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在有些外国社会心理学文献中又称为社会知觉、人际知觉。有的社会心理学家不加区别地使用这些术语,有的则略加区分。
实际上,社会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对“知觉”含义的理解有所不同。在传统普通心理学中,知觉仅仅是对事物形成感性映象,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它不包括判断、推理等高级认识过程。而在社会心理学中,知觉不仅包括对人、对群体的外部特征的知觉,即形成印象,而且要涉及对有关信息的思维加工,包括记忆、推理、判断、理解和解释等复杂环节。这种知觉实际上属于认知,所以,我们主张用“社会认知”一词来代替“社会知觉”。
一、社会认知的内涵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并对其内在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以及其行为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社会认知的过程,是依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社会认知还必须依赖认知者的思维活动,包括某种程度上的信息加工、推理、分类与归纳。有人将社会认知过程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步骤。首先,社会认知活动是从对人的知觉开始的,这是我们认识他人的第一步。其次,在对他人有了一个初步的或者感性的认识后,人们就会根据这些认识来对他人做出判断和评价。这种关于他人的社会判断和评价则是社会认知的第二步。其后,人们在对他人进行认识时,除了会对他人进行判断和评价外,还会对他人的行为表现做出推论和解释,即对他人的行为表现进行归因。行为归因是社会认知的第三步。例如,个人对于他人在许多场合下的行为做了相同的推断以后,就有可能把一些相对稳定的印象归结到该人的身上,推测他以后在相似的情境中,将会产生过去那样的行为方式。如果该人在许多场合下都哭过,那么就可推断他在一定的情境中也会有哭的行为。人们就是通过社会认知来推断他人的行为。
再比如,一星期之内,你几次看见同一位女孩子穿红色的衣服,应该说明她喜欢红色,而红色又给人热情奔放的感觉,那么这个女孩子也就应该是个热情活泼的人。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视觉感知,再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形成对他人完整印象的过程。
“社会认知”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介入社会心理学后而产生的一个概念和研究领域。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1947)做了一个有名的货币实验。实验材料是一套硬币,有1分、5分、10分、25分、50分等各种大小不同的圆形硬币;另一套是与硬币大小形状相同的硬纸片,实验对象是30个10岁的孩子。实验程序是先把两套材料先后投射在银幕上,让被试依次观看,然后移去刺激物,让被试画出刚才看到的硬币与圆形纸片。照理,这两套刺激物的大小形状是一样的,理应画出同样大小形状的两套材料。但是只因它们的社会意义不同,结果被试画出来的图形大小和实际上看到的刺激物不完全相同。他们画的圆纸图形与实际的硬纸圆形的大小比较一致,但所画的硬币圆形大小却远较他们看到的真正硬币为大。尤其是家庭贫困的孩子所画的硬币圆形更大。这个结果说明社会认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社会认知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性:
(一)认知反应的选择性
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常面临外界刺激,但是对于同样和同量的刺激,各人所做出的反应程度不尽相同。原因在于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验和认知结构,并依此做出自己的反应:选择某一部分的刺激信息,忽略或逃避其他信息。大致说来,人们的认知选择决定于两种因素:第一,以往对报偿和惩罚原则的体验。第二,刺激物的作用强度。如果某种刺激物能给主体带来愉悦,即带来报偿时,就会引发积极的认知倾向。相反,对于那些令人不快和压抑的人和事,个人将极力逃避或置之不理。另一方面,刺激的强度也影响着认知者。一般说来,刺激量越大,越易引起认知者的注意,而微弱的刺激作用则可能使人毫无知觉。
(二)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认知反应的显著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刺激下个人的心理状态,如情感状态、动机状态,等等,它与个人所理解的刺激物的意义密切相关。刺激物的意义对个体来说越重大,那么认知反应就越明显。比如渴望进入某一单位的毕业生,对有关此单位的各种信息特别敏感;而对某种刺激物漠不关心的人,其认知反应就不那么强烈,甚至无动于衷。
(三)认知反应的防御性
个人为了与外界环境获得平衡,适应社会,从而运用认知机制抑制某些刺激物的作用就是认知的防御性。当代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社会认知和防卫机能息息相关。个体在情绪困扰的状态下对于社会客体的反应,与在中性情绪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反应显然是不同的,换言之,情绪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刺激会有不同的反应。因为个人是在特定的情绪状态下,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来辨明刺激物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决定应否逃避。个人的认知防御,主要目的在于维持自我的完整。
(四)认知的完形特性
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了完形原则(或格式塔原则),即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种倾向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我们看到一个人似乎既是好的又是坏的,既是诚实的又是虚伪的,既是热情的又是冷酷的时候,便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自己还没有完全认识这个人。我们总是无法容忍自相矛盾的判断,桑普森把这种判断的出现称为“认知分离”。他认为个人智力和知识的局限性构成认知的剥夺体验,造成个人认知和认知对象之间的分离。为了消除这种分离,个人一方面加强其探求信息的欲望和动力,寻求更多的信息摆脱认知剥夺。同时可能向幻想化的方向发展,即利用想当然的办法给认知对象添补细节,使认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三、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很多,包括主客观以及情境等方面的影响。
(一)认知者因素
认知者即社会认知的主体。认知者本人的知识经验、世界观、价值取向、人格或个性特征等,都会影响其对他人的认知。
首先,当认知者对他人形成印象,或是对人际关系进行知觉的时候,常会受到其内在世界观,尤其是内在人性观的影响。比如,在传统文化以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以下主要的人性观点:性善论、性恶论、利己论、利他论、理性论和非理性论,等等。若一个人持有利己论的观点,相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认为人生来本是自私的,那么,他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就会步步为营,处处防范;即使是别人做出一些利他行为,也往往会被他解释为是别有用心。尽管大多数人并没有很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持有某种关于人性的观点,但是他却会在不知不觉或潜意识中,或多或少地受到这种潜在人性观的影响。
认知者的经历和经验,也必然影响着其社会认知活动。心理学家巴克拜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以一些墨西哥人和美国人做被试,对被试者的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做了相应的控制。实验中让被试者看双眼视觉的幻灯片:其中一张幻灯片为墨西哥人所熟悉的斗牛场面,另一张为美国人所熟悉的打棒球的场面。实验者把两张幻灯片同时放在两眼视觉仪器上,让被试者一时看到打棒球,一时看到斗牛,两个图片交叉出现。若是按照通常的理解,被试者应该同时看到两种场面,但研究的结果却出人意料,74%的墨西哥人只看到斗牛的场面,84%的美国人只看到打棒球的场面。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凯利(H.Kelley)认为,每个人头脑中都构成了一定的心理组织结构,如同一个“有色镜头”,人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要经过这个“有色镜头”的“过滤”。组成这“有色镜头”的因素有:一个人的经验、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的需要,等等。这种“有色镜头”的作用是对认知对象加以分类和辨别。
凯利的所谓“有色镜头”,其实也就是心理学家通常所说的“图式”。比如,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对知识分子可能会有这样一种“图式”,文质彬彬、知书识礼、独自清高、晚睡早起、戴着深度近视眼镜……当我们看到知识分子时,就会不知不觉地用这样的有色镜头去“过滤”,看其像不像我们心目中的“知识分子”。
由于认知者经验的不同,其观点或角度不同,即使是面对同样的社会刺激,也会有不同的认知印象。例如,假如要对某一个人进行认知评价,艺术家将会侧重于其长相、身材、姿势等,考察该人的艺术品质;伦理学家则会侧重于观察该人的行为举止及道德品性;而心理学家则可能侧重于他的智商、个性等。
另外,认知者自身的情绪状态,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其认知活动。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在心烦意乱、情绪低落时,往往把周围的一切也看得相对的灰暗和杂乱;而在兴高采烈、情绪高涨时,则可能会把周围的事物都看得明朗和清新。同时,认知者的兴趣爱好、需要、动机、个性等诸多心理因素,也都会影响其社会认知。以个性因素而言,自信心强的人和自信心差的人,在认知同一对象时,前者会有相对的独立性,后者则往往会由于服从权威、迷信别人而使其认知活动易受暗示,缺乏独立性,变得人云亦云,等等。
(二)被认知者因素
被认知者的许多特点,都会影响人们对他的认知和评价,影响人们的印象,例如被认知者的谈吐、服饰、表情、姿势,以及其行为方式或风格,等等。
假如你走进一个会议室,里面已经有了一些人,那么其中的哪些人会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呢?通常应该是那些身材较高或较矮的人,较胖或较瘦的人,衣着华丽特殊,或者是说话声音洪亮的人,等等。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据知觉中“主题—背景”心理效应原则,我们会将注意力集中于知觉范围中较为突出的对象上。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突出的线索会特别受到重视。如果有这样一名学生,在上课的第一天是坐着轮椅出现的,那么教室里的同学就可能会集中注意到他坐着的轮椅,而他的衣服、发型甚至年龄和种族等特征就显得不重要了。
什么样的线索会“突出”而引起他人的注意呢?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物体知觉原则,强度、运动、新异、对比都是较为重要的条件。比如,个别穿着鲜红色运动衫的人,在多人的穿着普通的教室里会显得突出。在日常生活中,或在电影电视的节目中,我们往往会看到以“红衣人”、“大喊大叫的人”、“蒙面人”等用语来说明一个人的鲜明特点的场面,这也是认知对象容易引起人们注意或记忆的突出线索。
那么为什么“突出”的对象能更多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呢?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有这样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解释:就认知活动而言,人是一个“吝啬者”,总是想以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大的收获,即用认知上最少的努力,来对周围的人和事形成最快的印象。那么这样一来,最便捷的方法当然是对最突出的刺激做出反应,而不是逐一处理全部的信息。比如,假设你目睹了一场谋杀案,当警方让你描述凶手的特征时,你可能会说:“又高又瘦”、“头发很长”、“穿着一件皮夹克”,如果让你说得更详细些,你可能会感到很困难,因为你确实只注意到了这些较为“突出”的特征。
当然,被认知者的表情、声调、行为、举止等,也会影响到我们对他的认知。如果被认知者是一个陌生人,其当时的情境又无特殊之处,那么此人的外表将成为认知的重要因素。但如果认知者是我们所熟悉的人,因为尚有许多其他信息作为我们认知和评价的参考,那么我们对他的认知活动就会深入到其内在的因素,而不仅仅限于其外表。
(三)交往情境
任何社会认知活动,包括认知者和被认知者,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这种社会认知的情境,可以提供帮助认知者了解被认知者的线索。比如,若是你经常在舞会上遇见某位同学,那么便可推知他大概是一个文娱活动的积极分子;若是你经常在图书馆遇见某位同学,那么便可推测或断定他是一个热衷于读书和求知的人。
我们人际交往中的“空间因素”,也是左右人们社会认知和印象形成的情境因素。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性别、地位、个性等的差异,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所保持的空间距离也会不一样,同时它也构成了影响社会认知活动的一种客观线索。
四、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包括对他人情绪与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特征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等。
(一)对他人情绪与表情的认知
1.仪表的认知
仪表是人的各种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人的具体形象。初次和一个人接触,我们先看到的是这个人的衣着、高矮、胖瘦、肤色以及肢体是否有缺陷,等等。将这些属于物理方面的特征加以整合,我们就能直截了当地对对方做出某些判断。仪表认知虽然以有关他人的感受材料为基础,却不只是凭感觉器官的活动来进行的。在这里个人固有的经验知识以及性格,等等,同时渗入了认知活动。因此,认知者不仅仅把他人的仪表特征当作单纯的物理现象,而是把它们看作是他人向自己提供的有价值的认知信息,力图从中发现其意义。
2.表情的认知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以面部的肌肉变化为标志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观察面部各种肌肉的变化测定人的情绪是可能的。埃克曼说,人们能够比较准确地从面部表情上辨别出各种情绪,包括快活、悲哀、惊奇、恐惧、愤怒和懊恼等。不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所能显示的情绪不止这六种;个人的情绪体验也往往不是其中单独的某一种,而是多种不同情绪的混合。此外,上述六种情绪还各有着高低强弱的差异。
身段表情:身段表情又称姿势。个体的情绪状态可以在身体姿态的变化中流露出来,如点头、招手、鞠躬致意,等等。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在身段表情中双手最富于表情,从双手动作上认知他人情绪,其准确率不亚于对于面部表情的认知。
眼神:眼神的情绪表达功能更是人人熟悉。把眼睛比作“心灵的窗口”是很恰当的。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几乎所有的内在体验都可以表达在眼神之中。人们在认知活动中,一般都不会忽略眼神的奥妙。
言语表情:言语表情不是指言语本身,而是说话时的音量、声调、节奏等特征,专家们称之为一种辅助语言。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别人说话的方式判断其内心状态。所谓“听话听音”就是这种经验的总结。研究也表明,言语表情所传达的信息比言语本身更为可靠。
(二)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性格除了包括情绪反应的特征外,更主要地还包括意志反应的特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必须了解这个人对现实所采取的态度,以及与此相应的习惯化行为方式。从这里可以看出,通过仪表、表情判断出一个人的情绪不等于同时了解这个人的性格。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却经常从别人的情绪表露中,甚至从相貌上判定他的性格,这种认知方法当然是有其局限性的。在性格认知过程中,认知者需要更多有关对方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实际上人们对他人性格的认知,更多的是通过与他人的实际交往。长期的、认真的交往,才是实现性格认知的基本条件。
(三)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这种认知包括认知者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实际上,对他人的认知包含着选择自己对他人的关系形式,如对某些人反感、疏远,对某些人喜欢、亲近。这种选择直接影响认知者的交往动机。研究证实,一个人更愿意和与自己性格相似的人接近。一个人在选择交往对象时,颇为注意对方与自己是否相似。因此,这种相似程度构成认知的重要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