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精准扶贫”是一种创新型扶贫新模式,利用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精神、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扶贫脱贫相结合,创新精准扶贫运营模式、组织结构和服务体系,实现了“互联网+战略”和“精准扶贫战略”两大国家战略的互相融合,开启了扶贫领域中新的技术革命。为更加深入理解“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含义,下面分别从“互联网+”和精准扶贫两个视角进行分析。
一、从“互联网+”视角看“互联网+精准扶贫”
(一)从“互联网+”战略视角分析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这表明政府要从国家层面建立互联网发展战略,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路径。
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是当前我国对未来互联网发展进行预见性判断和决策后,提出的切实可行的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国家互联网战略大布局。国家必须实行网络强国战略,用网络技术驱动我国经济指数级发展,全面保障我国人民安全,以大数据战略治理国家促进我国社会管理效率的全面拉升,实体产业通过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和“化学反应”,产生指数级裂变升级。自“互联网+”写进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亲自为互联网代言,为中国人民代言:“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互联网再一次上升到国家的高度。凭借当前比欧盟人口总数还多的7.31亿网民,超过2000万稳居全球国家顶级域名第一的CN注册保有量[1],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网络大国。积极推进大数据与大扶贫两大战略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也将大有可为。
(二)从“互联网+”思维视角分析
孙宝文等(2014)[2]认为,互联网思维是一种系统性的商业思维和商业模式,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充分体现“开放、平等、协作、分享、创新”的互联网精神,数据驱动运营,基础功能免费,用户体验至上,快速迭代,对用户、产品、生产、营销以及整个产业价值链和商业生态系统的重新定位与塑造。可以说,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精神和互联网经济特征的集中体现和运用,是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商业后对传统商业模式和理念的一种颠覆。互联网扶贫的发展是互联网精神在扶贫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互联网思维在这一领域的典型应用。严格意义上的互联网扶贫,必须真正体现“开放、平等、协作、分享、创新”的互联网精神,在互联网平台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开展扶贫活动。
(三)从“互联网+”技术视角分析
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互联网新技术,是研究的主要技术基础。大数据应用能够揭示传统技术方式难以展现的关联关系,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实现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扶贫决策,推动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研究扶贫数据建立模型,提高对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让扶贫工作变得更加透明、高效、精准和全面。大数据扶贫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长期以来扶贫工作普遍存在的扶贫对象不精准、扶贫资金有限、筹措方式单一、投放不精准等诸多问题。当前,大数据已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充分应用大数据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发挥网络扶贫的重要作用,拓展平台、拓宽渠道、加强互动,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力和驱动力。
二、从“精准扶贫”视角看“互联网+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战略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现阶段贫困问题、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中国特色扶贫体系的特征提出,其核心要义是集中我们的注意力和各种资源,正视贫困问题,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对象,改善和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益和质量,从而顺利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理解精准扶贫战略的深意,应同时着眼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
(一)从宏观上分析,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要“认识精准、重心精准”
宏观层面上,精准扶贫战略的核心是贫困地区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工作重心和注意力要“精准”,聚焦扶贫工作和贫困人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重中之重”,指出“‘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有重点”,“贫困地区要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明确要求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重点。以两个“重中之重”思想为指导,贫困问题突出地区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理应当好扶贫开发的第一责任人。各级特别是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综合协调职能必须强化,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应是跨部门和主流化的核心枢纽,能够整合各方面资源,重点做好扶贫工作的宏观统筹以及扶贫和民政、人保、教育等部门的制度政策的衔接,对贫困人口进行全面排查,保证“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
“认识精准、重心精准”离不开大数据,离不开互联网。数据及其背后所蕴含的信息是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支撑,利用大数据可以对扶贫实际情况进行精准研判。通过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建档立卡数据库,在对精准脱贫人口的家庭成员、致贫原因、帮扶项目、帮扶人员等基本信息录入之后,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入分析研判扶贫信息,从中挖掘出隐含的、大量有用的元素进行深入提炼,进一步发现信息背后潜在的因素和规律,归纳总结出各地贫困人口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为每个贫困户量身定制可量化、看得见、能落实的帮扶措施,切实瞄准“真贫”、实施“靶向疗法”,为各级政府因户施策、对症下药、检验成效提供可靠依据。
(二)从中观上分析,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要“措施精准、管理精准”
中观层面上,精准扶贫战略的重点之一是做好扶贫项目设计,创新扶贫方式方法,提高扶贫项目的针对性、适应性,即帮扶措施要精准。我国绝大部分的贫困地区目前都存在着自然条件恶劣、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短缺的情况,在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条件和市场风险双重约束下,普通农产品的利润空间缩小、优质农产品的经营难度加大,产业化扶贫的项目识别难度和运行风险都很高。村庄劳动力外出造成了很多发展项目无法得到落实。而一些贫困村的干部因自身能力较弱,无力组织项目实施。即便一些扶贫项目得到了实施,因劳动力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又外出务工,导致这些项目缺少后续的管理和维护,造成扶贫行为的短期性和扶贫资源的浪费。而且,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外出,也给公平公正地分配扶贫资源带来严峻考验,一些贫困农村地区,村里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都比较困难,即便是要通过民主程序来识别贫困户和分配扶贫资源,也很难得到落实。这就需要在把扶贫资源这块蛋糕做大的同时,增加蛋糕的种类,使不同的种类能够对应不同的贫困地区和群体。
中观层面上,精准扶贫战略的另一重点是做好贫困村庄的组织建设和帮助支持工作,这要求做到因村派人和管理精准。扶贫到户工作对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具有很高的要求,从目前的政策实践来看,乡、村两级是很多到户项目的关键实施主体,其不仅要开展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工作,还承担着设计扶贫项目和监督扶贫资金使用的任务。尽管很多乡镇实行了干部包村制(担任第一书记),但因乡、村两级往往面临非常复杂的农村社会环境,因此对乡、村两级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在包村干部干事能力和积极性的提升方面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
措施精准、管理精准离不开互联网。科学的决策来源于大数据分析,“互联网+管理”是精准扶贫看得见、用得上的扶贫管理抓手。只有通过各种信息平台和手段,把扶贫资金、扶贫项目、扶贫各项工作都置于网络的监控之下,才能真正使之在阳光下运作,实现数据动态监测和贫困对象动态进出,做到动态管理、进出有序、分类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目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投入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社会动员的程度越来越高,考核验收越来越严,要针对形势的发展,针对社会流动性大、生活节奏快的特点,管理好扶贫信息平台,进一步扩大视野、丰富内容、提升手段,从而使精准扶贫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更好更快地推进并圆满完成既定的扶贫目标。
(三)从微观上分析,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要“识别精准、帮扶精准”
微观层面上,精准扶贫战略的重点之一是对贫困人群的精准识别。由于贫困村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贫困(线)标准设定得也不高,因此精准识别贫困人群的过程应被视为识别村情的过程。在目前的情况下,贫困村应该包括四种人群:具有发展潜力的贫困群体;缺少发展能力的特殊贫困群体;收入略高于贫困线或刚刚脱贫的群体;非贫困群体。从精准扶贫角度,目前开发式扶贫的主要对象是第一类群体;对于第二类群体,要重点做好扶贫与社会救助政策的衔接工作,发挥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的托底作用;第三类群体实际上也属于脆弱人群,在风险和灾害面前容易返贫,因此要协调好信贷、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对于第四类群体,要充分利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机遇和国民经济中高速发展的条件,激发其发挥能人的带动效应,既为村庄减贫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巩固和扩大扶贫工作成效,也使自身走上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微观层面上,精准扶贫战略的另一个重点是向精准识别出的贫困人群提供量体裁衣式的菜单式扶贫,即精准帮扶。即使在一个村庄内部,不同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往往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实务中做到精准帮扶,需要以“户”为项目单元,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
精准识别离不开互联网。摸清“贫困家底”进行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精准识别的一个核心,就是要把真贫困户“识进来”,要把假贫困户“识出去”。农村情况复杂,尽管过去各地在精准识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坚持了规定的步骤程序,但难免有“优亲厚友”“大户人家”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影响了识别的公正性,而互联网让这一切都公开、透明。利用大数据,可以进一步把扶贫对象、贫困类型、贫困规模等“第一手资料”核实核准,识准扶贫对象,找准致贫原因,定准帮扶措施,并根据致贫原因逐一分类、识别,全面建档立卡,通过电脑录入“扶贫信息系统”,建立扶贫信息大数据库,实现扶贫工作全程信息化管理,使精准识别能更公开、公平、公正,为提出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综合扶贫开发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精准扶贫夯实基础。
精准帮扶离不开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关键是精准帮扶,精准帮扶就不能搞大水漫灌,必须搞精准滴灌。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有很多方面可以借助。一是帮扶项目的确定可以借助互联网。一个项目是否有效在于是否选准,而要选准就必须考虑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是否符合市场趋向,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这就必须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充分了解外部信息,互联网就是帮助科学决策、正确决策不可或缺的桥梁。二是帮扶项目的产品推销可以借助互联网。特别是产业扶贫项目,更需要加强产品推销工作。一般而言,贫困地区多为地处偏远、信息不灵、市场经济不发达地区,不管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大规模发展起来后,都容易出现“卖难”,这就需要借助互联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大贫困地区与外部世界的信息沟通,要让大家既知道什么地方需,也要知道什么地方产,从而使产需及时对接、有效对接。这方面的成功范例很多,借助互联网,可以进一步扩大扶贫产业产品的知名度,打出自己独特的品牌,不断拓展市场空间。
三、“互联网+精准扶贫”中“互联网+”与精准扶贫的关系
减贫是我们国家的发展目标,我国扶贫工作经历30年后,已经进入了最后攻坚阶段,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无论是社会参与扶贫,还是实现精准扶贫,只有获取准确可信的贫困人口需求信息,并进行动态更新,实时向社会公布,才能使社会扶贫力量和资源有的放矢,精准配置。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帮助传统经济社会领域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帮扶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最终推动扶贫工作实现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转型升级与创新。通过探索大数据与扶贫开发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依托大数据实施精细管理、精确瞄准、动态监测,可以推动扶贫政策和扶贫资源投向更精准、扶贫管理更精准,打造“精准扶贫”大格局。
2015年以来,在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引领下,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的浪潮,互联网对商业、金融、教育、旅游等传统行业产生的带动效益日益凸显。当前,要全面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实现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扶贫”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基础因素。基础设施是基本民生保障。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全面实现了村村通电、村村通路、村村通电视,医院、学校等硬件也实现升级换代,一些行政村有了幼儿园,群众生活面貌有了较大改善。但从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的标准来看,很多地方通信设施还比较落后,信息化水平低,不具备发展智慧农业、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条件。另一个方面,尽管农村地区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都在不断增长,但是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异仍有扩大趋势,截至2016年12月,我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9.1%,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3.1%,城乡普及率差异从2015年的34.2%扩大为36.0%[3]。
二是技术因素。当前,各省市扶贫信息网站已初见规模,但缺乏国家层面社会信息对接网络平台。已有的扶贫开发部门主导的中央及各地方的扶贫网站已经粗具规模,但是存在着信息分散、孤立,标准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功能单一,汇集资源有限等问题,围绕扶贫的信息对接网络平台尚未形成统一的、全国性、系统性、多元化的服务平台。
三是人才因素。人才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基础,在扶贫工作走向以人为本、精准扶贫的今天,人才已成为决定性因素。长期以来,贫困地区不是不出人才,问题在于,贫困地区的本土人才“反哺”不足,外部人才参与扶贫的共赢机制还不健全。无论是担负村集体经济发展重任的村干部,还是带动身边村民的产业致富带头人,抑或是农业技术性人才都存在数量紧缺、能力水平较弱等问题。人才短缺已经成为限制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基于以上实际情况和问题,建议如下:
一是多方合作,完善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偏远农村地区之所以贫穷,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封闭,加快偏远农村地区网络覆盖,发挥互联网优势,对于转变传统经营模式,加快信息流通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网络扶贫工作,地方政府不能只靠自身力量单打独斗,而是要善于借力,广泛动员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公益组织、网民等市场化和社会化力量参与网络扶贫工作。对于电信、网通、联通等企业,可以在利用现有共建共享架构下,由有意向的运营商合作分成,或者委托第三方参与,实现贫困地区宽带“最后一公里”的建设与运营,通过多方合力释放“数字红利”,让“网络红利”广泛充分惠及贫困地区人民,真正实现“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互联网,不让贫困地区、人口在信息化时代掉队。
二是社会参与,构建全国性的社会扶贫信息对接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精准扶贫。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打造一个以互联网应用与服务为支撑的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建设,建档立卡,把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需求充分挖掘出来,把社会扶贫项目摆出来,让供需双方信息对称、渠道畅通,由此推进扶贫资源供给与扶贫需求有效对接,并通过发现和健全扶贫机制,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动员,真正实现精准扶贫、互联网化扶贫,最终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三方扶贫开发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
三是围绕需求,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精准”人才队伍。首先要抓准扶贫人才的需求特征。从目前贫困地区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工作来看,贫困地区的生态农业及数字农业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规模大、培养周期长、易流失;贫困地区对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呈现复杂多样化;贫困地区对农村通信、物流、电商等实用型科技人才需求迫切;深入了解农村文化特征、能够引领贫困地区民众走出“文化沙漠”的扶贫人才稀缺。只有遵从扶贫攻坚的政策导向,围绕扶贫攻坚的战略需求,才能培养出“精准的人才”,进而实现扶贫攻坚的精准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