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时间:2023-03-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归因理论家海德的常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的外在行为表现,究其原因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种。归因的研究已成为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认知研究的一个最活跃的领域,并形成了多种归因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引起了后来一系列的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_社会心理学导论

社会知觉、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构成了人类认知的完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社会行为的原因所做的分析和推论是社会认知的中心课题,“因为即便是最细小的观察也往往包含着原因分析”。因为这一缘故,在社会认知研究的后期,许多学者都开始将注意力集中于对行为归因这一重要的社会判断形式的研究。他们认识到,“归因允许人们理解他们的世界并预测和控制个人行为和人际间的行为,以及非人格的和人与人之间的事件。”归因的这种特性,是其获得在社会认知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在社会行为分析中的重要性的主要原因。

一、归因的类型与研究

归因,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判断过程,它指的是根据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换言之,归因就是对自己或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和推论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外在行为表现意指通过感官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行为表现,包括一个人的某种行为活动及其存在状态。

从归因理论家海德的常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的外在行为表现,究其原因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种。内因指内在的原因,即个体自身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性或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付出的努力等。这些都是存在和表现于个体自身之中的,是难以通过肉眼而直接观察到的。外因则指外在的原因,即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外在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影响等。这些都是存在和表现于个体自身之外的,是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到的。用海德的话来说:“一个人喜欢某个对象,可能是这个对象讨人喜欢,要不就是这个人本身的原因。”也就是说,“愿望有时归因为人本身,有时则归因为环境。”不过,内因和外因对人们行为表现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制约着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发生和变化。因此,在人的行为表现的原因中总是既包含着内因又包含着外因的,两者之间不存在有无之别,而只有主次之分。

根据原因本身是否具有稳定性,我们还可以将行为的原因区分为稳定原因和非稳定原因两种。稳定原因指导致行为表现的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条件、个体自身的品性和特征,如个体的能力、人格、品质、活动的难易程度等。非稳定原因指容易发生变化、较不稳定的各种因素、条件及个体自身的品性和特征,如个体的情绪、心境、努力程度、机遇及环境的影响等。稳定原因和非稳定原因两者与内因和外因是互相交叉的,稳定原因中既有外在原因亦有内在原因,同样,非稳定原因中也包含有内因和外因两种成分。

行为归因是社会认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对他人进行的深层认知的开始,也意味着根据感知获取的表面的、外在的特征和属性来进一步对他人的社会行为进行判断和推论。只是这里的社会判断和推论是关于行为原因的(如对他人面部表情的判断或对他人连续一致的某种行为活动的推论),而不是泛指对他人认知中所包含的各种判断和推论。

归因虽然是人的认知活动,是一判断或推论过程,但不同的归因会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它又具有动机的作用。这种动机的作用产生于归因中所包含的评价成分,换句话说,归因不仅意味着对外在行为表现的解释和说明,也还意味着对行为者的评价,由此才对行为者产生动机作用,或者是使其积极努力,或者是使其消极泄气。

社会心理学家最早涉及归因现象是40年代中期的事。1944年,海德和另一位研究者玛丽安·齐美尔在一个外显行为的实验研究中发现,“行动者做出判断的方式与这种对于活动起因的归属密切相关。”他并且富有远见地指出,“这种方法是一种研究一个人如何知觉他人行为的有效方法。”从那以后,海德在研究其人际知觉理论的同时一直关注于归因的研究。1958年,海德在其代表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正式谈到了归因现象和其归因理论。但是,由于当时人们过多地注意他所提出的认知平衡理论,故而对其归因思想未加注意。直到60年代,琼斯和戴维斯《从行动到倾向性——人的知觉中的归因过程》和凯利的《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两文发表后,归因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真正为社会心理学家所察觉。时至今日,“归因与人际知觉不仅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的课题,而且在任何一版的心理学入门读物内都可以找到这方面的内容。”目前,关于归因的研究已被引用或融合到关于人的情绪、动机及其他多方面的研究中。

归因的研究已成为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认知研究的一个最活跃的领域,并形成了多种归因理论。

二、归因的理论

心理学家根据各种研究所提出的有关归因问题的不同概念与观点,统称为归因理论。这里介绍几种主要的理论。

(一)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是最早研究归因理论的学者,他非常关心现象的因果关系。他认为人们需要控制周围的环境,预见他人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活。因此每个人都会致力于寻找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海德把这种普遍现象称为“朴素心理学”。朴素心理学认为,为了预见他人行为并有效地控制环境,关键问题在于对他人的行为或事件做出原因分析。

海德认为,我们都相信一个人的行为必有原因,其原因或者决定于外界环境,或者决定于主观条件。如果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力量,如个体的周围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其他人对个体行为的强制作用、外加奖赏或惩罚、运气、任务的难易等,称为情境归因;如果判断个体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个体本身的特点,如人格、品质、动机、情绪、心境、态度、能力、努力以及其他一些个体所具备的特点等,则称为个人倾向归因。

可以认为,个体的任何行为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是内外两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每一特定的时刻,总有其中某一种原因起主要作用。海德归因理论的核心在于:只有首先清楚其根本原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然后才能有效地控制个体的行为。一个企业家事业成功了,要从他的能力或努力(内部原因),以及运气好或上级支持(外部原因)来归因。

海德的归因理论引起了后来一系列的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二)凯利的归因理论

凯利(1967)提出了一种颇有说服力的理论。他认为人们行为的原因十分复杂,有时仅凭一次观察难以推断他人行为的原因,必须在类似的情境中做多次观察,根据多种线索做出个人或是情境的归因。凯利指出,人们要横跨三个不同的范围来检验因果关系,即客观刺激物(存在)、行为者(人)、所处的情境或条件(时间和形态)。因为这个理论涉及就上述三个独立的方面进行归因,故称之为“三度理论”。

凯利的三度理论将外界信息分成三种不同的信息资料,即区别性资料、一致性资料和一贯性资料。

所谓区别性资料,即他人行为是否特殊。例如,语文教师看到他所教的某一学生的语文成绩很差,那么在分析其原因时,首先看该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成绩如何,若其数学、外语、物理等学科成绩很好,则其语文成绩差是特殊的。

所谓一致性资料,即分析他人行为表现是否与其他人一致。如上例,若其他人的语文成绩也很差,证明语文成绩差具有一致性。

所谓一贯性资料,即分析他人特殊行为的发生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例如,某学生语文成绩差是历来如此还是最近骤然下降,若是前者,则肯定其成绩确实是差。

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根据三个不同的范围,沿着上述三方面的线索,我们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归因。仍以上述例子来分析:如果区别性低,即该学生学习所有功课都很差,不仅是语文差;一致性低,即该学生的语文成绩差而其他学生则不差;一贯性高,即该学生语文成绩一直都很差。综合这些资料,可以认为这是该学生自己的原因。

如果区别性高,即该学生学习其他功课都很好,只有语文学得不好;一致性高,即不仅是该学生语文差,其他学生语文也差;一贯性高,即该生语文成绩总是不好。综合这些资料,可以归因为语文教师没教好。

如果区别性高,即该生语文学得不好,其他功课都好;一致性低,即其他人语文学得很好,该生却不好;一贯性低,即该生过去语文成绩一直很好。综合这些资料,可以归因为当时的情境或条件。

表2-3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凯利的归因理论为后人的研究所证实,不过有研究发现,虽然人们使用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信息,但他们往往低估一致性信息。

(三)维纳的归因理论

维纳认为,在分析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时,除了内在的与外在的原因之外,原因的稳定与不稳定乃是第二个重要的问题。个体的行为可以归结为许多可能的因素,但都可以把它们归结入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的四个范畴之中。维纳(1974)根据海德的理论,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倾向。见表2-3:

表2-4 成功与失败原因的分类

把个体成功或失败的行为归因于何种因素,对其今后工作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维纳等人的研究表明:

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努力、能力等,使人感到满意和自豪;若把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如任务容易、运气好等,使人产生意外的和感激的心情。

把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使人感到内疚与无助;若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使人产生气愤和敌意。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如任务容易、能力强,会提高以后的工作积极性;若把成功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如运气好、努力,则以后工作积极性既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如任务难、能力差,会降低其以后工作的积极性;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如运气不好、不够努力等,则可能提高其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维纳认为,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易是个体分析工作成败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追求成功的人把成功的原因归因于自己能力强,而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不努力,认为只要努力,总会干好工作。相反,避免失败的人往往把成功的原因归结为运气好、任务容易等外部原因,而把失败归结为自己无能。由于避免失败的人把成功与否归结为自己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因此认为再次成功把握不大,这种人往往处于退让的姿态。追求成功的人把成功与否归结为自己是否努力,这种人往往在下一次选择任务时,仍能选择有相当难度的任务,自信通过努力能够成功。因此,归因理论最推崇自我努力感,强调努力会带来一种兴奋自傲感,不努力会产生一种内疚。

大量实验证明,个体对学习成功的归因变化是有规律的。一般来说,幼儿和小学生看重努力的作用,但当学生进入初中时,努力的“价值”逐渐贬值,他们会愈来愈感到努力会表明自己能力低下,这种感觉与年俱增,到了大学阶段,就把能力看作是最能体现个人价值的关键了。

三、归因偏差

归因过程往往产生偏差,有些偏差来自动机,有些来自认知方式。

归因理论描述的是一种合乎逻辑的程序。换言之,归因理论假设,人们是以理性的方式处理所得信息,他们在利用信息做出结论时是很客观的。

实际的情况是这样的吗?显然不是,至少不完全是。有时候,人们对行为的原因的推测显得既不理性也不合逻辑,甚至有些武断荒谬。我们现在就把讨论转到已被证实存在的一些归因偏差的分析。

(一)非动机性归因偏差

非动机性归因偏差是指由于加工信息资料及认识上的原因而导致的归因偏差。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观察者常常是过高估计行为者内在因素的重要性

这种偏差在归因过程中很常见。“基本的归因错误”指的是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往往贬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夸大行为者个人特性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在实验中要求大学生解释:为什么他们选择目前的专业?为什么他们的朋友也选择目前的专业?结果大学生们为自己的选择所列举的理由,都是强调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在解释他们的朋友的选择时,更倾向于只提这些人的个人特征。这项研究表明,我们对他人进行归因时,常常过于强调人格特质而过度低估环境。

这种归因偏差的一种后果是,人们倾向于责怪不幸事件的受害者。比如,若是某人被车撞了,人们会说他太不小心;某人生病可能是他平时不注意锻炼身体。有趣的是,这种强调内在因素影响而忽视环境因素的作用归因倾向,只适用于他人失败行为或中性行为的解释,而在解释他人成功时,多数观察者转而强调外在因素的影响。如某人得到提升,别人可能会说他运气好或是领导偏向他。

2.行为者—观察者偏差

上述过高估计内在因素的倾向,往往并不适用于自我归因。琼斯等人指出,尽管我们很可能把别人的行为归因于他们的个人特性,但我们却容易相信自己的行为是由于环境造成的,即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倾向于外在归因;而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倾向于内在归因,即行为者—观察者偏差。如学生考试不好,父母责怪他不认真,他却说是教师教得不好。

对这种偏差的一种解释是:二者的着眼点不同。观察者通常把注意力放在行为者身上,而行为者可能更注意外在因素对自己的影响。图形比背景能引起人们更大的注意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对于观察者来说,行为者的行为吞没了整个背景,成了图像,因此它就会吸引我们将行为的原因归之于它。而对于行为者来说,情境则成了图像,情境吸引我们将行为的原因归之于它。第二种解释是:行为者和观察者得到了不同的信息,从而自然会得出不同结论。行为者对于自己过去和现在行为体验,要比观察者多;而观察者则很少掌握行为者历史方面的信息,只注意他此时此地的行为表现。

3.归因中的时间作用

解释并不总是在事件发生的时候就能够做出的,有时在回顾过去的事情时,我们才推断出它的起因。还有的时候,在回忆的过程中,我们可能用现在的观点重新解释一件事情。社会心理学家米勒和波特,通过他们的研究,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会变得更加情境化,即对人为归因的减少和环境归因的增多。

(二)动机性偏差—自利偏差

所谓的动机性偏差,是指由于特殊动机或需要而在解释行为原因时出现的偏差。归因过程中最常见的动机性偏差可能是自利性偏差,这种偏差的主要表现是: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内在原因,如自己的能力、品质、人格、努力等;把自己的失败归之于外在因素,如坏运气、恶劣的环境、无法克服的障碍等。

一般认为,动机性偏差是因人们维护自己的自尊心的需要而产生的,即人们把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把失败归因于外在的环境是为了使自己的自尊心免受伤害,使面子不至丢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