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中国哲学传统对于“学”和“道”是有所区别的。“学”就是前面所说的增长正面知识,道则是心灵的提高(它的路径是减少自我障碍)。哲学是在后一个范畴之中的,它并不关乎实证科学。

而西方宗教,倒是提供一些实证的,但是并不全面。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份。

4.2 中国人哲学的生活既是出世的又是入世的

释迦牟尼认为,人生就是苦难的根源;柏拉图认为,身体是灵魂的监狱;有的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所有这些看法都主张人应该从被物质败坏了的世界中解脱出来。一个圣人要想取得最高的成就,必须抛弃社会,甚至抛弃生命。唯有这样,才能得到最后的解脱。这种哲学通常被称为“出世的哲学”。

还有一种哲学,强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人事。这种哲学只谈道德价值,因此对于超越道德的价值觉得无从谈起,也不愿去探讨。这种哲学通常被称为“入世”的哲学。站在入世哲学的立场上,出世的哲学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因而是消极的。从出世哲学的立场看,入世哲学过于实际,也因而过于肤浅。

许多人认为,中国哲学是一种入世的哲学,很难说这样的看法完全对,或完全错。从表面看,这种看法不能认为就是错的,因为持这种见解的人认为,中国无论哪一派哲学,都直接或间接关切政治和伦理道德。因此,它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是宇宙;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而不关心地狱或天堂;关心人的今生,而不关心他的来生。《论语》第11章11节记载,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敢问死”,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后来孟子也曾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这无异说,圣人是道德完美的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所说的圣人是现世中的人,这和佛家所描述的释迦牟尼或基督教所讲的圣徒,迥然异趣;特别是儒家所说的圣人,更是如此。

不过,这只是从表面上看问题。用这种过分简单的办法是无从了解中国哲学的。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精神,既是现世的,又是出世的。有一位哲学家在谈到宋朝道学时说它:“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天地未画前。”这是中国哲学努力的方向。由于有这样的一种精神,中国哲学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既讲求实际,又不肤浅。入世和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是对立的一样。中国哲学的使命正是要在这种两极对立中寻求它们的综合。怎么做到这一点呢?这正是中国哲学力图解决的问题。按中国哲学的看法,能够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中实现这种综合的,就是圣人。他既入世,又出世;中国圣人的这个成就相当于佛教中的“佛”和西方宗教里的“圣徒”。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漫游山林、独善其身,他的品格可以用“内圣外王”四个字来刻画;内圣,是说他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这不是说他必须是一国的政府首脑,“内圣外王”是说,政治领袖应当具有高尚的心灵,至于有这样的心灵的人是否就成为政治领袖,那无关紧要。

按照中国传统,圣人应具有内圣外王的品格,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这样的品格。因此,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这里的“道”是指道路,或基本原理。所以,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几乎每一个中国的读书人都知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其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条人生道路。它是中国人哲学的生活中的“宗教信念”和“生命情感”。

按照儒家思想,圣人并不以处理日常事务为苦,相反地,正是在这些世俗事务之中陶冶性情,使人培养自己以求得圣人的品格。他把处世为人看作不仅是国民的职责,而且如孟子所说,把它看为是“天民”的职责。人而成为“天民”,必须是自觉的,否则,他的所作所为,就不可能具有超越道德的价值。如果他因缘际会,成为国君,他会诚意正心去做,因为这不仅是“事人”,也是“事天”。

既然哲学所探讨的是内圣外王之道,它自然难以脱离政治。在中国哲学里,无论哪派哲学,其哲学思想必然也就是它的政治思想。正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既代表了柏拉图的全部哲学,又同时就是他的政治思想。

我们沿袭中国历来的表达风格,以儒道佛为代表来概括一下中国哲学和宗教与心理学的关系:

儒——教会你应该做什么。

道——提醒你应该怎么做。

佛——告诫你不该做什么。

5. 依恋类型和成人的人际关系

如果问人们,什么能给你带来快乐,他们常会提到与别人的关系。当人们静心思考什么是生活中最珍贵的东西时,职业、个人成就、物质条件比起我们所爱的人来,总是排在第二位。确实,埃里克森认为,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深厚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尤其在青少年后期和成年早期。虽说人际关系是我们得到欢乐的最重要源头,可它有时又是痛苦的发源地。很多成人建立了人际关系,可是由于某些原因却不起作用。你和某个冷漠的人打交道时,你可能得受点挫折;或者你的同伴依赖性太强,让你透不过气来;如果你运气好,会遇上一个自信的、热情投入的情人。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建立人际关系很容易而有的人却感到很难?人际关系成败的原因很多,但是有一个考察人际关系的流派认为,要理解成人的浪漫行为,须从很早的童年经历开始。最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新弗洛伊德主义者主张,怎样与身边重要人物(如成人)建立联系,反映了我们与父母的关系特点。近期研究发现这一观点很有价值。

孩子内化父母形象的方式影响到孩子在今后建立的关系中对他人的看法。换句话说,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状况影响到孩子在成人后与重要他人建立有价值的依恋关系的能力。爱因斯沃斯和她的同事在对婴儿和母亲的研究中做了类似的观察。他们界定了亲子关系的三种类型。第一种叫作安全型关系,妈妈对孩子关心、敏感。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婴儿知道妈妈的负责与亲切,甚至妈妈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第二种叫作焦虑—矛盾型关系,妈妈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婴儿在妈妈离开后很焦虑,一分离就大哭。别的大人不易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还怕陌生环境。第三种叫作回避型关系。这种关系中妈妈对孩子也不很敏感。孩子则对妈妈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妈妈回来时也不特别在意。

依恋理论家就不同的依恋类型做了进一步的观察。和对象关系理论家一样,他们指出,这些不同的亲子关系从长远看影响到孩子以后人际关系建立。鲍尔比认为婴儿会形成一种对人际交往的无意识的“心理作用模式”。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值得信赖的。如果婴儿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鲍尔比这样解释:“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

这样,与养育者关系的早期经验就成为我们处理以后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如果父母从小对我们关心、注意和敏感,我们就会把同他人的关系视为爱和支持的源泉。如果我们的依恋和被关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我们会变得怀疑和不信任。和精神分析理论一样,对象关系理论家认为,这些依恋关系的心理模式主要是无意识的。

5.1 依恋类型和成人关系

爱因斯沃斯及其同事把孩子分成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并建立恋爱关系时,这些特点仍会显露出来。

我们能找出安全型的成人,他们容易与人相处并信赖对方。(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信赖他们或让他们信赖我是件开心事。我不怎么担心被抛弃或害怕别人离我太近。)

我们也能发现回避型的成人,他们怀疑那些说爱他的人,害怕离他们太近会受到伤害。(与别人接近让我不安;我很难完全相信和依靠他们。有人对我太亲近时我会很紧张,爱侣想让我更亲近一点我也有点不自在。)他们也因分离不可避免而害怕付出情感。

我们还能看到焦虑-矛盾型的成人,他们对同伴的爱缺少安全感,过于苛求对方,有时候显得比较强势。他们太希望受到注意以至于吓跑了同伴。(我想让人亲近我,可别人不情愿。我常担心我的伴侣不是真的爱我或者想离我而去。我想和另一个人完全融为一体,可这个愿望有时会吓跑别人。)

5.2 依恋类型和爱情关系

依恋类型真的影响我们的爱情关系吗?回答这个问题的着眼点也许在于人们在爱情关系中有多快乐。好几个研究发现安全依恋型的成人比另两种类型的人对他们的浪漫关系更满意。其他方面也存在这种现象,即有安全依恋型同伴的人也更满意于他与别人的关系。不奇怪,安全依恋型成人也倾向于找一个同样依恋类型的同伴。

安全依恋的人比另两种类型的人更倾向于认为,他们与别人的关系中有很多爱、承诺和信任。此外,这些安全型的人能忽略同伴的缺点,接纳并支持同伴。跟安全型的同伴交流比跟回避型或焦虑-矛盾型的人交往要更温暖、更亲密。他们比其他依恋类型的人更喜欢在恰当的时候与别人分享个人信息。

安全型成人的人际关系与回避型成人也很不相同。回避依恋型的人具有一种心理困扰,这就是害怕亲密及怀疑他人。他们相信真正的爱不会长久,电影和爱情小说里描写的那种深爱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因此,他们比大多数人更少对伴侣表露感情,也难以享受亲密。这井不奇怪,在一项研究里被划为回避型的大学生中就有43%的人说他们从没恋爱过。

与之相反,焦虑-矛盾型的人多次恋爱,但是难以得到他们拼命追求的长久的欢乐。这些人唯恐失去伴侣,因此屈从于伴侣的愿望,尽力讨对方喜欢。像早期研究中的婴儿一样,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的成人在与他们的情人分离时也感受到很大的压力。焦虑-矛盾型的人则更可能爱上不喜欢他们的人。

◆ 特质流派和生物学流派

1. 特质流派的“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

心理学研究发现,乐观和悲观不是仅仅与特定的事件或问题相连。尽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时候乐观有时候悲观,但每个人还是存在较为恒定的乐观态度,它影响着人们迎接生活中不同挑战的方式。我们每个人处在一个连续体的区间,这个连续体的一端是倾向于最乐观的人,另一端是最不乐观,即典型的悲观主义者,由于这种乐观和悲观的程度是相当稳定的,所以研究者就把这一人格变量叫作“气质性乐观主义”。

气质性乐观和悲观的人,在效能上并没有太大区别。研究发现,气质性乐观主义和防御性悲观者运用不同的策略来应对他们遇到的问题。乐观主义者更可能会迎头去处理问题——也就是说,会使用积极的应对策略,而悲观主义者在面临困难问题时,更可能采取分心或否认的策略。乐观主义的癌症患者,更倾向于去做他们能做的来对付癌症,并且寻求交谈对象来诉说自己的感受;而悲观主义的癌症患者试图不去想自己的疾病,并保留自己的感受。

和人们通常的认识不一样,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在成功概率上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安德森是棒球史上最成功的教练之一,他曾经担任了近30年的主教练,他率领的球队世界著名。我们可能会猜测安德森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乐观的人。实际上安德森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每当他穿上运动服准备上阵时,激励安德森的是另一种力量——对失败的恐惧。尽管他指导了4000场比赛,但在每个比赛的清晨他都会紧张,而且一整天都保持这种紧张状态。他预想每一件可能出错的事情,估计球队的每一种可能失败的结局。经历了那么多的体验和成功,想一想即将到来的比赛,还是可能会让安德森双手颤抖,甚至端不稳一杯咖啡。

安德森为我们展示了悲观主义者的另一种应对策略,研究者称之为“防御性悲观者”。进一步的心理学实验发现,防御性悲观者在解决问题、创造成果上并不比乐观者逊色,甚至在一些指标上超出乐观者。允许预期失败和焦虑,对于防御性悲观者来说是件好事情,但对于乐观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干扰。反之亦然,如果解决问题之前,通过分心来剥夺防御性悲观者的“专注和焦虑”,他们将在接下来的解决问题实验中表现欠佳,而这对乐观主义者没有影响。

乐观主义会预期成功而不愿意去想失败,以此来逃避焦虑;悲观主义正好相反。它们截然相反却又不相上下。从气质性乐观到气质性悲观的连续体上,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2. 生物学流派的“气质类型”

研究者确定了9个影响儿童在校表现的气质差异。儿童的气质在活动水平、适应性、接近或退缩、分心程度、反应强度、心境、持久性、节律性和反应阈限9个维度上不尽相同。对这9个气质维度的研究得出小学生三种基本的气质类型。第一类是适应型儿童,面对新情境,他们比较主动,不退缩,适应性强,通常会有积极情绪。老师希望学生都是这个样子。但是,教室里总有些孩子被称为困难型儿童,这些孩子面对新情境会退缩,缺乏主动性。典型的困难型学生适应环境比较慢,并且经常处于紧张和消极情绪中。教室里还有一些学生属于第三类——慢热型儿童,他们面对陌生情境时表现出退缩,并慢慢地适应新的学习任务和新活动。

在一项长达六年、被试主要为中产阶级家庭儿童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在小学校中有2/3的孩子属于这三种类型中的一种。在这一样本中,40%的孩子是适应型的,10%是困难型的,15%是慢热型的。通常,小学教室里有着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显然,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研究表明气质与智力无关。那么,气质是如何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的呢?研究者确定了几个可能性。第一,一些气质可能比另一些气质更符合课堂的要求。第二,学生的行为引发了教师的反应。小学老师在面对那些注意力集中、愿意学习的学生和那些容易分心和退缩的学生时的反应显然不同。第三,教师常会曲解学生的气质差异( Keogh,1986)。当慢热型儿童没能及时地完成新课业时,他们被看成是不想学习,而当他们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掌握新任务时,他们又被认为是不聪明的。

3. 经典的四种气质类型特征及表现

【胆汁质】

胆汁质的人反应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反应性与主动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产生得迅速而且强烈,有极明显的外部表现;性情开朗、热情,坦率,但脾气暴躁,好争论;情感易于冲动,但不持久;精力旺盛,经常以极大的热情从事工作,但有时缺乏耐心;思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对问题的理解具有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倾向;意志坚强、果断勇敢,注意稳定而集中但难于转移;行动利落而又敏捷,说话速度快且声音洪亮。

【多血质】

多血质的人行动具有很高的反应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发生得很快,变化得也快,但较为温和;易于产生情感,但体验不深,善于结交朋友,容易适应新的环境;语言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姿态活泼,表情生动,有明显的外倾性特点;机智灵敏,思维灵活,但常表现出对问题不求甚解;注意与兴趣易于转移,不稳定;在意志力方面缺乏忍耐性,毅力不强。

【黏液质】

黏液质的人反应性低。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迟缓、稳定,缺乏灵活性;这类人情绪不易发生,也不易外露,很少产生激情,遇到不愉快的事也不动声色;注意稳定、持久,但难于转移;思维灵活性较差,但比较细致,喜欢沉思;在意志力方面具有耐性,对自己的行为有较大的自制力;态度持重,好沉默寡言,办事谨慎细致,从不鲁莽,但对新的工作较难适应,行为和情绪都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

【抑郁质】

抑郁质的人有较高的感受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都相当缓慢,柔弱;情感容易产生,而且体验相当深刻,隐晦而不外露,易多愁善感;往往富于想象,聪明且观察力敏锐,善于观察他人观察不到的细微事物,敏感性高,思维深刻;在意志方面常表现出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受到挫折后常心神不安,但对力所能及的工作表现出坚忍的精神;不善交往,较为孤僻,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以上介绍的是四种气质类型典型的表现。这四种人如果遇到相同的事情,其表现如何呢?苏联心理学家巧妙设计了“看戏迟到”的特定问题情境,对四种典型气质类型的人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四种基本气质类型的观众,在面临同一情境时有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气质使其心理活动染上了一种独特的色彩。

胆汁质的人面红耳赤地与检票员争吵起来,甚至企图推开检票员,冲过检票口,径直跑到自己的坐位上去,并且还会埋怨说,戏院时钟走得太快了。

多血质的人明白检票员不会放他进去,他不与检票员发生争吵,而是悄悄跑到楼上另寻一个适当的地方来看戏剧表演。

黏液质的人看到检票员不让他从检票口进去,便想反正第一场戏不太精彩,还是暂且到小卖部待一会儿,待幕间休息再进去。

抑郁质的人对此情景会说自己老是不走运,偶尔来一次戏院,就这样倒霉,接着就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的气质都能归入某一气质类型。除少数人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之外,大多数人都偏于中间型或混合型,也就是说,他们较多地具有某一类型的特点,同时又有其他气质类型的一些特点。

在适应的职业种类中,人们往往能抑制自己气质的不足,发挥气质的优点。

胆汁质的人较适合做反应迅速、动作有力、应急性强、危险性较大、难度较高的工作。这类人可以成为出色的导游员、营销员、节目主持人、外事接待人员等。但不适宜从事稳重、细致的工作。

多血质的人:较适合做社交性、文艺性、多样化、要求反应敏捷且均衡的工作,而不太适应做需要细心钻研的工作。他们可从事范围广泛的职业,如外交人员、管理者、律师、运动员、新闻记者、服务员、演员等。

黏液质的人较适合做有条不紊、刻板平静、耐受性较高的工作,而不太适应从事激烈多变的工作。可从事的职业有外科医生、法官、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等。

抑郁质的人能够兢兢业业干工作,适合从事持久细致的工作,如技术人员、化验员、机要秘书、保管员等。而不适合做要求反应灵敏、处事果断的工作。

◆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

行为主义是由华生在20世纪20 年代创立的。极端的传统行为主义把心理学限定在仅研究可观察的行为上。行为主义者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来解释行为的发展和延续。人格被说成是一个人的条件反射经验导致的结果。斯金纳是激进行为主义的代言人。由于偏爱可观察的外在事件,他拒用像焦虑这样的内部状态来解释行为。

传统行为主义界定了两种基本条件反射:当一个新异刺激与一个已经存在的刺激-反应联结配对出现时,就会产生经典条件反射。当行为之后跟随着强化或惩罚时,就出现操作条件反射。

社会学习理论者把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扩充。洛特认为,给予奖励和惩罚后,由于人的期望改变,行为也会改变。他用人的期望和强化值来预测,在许多可选择行为中,哪个行为会被激发。

班杜拉提出,内部状态、环境和行为三者是交互决定的。人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人的思维是有目的并定向于未来的。班杜拉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中加入了以下定义: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来学习,但人是否表现出从观察学习中获得的行为,取决于对奖励或惩罚的预期。

行为矫正治疗师应用条件反射原理为患者进行治疗。如以经典条件反射为基础的系统脱敏疗法,以操作条件反射为原理的代币法。班杜拉提出,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很重要。患者是否期望治疗成功,对治疗能否成功起决定作用。这些期望的来源很多,包括过去的行为经验和替代学习。

1. 强化、惩罚及其误用

有些后果会使先前某行为出现频率增加,这些后果叫作强化;有些后果会使某行为出现频率减少,这些后果叫惩罚。一种后果是强化还是惩罚要取决于人与情境。如果你饿了,那么给你草莓冰淇淋吃就是强化。但是如果你不喜欢草莓冰淇淋,或者你觉得特别冷,草莓冰淇淋就是惩罚。

心理学者发现了两种增加行为频率的基本强化策略。正强化使行为频率增加,是因为这一行为后面跟随着奖励。饥饿的老鼠在每次踩到杠杆之后都会得到一粒食物,于是它就不断地踩杠杆。学生在考试前努力学习,结果得了一个高分,他们就会在随后的考试前都努力学习。我们还可以用负强化来增加行为的频率,这时要在行为出现时把不愉快的刺激撤销或减少。老鼠可以在迅速拉动线绳时避免电击,于是老鼠学会了拉动线绳。人们在休息了几分钟之后不头疼了,于是人们学会了休息。

操作条件反射的另一面就是能减少我们不希望出现的行为。跟应用操作条件反射来增加合乎期望的行为一样,操作条件反射也为减少不合乎希望的行为提供了两种方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停止强化,让这一行为慢慢消失。这一方法虽然很简单,但人们还是会在无意中又强化了问题行为。列如,教师可能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在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但教师可能没想到,这个孩子得到了其他同学以嘲笑的方式而表现出来的关注,于是,教室情境使得本意上的惩罚变成了强化,明智的教师会把捣乱的孩子带到走廊里,告诫他遵守纪律,这样就撤销了强化。

我们也可以用惩罚来减少不合乎希望的行为。从理论上讲,如果行为之后跟随着不利刺激(比如说电击),或跟随着积极刺激的撤除(比如说把玩具拿走),行为发生率就会减少。惩罚的效果在实验室里对动物的实验中能够显现出来,心理治疗师在一些特殊的个案中运用这一方法也取得了一些成。但是研究表明,由于以下一些原因,惩罚的有效性是有限的。

首先,惩罚不能教给人恰当的行为,它只是减少了不合乎希望的行为的发生率。惩罚爱打人的孩子,还不如教给他用别的方法应对使他受挫的情境。其次,为了使惩罚有效,惩罚必须是即时性、恒常性的。当问题行为出现时,父母应该尽可能快地惩罚孩子,而不要“等你爸爸回来”。惩罚还必须要有相当的力度,并且在每一次不合乎希望的行为出现时都给予惩罚。孩子说脏话时,父母有时容忍,有时惩罚,这不能改变孩子说脏话的习惯。第三,惩罚会带来负向作用。父母或心理治疗师的本意是消退某一行为,但孩子可能会把其他行为与惩罚联系起来。例如,一个孩子因为把玩具扔向窗户而受到惩罚,结果这个孩子可能再也不玩玩具了。另外,根据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孩子可能会把伴随着惩罚的厌恶感与实施惩罚的人联系起来。挨父母打的孩子会把父母与挨打的痛苦联系起来。另一个负向作用是不合乎希望的行为可以通过榜样习得。例如,那些挨父母打的孩子,长大变得身强力壮之后会想,他们也可以打别人。惩罚还会带来消极情绪,如恐惧和焦虑,强烈的消极情绪会干扰孩子学习恰当的反应。这几个方面的负向作用使行为主义治疗师不到万不得已不使用惩罚手段。治疗师顶多会暂时使用惩罚来抑制不合乎希望行为的发生,随后再强化那些合乎期望的行为,而且只是在这两种行为不相容的情况下才会这么做。

2. 行为矫正和自我效能感

【行为矫正】

如果我们同意,问题行为是由不同寻常的条件反射经验造成的,那就该有另一种行为主义原理:问题行为可以通过适当的条件反射经验来改变。根据行为主义的理论和研究,人们创建了几种治疗程序,可以归类为行为矫正。这些程序与多数传统治疗不同。以前需要几年时间的治疗,用行为矫正疗法通常只需几星期。该疗法的焦点是要改变若干已经形成了的行为,而不是要改变患者的整个人格。行为治疗师往往不去追寻问题行为的根源。他们的目标只是要把问题行为改掉,或用恰当行为取而代之。这些特点使行为矫正技术在不同理论流派的治疗师中非常盛行。(详见本书第三章)

【自我效能感】

美国每年都有数百万人为了戒烟或减肥而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许多人能做到几星期不吸烟,或真的减轻了几磅,但只有一小部分人永久地改掉了他们的习惯或减轻了体重。是什么使这些成功者与其他人不同呢?答案在于班杜拉所说的“自我效能感”。人只有确信自己能做到,才会去戒烟和减肥。吸烟者常说他们戒过烟,可就是戒不了。从社会认知分析角度来看,吸烟者不能戒烟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戒不掉烟。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人们只有下决心要改变并付出必要的努力,他们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班杜拉把“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区分开来。“结果期望”是指人们认为他们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会导致某种结果。“效能期望”是指人们认为他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带来某种结果。简单地说,在相信某事会发生和相信你能让某事发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例如,你每天晚上都要投入几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并放弃了周末的社交活动,这时你可能有一个结果期望,希望自己在这学期取得好的成绩。但是,你也可能有一个效能期望,就是认为自己不能为工作投入这么多,做出这么大的牺牲。

班杜拉认为,效能期望比结果期望能更好地预测行为。人们是否会努力应付某一问题,他们为做出某一改变能坚持努力多久,这取决于他们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某些改变。如果学生认为自己不可能得到好成绩,他们就不大可能做出这样的努力。患者如果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戒烟、减肥或克服对飞行的恐惧,他们就不大可能完成这些改变。

效能期望源于哪里?治疗师又该怎样改变患者关于自己能力的信念?班杜拉介绍了效能期望的四个来源。最重要的一个来源就是亲身掌握经验:过去成功地获得某结果的经验。在跳伞前突然感到恐惧的跳伞者可能会对自己说,他以前跳过多次都没出事,再跳一次没问题。但是,失败的经历常常导致效能期望降低。恐高症患者在爬梯时总是因为焦虑而退却,所以他们从没有爬上过梯子,因而就认为他们干不了这件事。

替代经验也会改变效能期望,尽管它没有实际经历产生的影响大。看到别人毫无闪失地完成某一行为使我们相信自己也能完成。害怕在众人面前讲话的人在演讲会上看到同学们都发表了演讲,也没什么不好的后果时,其效能期望可能会从“我做不了这个”转变为“我能行”。当你告诉你自己“如果他能,我也能”时,你就通过替代经验改变了你的效能期望。

对改变效能期望来说,言语说服显得不太奏效。告诉一个不愿意跟老板讲理的人说“你能行”,也许能说服这个人去争取自己的权利。但是,当实际表现并没有产生预期结果时,这一期望很容易就减弱了。

生理和情绪状态也是一个效能期望源。如果一位女士难以接近男士,那么在拿起电话邀一位先生约会时,她可能会心跳加速,掌心出汗。如果她把这些生理反应解释为焦虑的信号时,她可能会认为自己太紧张了,做不好这件事。但是,如果她注意到自己在拨号之前很镇静的话,她可能会认为自己比想象中的有勇气多了。

所以,成功心理治疗的关键,在于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来改变患者的效能期望。例如,在一项研究中,治疗师让一个怕蛇的人完成一系列的行为:从摸蛇到拿蛇(亲身掌握经验),让他看别人完成这些行为(替代经验),这样来克服他对爬行动物的恐惧。这些人在每次训练时是否相信自己能接近并触摸蛇,是在真实情况下能否这样做的最好指标。

然而,如果成功的经验是改变患者效能期望最有效的方法,这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假设恐高症患者只敢待在楼房的一层,治疗师怎样才能让他获得亲身体验呢?一个方法就是使用有指导的控制程序。使用这种程序,治疗师把患者需要面对的情境进行组织以确保患者的努力能够获得成功。治疗方案被划分成小步,患者只需稍做努力就可以完成。例如,让害怕开车的患者先在僻静的街道上驾驶一小段路程,然后逐步增加驾驶时间,直到他能够在车水马龙的公路上开车。每一步的成功经验都可以使他更加相信自己能够开车。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这种方法与系统脱敏的过程很相似。

事实上,这两种治疗程序的区别仅仅在于人们解释它们的方式有所不同。持行为矫正观点的治疗师把成功的系统脱敏解释为用新的“刺激-反应联结”取代了旧的联结,而持社会认知观点的治疗师则认为是成功的经验改变了个体的效能期望,从而导致了行为的改变。

上述程序的另外一种可能是治疗方案不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那么治疗师的努力就注定要白费了。如果酒精滥用者怀疑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他们很难在治疗过程中取得成功。同样,一项调查也发现那些对自己戒烟缺乏信心的吸烟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四周内更有可能复吸。

大量研究发现自我效能信念在患者处理很多不同的心理问题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儿童抑郁、创伤后的精神压力障碍、考试焦虑、恐怖症和丧亲之痛。而且人们发现,在心理学者感兴趣的更广阔领域内,自我效能感都能对行为的改变发挥调节作用。效能期望可以影响工作表现、学业成就、减肥、浪漫关系以及与健康有关的行为。显然,相信自己能够做出改变和取得进步的信念是成功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众多挑战和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

3. 习得性无助

来看以下三个个案:

一名妇女被解雇了,因为老板认为她的能力达不到工作的要求。经过几个星期的求职,她不断遭受挫败,最后决定干脆待在家里。她不再和朋友们出门,完全中止了她曾经热衷的活动——跳舞、看电影、跑步。她越来越抑郁,自尊心越来越低,没有信心再去找一份工作。

一位老人住进了一家敬老院,他再也用不着照料自己的生活了,现在一切都由服务员来做。他不再给自己做饭,打扫房间,甚至购物。很快,他变得不活跃了。他说话越来越少,不如以前开心,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

一个四年级男孩的数学考试考砸了。他对以后的数学作业也感到很沮丧,最后连尝试都不愿意了。其他课的成绩也开始变得糟糕,很快他对所有的学校活动失去了兴趣。

这三个人物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被研究者称作“习得性无助”的例子。心理学对习得性无助的兴趣最初来于经典条件反射中狗的令人奇怪的行为,后来成为广泛应用的概念。

在最初的习得性无助动物实验中,狗被套上锁链,不断受到电击,但又无法逃走。经历了几次无法逃脱的电击之后,研究者把动物放在学习逃离的情境中——一只中间有隔板,一端地板会通电的梭箱。逃离的方法是,信号声一响,越过隔板跳到箱子的另一边。在这种情境中,那些没有经历过电击的狗在电击一开始肯定会疯狂地四处逃窜,而且能很快学会听到信号就越过障碍物跳到安全地带。但令研究者们感到大大吃惊的是,那些有过无法逃脫电击经验的狗,在电击开始后的几秒钟里还四处跑上一阵子。然后,它们就停下不动了。“令人吃惊的是,它躺地上,静静地呜咽,”一位研究者描述其中的一只狗,“几分钟后,我们关掉电击;这时,它已经不能跳跃障碍,也不去躲避电击了。”

这些狗怎么了?研究者认为,狗已经明白它们是“无助”的。在无法逃脱的电击中,它们已经无数次地尝试逃跑,但都未奏效。行为(挣扎跳跃)不能控制结果(遭遇电击)——最后这些狗认识到它们不可能逃掉电击,然后屈服于无助感。当然,这并不奇怪,经历了无法逃避的电击之后,这种反应是最合理的。用行为主义的术语解释就是,狗把它们在第一个情境中习得的经验不恰当地泛化到了第二个情境中。尽管在穿梭箱中可以逃离电击,但它们表现出却是先前习得的无助感。后续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偶尔的成功,并不能消除已经习得的无助;同样,偶尔的挫折也不会消除已经习得的成功。

大量的重复实验证明,人和动物一样都容易受习得性无助的影响。

人们在最初不受控制的情境中获得了无助感,在以后的情境中仍然不能从这种关系中摆脱出来。后来的研究证明,并不一定要有最初在不受控制情境中的无助经验才能产生习得性无助。只要被告知他们不可能克服一个严重的困难或通过观察他人的无助,他们也能产生习得性无助。想象一下,如果看到一个和你能力差不多的人不断尝试一项重要的测验,结果总是失败。此时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即使你没有参加过这项测验,可能也会认定自己通不过(“试也没用;没人能通过那个测验”)。这种无助感会被迁移到新情境中,这样即使你没有亲身遭受过失败,你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在一项经典的研究中,两位研究者以一所老年公寓两层的住户为研究对象,验证了这种可能性。在管理人员的帮助下,研究者让一组被试改变了一贯的照料方式,在某些方面增加了老人的责任,让他们有更多的支配权,管理者向老人们讲了一次话,激励他们支配自己的生活。下面是这个发言中的一段:

你们有责任照顾自己,决定是否要把这儿变成自己感到骄傲和幸福的家。你们应该自己决定;怎样布置房间,考虑是否需要工作人员帮您重新摆设家具。请想想自己要怎样打发时间,例如,您想去看望朋友,还是看看电视,听听收音机,写点东西,读点书,还是准备社会活动。也就是说:这是您的生活,您可以把它变成您所期望的那样。

此外,每个被试收到一盆花卉作为礼物。他们可以决定是否想要一盆花卉,要什么花卉。同时告诉他们,他们有责任养好这盆花卉。另一层住户是对照组。他们听到的发言是,让工作人员照料他们的生活。他们也得到一盆花卉(由工作人员挑选),然后这盆花卉由工作人员替他们保管。

这两层楼的差异很快就显现出来。几个星期里,被激发责任感的老人们报告的快乐程度更高。工作人员指出,这些老年人越来越喜欢出门走访,呆坐的时间减少了。医务人员不知道正在进行一项研究。她们报告说这些老人中有93%的人适应状况改善了。而对照组中只有21%的人适应状况出现好转。但实验并没有就此打住。18个月后,研究者回到老年公寓,发现幸福感和活跃性的差异仍然存在。差别最明显的是,过去的18个月里,责任感被激发了的住户中只有15%的人死去,而对照组有30%的人死去。

以后的一些研究发现了类似的结论:让老人仍然支配自己的生活,对他们有好处。一些研究者调查了英格兰诺福克地区,在过去某5年里中年和老年居民的死亡率。结果发现,与表现出无助感的居民相比,那些心理测验结果为“对生活具有控制感”的居民更可能生存。这意味着,有时让老年人照料自己是有益的。

◆ 人本主义流派

大约在20世纪中期,心理学领域中出现了两种主要的关于人性的理论。一种是弗洛伊德的观点,根据他的理论,人主要受性本能和攻击本能控制。另一种观点来源于行为主义,这种观点在另一个极端,把人看作较大、较复杂的老鼠。就像老鼠对实验室的刺激做出反应一样,人也对环境中的刺激做出反应,其中没有任何主观的控制。人以某种方式做出反应,只因现在或以前所处的环境,而不是因为人的选择。

多数心理学家都很难接受这两种人性观。因为弗洛伊德和行为主义都忽略了人性中的一些重要方面,例如自由意志和人的尊严等。行为被说成是受控于学习经验或者本我冲动,而不是个体的选择。出于这种考虑,人格理论家中的“第三势力”应运而生。人本主义流派(这一流派有时被不确切地说成是存在主义或现象学的心理学)为我们人类描述了一幅完全不同的图画。

人本主义与其他人格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假设人应该对其行为负主要责任。虽然我们有时会对环境中的某些事件自动做出反应,有时也会受无意识冲动的驱使,但是几乎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有能力决定自己的命运和行动方向,因为我们有自由意志。

美国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迅速号召了一大批心理治疗师和人格理论家。20世纪60 年代(产生了以麦里森作为思想化身的反文化运动)强调尊重个性及个人表达的时代背景,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1967年,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人物亚伯拉罕·马斯洛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这标志着人本主义理论已被众人接受。

描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很困难的,因为到目前还没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定义。这种现象在20世纪60 年代和70 年代初期尤为突出,在当时,似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人本主义”的,并努力使自己的理论普及。结果与当时风行一时的几个治疗方法一样,人本主义成了一种热门理论,似乎它能包治百病,是一把通向幸福之门的钥匙。近年来,由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不再那么流行,对人本主义理论的宣扬也少了,但还是有不少心理学者,特别是心理治疗师认为自己属于这一流派。目前还没有明确标准来判别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是否属于人本主义的范畴,但是一般认为,以下四个方面是人本主义的核心内容。这四个方面是:(1)强调人的责任;(2)强调“此时此地”;(3)从现象学角度看个体;(4)强调人的成长。

【人的责任】

不管我们承不承认,存在主义哲学家还是认为,人们自己最终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这就是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基础,它能说明我们为什么经常说“我必须”这句话,例如“我必须去上课”“我必须去见朋友”“我必须照料我的孩子”等。其实,我们不一定非干这些事,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不做任何事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就提出,在特定的时刻,行为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人们选择维持人际关系,但我们并不是必须这样做。我们选择被动地行动,但我们也可以决定去积极地行动。我们选择去上班,给朋友打电话,脱离一个党派,送圣诞礼物等等。我们并不是必须去做这些事情。我们为这些选择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很不合理的,但我们终究还是这样选择了。

与弗洛伊德和行为主义把人说成是无法自我控制的个体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人看作是他们自己生活的主动构建者,可以自由地改变自己,如果不能改变,那只是因为身体上有局限。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主要目标,就是使来访者认识到他们有能力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当然,对许多人来说,这种自由是可怕的。

【此时此地】

请想一想你上次去上课或赴约的经历。也许你花时间去想自己上周末做的事情,或者反思了一件尴尬的事情。也许你会预想和别人谈话的内容,或者设想度过这一周将多美好。但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可能认为,你做的事使你失去了10分钟的时间,你没有充分享用生活给你的这10分钟,你本应享受新鲜空气、蓝天,或者从观察或与别人的谈话中长些见识。

根据人本主义的观点,只有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去生活,我们才能成为心理健全的人。对过去和将来的思考虽然有益,但是多数人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反省过去、计划未来,这其实是浪费时间,因为只有生活在此时此地,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

一个很流行的广告语告诉我们“今天是你后半生的第一天”,这句话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非常一致。人本主义观点认为,我们不应该成为过去的牺牲品。当然,过去的经验会塑造和影响我们成为谁以及我们的行为表现,但是这些经验并没有明确指出我们能够变成什么样。人不能因为他们“过去很害羞”就永远害羞,也不能因为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就不得不维持不愉快的人际关系。过去会对现在产生影响,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

【个体的现象学】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坚决认为,假如治疗师听了来访者的倾诉后,就判断他们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强迫他们接受意见,同意要改变什么、怎么改,那将是极为荒谬的。相反,人本主义的治疗师努力去理解来访者的背景,然后给来访者提供指导,使他们能够帮助自己。

最初,人们对这种治疗方法感到困惑。如果心理失调的人不能了解他们自己的问题呢?而且如果答案很简单,治疗是来访者自己的事情,那么人们又为什么还要去看心理治疗师呢?对此的回答是:人们此时不明白自己问题的根源,治疗师也没有获得有关信息的方法。但在治疗过程中,来访者会逐渐了解自己,并想出适当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你在处理个人问题时可能也会有相似的经历,朋友会给你提建议,但对你来说,让别人决定怎样做算是最好,可能并不令人满意,而且可能也没有用。如果你和许多人一样,权衡别人的建议,自己作出决定,那你就能解决问题。

【人的成长】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让所有需要立刻得到满足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假如明天你继承了几百万美元的财产,和一个尊敬你、爱你的人一起平平安安地过日子,而且让你健康长寿。你会幸福吗?你会有多长时间的幸福?人本主义理论家相信,当人们的眼前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不会感到满意,而是会积极地寻求发展。哪怕是独自一人,只要没有生活中种种困难的阻挡,我们就会朝着最后的令人满足的状态不断进取。卡尔·罗杰斯认为,这样的人就是心理健全的人。亚伯拉罕·马斯洛用自我实现这个词来描述这种人。当我们变得“更像我们自己,并成为自己能够成为的任何人”的时候,我们就达到了自我实现的境界。

这一成长过程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特征。也就是说,除非有困难阻碍我们,否则我们会不断朝着这种满意状态前进。如果问题和困难阻碍了我们的成长,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就可以帮助我们。当然,治疗师并不能把来访者推回到发展轨道上,只有来访者自己才能这样做。治疗师应该允许来访者自己克服困难,继续成长,罗杰斯把这一通过自我获得发展的过程称为“成长过程”。

1. 心理健全的人

罗杰斯说:“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终点。”像其他人本主义理论家一样,罗杰斯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要努力做到因满足个人生活而保持乐观态度。他把达到这一目标的人称为心理健全的人。

心理健全的人是什么样的人?罗杰斯界定了他们的几个特征。心理健全的人坦诚地对待自己的经历。比起陷入常规的生活模式,他们似乎更愿意投入生活。与此相连,心理健全的人试图生活在现实的空间里。他们的目的是体验生活,而不仅仅是过日子。

心理健全的人愿意相信自己的感觉,如果他们觉得一件事是对的,可能就会去做。他们对别人的需要感觉敏锐,但不会屈从于社会行为标准的要求。如果一个心理健全的妇女打算去美发或辞去她的工作,她可能不会仅仅因为别人的异议而放弃自己的主张。心理健全的人与其他人相比,不太屈从于社会期待的角色要求。这并不是说心理健全的人是反叛的。相反,他们也可能走一条传统的路,上大学、找工作、结婚和建立家庭,但前提是这些选择都是遵从他们自身的兴趣、价值观和需要的。

心理健全的人与其他人相比,能深刻而敏感地体会自己的情感,包括积极和消极情感。惟其如此,心理健全的人能接受和表达他们的愤怒,或者做其他事情使自己摆脱某种情绪。也正因为这种敏感性,心理健全的人能经历更丰富的生活。

马斯洛用他的“整体分析法”,概括出了心理健康的人的特征:

自我实现的人是什么样的?你可能已经发现,这些人听起来很像罗杰斯所描述的心理健全的人。一方面,他们能够接受自己,承认自己的弱点并努力去改进它们。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自我接纳,自我实现的人不会因为自己做过的错事而过分担心或者自责。相反,他们接受那部分需要改进的自我。自我实现的人不是完美的人,但是他们尊重自己,对自己感到满意。

心理健康的人比普通人更少地受文化规范和习俗约束。大多数人都努力地去做“正确”的事情,而自我实现的人则会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愿望,哪怕这些愿望有时是违背社会规范的。这并不是说他们对社会压力不敏感,正相反,马斯洛认为他们很有悟性,只不过他们比大多数人较少压抑而较多自然表达。社会为我们的生活道路制定了许多规则,例如,在公众场合怎样做事,怎样度过业余时间,怎样穿衣吃饭等。但是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像一般人那样严格遵守这些社会规则,除非他们感到可以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马斯洛指出,他所研究的每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都具有创造性。但是,他认为一般所说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不同,前者是传统的,和能力相联的,并会产生某种直接结果(如写出一首诗)。而当人们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完成一项工作时,表现出来的则是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一个自我实现的教师可以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教学方法,一个自我实现的商人能够想出聪明的办法改进经营,想出新办法来解决老问题。而且,一个著名画家可能并不是一个自我实现的人,他的作品可能来源于天生的能力而不是健康的人格。

在本质上,自我实现的创造性是接近生活本质的通道。马斯洛把它比做儿童那种自发探究世界的方式,那是一种怀着极大兴趣甚至是带有敬畏心情的方式。在马斯洛看来,多数成年人如果不屈从于文化的压力,也都能表现出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在某种程度上,自我实现的人保留和升华了儿童时期那种纯朴的看世界的眼光。

马斯洛还发现心理健康的人的一些其他特征。他不无惊异地发现,心理健康的人朋友都很少,但他们的友谊却深厚而有益。他们都具有“富于哲理的、无敌意的”幽默感,他们取笑所有人,也包括他们自己,但不针对某个个人或团体。自我实现的人愿意“离群索居”(他们喜欢独处但并不是孤独,他们善于独处,也会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是一种自在和舒张——编著者注)。和罗杰斯的心理健全的人一样,自我实现的人总是以自我欣赏的态度看待他的生活经历。

马斯洛发现的心理健康的人都拥有的另一个特征是他所谓的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一种超越一切的体验,其中没有任何焦虑,人感受到自我与世界的和谐统一,感受到暂时的力量和惊奇。但是,与人本主义的人格概念相一致,高峰体验在个体之间差异很大。马斯洛将其比喻为“到自己心目中的天堂去旅行”。高峰体验是一种成长体验,人在产生这种体验之后,常常说他们感到更自主,对生活更欣赏,而且很少担忧他们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

2. 卡尔·罗杰斯的“积极关注”

如果每个人都有潜能成为心理健全的人,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建设者,那么世界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不幸?为什么每一个人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的乐趣?罗杰斯很清楚,人们经常不快乐,也很难成为心理健全的人。当我们感到焦虑并以不同的心理防御机制做出反应时,我们就会远离欢乐。最普遍的防御机制是歪曲。例如,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平易近人的人,但是某一天听到有人说你是一个很冲动的人。你可能会说服自己认为说你愚蠢的那个人情绪不好,或者本来就是一个粗鲁的人。在更极端的情况下,你可能会断然否定:不,他不是说我,而是说一个和我同名的人。罗杰斯理论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如果一条好的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不一致,那也会引起焦虑。例如,那些认为自己不具有社会吸引力的人,当听说有人被他吸引的时候,就会使用防御机制。他们会想,这些人不是出于礼貌,就是有什么企图。

为什么人们很难接受那些与自我概念不协调的信息呢?罗杰斯的回答是,多数人都是在“有条件积极关注”的环境中长大的。小时候,我们的父母或监护人给我们爱和支持,但这些都不是无条件的。也就是说,大多数父母都只是在孩子们满足了他们的期望的时候,才会“爱”孩子。当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意的时候,他们就收回他们的爱。孩子们逐渐懂得,只有做了父母想让他们做的事情,才能得到父母的爱。孩子们需要的积极关注是以他们自己的行为为条件的。

这种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的结果就是,孩子们学会了抛弃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愿望,而只是接受被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最终,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而且在将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全的人。作为成人,我们也还在继续着这一过程,我们只是把那些可能被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赞许、爱和支持的内容纳入自我概念。其实每个人身上都还有另一部分内容,它们不被赞许或有可能被反对。与接受和表达这些思想和情感的做法相反,我们会否认或歪曲它们,把它们从自我概念中剔除出去。结果,我们失去了与自己真实的情感的联系,成为心理不那么健全的人。

人们怎样才能完全、充分地接纳自我(包括自己所有的优点和缺点)呢?在罗杰斯看来,人们需要“无条件积极关注”来接受人格中的所有方面。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中,我们知道无论自己做什么,都会被接受、被爱。父母应该和孩子交流,使孩子知道,虽然父母并不赞成他们的某些行为,但父母总是爱他们,接受他们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觉得,无需隐藏那部分可能引起爱的撤回的自我,他们就可以自由地体验全部的自我;自由地把错误和弱点都纳入自我概念中,自由地体验全部生活。

令人庆幸的是,父母并不是这种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唯一来源。即使生活在一个没有这种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家庭中,也不意味着一定没有完美的生活。成人可以在彼此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基础上建立友谊以及成为伴侣。类似地,心理治疗师也可以在心理治疗中贯彻这种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思想。罗杰斯认为,这样的一种氛围是实现有效治疗的必备条件。我们将在后面讨论这种治疗的方法。

3. 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错误理解

马斯洛接着指出,他最初的五级需要层次理论过度简化了需要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虽然大多数人都感到这种需要层次有合理性,但也确实存在一些明显例外。例如,有些人在进入一种爱的关系之前,就出现了自尊和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一些艺术家放弃满足自己的低级需要,努力去表达他们的创作愿望,也能获得很大的满足,对他们而言,画画、写作可能比稳定的收入或得到食物更重要。我们还经常听说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他们为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牺牲了生命。

对需要层次论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错误理解,就是认为在进入高一级需要之前,低一级的需要必须100%得到满足。实际上,马斯洛说的是,在某一阶段,需要只是部分地得到满足。他估计在一般美国人中,85%的人的生理需要,70%的人的安全需要,50%的人的归属和爱的需要,40%的人的尊重需要和10%的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得到了满足。当然,低级需要满足的程度决定着这些需要对以后行为的影响程度。

尽管马斯洛认为需要层次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他也承认,在不同文化中,满足每一种需要的方式是不同的。在美国,一个人可以通过做一名成功的商人或政治领袖而获得自尊和他人尊重;但在另外一些文化中,这种尊重指向那些善于捕猎或具有高超农业技能的人。马斯洛认为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为的。基本需要本身,而不是满足需要的方式,在不同文化中是共同的。

对马斯洛的理论的另一个过于简单的认识就是,认为一个行为只受一种需要驱动。马斯洛认为,行为是多元动机驱动的结果。他以性行为为例指出,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受性释放需要的驱动,但马斯洛认为驱动这种行为的,可能是胜利的需要或者表达爱心的需要,也可能是表达征服和控制的欲望,也可能是体会男性和女性情感的愿望。人的性行为可能是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中的一种,也可能是为了满足所有这些需要。

4.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卡尔·罗杰斯的人格理论对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师提出了重大挑战。罗杰斯认为,一个治疗师不可能像来访者一样完全了解他们自己的问题,对改变状况负责的应该是来访者而不是治疗师。那么,治疗师能为来求助的来访者做些什么呢?

罗杰斯的回答是,治疗师的工作不是要改变来访者,而是提供一种氛围,使来访者能够自己帮助自己。他把这种治疗方法称为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罗杰斯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以一种积极的、自我实现的方式成长,除非这一过程被阻挡了。治疗师的工作就是使来访者回到他们自己积极成长的轨道上去,继续朝着积极的方向进步。在成功的罗杰斯式治疗之后,来访者应该能更坦诚地面对自己的经历,更能接受自我,遇到与自我概念不一致的信息时,就应该更少地使用歪曲和否认等防御机制。在治疗快结束的时候,来访者应该成为心理机能更完善和更快乐的人。

怎样完成这些任务呢?

首先,治疗师必须与来访者建立恰当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公开,真诚地面对来访者。治疗师应该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那种治疗师的角色,这就意味着和来访者在一起时要诚实、坦诚(但不粗暴)。罗杰斯相信,来访者往往能分辨治疗师何时没有对他们以诚相待。恰当的治疗关系也要求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治疗师必须接受并“尊重”来访者当前的状态。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自如地表达和接受自己的全部思想和情感,而不必担心会遭到治疗师的拒绝。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面对那些被歪曲和否认的经验。

无条件积极关注并不意味着治疗师必须赞成来访者的所作所为,特别是那些可能会造成伤害的行为。实际上,在治疗师提供的安全气氛中,来访者可以发现自己的错误信息,但是因为治疗师一直都用积极的关注态度接受他们,所以来访者也就学会了接受自己的错误或弱点。当认识到存在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改变了。

除了建立接纳关系,治疗师还可通过反馈帮助来访者更好地了解自己。与弗洛伊德式的治疗师不同,罗杰斯式的治疗不去解释来访者的用意,而只是让来访者听他们自己说了些什么。当来访者要把情感转化为语言的时候,就使用这种方法。通过把含混的情感转化为清晰的语言,他们就能逐渐理解自己的情感。听自己说的话,然后分析自己的思想,这对来访者来说可能是第一次。治疗师为了使这一过程更清晰,可以不断复述来访者的陈述,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这就意味着治疗师要逐字逐句地重复来访者说的话。但是正如在下面摘录的内容中可以看到的,复述的目的是把他们的注意力指向正在说的内容,从而帮助来访者分析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这个例子中罗杰斯接待的是一位被个人同一感困扰的女性。

来访者:我想知道自己希望做些什么,但是可能没有人能告诉我答案。

治疗师:你意识到自己在寻找一个答案,但是没有人能够帮助你。

来访者: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只是我有时觉得自己疯了,我想我是疯了。

治疗师:你现在觉得自己离正常的状态越来越远了。

来访者:是的,只告诉我不要担心,这是很愚蠢的,因为我确实在担心。这就是我的生活。好吧,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因为这就是我的感觉。

治疗师:你感到自己和别人很不相同,但是不知道如何去改变。

来访者:当然,我意识到了,这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因为每一件事情都有一个开始。我并不是——可能是某个时刻在生活道路中的某个地方失败了。我想我们必须得重新回到那个时候,重新学习,但是我觉得自己不可能完成这件事。

治疗师:你认识到我们必须回溯到很久之前,而且你必须重新认识那个时刻,但是你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做到这些。

来访者:是的,顺着这条路我可以看到自己的将来,50岁、60岁、70岁——都还在考虑那个可怕的想法,这似乎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我的意思是,这是很不合理的。其他人都在按他们自己的方式生活,我却好像站在旁边,在观望。这是不对的。

治疗师:你按这种方法思考的时候,将来似乎是不太光明。

来访者:是的,我知道我最缺乏的就是勇气,一定是这样的,因为别人不会这么轻易地摇摆不定……这是很难解释的事情。这就好像是——是真的,但是我有时却在嘲笑它……这确实是一种很混乱的情感。

治疗师:从理性上来说,你认识到勇气是自己最缺乏的,但是在你内心的自我当中,却在嘲笑那些和自己并不是真正有关系的观念和情感。是吗?

来访者:就是这样的。我就是使自己不同的那类人。

治疗师从来不告诉来访者他们说的话真正意味着什么。相反,治疗师只是复述他们听到的内容,但是这些也只是让来访者同意或者反对的提示。如果这一过程是有效的,来访者就会逐渐像其他人那样看待自己,并最终接受或改变他们所理解的东西。来访者就会逐渐了解自己歪曲或拒绝了某些经历。例如,一个人可能会意识到他正在努力适应父亲提出的那些过高的、不可能实现的期待,或者一个女性逐渐认识到承担重要责任。在治疗师提供的无条件支持的自由氛围中,来访者会抛弃防御机制,接受自我,并开始享受全部的生活经历。

现在有大量心理治疗人员声称他们的治疗方法是人本主义的,其他的治疗师和咨询师在与来访者交往时也采用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最近的研究综述发现,有很多证据表明人本主义治疗法的有效性。许多来访者不仅当时从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中获益,而且治疗效果在疗程结束几个月后仍然存在。

◆ 认知流派

乔治·凯利建立了认知人格理论。自从他的《个人建构心理学》一书于1955年出版以来,凯利的理论成为人格研究者和心理治疗师的丰富的思想源泉。

两个人参加同一个聚会,回来后所注意到的内容却不一样。认知人格理论认为,人格差异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因为我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加工社交情境中的信息的方式,所以我总是对聚会和其他一些社交活动有相同的反应。而其他人与我的反应不同,是因为他们对某些事物的看法一向与我不同。

人脑像科学家一样,能够不断提出并检验自己对世界的假设。如同科学家试图预测并控制他们研究的对象一样,我们也都想要尽可能多地预测并控制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如果我们不理解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不知道周围人可能会怎么做,我们就会感到不安。为了满足我们的预测需要,我们就会做一件凯利称为模板匹配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与一些透明模板相似,我们会把这些模板套在我们经历过的那些事件上。如果它们相匹配,我们就保留这些模板;如果不匹配,我们就会修改这些模板,让它们下次更适合做预测。例如,以过去的观察为基础,你可能产生一些关于你的老师的假设。其中一个假设是,这是个呆板、傲慢的人。无论你什么时候见到他,你会收集到更多有关他的信息,并且与你的假说相比较。如果你的假说被证实(这位老师举止和高傲的人一样),那么你就会继续使用这个假说。如果你的假说未被证实(在课堂之外,他是一个热情、有魅力的人),你就会放弃这一假说,用一个新的假说取而代之。

这种用来解释和预测事件的认知结构称作个人建构。没有任何两个人会有完全相同的个人建构,也没有两个人会有完全相同的组织建构的方式。对于同一个人来讲,他在不同的时间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建构方式。因此,我们不仅可以运用无数的建构来理解这个世界,而且我们组织和运用这些建构的方式也几乎是无限的。

1. 心理问题

而与许多理论家不同,凯利不认为心理障碍是由过去的创伤经验引起的。他认为,人们受心理问题的煎熬是由于建构系统的缺陷。过去父母不爱自己的痛苦经历或其他不幸事件能部分地解释为什么人们那样解释世界,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原因。凯利也没兴趣制定复杂的诊断方案来划分不同的障碍。他用建构系统出现错误来解释各种行为障碍。

凯利认为焦虑是大多数心理问题的核心。在个人建构理论中,当我们不能预测将来的事情时,焦虑就会随之产生。也就是说,当我们的个人建构不能弄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时,焦虑就产生了。我们每个人偶尔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你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面试者,也不知道要回答什么样的问题,即将到来的面试会导致更多的焦虑。同样,当你不明白某人为什么那样对待你,或你不知道在特定情境中该怎样做时,你可能就会感到疑虑、迷惑和焦虑。

问题在于建构系统从来就不是完美的。由于种种原因,当我们试图预测事情时,我们的建构偶尔会失效。健康的人会不断地用新的建构取代旧的、不完整的建构。假如你预计你和安娜的谈话将是枯燥无味的,而后发现其实很有趣,你就很有可能改变你对下次和安娜见面的预期。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新信息,你的预测能力就会减弱,你就不能预计下次和她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当你向某人说“我再也不了解你了”时,你可能已经体验过这种沮丧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最终会调整建构,并与新环境有效地互动。然而,偶尔人们似乎不能形成合适的建构,有可能转向心理治疗以求重新认识他们的世界。

2. 图式和自我

图式是指能帮助人们知觉、组织、加工和利用信息的假设性的认知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存在如此多的刺激需要注意,我们需要一些方式来理解周围的众多混乱。想象一下一个婴儿眼中的世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那是“杂乱而混沌的”。婴儿还不知道在杂乱无章的事物中应该注意什么和忽略什么。大量的刺激不会自发走开。想象一下所有的声音和景象同时向你的感官轰炸的情境吧。幸运的是,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用于区分并注意那些重要事物、忽略其余不重要事物的系统。

因而,图式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帮助我们知觉周围环境的特征。当一些非常重要的事发生或有引人注目的人出现时,每个人都会注意到。但是环境中那些不大引人注意的特征,你可能就看不到,除非事先已准备要加工这些信息。除了帮助我们知觉周围环境中的某种特征外,图式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组织和加工信息的结构。

2.1 自我图式

自我图式是对自我的认知表征,我们用它来组织和加工与自我相关的信息。你的自我图式由那些对你来说最重要的行为和特征组成。因为你生活的每部分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并不是你做的每件事都能成为你自我图式的一部分。比如,你和我都经常打排球或是写诗,我们不能因此就假定,这两种活动在我们的自我图式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排球也许是我的自我图式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诗歌不是,而对于你情况也许恰恰相反。

有关你自己的基本信息组成了你的自我图式的核心。这包括你的姓名、外貌、你和重要他人(例如配偶、父母)的关系等。虽然我们每个人的自我图式各不相同,但这些基本的元素几乎可以在我们每个人的自我图式中找到。更令人格心理学家感兴趣的是自我图式中的独特特征,如前述的体育锻炼问题,有些人把“运动型”或“身体健康”纳入自己的自我图式。换种方式说,这些人认为锻炼是他们自我的一部分。研究者发现,那些把这种认同纳入其自我图式中的人,比那些没有这样做的人更有可能坚持锻炼。如果锻炼已成为你自我的一部分,那么不管天气是糟糕抑或是自己有些小痛小病,你都不太可能放弃锻炼。

特质概念,比如独立或友好,也可以成为你的自我图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你可能认为自己是一个友好的人。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可能会经常评价自己的行为,你会问自己:这是友好的表示吗?一项调查显示,那些把性感纳入自我图式的男人和女人比自我图式中没有性感的人报告出更高的性要求和更强烈的依恋。

2.2 可能的自我

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当前认知表象中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的影响,还受到“我今后会成为怎样的人”的认知表象的影响。你可能会想象将来自己有许多朋友,拿到医学学位,或者身体强壮等。心理学家称这些想象为可能的自我。可能的自我是对我们将来可能会成为的人的认知表象。它们包括我们渴望成为的角色或从事的职业,比如警察、团体领袖,也包括我们不希望成为的角色,比如酗酒者、离婚的父母。可能的自我还包括人们希望将来具有的品质,比如成为一个热情有爱心的人,一个努力工作、受到赞赏的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某种意义上,可能的自我表达了人们的梦想和抱负,也表达了人们的恐惧和焦虑。像其他人格建构一样,可能的自我在时间上相对稳定。可能的自我有两项重要功能:首先,它激励将来的行为。当我们做决定时,会问自己,这样的选择是让我接近还是远离将来的自我?可能的自我的第二个功能,就是帮助我们解释自己的行为和周围事件的意义。

2.3 自我不一致

认知人格心理学家还探索了不同自我概念间的关系。一种自我不一致理论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认知自我表征。第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实际自我。实际的自我包含所有关于自己是何种人(或你认为自己是何种人)的信息。这与其他人格心理学家提出的自我概念相似。第二,我们还有一个理想自我,即你对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的心理表象。理想的自我包括你的梦想、抱负和你为自己设立的人生目标。第三,还有一个应该自我。这是你认为应该成为的那种人,他应该完成来自不同方面(家庭、组织)施加的任务和责任。你的应该自我可能是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人、尽责的父母、爱国的公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