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理论流派对态度形成有各自不同的解释与强调,其中主要有认知不协调理论和平衡理论。
一、认知不协调理论
态度与行为既有一致性,也会存在不一致性。一旦态度与行为表现出不一致,人们常常会出现内心冲突与不安,导致认知上的不协调。认知不协调会造成个体心理上的压力与困扰,产生认知协调的需要与动机,从而导致态度或行为上的改变。
(一)认知不协调的表现
在社会心理学中认为认知不协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决策后的不协调,二是表现出和态度矛盾的行为时所产生的不协调。
1.决策后的不协调
我们的任何一种决策,几乎总会引起认知上的某种不协调。在你做出某种决定后,你所放弃的事物的所有优点,以及你所选择的事物的所有缺点,都会使你的决策产生某种程度不同的认知不协调。
如何减少这种决策后的认知不协调,简单而有效的办法,是要改变对最终选择的评估。
例如,增加我们对所选择的正向评估或降低对于放弃的事物的正向评估,都能减少不协调。
对于减少由决策所带来的不协调,布鲁姆曾做过具有说服力的实验。布鲁姆让被试观看八种产品,如微波炉、闹钟、收音机等,然后请他们指出对每样东西的喜好程度,接着再从中拿出两件产品让他们挑选,并告诉他们可以拿走其中一件他们所看中的产品,最后,再请被试对这八种产品重新再评价一次。实验表明,在第二次评估时,被试强烈地倾向于增加对他们所挑选的事物的正向评估,而降低对其他产品的正向评估,以减少决策后的不协调。
2.行为后的不协调
表现出与自己原有的态度相矛盾的行为,也会导致认知不协调的产生。每当一个人从事一项与自己的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时,他总会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同样会产生一种心理压力,驱使其改变态度达到协调。
例如,一个原先对跳舞持否定态度的人,因某种原因学会了跳舞,并经常出入舞厅,那么他就会通过改变对跳舞的态度,来减少自己的内在不协调。
在社会心理学的文献中,有这样一种成功的实验,其研究的目的是说服人们戒烟,于是实验者让有吸烟嗜好的被试,扮演一位肺癌患者的角色。被试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很投入:他们看着X光照片,假装正和医生谈话,想象自己正在手术房外等待进行手术,最后终于度过这场痛苦的经历等。对他们而言,这是一场很真实的情绪体验。研究的结果显示:经历过这种体验的被试,要比未参与这种角色扮演的被试更成功地完成了戒烟。可见,这种真实的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且有说服力的策略,能够导致态度的改变。
(二)认知不协调理论
认知不协调理论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来的。他认为,认知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可以说是某种特定的知识,比如说可能是关于某种态度、情绪、行为、价值等的一种特定知识。他把对有关环境、他人以及个人的行为、知识、观点、观念、信念的态度总和,称为认知结构,将认知结构中的基本单位称为认知因素。比如,“你喜欢看一场电影”是一种认知,“对面山上有许多参天大树”也是一种认知,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许多不同的认知,这些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一般会表现出三种情况:(1)协调。“你喜欢看电影”和“电影可帮助人增长知识”这两个认知就是协调的。(2)不协调。“我吸烟很厉害”和“吸烟导致肺癌”这两个认知,便是相互矛盾和不协调的。(3)无关。“你喜欢看电视”和“对面山上有许多大树”,这两个认知就是无关的。
费斯汀格认为,假如出现认知不协调,就会使个体产生心理上的不愉快和紧张感,而这种不愉快和紧张的感受,会使人形成一种压力,迫使其想方设法去减轻或消除不协调状况,使其认知达到平衡,并会竭尽全力保持这种协调状态。
费斯汀格认为认知不协调程度的高低,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两种认知因素之间差异的大小。两者的差异越大,不协调的程度也越高。
2.认知差异的多少。如果互相矛盾冲突的认知有多种,其所引起的不协调也随之增高。
3.协调认知的数目。协调认知的数目越多,不协调的程度越低。
4.不同认知所具有的重要程度。关键性的认知协调与否,要比无关紧要者之协调与否显得重要。
因此,在考虑上述1、2、3诸因素的作用时,还应考虑到关键性认知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减少和消除认知不协调的途径
1.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以吸烟为例,相信“吸烟致癌”与“我在吸烟”这两个认知因素是不协调的。那么减少吸烟的量,或降低对吸烟致癌宣传的信奉程度,都可以减少不协调。彻底戒烟,或转向根本不相信吸烟致癌,则可以消除不协调。
2.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既减少抽烟的量,同时又转向认为“吸烟致癌”不像宣传的那样玄乎,来将不协调减少至主体可以接受的水平或者根本消除。
3.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改变原有认知因素间的不协调关系。如抽烟例,在既不怀疑“吸烟致癌”的论断,又不戒烟或减少吸烟量的情况下,通过补充新的认知因素,二者的不协调关系同样可以消除。如提出“吸烟可以提神、增加工作效率”的新认知,从而使吸烟成为虽然有代价但仍是值得的行为。如果引进一个新的认知因素不充分,还可以同时引进多个新的认知因素,如在吸烟有价值的认知上,再加上“生命的价值不是以生命的长短,而是以创造来衡量的。”“与其说不吸烟不能工作而长寿,不如以吸烟来增加工作效率从而发挥有限生命的价值。”等等。通过新的认知因素的加入,原来的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关系就可以得到消除。
(四)探讨改变认知不协调会带来心理抵抗的原因
1.改变有关行为的认知会有痛苦。对改变行为的抵抗程度取决于认知者必须承受的痛苦或损失的程度,采取新的行为必须使行为者能够得到满足,即改变的抵抗程度是新的行为得到满足的函数。
2.对改变环境认知的抵抗,取决于行为者对新情况、新观点的敏感程度。
3.对增加新认知的抵抗取决于认知不协调的程度。在不协调极小或几乎没有的场合,寻求新认知的动机也极小或没有;不协调为中等程度,对新认知的寻求和对引起不协调信息的回避是最积极的;不协调程度增大时,寻求新认知的动机明显下降,而对不协调的回避则会上升。
(五)对认知不协调理论的评价
1.简化了认知关系
认知不谐调理论把复杂的认知关系简化成为了认知因素之间的协调和不协调的关系。认知者在某个问题上,不论与对方是认知关系,还是情感关系或评价关系,都可概括为协调和不协调的关系。
2.扩大了运用范围
费斯汀格的理论不仅适用认知者的认知体系,而且能够适用于更广泛的,包括认知者以外的社会领域。
但正是由于使用范围的扩大,因此对协调不协调本身的规定往往是模糊的,因而不易把握,也很难加以测量。
二、平衡理论
平衡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46年提出的。
(一)平衡理论
平衡理论的基本思想,与认知不协调理论很相近。海德认为,相互联系的事物组成了一个单元或系统。如果单元内各个方面的动力特征都是相同的,则它处于平衡状态,不存在引发变化的压力。如果单元内各成分不能协同存在,则单元处于不平衡状态。状态不平衡的单元内会存在压力,使认知组织发生变化,以实现平衡状态。
海德提出了一个著名的P-O-X模型,来解释P-O-X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平衡。模型中P代表设定的认知主体,模型以P为着眼点,考察P-O-X三者之间的关系及认知主体相应的认知系统的状态;O为与P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人;X为与P及O发生关系的另一个任意对象。以P为主体的P-O-X三者的关系状态,包括以下八种情况:
根据海德的观点,模型中的正负号,表示主体心向(亦即P对O及X的态度)或客体之间的关联(O与X的关系)的性质,如果主体心向或客体关联是积极性质的,则为正,记作“+”;如果主体心向是消极性质的,则为负,记作“-”。在模型(A)与(B)中,P对O是肯定的,二者对一个共同的对象的关系性质也是一致的,因而系统是平衡的。模型(C)与(D)中P对O是否定的,二者对于一个共同的关系性质也正好不相一致,因此同样是平衡的。概括起来,则模型中符号都为正或两负一正,模型是平衡的,或者说模型中三者关系符号的乘积若为正,则为平衡状态。
图3-2 P-O-X模型关系状态图
在模型(E)与(F)中,P对O是肯定的,但二者对一个共同的对象关系性质不一致,因而系统不平衡。模型(G)与(H)中P对O是否定的,但二者对一个共同的对象都有同样的关系性质,因此系统也不平衡。概括说,模型中符号都为负或两正一负,则为不平衡状态,或者说模型中三者关系符号的乘积为负则为不平衡状态。
根据海德本人及后来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纽科姆等人的研究,单元或系统的不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运动时,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尽可能少地付出人际情感关系的代价来实现平衡。另一方面,研究表明,人际联系肯定情况下的平衡状态要比人际联系处于否定状况下的平衡状态更令人愉快。而人际联系肯定情况下的不平衡状态的压力,也要大于人际联系否定时的压力。因此,P-O-X模型中PO之间的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关系。由于这一原因,P-O联系为正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而P-O联系为负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因此,模型状态图中(A)与(B)为强平衡型,(C)与(D)为弱平衡型。相应地,模型(E)与(F)为强不平衡型,(G)与(H)为弱不平衡型。
(二)对平衡理论的评价
平衡理论用简单的概念与图解揭示了个人态度变化过程,并特别指明了其他人对于主体态度变化的作用,在理论上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但是该理论没有阐明单元与主体认知系统的关系,以及主体对客体的心向关系和客体之间的单元关系有怎样性质的联系。由于在这一方面缺乏应有的分析,使得该理论在简单的同时也晦涩难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