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中兴
一、问题的提出
罗素曾言:“结束中国传统文明的,不是任何新出现的内在弱点,而是西方交通工具的进步”(Russell,1961:514)。白寿彝亦曾指出:“先秦交通,和这种民族混合运动,关系甚为密切”(白寿彝,2011:2)。那么,从西部大开发到向西开放,交通变革又是如何促进藏彝走廊的人口流动与产业变迁,进而影响区域内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呢?
“藏彝走廊”由费孝通先生于1980年前后提出,是基于横断山脉形成的南来北往的族群流动通道(费孝通,1982)。走廊以藏、彝语系民族为主体,且大都保有共同的“猴祖”记忆及“来自北方”的迁徙记忆(李绍明,2008:57-65;石硕,2009:37-85)。
在费先生那里,藏彝走廊与其他两个走廊(南岭走廊、西北走廊)一样,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六大板块的连接地带之一,是中原文明和吐蕃文明,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的交汇地带(李星星,2008),是汉—藏,藏—彝的的族群交往、交流与交融地带。简言之,连接是走廊之所以为走廊的价值所在。
既为走廊,则交通为第一要义。那么,在以人力为主要交通动力时代的藏彝走廊,今天是否仍然起着连接作用呢?众所周知,从西部大开发到向西开放,交通的跃迁,人口的外溢,产业的变迁,无疑正在重塑走廊的人文地理格局。这种空间生产效应是强化了走廊的凸形连接作用,还是让走廊成为凹形“塌陷”地带?这无疑是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然而,目前学界关于藏彝走廊的研究,关注更多的是走廊的历史与文化,诸如藏、彝语系民族是否有共同起源?各族群如何互动?形成了怎样的多元文化?存在着哪些历史学、考古学证据?例如,石硕(2009)将历史记载与考古发现、史诗传说结合起来,对氐羌南下、夷系民族、土著起源说进行了辨析;又如,曾现江(2007)、袁晓文(2010)以蒙古远征、多续藏族为主线探讨了各族群的互动过程;再如,李星星(2008)梳理了母系、猪膘、牦牛、“本”、石室、石棺葬、语言七大文化带;此外,也有学者探讨了乐舞、碉楼、宗教及经济互动等(杨曦帆,2009;高志英,2010;周智生,2010)。
总之,尽管费孝通先生曾以康定为中心划定了走廊大概的交通范围,李绍明更以西南丝绸之路别称之,李星星则对走廊的主要道路作了详细梳理,但他们都将走廊交通视为传统文明的静态坐标,对西部交通先行战略所带来的空间重构,特别是人口流动与产业变迁的空间生产效应等尚未作深入研究。然而,面对西部交通先行战略的剧烈冲击,传统民族走廊的人文地理格局正发生巨大变化,前景如何,是摆在研究者面前必须认真对待并求得解答的问题(李绍明,2009;Huang,2010:22-50)。
二、变量测量与数据来源
如何测量新时期走廊的连接作用是强化还是弱化了呢?
首先,交通现代化所带来的人口流动是否产生了跃迁效应呢?对此,我们采用旅客运输平均运距来加以测量。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定义,旅客运输平均运距指报告期内平均每一位旅客的旅行距离。计算公式为:
其次,交通现代化所带来的产业变迁是否具有集聚效应呢?由于第一产业是走廊内的传统主体产业,旅游业则是交通现代化给走廊带来的最具直接效应的产业,因此,这两个行业的指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研究将重点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旅游业接待人次两个维度来进行评析。
再次,交通现代化所带来的人口流动与产业变迁的空间效应如何测量呢?族群分布是最重要的指标。
最后,我们将基于人均GDP,以三条交通线(317,318,214国道)为主线,聚焦于川滇藏毗邻区域,选取了四州(阿坝、甘孜、凉山、迪庆)、两市(攀枝花、丽江)与周边的三个中心城市——成都、昆明、拉萨进行比较,从东—西(汉—藏)、南—北(藏—彝)两个方向进行空间差异性分析,以勾勒出整个空间的动态变化。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中国统计年鉴、四川统计年鉴、云南统计年鉴、西藏统计年鉴以及各个政府的公告、各个地方的地方志。
三、分析呈现
自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至今(2000—2013年),西部大开发累计新开工重点工程207项,投资总规模达4万亿元。这些工程大都为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了鲜明的“西部大开发,交通先行”的战略特点。以2013年新增20项工程〔99〕为例,其中8项就直接为公路、铁路和机场的建设。西部交通先行战略到底给藏彝走廊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一)人口流动
首先,我们可以预期的是,交通的便利,使得人们出行更加方便。这从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可以看出。
表1 历年旅客周转量(1991—2012)
(数据来源:《四川交通年鉴》《云南统计年鉴》)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2003、2008年是两个重要拐点,藏彝走廊的旅客周转量有一个显著的跃升。
如果我们把走廊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关心每个区域的平均运距,则很容易发现人们活动半径在不断扩大。为此,我们选取了三个时间段进行比较:第一阶段是从1991—1999年,这是西部大开发之前的;第二个时间段是2000—2004年,这是西部大开发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阶段;第三个阶段,2005—2010年,这是西部大开发首轮效应观察阶段。
图1 1991年旅客平均运输距离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各个民族自治州的平均活动半径并没有交集。这种情况到了2004年才突破,然后出现了分化效应。即,阿坝、甘孜的平均活动半径到2010年仍然是交合的,但凉山、攀枝花却未见显著改善状况。显示出东西向的流动已经超过了南北向的流动。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大概是由于连接成都与阿坝、甘孜的317、318国道的交通得到极到改善缘故。例如,对九寨环线旅游公路作了重新改造,打通了二郎山、鹧鸪山公路特长隧道,还分段实施了川藏南线改造工程和川藏北线油路工程,等等。(图2、图3)
图2 2003年旅客平均运输距离
图3 2010年旅客平均运输距离
(二)产业变迁
接下来让我们分析交通是否带来产业效应,我们将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或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和旅游业接待人次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为了使时间序列变得更加平稳,我们对阿坝、甘孜、凉山、攀枝花、迪庆、丽江等四州两市的第一产业比重取了对数。同时,基于数据可获得性和“北牧南农”特点,我们对于川藏毗邻的阿坝、甘孜、凉山和攀枝花等三州一市采取的是第一产业比重(含产值与就业),对于滇藏毗邻的迪庆、丽江采取的是农、林、牧、渔产业所占比重。
图4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产业)产值结构变迁(1992—2012)
图5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产业)就业结构变迁(1992—2012)
从图4、图5可以看出,交通并没有带来第一产业产值与就业结构的显著变化,只有一个民族地区的第一产业产值与就业结构是缓慢下降的,那就是迪庆藏族自治州。
那么,交通是否带来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的变化呢?我们以旅游业接待人次为指标来做一下考察。
从图6可以看出,交通虽然没有显著改变第一产业的比重,却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凉山和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是一个关键节点,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此外,2008年的汶川地震对旅游业的巨大冲击也非常显著。
藏彝走廊目前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有6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5A级景区5处,4A级景区3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14处,国家地质公园9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处,国家森林公园19处。交通的进一步改善,必将进一步促进走廊旅游业的发展。
图6 旅游业接待人次
(三)族群分布
本研究将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和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进行分析。
1.阿坝
2000年年末,全州人口总数828987人,比上年增加12522人。其中,藏族435088人,占52.5%;羌族143831人,占17.4%;回族26307人,占3.2%;汉族222553人,占26.8%;其他少数民族1208人,占0.1%。
2010年全州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为489782人,占54.50%;羌族人口为157969人,占17.58%;汉族人口为220679人,占24.55%;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30 283人,占3.3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藏族人口增加34544人,增长7.59%;羌族人口增加3064人,增长1.98%;汉族人口增加11409人,增长5.45%;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228人,增长7.94%。
2.甘孜
2010年全州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99198人,占18.24%;藏族人口为854860人,占78.29%;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37814人,占3.47%。同2000年第五次全州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35550人,增长21.72%;藏族人口增加151692人,增长21.5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91人,增长24.29%。
3.凉山
2000年全州年末总人口为402.40万人,增长2.2%;其中,彝族人口175.19万人,占43.5%。
2010全州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155357人,占47.55%;少数民族人口为2377452人,占52.45%;其中,彝族人口为2226755人,占49.1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4.46个百分点。
4.丽江
2000年年末总人口为1099960人。有纳西、彝、傈僳、白、普米等2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29266人,占总人口数的57.2%。主要少数民族有:纳西族233685人,彝族201432人,傈僳族106205人,白族44892人,普米族15443人。
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37893人,占总人口的43.2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06876人,占总人口的56.79%。其中,彝族人口为243282人,占总人口的19.54%;纳西族人口为240580人,占总人口的19.33%;傈僳族人口为115730人,占总人口的9.3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56751人,增长了11.8%,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了0.5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61372人,增长了9.51%,占总人口比重减少了0.5个百分点。
5.迪庆
2000年年末总人口353518人,各少数民族人口284095人,占总人口的80.3%。其中,藏族114575人,傈僳族96616人,纳西族44267人,彝族10724人,回族、苗族1265人,普米族1638人。
2010年全州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3393人,占总人口的18.3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26789人,占总人口的81.66%。其中,藏族人口为129496人,占总人口的32.36%;傈僳族人口为106910人,占总人口的26.72%;纳西族人口为46 402人,占总人口的11.60%;彝族人口为16765人,占总人口的4.1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5465人,增长了26.70%,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95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31199人,增长了10.55%;占总人口比重减少了1.95个百分点。
综上可见,西部大开发以来的10年期间,汉族人口比例增加的地区有:迪庆、丽江;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增加的地位有:阿坝、甘孜、凉山。从路线上来看,317、318及108国道的都是少数民族增加了,而214国道沿线区域汉族人口增加了。这既与北牧南农的区域特点有关,也与国土资源规划保护有关,更重要的是成都作为区域中心,对少数民族的引力的增加。
(四)人均GDP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人均GDP的空间特征。
1.317、318国道
从图7—图9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阿坝人均GDP的提高,原来的不规则U形空间底部越来越尖。
图7
图8
图9
2.214国道
从图10—图12可以看出,由于迪庆人均GDP的提高,原来的U形空间已经转变为V形空间。
图10
图11
图12
3.108国道
从图13—图15中可以看出,由于攀枝花人均GDP的提高,原来的V形空间底部变得越来越尖。
图13
图14
图15
综上可见,藏彝走廊的区域空间特征呈现出U形向V形转变的趋势。如果将各条线路的时间序列图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更是清晰地呈现出这一特点。
从图16—图18可以看出,在某些区域,如阿坝、迪庆、攀枝花的连接作用可能加强了;但另外一些区域,如丽江、凉山、甘孜的连接作用减弱了。昆明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实际上在减弱,拉萨、成都,特别是成都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在增强。
图16
图17
图18
四、结论
通过考察交通现代化所带来的人口流动、产业变迁对藏彝走廊空间格局的影响,我们发现:
第一,交通在促进区域内的人口流动效应存在着区位差异。317、318国道沿线人口流动的平均距离获得了极大的提高,而108国道沿线人口流动的平均距离则未见显著改善。显示出东西向的人口流动远超南北向的人口流动。
第二,交通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走廊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伴随着交通改善,目前藏彝走廊已经开发出一大批高品质的旅游资源,诸如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等等。可以想象,随着交通的进一步改善,必将给走廊旅游业带来更大的提升。
第三,走廊的族群分布变化也具有显著的区位差异。沿317、318及108国道的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增加了,而沿214国道沿线区域汉族人口比例增加了。这既与国土资源开发格局紧密相关,也与成都市作为区域中心的辐射作用紧密相关。因为317、318、108连接的节点城市都是成都,而214连接的节点城市是昆明。
第四,藏彝走廊的空间呈现出从U形向V形转变的趋势。这是由于迪庆、阿坝的人均GDP提升所致,显示出走廊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态势。当然,这种不平衡态势也与区域外中心城市辐射功能紧密相关。因为迪庆连接的是拉萨,阿坝连接的是成都。
基金项目: 本研究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项目(SC13B010) 、四川省国别研究基地美国研究中心(ARC2013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682013CX084)资助。
参考文献:
白寿彝.2011.中国交通史[M].北京:团结出版社.
费孝通.1982.谈深入开展民族调查问题[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3).
高志英.2010.藏彝走廊西部边缘民族关系与民族文化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李绍明.2008.藏彝走廊民族历史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
李星星.2008.李星星论藏彝走廊[M].北京:民族出版社.
石硕.2009.藏彝走廊:文明起源与民族源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杨曦帆.2009.藏彝走廊的乐舞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袁晓文.2010.藏彝走廊:文化多样性、族际互动与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
曾现江.2007.胡系民族与藏彝走廊: 以蒙古族为中心的历史学考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周智生,缑晓婷.2014.藏彝走廊地区多民族经济共生形态演进机理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Russell,Bertrand.1961.Basic Writings,1903—1959.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Huang,Shumin.2010.“Zang-Yi Corridor as a Research Platform in Collaborative Research”.载袁晓文, 主编.2010.藏彝走廊:文化多样性、族际互动与发展[C].北京:民族出版社.
【注释】
〔99〕20项新开工重点工程分别是:(1)国道317线四川马尔康至俄尔雅塘段改建、西藏类乌齐至丁青段公路整治改建工程;(2)云南嵩明(小铺)至昆明公路;(3)新疆乌鲁木齐绕城公路东段;(4)重庆江北机场东航站区及第三跑道建设工程;(5)宁夏银川机场三期扩建工程;(6)西部支线机场建设;(7)贵阳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8)南宁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9)四川南江红鱼洞水库及灌区工程;(10)中国石油云南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11)甘肃民勤红沙岗风电基地;(12)陕西榆横矿区小纪汗煤矿和彬长矿区高家堡煤矿;(13)神华宁煤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14)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保德区块北区煤层气开发项目;(15)西藏藏木、旁多水电站送出工程;(16)哈密风电基地二期工程;(17)新疆750千伏输变电工程;(18)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氯化钾项目;(19)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循环经济和结构调整项目;(20)京东方重庆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项目。引自:发展改革委:2013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20项重点工程[EB/OL].http://guoqing.china.com.cn/2013-12/21/content_30963262.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