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滇西地区乡村教师来源及胜任力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滇西地区乡村教师来源及胜任力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3-03-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背景下,本课题组在以云南省普洱市为代表的滇西乡村地区展开调查,重在对普洱市乡村教师来源现状、满意度和胜任力进行摸底调研,为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乡村教师“本土化”现象严重。
滇西地区乡村教师来源及胜任力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_以云南省普洱市为例_滇西发展研究.第三辑

“滇西地区乡村中小学教师来源及胜任力研究”课题组[2]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而西部老少边穷等边远贫困地区的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一直以来,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等原因,制约了乡村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6月,国务院下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此背景下,本课题组在以云南省普洱市为代表的滇西乡村地区展开调查,重在对普洱市乡村教师来源现状、满意度和胜任力进行摸底调研,为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滇西地区乡村中小学教师发展现状

滇西地区乡村中小学教师发展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教师队伍来源存在结构性失衡;教师职业满意度不高;教师职业胜任力不足。

(一)乡村中小学教师来源存在结构性问题

普洱市中小学教师来源的结构性问题体现在“本土化”现象严重、教师学历层次不高、性别结构失衡三个方面。

乡村教师“本土化”现象严重。普洱市大多数乡村教师来自本市、本省,毕业于本省高校,外省籍贯教师“下不来、留不住”,优秀教师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乡村学校对其缺乏就业吸引力。普洱市各县教育局的调查统计显示,近五年来,九县共招录乡村教师2325人,其中来自云南本省的有2300人,占98.92%;来自普洱本市的有1899人,占81.68%;毕业于云南省内高校的人数有2131人,占91.66%。近五年来普洱市招录的外省籍贯乡村教师仅25人,仅占1.08%。

乡村教师普遍学历层次不高。普洱市2325名乡村教师中,毕业于一本院校的有247人,仅占10.62%;毕业于二本院校的有909人,占39.10%;50.28%的乡村教师毕业于三本及以下院校,所以从总体上来看,普洱市乡村教师普遍学历层次不高。普洱市所有乡村教师中,毕业于师范类院校或专业的有2062人,占88.69%,因此省内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的教育质量是影响乡村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性别结构失衡,女性教师比例过大。本次调查回收的样本中,女性乡村教师占了69.45%,是男性乡村教师的两倍之多,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女教师的比重远远超出了男教师。女性教师所占比重过大会造成三方面的问题:其一,交际圈相对狭小封闭,青年女教师难以找对象;其二,乡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对女教师的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难以维持教师群体的稳定性;其三,乡村传统性别观念导致女性教师需要兼顾工作和家庭,增加女教师工作负担,削弱其工作竞争力,不利于个人发展。

(二)乡村中小学教师满意度不高

乡村中小学教师的满意度分为职业满意度、就读高校满意度两个方面。

总体满意度不高,“高职业地位”与“低职业满意度”并存。笔者将职业满意度划分为五个方面:经济状况、教育资源、社会关系、个人发展和制度支持。结果发现,一方面,乡村教师总体职业满意度不高,软件满意度高于硬件满意度。职业满意度的几个指标中,满意度最高为同事关系等社会关系,满意度最低为住房情况等经济状况。另一方面,职业地位相对高的教师,在五个方面的满意度均相对较低。

乡村教师存在身份认同危机。研究发现,年龄越大、资历越老的乡村教师对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与领导关系、与家长关系、对政策支持和社会认可的满意度均较低,反映出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乡村教师身份在乡村中得不到认可和尊重。相比新进教师,年龄大、教龄久、职称等级高、教育等级高的教师更能觉察自己身份的尴尬,产生身份认同危机,从而影响职业满意度。身份认同危机表现在两方面:其一,专业身份的认同危机,即家长、学生、学校领导不认可乡村教师的专业性;其二,社会身份的认同危机,即乡村教师身份的主动排斥和被动排斥,使得他们既不属于城市,也不属于传统农村,找不到归属感而难以融入。

乡村教师对云南省内师范院校教育满意度评价较高,但对就业方面较不满意。乡村教师就读高校教育总体满意度得分3.8分(满分5分),其中“帮助就业或深造、校外实习实践、就业工作”满意度排在后三位。可以看出,云南省内师范院校在学生就业工作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就业方面的满意度较低。结合对中小学校长的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长认为省内师范院校对于学生的实习实践工作不够重视,组织实习都是“走过场”,导致师范院校毕业生实习经验欠缺,教学效果不佳。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见习时间安排一般是一周,教育实习时间一般是六周左右,学生真正走上讲台进行教学实践的时间则更短。缺乏足够的实习与实践无疑会影响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三)乡村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有待提升

乡村教师胜任力自我评价较高。普洱市乡村教师对自己能否胜任当前工作的总体评价平均分3.54分(满分4分),59.16%的乡村教师认为能够胜任该工作,仅0.32%的乡村教师认为不能胜任。各方面胜任力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为教学付出的时间精力、教学方法、自身学习能力、自身知识结构、教学效果。可以看出乡村教师总体上来说对教学效果最不满意。

新进教师胜任力较欠缺,但可塑性强。新进教师初出校门,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之间尚需磨合,教育教学经验明显不足。总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知识结构不系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但缺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经验;第二,缺乏教学经验,对教材不够熟悉,研究不够深入仔细,准备不够充分,课堂上可能思维受阻;第三,教学方法不足,不善于组织教学,课堂教学常会出现教学效果差课堂气氛混乱等情况,如课堂纪律不好,课堂气氛无法控制等;第四,缺乏教学应变能力,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情况不能随机应变地恰当地做出处理;第五,不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新教师在课堂上过于重视自己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对新课改精神缺乏应有的了解。但是,新进教师大多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作为年轻人容易接受新观念、新思想、新教育教学方法,可塑性较强。

中小学校长对新进乡村教师胜任力不够满意。通过对中小学校校长的访谈和调查,大多数校长认为新进教师胜任力不足,主要问题是:首先,对乡村教师职业缺乏价值观认同,往往将教师作为职业跳板,不能安心教学;其次,教学方法欠缺,不仅无法带来城市里新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本地教师对其进行培训;再次,新进教师普遍知识面窄,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与教师职业有关的课程,对自己执教学科的最新进展缺乏了解;最后,在学校缺乏实习和实践,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因此,虽然乡村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基本能够达到教学要求,但是因为上述原因,导致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滇西地区中小学教师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待遇低”的外推力和“乡土情结”的内拉力双重作用

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性问题是“待遇低”外推力和“乡土情结”内拉力双重作用造成的。

“本土化”现象中:一方面,以普洱市为代表的滇西地区乡村环境艰苦,乡村教师待遇低、发展难、压力大,乡村教师的职业待遇、生活环境以及晋升渠道都难以吸引和留住外地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乡土情结、血缘关系和生活习惯上的认同,本土教师更容易留下来。访谈中一位校长的话也印证了这一点,该校长表示毕业生将乡村教师作为报考公务员失败后的“第二选择”,是其重新报考公务员的跳板,因此造成不敬业、不安心留下来工作的情况。

乡村教师队伍性别结构失衡现象的产生也是待遇外推力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化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外部吸引力致使男性教师纷纷离开了教师岗位,去寻找更高薪酬的工作,女性才得以逐步进入这个行业。事实上,社会上的“高端”行业一直是被男性所占据的,男性的退出和女性的大量拥入恰恰是一个职业在社会职业分层体系中地位下降的表现。劳动力市场中女性的就业难,男性大量退出带来的就业机会,再加上教师编制的稳定性吸引了大量女性选择乡村教师职业,从而导致了该职业性别结构上女性所占的比重过大。现代化进程中大量工作机会的产生,加之乡村教师职业待遇内吸力小于外部工作的吸引力,男性被外拉出乡村教师队伍。传统上男性需要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如果工资不足以养家,那么男性势必不愿意回到教师职业中来。因此,乡村教师队伍性别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本质上还是“待遇低”造成的。

乡村教师的学历层次不高,也是“待遇低”外推力的作用。在社会流动机制作用下,乡村学校的低待遇致使学历高、学校好的毕业生都集中到了经济发达的地区,愿意留下来当乡村教师的都是在就业竞争中被“淘汰”的毕业生。由于师资力量匮乏,乡村学校别无选择,只要应聘者达到基本硬性条件就招录,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乡村学校教师队伍普遍学历层次不高,进一步拉开了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二)乡村教师身份的主动排斥与被动排斥

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表现为专业身份的不被认同和社会身份的不被认同,主要原因在于乡村教师自身的主动排斥和乡村社会环境对其的被动排斥。

专业身份方面,家长、学生、学校领导不认可乡村教师的专业性。调查发现,大多数乡村教师都是在就业竞争中被淘汰后,非自愿地选择在乡村教学,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有限。因此,了解到这一情况的家长,对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存在疑问,无法完全信任乡村教师。子女的教育是家长关注的重点,专业身份受到质疑的乡村教师,是否能够教好自己的子女,这个疑问横亘在家长与乡村教师之间,因此交流中难免出现阻碍。家长的不认同,很容易带动子女的情绪,影响学生对于教师的看法。另外,被动进入乡村的教师,其教学积极性也会降低,容易影响授课效果和师生交流,进一步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专业身份不认同。

社会身份方面,乡村教师也存在着社会认同危机。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不能忽略文化方面的因素。大部分乡村教师接受的都是城市教育,毕业后最初也是想留在城市工作的,但是因为不得已的原因回归了乡村,因此虽然居住在乡村,但心理上还保留着“城市人”的认知和向往,对于乡村事物、乡土文化,他们从心底是抗拒的。而在村民的眼中,这些外来的教师并不是“自己人”,虽然在子女教育上需要乡村教师帮助,但因为价值体系和思想认知的巨大差异,村民对这些乡村教师带有深深的戒备。因此乡村教师既不属于城市,也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找不到自己所属的文化群体,成为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群迷途者。

(三)“高职业期望”与“低职业待遇”的冲突

职业满意度不高、就读高校满意度不足以及教师胜任力有待提升的现状,主要是高职业地位的乡村教师“高职业期望”与“低待遇现状”相冲突的结果。

乡村教师职业满意度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客观职业状况,二是主观职业感受。从客观方面来说,从教年限越长、职称越高、教育阶段越高、工作区域行政等级越高的乡村教师,由于授课内容更复杂、工作难度更大、个人素质要求更高、工作经验更丰富,所对应的职业待遇也应该更高。然而,现实是他们所得的收入和福利往往无法满足心理预期,造成自身人力资本积累所付出的成本没有得到同等回报的落差感。另外,基于边际效用理论,高职业地位的教师所获得的资源已经到达一定程度,上升空间较小,每上升一步带来的实际心理满足也会相对缩小。与之相反,低职业地位的乡村教师上升空间大,每上升一步带来的希望和满足感都更高。从主观感受来说,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高职业地位的乡村教师已经拥有足够条件满足自身的低层次需求,开始追求高层次需求。因此,他们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待遇标准之外,追求更多的福利、发展空间、高职称等,“高追求”与“低实现机会”使其心理受挫,主观满意度也比较低。另外,职业满意度还与职业态度和观念有关。新进教师初入职场,关注“发展”多于“待遇”,也拥有更多的上升空间,因此对于实际待遇的多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妥协,更少产生不满。

乡村教师对云南省内师范院校教育满意度评价较高,但对就业方面较不满意,根本原因也在于“职业期望”与“现实待遇”的不相符所带来的心理落差。职业目的影响职业满意度和高校满意度,高经济回报为目的的职业选择与低待遇的现实相碰撞,必然产生不满。调查结果显示,为了经济利益选择乡村教师职业的人比因为其他原因而选择该职业的人,对师范院校的总体满意度更低;为了理想选择乡村教师职业的人比因为其他原因而选择该职业的人,对师范类院校的总体满意度更高。因为乡村教师职业相比其他职业收入较低,处于经济目的选择该职业的人会感到失望,影响对师范类院校的评价;而为了理想选择教师职业的人,更能忍受艰苦的环境和较低的经济收入,同时能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得到教书育人的满足感,因此职业满意度更高,对师范类院校满意度的评价也就较高。

三、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教师待遇,维护乡村教师队伍稳定性

经济待遇低和上升空间小是造成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工资待遇不高,职称评定难,社会认可度低,乡村教师这个职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减弱。另一方面,乡村教师上升通道狭窄,缺乏成长空间,绝大部分乡村教师只能做到小学高级。国家虽然规定职称评定向农村地区倾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职称名额有限,只有相当少的农村教师能够评上职称。

在教师职业的崇高性有所降低的今天,职业待遇和职业发展成为青年人找工作更为现实的选择因素。乡村教师成为许多年轻人找不到理想工作时的无奈选择和过渡职业,不少人一有机会就寻求外调,或者考公务员考走。因此,稳定教师队伍迫切需要提高乡村教师的福利和待遇,各地应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为乡村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教育部门在分配绩效工资时,要加大对艰苦边远贫困地区乡村学校的倾斜力度,合理规划并加快建设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只有提高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解决乡村教师的生活问题,乡村教师才会将更大的决心和奉献精神投入到工作岗位上,对工作认真负责,这样才能让愿意留下来的人安安心心留下。

(二)关注职业发展,完善顶岗实习和支教制度

顶岗实习制度不仅能让师范生真正参与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去,使学生对教学工作有更深刻的认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积累教学经验,促进日后就业;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乡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将乡村教师置换出来,有时间去参加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水平。而发展支教制度,首先,来支教的年轻教师如果不愿意留下,支教一定时间之后就可以离开,还能获得一定程度的补偿,不会违背本人的主观意愿,对职业的热情和认可也就更高;其次,支教教师属于一支临时性的队伍,不需要占用编制和职称名额,人员调动也更方便;最后,支教教师也可以缓解本地正式教师的教学压力,让学校有机会组织一批乡村教师外出进修,提高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总的说来,完善顶岗实习和支教制度有利于创造一个共赢的局面,既缓解了乡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又能帮助师范生积累教学经验,同时还能为乡村教师腾出时间参加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学能力。

(三)加强就业指导,改革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省内师范院校应该深化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长期的包分配式就业导致省内师范院校对于学生就业工作不够重视,同时经验不足。表现在日常工作上就是不注重对低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只针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内容单一,多针对求职技巧进行介绍,缺乏对行业现状和职业发展的深入分析;没有培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因此,省内师范院校首先就应该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进行长期的跟踪指导。

其次,省内师范院校还应注重学生的实习和实践工作。学校里的教学就像战略和战术的学习,最终还是要上战场进行检验,教师的战场就是课堂。许多中小学校长反映,新进教师不能把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课堂上去,不能根据对象灵活变通。针对中小学校长的反馈,师范类院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抓好学生实习实践工作。尤其许多地区进行新课改后,实际的教学内容变化了,授课内容却没有进行相应改变。毕业生的实践问题都要在真正的工作中才能发现,因此时间充足的实习是提高学生实战能力的必要条件。省内师范院校不仅要保证实践课的课时,还要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岗位。

此外,省内师范院校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既然培养的是教师,那么就应该让学生认可教书育人的道德使命,以教师职业的崇高性为荣。在社会浮躁化、功利化的背景下,正是因为师范类院校忽视了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导致这批未来的教师丧失了道德使命感,一切以金钱为目标,来到乡村之后吃不了苦。虽然人生目标的选择是个人的追求,但是价值观的教育不能丢失,在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成型的时期,学校更应该给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

同时,省内师范院校应该改革课程体系,加强教学课程的实用价值和实践性。师范生在学校中接受的教育很多时候都与真正的教学工作相脱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对突发状况又束手无策。学生群体有年龄的划分,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特点,师范院校应该为学生介绍教学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阶段的教师。尤其是学前教育阶段的教师,对于幼儿的特点最缺乏了解,而幼儿不善表达,也给学前教师的教育带来了很大困难。

(四)提高经济收入,推进综合社会地位提升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耕读传家,科举是社会向上流动的唯一通道,自然也就奠定了读书人在中国社会的较高地位。因此在过去的乡村,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属于乡土社会中的知识精英。而当今社会中向上流动的渠道各种各样,社会阶层还没有完全固化,每个人凭借自己的能力都有多种渠道可以摆脱原有的阶层身份,实现向上流动。而当今农村,只有“混”得不好的人才会选择去当教师,用韦伯的分层体系来考察,乡村教师无论是在财富(经济标准)、权利(政治标准)和声望(社会标准)上都不占优势,因此乡村教师职业地位的衰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乡村教师职业地位的相对衰落不利于提高该职业的就业吸引力,不利于留住优秀人才。因此,应该增加投入,着力提高乡村中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从而推进其总社会地位的提升,使这一职业真正具有就业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武晓伟,郑新蓉.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的女性化——基于河北、云南、贵州三省的调查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5(3):86~92.

[2]孙频捷.身份认同研究浅析[J].前沿,2010(2):68~70.

[3]兰惠敏.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2(11):92~94.

[4]李红兵,蔡文伯.以就业为导向的边疆高校本科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1):141~146.

【注释】

[1]本研究由2015~2016年教育部定点扶贫滇西专项课题经费资助。

[2]课题负责人马国斌,华中科技大学副处级干部,江城县挂职副县长。课题参与人:王高合、郭晓萍、杨海华、张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