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综合应用切入的体验式教学案例解析

以综合应用切入的体验式教学案例解析

时间:2023-03-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综合应用体验法正是在高中艺术课程标准的目标指导下应运而生的,它指的是教师在高中艺术课中善于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采取纵横交错的有效综合体验方式,优化教学效果。因此学生在综合应用为切入的体验式学习过程中,除了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外,其他多种能力和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提高。教学案例(一)课题:《艺术相融性教学——东北剪纸和东北秧歌》案例中的体验环节:造型表现体验:美术课上教师要求学生剪一剪满族的“嬷嬷人”。
以综合应用切入的体验式教学案例解析_高中艺术课中的体验式教学

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快速发展,对美和多种能力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所以高中阶段的艺术教育不是单纯的艺术知识传授与艺术技能培养,而是一种提高学生智力和智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个性,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高中阶段的艺术课程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不断拓展艺术学习的领域和空间,注重学生综合艺术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整体提高。[1]

综合应用体验法正是在高中艺术课程标准的目标指导下应运而生的,它指的是教师在高中艺术课中善于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采取纵横交错的有效综合体验方式,优化教学效果。首先表现为在同一个教学内容中,纵向挖掘学科教学的深度,采取递进式多元体验方法开展教学,适合的范围有绘画类、雕塑类、建筑类、影视类等各种探究课;其次,横向开发学科教学的广度,整合其他学科,采取相融性交叉互补体验方式,适合的范围有音乐美术同题异构、艺术相融性教学、艺术和其他学科整合教学等。这样纵横交错,既注意强调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链接与综合,又注意保留各学科艺术要素的特点,使学生获得艺术的通感与多样性的艺术能力。

以综合应用为切入的体验式教学方式还特别强调开放性、人文性、探究性、多元性原则,强调突破单课时课堂局限,拓展学习的空间,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如艺术场馆学习等,构建课内外联动的教学模式,设计“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大循环”的体验流程,将体验式教学与艺术表现目的结合,强调艺术课程学习的过程体验。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经验、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的联系,坚持课程内容的现实感与时代性。同时也要关注探索主体的多样化,如个体自主、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年级参与、多学段交叉等,构架一个三维立体的全方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型。因此学生在综合应用为切入的体验式学习过程中,除了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外,其他多种能力和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教学案例(一)

课题:《艺术相融性教学——东北剪纸和东北秧歌》

案例中的体验环节:

造型表现体验:美术课上教师要求学生剪一剪满族的“嬷嬷人”。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出示一组“嬷嬷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炼“嬷嬷人”的造型特点。

情境表演体验:师生互动,教师教授学生东北秧歌的基本手巾花动作和脚步动作,要求学生跳一跳东北秧歌,分小组表演一段秧歌。

一、 教学设想

东北地区的艺术很好地体现了艺术的相融性教学,从中挖掘出剪纸和秧歌两种艺术形式,分别在音乐课和美术课中实施。这种综合性课题探索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识点,使艺术教学目标得以进一步提升。这是我们教研组继《飞天艺术》之后的第二个艺术相融性教学实践。

《东北剪纸》这一课内容是从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欣赏》(下册)第26课“乡土情浓——中国民间美术”拓展而来。学生对剪纸艺术并不陌生,可是对东北剪纸却并不熟悉,对于生长在南方的学生而言,了解一些东北地区的艺术很有必要,本课通过剪纸艺术的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东北的风俗人情、文化背景,体验和感受东北剪纸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

《东北秧歌》是从上海音乐出版社《艺术》教材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肢体语言心灵律动”拓展而来。课前教师做了学情调查,在所任教的3个班级118名学生中,有过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经历的学生5人(且全部为女生),欣赏过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不足1/3,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不足50%,听说过民族舞蹈的100%,愿意主动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为0。基于以上学情数据分析,教师认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带领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显得十分必要,可以让学生获得秧歌舞蹈动作所带来的快乐,学会欣赏东北秧歌和胶州秧歌,了解舞蹈艺术形式背后的文化,引导学生关注并热爱我们祖国的民族舞蹈。

第一节课是《东北剪纸》,教师以当场表演东北剪纸“嬷嬷人”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兴趣。教师从“萨满教文化中的满族剪纸”和“中原文化融合之后的东北剪纸”两条线入手,展示大量图片资料,引导学生鉴赏探究,总结提炼东北剪纸艺术特点,在背景音乐《找情郎》氛围中,学生动手实践剪一剪嬷嬷人,展示作业并评价。第二节课是《东北秧歌》,教师以舞蹈《找情郎》引出课题,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秧歌,秧歌的起源和流行地区,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及发展,东北秧歌的伴奏乐器和音乐曲牌。通过对比东北秧歌和胶州秧歌,强化东北秧歌的特点。师生互动学习东北秧歌的基本手巾花动作和脚步动作、手脚合作的舞蹈动作,学生表演展示并且评价。

二、 教学目标

表4-13 《东北剪纸》《东北秧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三、 学具与教具准备

红纸、剪刀、手巾;电子教学课件、投影仪等。

四、 教学过程

(一) 共同备课,确定教学目标

本课以区域特点确定主题,教研组一位音乐老师是东北人,出于对家乡的感情,她提出上《东北秧歌》,美术组老师跟进。大家几次坐在一起研讨商议,确定教学方案,寻找关联点。通过教学东北秧歌和东北剪纸这两种艺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东北地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经过多次备课,我们确定了两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表4-13)。

【设计意图】音乐、美术教师共同备课是课程实践的重点,大家围绕同一个教学主题寻找共性和关联,拓宽学习领域,深化教学目标。

(二) 层层深入,凸显学科知识

美术课:

1. 教师当场示范剪纸,导入课题

教师当场给学生演示“嬷嬷人”的剪纸,引发学生兴趣,纷纷猜测,有人说是“天线宝宝”,有人说是“奥特曼”,教师借机给学生介绍“嬷嬷人”导入课题《东北剪纸》(图4-78)。

█图4-78 教师剪纸示范,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在本课中创设情境,当场示范剪纸“嬷嬷人”,引发猜测,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

2. 学习满族剪纸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东北地区所包含的范围,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黑龙江省和吉林省。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准备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东北剪纸,一是满族剪纸,二是和中原文化融合之后的东北剪纸。满族自古就生活在白山黑水,打渔狩猎,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茫然无措,在天、地、日、月、风、土、雷、电等面前,变得谦卑虔诚,以为万物有灵。于是就出现了对各种神灵的顶礼膜拜,比如满族人崇拜狼、鹰、树、山,把它们神化,出现很多剪纸作品。”(图4-79)

█图4-79 满族剪纸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对满族剪纸进行解读。“嬷嬷人”在满族有100多位,分管着许多事情,管子孙繁衍的叫佛托妈妈,管儿女婚姻的叫萨可沙妈妈,还有送子嬷嬷等。“嬷嬷神”最初都是女性神,后来也有男性“嬷嬷神”,这些“嬷嬷神”和其他地区的“抓鸠娃娃”含义一样,但他们是可以站立在窗台上的(图4-80)。

█图4-80 满族人的“嬷嬷神”剪纸作品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满族剪纸,让学生了解这些东北草根剪纸艺术产生的原因以及艺术特色。

3. 学习和中原文化融合之后的东北剪纸

教师:“东北剪纸中有很多表现民风民俗为的内容。例如,我们经常说到的‘东北三大怪’,同学们知道是那些吗?”

学生:“大姑娘叼大烟袋,窗户纸糊在外,养活孩子吊起来”。

教师:“很棒!东北大姑娘叼烟袋吸烟有三个原因,一是增添女子的豪气,男子吸烟,我女子同样吸烟,你的烟袋杆短,我的烟袋杆长;二是东北姑娘崇尚阳刚;三是东北森林茂密,各种野兽和蟒蛇经常出没,用烟防兽,用烟袋中的尼古丁防蛇成为人们常用的自卫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表现大姑娘叼大烟袋的剪纸作品,姑娘身上穿着的服饰具备哪个朝代的特点呢?”

学生:“清朝。”

█图4-81 表现民风民俗为内容的东北剪纸

教师:“对,姑娘的服饰还是以满族服饰为主,鞋子也都是满族的花盆底鞋。请看第二件剪纸作品,‘窗户纸糊在外’是因为如果将纸糊在里面,窗外所结的冰霜遇室内温度高时融化,水就会流到窗纸和窗棂结合处,不仅容易使窗纸脱落漏缝,而且会造成窗棂构件腐烂,影响其使用寿命。所以,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东北人通过实践,逐渐因地制宜的形成了‘窗户纸糊在外’的习惯。同学们是否留意男子身着的也是满族服饰,梳个长辫子。‘养活孩子吊起来’,是因为旧时孩子被狼叼走的事时有发生,父母把船形的小篮系在房梁上,吊在半空中目的有三:一来,野兽无法接近;二来,小篮悠起来后,孩子能很快入睡;三来,家长也可获得解放,放心地去从事其他劳动(图4-81)。”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了解和中原文化融合之后的东北剪纸艺术,引导学生学习以表现民风民俗为内容的东北剪纸,加强认知。

4. 提炼东北剪纸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大量剪纸作品,思考问题:东北剪纸究竟有什么特点?为了帮助学生概括,教师出示一张江南剪纸和一张东北剪纸,比较一下它们的区别。学生积极踊跃发言,通过讨论得出以下共识:东北剪纸和南方剪纸因为功能不同,所以风格也不同,南方剪纸大多是“绣样”,所以比较细巧、精致。东北剪纸大多是用来糊窗户的,如果太过于细巧是不适用的,所以东北剪纸的风格大多比较粗犷,常用直刀硬拐弯的剪法,显示一种金石的力度。所以东北剪纸的特点是:比较粗犷,简洁,豪迈,剪刀硬拐弯,直来直去(图4-82)。

█图4-82 对比江南剪纸和东北剪纸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对比法,出示江南剪纸和东北剪纸,让学生观察两者风格上的异同,从而总结提炼东北剪纸的艺术特点。

音乐课:

1. 模仿舞蹈动作,导入课题

教师播放舞蹈《找情郎》,学生模仿动作,引出课题“东北秧歌”(图4-83)。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欣赏并模仿动作,体验东北秧歌的动律,增加兴趣,引出课题。

2. 学习秧歌的相关知识

教师采用“聊天”的方式,带领学生了解什么是秧歌,秧歌的起源和流行地区,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及发展,东北秧歌的伴奏乐器和音乐曲牌。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到秧歌是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时所唱的歌曲有关。由于高跷也称为秧歌,为区别两者,把不踩跷表演的叫作“地秧歌”。只要唢呐一吹,鼓一响,人们就情不自禁地扭起来了。东北地区除了民间舞蹈秧歌,还有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跷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东北秧歌(图4-84)。

█图4-83 学生欣赏舞蹈《找情郎》并模仿

█图4-84 东北大秧歌

引导学生学习东北秧歌的伴奏乐器和音乐曲牌:伴奏音乐以唢呐演奏为主,打击乐器锣、鼓、镲等配合唢呐统一步法。典型的音乐曲牌有:《句句双》《满堂红》《丰收乐》《五匹马》等。

【设计意图】在轻松的聊天氛围中学习秧歌的知识,初步了解东北秧歌的伴奏乐器和音乐曲牌。

3. 分析比对东北秧歌和胶州秧歌的特点

教师播放东北秧歌和胶州秧歌的视频,提问:它们的动作特点、所用道具、舞蹈风格特点分别是怎样的?(表4-14)

表4-14 东北秧歌和胶州秧歌的特点

教师进一步强调东北秧歌的音乐、动作特点:音乐旋律性强,明快热烈、奔放。音乐中附点音符较多,使其步法有独具的特点,出脚快、落脚稳,屈伸有弹性。动作既哏又浪。稳中浪,浪中哏,哏中俏是跳东北秧歌的九字诀。东北秧歌火爆、泼辣又稳静、幽默的特点,是通过扭法、各种手巾花等动作来体现的。

【设计意图】通过东北秧歌和胶州秧歌的比对,让学生掌握两种秧歌的一系列特点,加深对东北秧歌的理解。

(三) 实践体验,提升教学目标

美术课:在实践体验环节,美术课上教师要求学生剪一剪满族的“嬷嬷人”。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出示一组“嬷嬷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炼“嬷嬷人”的特点(图4-85)。

█图4-85 分析“嬷嬷人”的特征

经过观察,学生纷纷发表观点,在教师的帮助下提炼出“嬷嬷人”的特点:双臂下弯,手指张开,五官为阴刻,鼻子为三角形,衣着清装。教师布置作业,要求运用对折,用剪、刻、撕等方法剪一剪“嬷嬷人”(图4-86)。在《找情郎》的背景音乐中,学生开始愉快地剪“嬷嬷人”,教师巡回辅导。最后作业展示评价(图4-87)。

█图4-86 提炼“嬷嬷人”的特征,布置小练习

█图4-87 学生剪“嬷嬷人”,教师巡回辅导,作业展示并评价

教师进行小结拓展:今天我们学习了东北剪纸的发展脉络,感受了东北剪纸的魅力。东北除了剪纸艺术之外,还有东北二人转、东北秧歌等艺术,下节课同学们将去音乐教室学一学东北秧歌。

音乐课:师生互动,教师教授学生东北秧歌的基本手巾花动作和脚步动作。手巾花组合动作:单臂花、交替花、片花、缠花,蚌合花。脚步组合动作:踢步、顿步。随后教师布置本课的练习要求:跳一跳东北大秧歌。学生分小组表演一段地秧歌(图4-88)。最后教师作小结拓展。

█图4-88 师生互动,分解东北秧歌基本动作,学生表演

【设计意图】在美术课和音乐课上加强实践体验,学生兴趣高涨。大家对自己剪出来的“嬷嬷人”喜爱倍加,小心翼翼收藏。秧歌舞的演练,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民族舞的乐趣,培养合作精神。

五、 教学反思

(一) 知识重新建构,学生综合艺术提升

音乐美术同题异构模式的实施,让学生直接获益。东北剪纸和东北秧歌连上,知识在学生脑中重新建构,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养非常有利。实践体验环节的创设留给学生深刻印象。通过本课的学习,他们了解到更多的东北地区艺术,而且激发了对东北地区其他艺术强烈的探究欲。

(二) 突破地域局限,教师获得专业成长

本课以地域特色来确定教学内容。东北地区离开上海很遥远,教研组除了一位音乐老师是东北人之外,其他老师都是南方人,所以对东北地区的艺术很陌生。要上好本课必须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备课,去了解和熟悉东北地区的艺术、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等。通过磨课,老师们在东北剪纸和东北秧歌这两个领域获得了收获,美术老师很轻松地就能剪出“嬷嬷人”,掌握东北剪纸的特点;音乐老师把东北秧歌的手巾花动作和脚步动作玩得游刃有余,扭起东北秧歌来像模像样,“东北味”十足。

(三) 加强辐射示范,市级范围进行展示

2009年10月15日上海市教师艺术人文素养培养研究德育实训基地、上海市音乐艺术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的学员在导师赵其坤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我校进行访学活动。基地的学员均为来自全市各个区县的艺术教研员和艺术骨干教师。本人作为基地的成员有幸带领教研组老师,向市基地艺术骨干展示了我们教研组的“同题异构”主题性教学实践,学员们对高中艺术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敏感问题进行了深度追问,同行们纷纷表示要把我校“同题异构”的艺术教学模式带回到各自区县进行尝试。赵其坤导师说:“洋泾高级中学的人文艺术氛围非常好,重点高中领导能够关注艺术教师硬件配置,对教师专业发展十分有利……其他学校老师要向洋泾中学艺术组两位老师学习,回去带动伙伴共同进行教学研讨活动,尝试跨学科整合教学,形成良好的艺术教学氛围……”本次活动在校园网还有专题报道。另外,《东北剪纸》一课还荣获“2010年上海市中小学‘我爱我的祖国——实施两纲教学展示活动’教学探索课评比”美术体育学科一等奖。这些成绩都激励我们继续探索。

(本案例为市级艺术学科德育实训基地展示课感谢音乐组姚晶老师参与设计,李敏洁老师参与执教)

教学案例(二)

课题:《艺术相融性教学——唐代美术、唐代音乐、唐代书法》

案例中的体验环节:

新媒体运用体验:课前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探究,借助校园网络平台回复问题。课后,教师把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校园网作了专题展示。学生继续登录校园网学习平台,参与互动讨论。通过之前环节的学习,学生们产生了新的问题,部分学生在校园网发起了新的讨论主题,大家纷纷跟帖参与研讨,一时间自主互动的学习氛围浓厚。教师发现课后的讨论深入拓展了。

交流评议体验:在课中研讨部分,学生通过PPT演示文稿和伙伴分享各自小组探究的成果,大家互相提问,互动交流,促进研究的进一步完善。教师也设计了课题汇报的评价表,供学生互评时使用。

临摹感受体验:《唐代书法》一课中,学生临摹了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的书法。

创意设计体验:《唐代美术》一课中,教师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唐代美术的理解。借鉴参考唐代美术作品重新建构,进行再创作,产生新的作品。

情境表演体验:《唐代音乐》一课中,学生模仿唐代音乐,模仿反弹琵琶动作,模仿唐代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一、 教学设想

“唐代艺术”实践课包含唐代美术、唐代音乐、唐代书法三个领域。

《唐代美术》来自上海书画出版社《美术欣赏》上册第二至第四课中国古代绘画篇的拓展,《唐代书法》来自上海书画出版社《美术欣赏》下册第22课《中国书法篆刻艺术》的拓展,《唐代音乐》来自上海音乐出版社《艺术》教材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歌情乐韵悦耳爽心》的拓展。唐代艺术对于学生来说,不像其他朝代的艺术那么陌生,因为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灿烂的时期之一,唐代艺术绽放出独特耀眼的光辉,深深吸引着学生们,学生之前在各类书籍和影视作品里都有所了解。对于这种全方位、大容量的学习形式,大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本课为单元课,每个领域2个课时(表4-15)。在同一个年级中开展教学实践,三个领域内容交叉进行。建构“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大循环教学模式。

表4-15 《唐代美术》《唐代音乐》《唐代书法》整体架构

二、 教学目标

表4-16 《唐代美术》《唐代音乐》《唐代书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三、 学具与教具准备

图画纸、钢笔、毛笔、宣纸、PPT演示文稿;电子教学课件、代表性的学生作业等。

四、 教学过程

(一) 共同备课,确定教学目标

按照常规,在进行同题异构教学之前,教研组老师共同备课,商议教学方案,确定教学目标。经过备课,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表4-16)。

【设计意图】同题异构教学模式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教研组老师共同备课。它可以帮助老师理清思路,寻找关联点,为教学的具体实施明确方向。

(二) 课前探究,预习先行

课前探究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分成小组,就各自感兴趣的小课题进一步探究。《唐代美术》建议学生从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中选择研究主题,《唐代音乐》建议大家从器乐、歌曲等各方面选择研究主题,启发学生选择与音乐关联度较高的舞蹈展开研究;《唐代书法》建议大家从各种书体入手选择研究主题。学生自发组成研究小组,确定组长,分工合作,课前搜集资料,制作PPT演示文稿。经过大家探究整理,诞生了许多小课题,无论是课题名称,还是PPT的色彩图文配置,都令人惊喜,有《唐代服饰研究》《唐代器乐》《唐三彩》《唐代书法研究》《唐代舞蹈》《唐代美术研究》等,下面选登部分(图4-89)。

《唐代美术》一课,教师还要求学生上校园网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在校园网络学习平台教师留了15道题目供学生讨论:

1. 你喜欢《步辇图》吗?为什么?

2.《簪花仕女图》和《捣练图》有何艺术特色?你更喜欢哪一幅?

3. 吴道子的绘画有何特点?试分析他的任一绘画作品。

4. 你能否谈谈《江帆楼阁图》的艺术特色?

5. 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6. 尝试分析《五牛图》的艺术特色。

7. 你喜欢韩幹的《牧马图》吗?为什么?

8. 除了画牛画马的画家,你还知道其他花鸟画家吗?试举例。

9. 你喜欢莫高窟壁画吗?唐代的壁画有何特点?

10. 试分析乾陵章怀太子墓壁画。

11. 分析《卢舍那大佛》的艺术特色。

12. 分析《三彩骆驼载乐佣陶俑》的艺术特色。

█图4-89 学生课前探究的小课题

13. 以南禅寺为例谈谈唐代建筑的特点。

14. 唐代工艺品上标志性纹样有哪些?试举例并分析原因?

15. 你了解唐三彩吗?它属于瓷器吗?试举例分析它的艺术特色。

学生课前纷纷登录校园网预习讨论,网上研讨气氛热烈,截图如下:

高中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很多学生的回复颇有个性,已经具备思辨的可贵精神,摘要如下:

1. 你喜欢《步辇图》吗?为什么?

我喜欢。但是我更喜欢没有被修复之前的版本。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老画家宁恩宝致电上海东方早报记者,称他发现故宫在修复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过程中,抹去了唐太宗右手和手中所攥的一个白布袋,宫女的手变成了一段袖筒。而这一“由于修复不慎造成的错误”后来又在《步辇图》于上海、沈阳等地各大博物馆的巡回展览和几乎所有该图的复制版本中被保留,作为标准版本在全球发行,对古图的历史原貌起了巨大的干扰和覆盖作用。这些关键细节的修复导致真实性的缺失,实为一大憾事!

作者:杨航同学 日期:2013-01-07 13∶12∶56

2.《簪花仕女图》和《捣练图》有何艺术特色?你更喜欢哪一幅?

觉得《簪花仕女图》笔韵比较质朴,整体感觉淡雅,而《捣练图》却是工笔重彩,画面艳丽,更加生动,感觉里面忙忙碌碌的女子更加充实,画面布局也更加紧致,不显得空旷,个人更喜欢《捣练图》。《簪花仕女图》中的女子感觉较为松散,虽然笑着,却不充实,画面细致,但有些孤寂空洞,不如劳动中的女子有活力,令人觉得快乐。古代女子的服饰是否有身份的差别体现?画中女子身份不同,可是衣服却类似?

作者:吴佶蔚同学 日期:2013-01-02 19∶38∶16

4. 你能否谈谈《江帆楼阁图》的艺术特色?

本画中,作者站在山中,以一个观察者的姿态欣赏湖中美景。画中运用了近大远小等艺术手法,充分展现了孤舟行于江上的美感。

作者:陆佳林同学 日期:2012-12-25 10∶28∶12

5.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我更喜欢水墨山水画。在我的理解中,山水是怡情之地,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水墨画着以黑白色,意境悠远,画面给人以旷达感,总是带给我一种宁静安逸的美,在这样安静的画面中,无色胜有色。当然青绿山水画也是很美的,会给人一种春风化雨的生机。

作者:吴纪莹同学 日期:2013-01-01 19∶22∶16

10.试分析乾陵章怀太子墓壁画。

我很喜欢这幅壁画。章怀太子墓壁画是目前已发掘的唐墓中保存最为完好、内容也最为丰富的墓葬壁画之一。从规模来说,其墓葬从墓道入口至墓室后壁总长7l米,在墓道及墓室壁上共绘有54幅壁画,四百余平方米。按由南到北的顺序分,东壁分别为狩猎出行图、客使图和青龙;西壁与此对称的是打马毬图、客使图和白虎;接下来是10组过洞壁画,从第一到第四过洞,主要是司阍和仪卫图。其余的30多组为甬道和墓室壁画,内容主要为形态各异的宫女、内侍、侏儒等。在墓室顶部还绘有日月星辰等天象图。全部壁画大体上是依唐代皇宫的布局,分为三个部分:在墓道绘制的是表现皇宫外皇室生活的内容;以过洞表示皇宫的数重门,绘有门禁、仪卫等表示墓主人身份的礼仪性配置的壁画;甬道和墓室绘有表现宫廷内皇室生活内容的壁画。

作者:陶正轩同学 日期:2013-02-19 16∶46∶12

【设计意图】课前探究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加强课前预习。教师利用互联网设计相应的学习方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多种能力,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 课中研讨,分享交流

在课中研讨部分,学生通过PPT演示文稿和伙伴分享各自小组探究的成果,大家互相提问,互动交流,促进研究的进一步完善。教师也设计了课题汇报的评价表,供学生互评时用(表4-17)。

表4-17 课题汇报评价表

由于课前预习充分,学生在课中交流非常顺畅,研究资料翔实。汇报形式有单人、双人,还有全组一起上的。其中以《唐代绘画艺术》和《唐代乐器》两组表现最为优秀。《唐代绘画艺术》(组长:吴逸寒。组员:潘为杰、祝亿、王兆华、李思为、徐书阳、张君、杨振威)课题从唐代绘画的综述、人物画的成熟、山水画的发展、花鸟画的新兴、诗史化的画理、唐代绘画的世俗性几个方面开展详细研究。《唐代乐器》(组长:舒政辛。组员:张怡、陈秋云、沈佩文、俞曼青)则重点研究了唐代的琵琶和箜篌,从敦煌壁画中找寻线索,给同学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图4-90)。

█图4-90 课中研讨小课题《唐代绘画艺术》《唐代乐器》

【设计意图】课中研讨部分,学生分成小组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通过展示、提问、交流,扩大知识面,深入学习。提高学生展示交流、分享合作等多种能力。

(四) 实践体验,深化主题

本课例的三个领域都强调了实践体验。《唐代书法》一课中,学生临摹了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唐代音乐》一课中,学生模仿唐代音乐,模仿反弹琵琶动作,模仿唐代舞蹈动作。《唐代美术》一课中,教师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唐代美术的理解。借鉴参考唐代美术作品重新建构,进行再创作,产生新的作品,深化教学目标。下面选登部分学生的绘画作业(图4-91)。

█图4-91 《唐代美术》学生绘画作业

【设计意图】实践体验环节,学生参与艺术体验。特别是《唐代美术》领域,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唐代美术的理解。除了单纯的临摹,学生还加入了各自的创意,作品生动有意思,通过绘画,加强了对唐代美术的理解。

(五) 课后展示,拓展延伸

课后,教师把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校园网作了专题展示。学生继续登录校园网学习平台,参与互动讨论。通过之前环节的学习,学生们产生了新的问题,部分学生在校园网发起了新的讨论主题,大家纷纷跟帖参与研讨,一时间自主互动的学习氛围浓厚。教师发现课后的讨论深入拓展了。现摘录部分网络研讨情况:

【设计意图】学生非常关注课后展示环节,大家看见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校园网展示,受到鼓舞,自信心大增。网络平台的延伸学习,对于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互动学习有很大帮助,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五、 教学反思

(一) 综合应用的体验式教学,给予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收获

本课是教研组老师教研活动时共同商议而定,《唐代艺术》分成《唐代绘画》《唐代音乐》《唐代书法》三个领域,分别由三位老师执教,在同一个年级中交叉同步开展教学,每个领域有3个课时。采取了综合应用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根据各个领域的学科特点,教师采用相应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经过系统、全面、深入的学习,学生分别在绘画、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书法、音乐、舞蹈、乐器等方面获得了多方位的知识。同时,本课应用了校园网络学习平台贯穿学生课内课外的自主学习,在探究性学习的引领下,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锻炼了多种能力,如主动搜集资料能力、制作PPT演示文稿能力、展示演说能力等,深化教学目标。

(二) 课内与课外结合,实现一体化教学大循环

本课设计成“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大循环教学模式。课前探究环节,教师在校园网学习平台发布15条针对唐代美术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前思考探究。学生纷纷登录到校园网平台,积极参与回答,加强预习。课中研讨环节,表现很活跃,分成小组以PPT的形式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相互提问、解答。课内三个领域分别进行了实践体验,课后,教师利用校园网展示学生研究成果,学生登录校园网学习平台,就某些细节问题进一步深入研讨。除了针对老师提的问题进行讨论外,有的学生将自己产生的新疑问发布到网上,很快就有其他同学参与回答,网络学习也突破了时间的限制,课外任何时间都可以上网学习,很自由。

(三) 打破班级授课制局限,扩大共享空间

本课有一个亮点就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网络平台的学习有一大优势,即打破班级授课制局限,扩大共享空间。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都是以班级授课制形式存在,一个班级学生数额通常在35—45人之间,每天都是固定的学伴在一起学习交流,思维难免受到局限。现在借用网络平台,学生们可以突破班级制的限制,互动交流的人数从一个班40多人增加到一个年级450人左右,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研讨,也可以发起讨论,众多人的思维碰撞擦出的火花力量是强大的。学生们对这种网络学习的方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一个月时间里,网络学习平台的浏览次数达到2053次,讨论主题达到41项,主题回复有226条。有的学生参与的次数超过三次以上,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感谢教研组李敏洁老师和汪之颖老师参与执教)

教学案例(三)

课题:《海派建筑探究》

案例中的体验环节:

实地考察体验:学生结伴到实地考察,感受海派建筑艺术特点以及历史人文气息,搜集资料,完成学习单。

造型表现体验:教师布置作业,每位学生都画一幅海派建筑的钢笔画,要求内容以自己研究的领域为主,线描、块面、线面结合的表现形式均可,写一写绘画的感想。

交流评议体验:课内以PPT演示文稿形式和同伴分享交流研究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就“海派建筑将如何让传承和发展”深入研讨。

一、 教学设想

《海派建筑探究》一课从上海音乐出版社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艺术教材中的第五单元《匠心构筑 巧夺天工》拓展而来。也是“上海城市精神与上海美术教育”上海市第三期美术名师培养基地论坛的任务驱动。我校地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黄浦江畔,学生能近距离感受新海派建筑的魅力,感悟上海城市发展的节奏。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海派文化了解得并不多,很多传统的海派文化正在从他们身边悄悄流失。上学期笔者给学校1410 名学生做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仅10%的学生很了解海派文化,60%的学生是从书籍、媒体途径获得海派文化知识。由此可见,身处上海这座大都市,能真正了解海派文化的学生比较少,而学校宣传和课堂内的教学显得欠缺。为了让海派文化能够在学生心目中传承和发展,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也借助论坛的契机,笔者设计了《海派建筑探究》一课,旨在以建筑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探究海派建筑的同时了解海派文化,并思考其发展和创新。本课采取的是探究性学习方式,以单元课的形式展开。师生的角色发生了转换,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扮演的则是组织者、策划者、倾听者、帮助者、补充者、推动者的角色,教师成功地退到幕后,实现了从演员到导演的角色转换。

本课分成6个课时单元课,每个活动的目标和流程安排见下表(表4-18)。

表4-18 《海派建筑探究》整体架构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派建筑的类型、人文历史、风格特点等,撰写研究报告,制作PPT演示文稿汇报交流,绘制钢笔画、制作微视频等,思考讨论海派建筑的传承和发展,养成优秀的思辨品质。

过程与方法:采取探究式学习方法,分成小组确定研究主题,搜集资料,到实地考察,撰写研究报告,制作PPT演示文稿,绘制钢笔画、制作微视频、课内进行成果汇报交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海派建筑的类型、历史背景、风格特点等,对海派建筑的传承与发展作深入思考,从而更加热爱所生活的城市。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海派建筑的类型、人文历史、风格特点等,撰写研究报告,制作PPT演示文稿,绘制钢笔画、制作微视频等。

难点:思考讨论海派建筑的传承和发展,养成优秀的思辨品质。

四、 学具与教具准备

实地考察任务单,钢笔,绘图纸,照相机,多媒体课件,电脑房,投影仪,学生代表性作业等。

五、 教学过程

(一) 教师组织引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师出示问题“什么是海派建筑?”并展示大量海派建筑图片以及视频资料引发学生思考,大家积极踊跃发言,畅所欲言,经过讨论达成概念上的共识:海派建筑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西方的建筑因素,形成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建筑艺术。其特点是:海纳百川、中西合璧、兼容并蓄、追求时尚、勇于创新。教师启发学生讨论海派建筑的类型,归纳出以下几种:外滩建筑、石库门、花园洋房、教堂、名人故居、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在教师组织引领下,学生自发组成小组,商议研究领域,确定组长,分工合作。教师发学习单,布置课外探究任务,叮嘱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展示大量海派建筑图片以及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指导学生分组确定研究主题,布置探究任务。

(二) 实地考察探访体验,加强感性认知

学生结伴外出实地探访,完成学习单任务(表4-19)。

表4-19 《海派建筑探究》学生实地考察任务单

(续表)

【设计意图】学生结伴外出实地探访海派建筑,强调感性体验。通过探究对海派建筑加强认知,同时产生新的疑问课中研讨。学生分工合作,根据之前实地探访搜集到的资料和自己的感悟,共同制作PPT演示文稿,将感性认知梳理上升至理性。

(三) 团队合作整合资料,制作PPT演示文稿

根据实地探访所搜集的资料和各自的感悟,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着手制作PPT演示文稿。学生的研究课题丰富多彩,有《外滩建筑探究》《探访石库门》《沐恩堂探访》等(图4-92)。

█图4-92 学生合作探究的海派建筑小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分工合作,根据之前实地探访搜集到的资料和自己的感悟,共同制作PPT演示文稿,将感悟认识梳理并上升至理性。

(四) 绘制钢笔画加强体验,深入了解海派建筑结构和细节

教师布置作业,每位学生都画一幅海派建筑的钢笔画,出示具体要求。

作业主题:画一幅海派建筑的钢笔画。

作业要求:

1. 内容以自己研究的领域为主。

2. 线描、块面、线面结合的表现形式均可。

3. 写一写绘画的感想。

学生对这个环节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绘画的过程教室里很安静,非常投入。最后呈现出的作业令人惊喜(图4-93)。

█图4-93 学生绘制的海派建筑作业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绘制海派建筑钢笔画并写感想,对建筑的结构和细节有了更加清晰深入的了解,深化教学目标。

(五) 头脑风暴,各种体验,培养思辨能力

课中研讨部分,在教师组织下,学生分小组展示交流,分享研究成果,课堂气氛活跃。这一部分是第5环节,教师选择了一个班级进行全区公开展示课教学。赵佳宁一组研究的是《走进石库门》,他们一组选派两个代表上台展示介绍,把大家带进了石库门的世界:“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上海的旧弄堂一般是石库门建筑,它起源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当时的战乱迫使江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绅纷纷举家拥入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房产商乘机大量修建住宅。20世纪上半叶,围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讲究雕刻,而是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应运而生。这种建筑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这种建筑因此得名‘石库门’”。接着又给大家介绍了石库门的各种门楣、房子结构、从石库门里走出来的名人,让大家眼前一亮。课内最吸引人最富艺术感染力的还要属一位男同学模仿弄堂里的叫卖声“栀子花,白兰花”“桂花赤豆汤,白糖莲心粥”“阿有啥个坏搿棕绷修伐,藤绷修伐”“削刀磨剪刀”“棒冰吃伐……奶油雪糕,赤豆棒冰”等,一长串平平仄仄节奏富变化的喊叫,让大家真实地感受到旧上海的弄堂风情,课堂里飘出欢快的笑声(图4-94)。还有的学生将实地探究的摄影摄像和大家分享,如张丰嘉小组同学来到沐恩堂进行实地采访,曹一鸣小组同学探访了位于外滩的和平饭店,同学们跟随着他们的采访录像仿佛也去实地走了一回(图4-95)。

█图4-94 课内学生进行多种快乐体验

█图4-95 课外学生实地探访

教师也加入研讨,和学生分享了《上海近代建筑中的外国元素》:“老师分享到同学们这么丰厚的研究成果,收获很大,我真心为大家感到高兴!我觉得上海近代建筑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追求时尚、中西合璧、兼容并蓄。对于新事物,上海人有一种特别的接受能力,反映在建筑上,就是对‘新’的不断追求。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往往会引起社会的轰动,竞相效仿。因为在竞争激烈的商品社会里,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才不会被淘汰。所以造成上海近代建筑丰富多彩、新意不断地发展局面。虽然当时上海的很多建筑是外国设计师设计,都是国外的风格,却是中国的工匠用中国的建筑材料,用中国的传统方式建造起来的。上海著名的董家渡天主堂,它是当时上海和远东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由西班牙籍教士范廷佐仿照罗马的耶稣教堂设计,后来由于资金不足才没有完全按原样建造,而做了一些修改,降低了高度,钟楼也被缩小和简化。这是上海最早出现的具有巴洛克风格的一幢建筑。位于九江路201号的基督教圣三一教堂,也是上海现存最老、最著名的教堂之一,聘请了英国本土的著名建筑师设计,年轻的苏格兰建筑师基德纳被派往上海负责指导教堂的建造。基德纳对教堂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许多改进,包括对建筑整体的加长加宽、改用木材而不是砖材来建造屋面、用砖材取代石料建造拱形结构,采用的是哥特和罗马风相结合的形式。建造圣三一教堂的材料除了红砖产自上海,石材产自宁波外,其他如金属制品、地面花砖、屋面石板、宗教家具和室内陈设,以及花窗玻璃等均从英国运来。而普通上海人因为教堂全用红砖砌筑,在当时比较鲜见,所以习惯称其为红礼拜堂。此外,英式住宅在上海近代住宅建筑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英格兰的冬天潮湿而阴冷,这类英式住宅在上海则根据上海气候条件和日照状况做了改进,譬如减缓了屋顶的坡度、增加了大的阳台、敞廊等,我们可以从这些改动中看到它的实用成分。在上海近代建筑中也有非常典型标准的西方建筑元素,比如,外滩海关大楼入口处门廊前的四根花岗岩巨柱就是上海做工最地道的陶立克柱式,其高度、比例都可以说已臻完美。上海音乐厅的入口上方,我们还能找到典型的爱奥尼克柱式,那是中国建筑师范文照和赵深设计的。香港路59号原银行工会大楼立面中部有5根科林斯柱式,也是今天能找到的最佳实例。当时活跃于国内建筑设计市场上的中国建筑师们对西方古典建筑的理解已经毫不逊色于他们的外国同行。”

教师通过PPT演示文稿展示大量图片资料,学生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因为学生对西方古典的建筑元素大多比较感兴趣,而这些元素就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很多还是我们每天都能遇见,大家觉得太神奇了(图4-96)!

█图4-96 教师分享《上海近代建筑中的外国元素》

█图4-97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当学生还沉浸于近代海派建筑的特色风格时,教师出示的一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照片瞬间将大家“穿越”回来。“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与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一起组成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一道著名景观。这里有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外国和中国元素的融合。同学们都分成小组合作,我也请了一位同学帮忙,查找了一些资料,下面我请他来作介绍其中两座建筑。” 教师邀请合作伙伴、班内的一名学生发言:“我要给大家介绍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和东方明珠两个建筑,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坐落在浦东陆家嘴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旁,乳白色的外墙轻轻地托起两只巨大的球体,一大一小,相映成趣。球体上的透明玻璃拼装出世界地图,意寓‘上海走向世界’。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工程由香港世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造,香港华福工程咨询公司设计。东方明珠高468米,它的名字来源于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关于琵琶的声音的描写,与毗邻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两个巨大球体构成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图4-97)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研讨:“上海是个大熔炉,无论是兼容并包的外滩建筑博览群,还是曾经一度成为上海市民居住的主流建筑石库门,或者是代表着现在上海的发展方向和开拓精神的陆家嘴金融城,这些建筑都很好地吸纳了外国的建筑元素将之整合,变得非常和谐。”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海派建筑将如何传承和发展?大家各抒己见,大胆发表各自见解,为上海城市发展献计献策!”

高雯婕:“我觉得海派建筑代表的是一种海派文化,我们看一个建筑并不只是去看它的结构,而是更多地去看它的文化、它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一个建筑在那儿,要让这块土地上的世世代代都知道,曾经在这块土地发生了怎样的时代变迁导致了这种海派建筑的出现,所以我认为这是文化上的传承,而不仅仅是外表上的维修和保护。现在大学建筑系应该更多地注意建筑的人文关怀,而不仅仅是学理论上的东西……”

路畅:“现在海派建筑的特色明显就是吸取各个国家其他文化的建筑精髓,真正能成为本土原创的东西几乎没有,但是这并不是件坏事。海派建筑应该继续吸取各方经验,将这些融会贯通,形成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而不是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山寨某个文化的建筑。应该形成一种‘什么风格都有,但让人一看就看出来这是海派建筑的风格’,往这方面发展。”

赵佳宁:“其实我们小组在研究石库门建筑时就已经考虑到了,随着时代和社会在进步,石库门已经显得有些老旧了,那边的居住条件不像我们现在住在居民小区里那么好。但是我想说的是海派建筑更多的是一种象征,一种海派文化的象征,也是我们老上海的象征,所以我觉得海派建筑应该是由我们这群年轻人来担起它传承和发展的重担。我觉得我们可以先去了解这些海派建筑,并不是说我们要造一幢或者住回石库门。我们现在都精心去画这些海派建筑,这就是对海派建筑的了解,了解之后我们就会做到传承和发展。”

李雯:“我觉得时代肯定是在进步的,如果我们很大面积地保留这些海派建筑,从时代的角度来看是不允许的。所以我觉得一部分海派建筑要保留下来,但是另外一部分的海派建筑应该要和现代的时尚建筑融合起来。我特别喜欢上海的新天地,我觉得这么一个有文艺气息的地方,在温暖的午后可以和朋友一块去兜一圈是很不错的,像这样的特色海派建筑应该保留。”

张健:“我先讲一下外滩。说到海派建筑就一定得提到外滩,百年前,当外国探险者踏上黄浦滩的时候,他们不会想到,这里日后将耸立起举世闻名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外滩俨然成为每一个上海人心中的骄傲,行走在外滩,我们既能听见轮渡的那一声声长笛,也能听见海关大楼那雄壮的钟声;既能看见罗马式风格的厚重与敦实,也能看见江南建筑的秀丽与灵巧,可以说外滩是中西文化最直接的交汇地,是最真实的历史。但是这活生生的历史有些却因为商业用地的开发而被拆除。有人说外滩老了,它不过是中国被外国侵略者侵略的耻辱,况且有些建筑已经失去原来的用途,没有再存在的价值。的确外滩有许多外国人参加修建,现在也有很多作为旅游景点而被观赏,但它也彻底融入了上海这座城市,它与周围的现代大厦一起代表了上海的过去与未来,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我们唯有正视历史,才能在现代的建设中走好每一步,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同学们,请从内心尊重外滩,它始终是上海滩不可或缺的标志性风景,无论世事变迁,时代变化,谢谢大家!”(图4-98)

█图4-98 学生头脑风暴热烈讨论

话音刚落,教室里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家为同学们的精彩发言欢呼!学生兴奋不已,争先恐后,连听课的老师也被浓厚的研讨氛围所感染。

【设计意图】课内研讨环节是本课一个核心重点,也是高中学生展现风采的环节。大家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热烈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既锻炼了口才,又培养了思辨能力。

(六) 课后学生作品展示参赛,撰写课程学习体会

课后,学生拍摄微视频介绍各自的画作(图4-99)。教师将学生绘画作品进行校园网展示并参加“童画中国梦——第三届浦东新区中小幼绘画大赛”,有10位学生获一、二、三等奖的好名次(图4-100),并在《浦东时报》连载(图4-101)。

全程参与了《海派建筑探究》课程的学习,学生撰写体会,摘选如下:

█图4-99 学生拍摄微视频介绍画作

高雯婕:通过本节课各个小组围绕不同风格的海派建筑进行介绍,我们不仅领略了沪上老建筑的风貌,而且通过建筑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以及海纳百川、多元的文化。不过结合现实我们应当有更深一步的思考,在城市化进程快要基本完成的当下,许多石库门房子、老弄堂早已被拆除,原本住在这里的居民们都动迁至了高高的居民楼里,随着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老房子的消失,老房子里特有的生活也在逐步淡出生活,从此下一代人将不再有属于石库门的记忆,似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流失。但我们还是有两全之计。新天地的石库门里进驻了时尚的店铺,让传统的石库门房子散发出迷人的现代气息,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前来;田子坊,本来是一条普通的弄堂,后来也慢慢发展成了具有小资情调的艺术街。依旧是窄窄的街道,角落里还能看见墙上的青苔,以及留下的诸如“打水往前走”的字迹,宣告着曾经这里的生活气息。这是一种老上海风情和现代气息的完美结合。建筑,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和保留者,我们理应爱护珍惜它们,却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遇到了太多现实的矛盾。然而我们应当为上海这座城市多元兼容的文化感到自豪,既然它都能在枪林弹雨的年代里依旧保持着独特的风韵与文化,融入了外来元素后发展得越来越好,那么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保护老建筑的同时,融入现代时尚元素,一定可以让传统与商业发展两不误,沪上老建筑也一定会因此而绽放新的时代魅力。

█图4-100 学生作品获奖

█图4-101 学生作品在《浦东时报》连载

王垚:本学期,在彭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对海派建筑开始了研究,我们小组研究了位于黄浦区人民广场的沐恩堂。经过网上搜索和实地考察,我们对这个建筑有了更多的认识。知道了沐恩堂的历史,它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原名“慕尔堂”,由美国传教士参与建造。1936年,一位美国教徒前来参观时,曾捐资在教堂的钟楼顶部安装了一座5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从而使该教堂成为当时上海乃至远东地区的著名教堂。历经风雨飘摇,1958年,上海基督教各派在这里举行联合礼拜,并正式把它的名字定为“沐恩堂”,意为沐浴于主恩之中。1989年,沐恩堂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优秀近代建筑。通过近距离观察,实地感受了沐恩堂的古朴和神秘,我们赞叹它的古典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宽大的门厅,教堂外立面为深褐色面砖,墙角和窗框镶嵌隅石,显得古朴和神秘。我们也赶上做礼拜,感受到那种神圣的氛围。我们还以钢笔画的形式画了沐恩堂,在绘画过程中也进一步体会了它那种哥特式建筑风格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

通过课内的讨论,我们对海派建筑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深入思考,意识到我们是这座城市的主人,它的发展和建设与我们每一个人都紧密相关。

【设计意图】学生作品做成微视频,在校园网展示并且参赛,而且获得很好奖项,这些都让学生增添信心,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课后撰写体会,引导学生梳理课程的学习内容,并深入拓展。

六、 教师参加市级论坛以及国培,分享案例

笔者作为上海市第三期美术名师后备成员,在基地导师张家素老师和瞿剑宛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2014年11月20日在杨浦高级中学举办的“上海城市精神与美术教育”上海市第三期美术名师培养基地教育论坛。笔者参加的是第一篇章:海派文化与美术教育。论述的主要内容是:海派文化的形成;海派文化的组成;受海派文化影响的上海美术教育;海派教育课堂实践。笔者将《海派建筑探究》一课作为实践案例和300多位来宾分享,收到很好的反馈(图4-102)。而后,笔者又被派往中央美术学院参加国培,又将此案例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骨干老师作了分享,老师们纷纷表示上海的美术课堂教学的确非常前沿,完全是开放自主的(图4-103)。

█图4-102 教师参与市级论坛

█图4-103 国培时课例交流

基于教学实践,名师基地学员们在导师张家素老师指导下,撰写了各自课堂实践的论文,出版了《弘扬上海城市精神 发展上海美术教育》的论文集,笔者撰写的《海派建筑探究走进高中艺术课堂》也列于其中(图4-104)。

█图4-104 论文发表于市名师基地论文集

七、 教学反思

(一) 强调综合体验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本课采用探究型学习方式,课中用到多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学生各种能力得到提升。比如,课前教师引导学生自由组成研究小组,自主确定课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及合作能力;学生结伴去实地考察探访,锻炼了组织能力、合作交流以及采访能力;绘制海派建筑钢笔画锻炼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凸显美术学科本体价值;课内展示研讨,锻炼了学生演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课后拍摄微视频,锻炼了学生的“镜头感”,以及视频拍摄的技巧等能力。这种综合体验的学习方式非常适合高中学生,促使他们全方位提升多元能力。

(二)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引导,打造新课型,实现了角色转换

本课呈现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学生的表现井然有序,效果显著,这与教师的引导作用紧密相关。与传统讲授型课不同,此课的课外功夫十分了得,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预先设计每一个活动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学习单,并且随时跟踪指导,实现了课内课外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松绑,扩大了课的容量。课内的生成无法预设,每个班级出现的情况都不相同,要求教师时时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师生角色在此课中发生了转换,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扮演的则是组织者、策划者、倾听者、帮助者、补充者、推动者的角色,真正做到了把课堂最核心处的自由还给学生。

(三) 帮助学生收获的同时,教师也获得成长

实施探究型课程学习,学生的每一个活动环节教师都精心设计,教师实现了从演员到导演的角色转换。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有效,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在本课中大大提高。借助新媒体技术,指导也变成随时随地,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很快。教师带着本案例参加了市级名师基地论坛、参加了国培的研讨,发表相关论文,这些成绩都源自本案例实践基础上的收获。所以通过本课的实施,教师在帮助学生收获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成长。

(本案例为区级骨干教师展示课)

教学案例(四)

课题:《欢庆元宵》

案例中的体验环节:

新媒体运用体验:课前教师利用校园网络学习平台发帖,让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引领下先行学习,了解关于元宵节的常识性问题,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交流评议体验:课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网络预习为基础,就元宵节相关知识制作PPT演示文稿,和同伴分享交流。锻炼了学生的展示演讲能力,学生思维被激活。

创意设计体验:教师布置三个作业,第一个作业是每位学生设计一个羊年灯笼。要求以羊的造型进行变化设计,注意灯笼的立体感,强调独特创意,工具材料、表现形式任选。第二个作业是绘制灯笼、团扇,要求一定要和元宵节相关,表现形式不限,表现工具以丙烯、水彩笔、记号笔、毛笔为主。第三个作业是根据元宵节古诗词意境进行配画,提供三种方法供参考:写实描绘,表达意境;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主观表现,形式多样。表现形式、材料和绘画工具不限。

一、 教学设想

《欢庆元宵》一课是学校艺术教研组与德育处团委共同合作开发的一个学习项目。老师们发现,作为中国汉族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在慢慢地淡出学生的视野,这种传统文化从学生身边悄悄遗失的现象令人担忧。为了让学生学习并发扬祖国优秀的传统节日和文化,在2014年寒假前,相关的教师通过共同备课,商议设计了2015年开学初元宵节的活动方案。本案例以单元课形式展开,共分成4个课时,具体通过这种课内外联动学习、与学校德育处联手教学的方式,实现了艺术学科德育渗透的有效性,也实现了艺术突破学科本身和其他领域整合学习的可能性。锻炼了学生多种能力,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体现了艺术学科的育人价值(表4-20)。

表4-20 《欢庆元宵》整体架构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元宵节的起源、民俗、节俗、传说、诗词、艺术等知识,学会绘制元宵节灯笼、团扇。

过程与方法:采取探究式学习方法,根据教师设定的问题课前网上预习,了解元宵节的各种知识。分成小组制作元宵节PPT演示文稿,课内展示交流。用绘画的方式欢庆元宵,优秀作业校园内展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元宵节的文化知识,以多种体验式方法加以实践学习,激发兴趣,对祖国优秀的传统节日和文化产生认同,从而进一步加以传承和发扬。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元宵节的起源、民俗、节俗、传说、诗词、艺术等知识,撰写研究报告,制作PPT演示文稿汇报交流。绘制元宵节灯笼、团扇。

难点:根据元宵节古诗配画。

四、 学具与教具准备

绘图纸笔,彩色灯笼,空白团扇,多媒体课件,电脑房,投影仪,学生代表性作业等。

五、 教学过程

(一) 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教师利用校园网络学习平台发帖: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亦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小年或灯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是祭月、赏月的日子,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一起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同学们,让我们也参与进来,一起学习了解元宵节的起源、民俗、传说、诗词、艺术等,并且拿起手中的画笔,用绘画的形式欢庆佳节。请同学们先回复老师发起的五条讨论主题,然后将产生的新问题发帖讨论。

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讨论主题是:

1. 你了解元宵节吗?能否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2.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传说,你知道哪些?

3. 元宵节有哪些民族习俗呢?能否和大家分享1—2个例子。

4. 你知道和元宵节相关的文学作品吗?如诗句等。能否列举1—2个并解释?

5. 你知道和元宵节相关的音乐、美术等艺术作品吗?能否举例和同学分享?

【设计意图】设置课前预习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引领下先行学习,了解关于元宵节的常识性问题,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二) 课中分享交流,激活思维,深化教学目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PPT演示文稿,与同伴分享交流。除了常规性的介绍之外,每个小组都竭力展示各自的亮点,如有的小组准备了很多灯谜供大家猜,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也有的小组搜集了元宵节相关的微视频,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还有的小组则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供大家研讨,如“为什么元宵节越来越没有节日的味道了呢?”同学们纷纷参与,积极研讨:“网络红包太火,元宵节气氛都融入虚拟世界去了,现实自然就冷清了……”“在过去,没有网络的干扰,没有高速度的生活节奏,仅有家人之间其乐融融的氛围。而在现在,有了很多干扰因素,因此大家都没有时间聚在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被激活,研讨氛围热烈(图4-105)。

█图4-105 学生富有个性的分享交流

【设计意图】课中分享交流,知识容量扩大,锻炼学生的展示演讲能力,学生思维被激活,深化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三) 尝试羊年灯笼设计,考验创造力

教师展示大量的灯笼图片,让学生观察灯笼的立体结构;展示各种羊的造型图片,给学生的创意设计提供依据。

作业主题:设计一个羊年灯笼。

作业要求:

1. 注重羊的造型变化设计。

2. 注意灯笼的立体感。

3. 强调独特创意。

4. 工具材料、表现形式任选。

学生通过参考资料,认真构思,设计出了可爱的羊年灯笼(图4-106)。

█图4-106 学生设计的羊年灯笼作业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创设,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平面的纸上画出立体的效果,了解灯笼的结构。以羊年造型为载体,锻炼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

(四) 绘制灯笼、团扇,加强实践体验

此环节是本单元课的亮点,深受学生喜爱。元宵彩色灯笼和空白团扇都是上学期定好的,分配到学生手上每人一把团扇,每个小组一只灯笼。

作业主题:在彩色灯笼和空白扇子上表现和元宵节相关的绘画、书法等内容。

作业要求:

1. 一定要和元宵节相关的内容。

2. 表现形式不限。

3. 表现工具以丙烯、水彩笔、记号笔、毛笔为主。

学生拿到灯笼和团扇惊喜不已,热情高涨,十分投入。有些学生课内来不及画完,一吃完午饭就来到美术教室抢占位置,一派热闹场景。通过大家努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令人赞叹(图4-107)!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动手实践,在彩色灯笼和空白扇子上表现和元宵节相关的绘画、书法等内容,体验绘制的过程,享受其中乐趣。

(五) 根据元宵节古诗词意境进行配画

与语文学科联手尝试跨学科教学。在前两节课的学习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元宵节相关的诗句进行解读,体会其中意境,教师出示一些相关的绘画作品启发学生思维,并布置古诗配画的作业。

作业主题:根据元宵节古诗词意境进行配画。

█图4-107 学生对绘制灯笼团扇充满兴趣

作业要求:

1. 提供三种方法供参考:写实描绘,表达意境;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主观表现,形式多样。

2. 表现形式、材料和绘画工具不限。

学生呈现的作业让人喜出望外(图4-108)。

█图4-108 学生古诗配画作业

【设计意图】根据元宵节古诗词的意境进行配画,锻炼了学生的古诗解读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画面组织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提高了美术与语文整合学习的能力,实现跨学科教学的可能。

(六) 课后作品展示宣传,课题全方位拓展深入

1. 作品展示,欢庆元宵

在学校德育处学生会组织下,元宵节当天,美术课内学生绘制的团扇灯笼全部由学生会干事布置在学校展厅,那一天真可谓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师生前往观摩,形成了元宵节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线(图4-109)。

█图4-109 元宵节当日校园内展出学生绘制的灯笼团扇作品

同日,学校的微信平台也做了相应的报道,图文并茂(图4-110)。

█图4-110 元宵节当日学校微信平台追踪报道

2. 对外交流,再绘团扇

这段时间恰逢美国学生来我校访学,在我们的艺术课中,他们也参与了团扇的绘制。美国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团扇,能够亲手在上面画画他们显得很兴奋。和国内孩子不同的是,他们表现得更加自信,教师提供的样例他们只是略微参考,更多的是自己大胆的创意,随心所欲。他们通过绘制团扇了解中国的文化,饶有兴趣(图4-111)。

█图4-111 美国学生艺术课参与团扇绘制

█图4-112 学生网络学习探究记录

3. 网络学习,深入探究

通过之前的几个学习环节,学生加强了体验,对本课题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有些学生在校园网学习平台发出新的学习研讨主题。比如徐天恒同学发帖:推荐几个元宵节英文祝福语吧!有六位学生马上跟帖回应,其中张涵之同学回复的最具体。周书丞同学则原创诗一首,求大家评论(图4-112)。

4. 小结提升,撰写体会

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单元课的学习进行回顾和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环节?”学生撰写学习体会,摘要如下:

许婧颖:纵观历年庆元宵活动,都没有此次来得深刻,由画团扇起,一股股新鲜、创新的感觉涌上心头,“原来元宵节还能这么过!”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古诗配画,当那句“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的诗句映入我的眼帘时,一幅挂满红火灯笼的夜月青山图印染了我的世界,当画面越缩越小,当灯笼变成了红点,星星化为一点点炫亮的星点漫布在夜空时,一切都好像是由点构成的,是那么热情,那么浓烈,那是无法用语言比拟的画面感,唯有用笔画下。我创作时原想用水粉,但当油画棒的小巧和其鲜艳的颜色撞击我的眼球时,没有犹豫,即刻选择了它。近看密密匝匝,远望连圆成画,这样的感觉不就是印象派点彩派给人以联想的初衷吗?色彩的碰撞,叩击出“火树银花”的张扬与浪漫。通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元宵佳节有了更深的体会。

费洋: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以前我对元宵节的认识只是表面的,大概也只知道吃汤圆和猜灯谜。可是这次组织的“欢庆元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环节是古诗配画。我选的诗是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其中“别有千金笑,未映九枝前”两句给了我灵感,脑中浮现出一古装美女掩口而笑的画面。又因正月十五有梅花,因此梅映佳人笑,以古典的手法,用彩铅以素色描绘画面。艺术课中的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并且很有趣。

董寅峰:说起元宵节的诗,浮现在脑海中的都是富有悲伤气息的,要不就是描绘繁华景色,辞藻优美却失大气。所以当我在网上搜索时,李商隐的“月色灯山满帝都”一下子吸引了我。诗中的“月色”“灯”在夜色之中能透出其中的炫丽,“帝都”应体现繁华,所以在画中我上了许多颜色,酒楼、马车,凸显元宵热闹。第三句“身闲”又有“静”韵味,所以画了艘小船,月光静于水面上,与岸上热闹形成对比。绘画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上色环节,为不同物体配上相应颜色令我思考良久,“闹”应有炫丽颜色,“静”应有淡淡浅色,背景的深色又更映衬出灯光亮丽。给不同物体配上出乎意料与众不同的颜色,乐趣十足、乐在其中。以前的印象中无非是吃汤圆、猜灯谜、赏花灯,这次的古诗作画环节,不仅让我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元宵节,更让我从心中对元宵节多了一份体验。

从学生的小结体会来看,大家对古诗配画环节普遍认同度高,印象深刻。这出乎我的意料,因为此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之前教师最没有把握的。但是通过大胆实践,师生顺利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解决了教学难点。可见,学生的潜能往往超出教师的想象,我们完全可以搭建高一层次的平台供学生挑战,促使学生的能力得以突破。

【设计意图】课后校园展示、微信平台宣传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对外交流,增加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网络研讨的深入激活学生的思维;撰写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课题的学习要点,提升教学目标。

六、 教学反思

(一) 综合体验为基础,挑战高难度训练

本案例以单元课的形式展开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多种体验方法,如“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课前预习”“课中交流评议”“根据元宵节古诗词意境进行配画”“尝试羊年灯笼设计”“绘制灯笼、团扇”等。从学生课后的学习体会中了解到,多种体验方法均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有的学生觉得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学习的形式非常新颖;有的学生感觉在课中和同学们分享交流预习的成果很有意思,能够学到更多新的知识。根据统计,绝大部分学生对“古诗配画”和“绘制灯笼、团扇”两个环节的实践体验印象最深刻。特别是“古诗配画”环节,从退缩逃避到完成作品,大家对整个创意绘画的过程记忆犹新。如何选择元宵节诗词,如何深入解读并提炼出可以绘画的元素,如何进行画面的经营布局、色彩的合理搭配等,每一步都困难重重,直至最后作品的诞生,学生突破了自身的能力,获得了高难度挑战之后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二) 挖掘艺术学科育人价值,有效实现德育渗透

本案例是艺术教研组与校学生工作处联手合作实施的艺术学科德育渗透课例。艺术学科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比如本案例中教师设计了古诗配画体验环节,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时要去搜集相关的古诗,深入解读,根据古诗的意境构思创作画面,通过这个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对祖国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在绘制灯笼团扇、设计羊年灯笼体验环节,学生要去搜集相关的造型元素,参考借鉴并创意,以各种绘画形式表现。通过绘制,学生对元宵节的造型表现有了深入的研究,知道了很多传统图案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用艺术语言来表达对祖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认同与传承。

(三) 搭建展示宣传平台,以美术特色欢庆元宵节

在元宵节当日,校学生工作处组织学生会干事,将学生课中绘制的团扇灯笼近300幅作品全部展示在校园里,节日气氛浓厚,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观看。学校微信平台也于当日进行了报道。随后,学生作品进行了拍卖,所得善款全部捐赠给校爱心基金会。

教学案例(五)

课题:《汉服秀》

案例中的体验环节:

新媒体运用体验:教师在课前以及课内教学的同时建立了汉服讨论的微信群,邀请部分在校高一学生(主要是艺术骨干和积极分子)、已经毕业升入高校的学生、实习教师、见习教师、新教师(工作三年内)共同参与讨论学习。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发起讨论帖,学生当场进行讨论,暂时不在线的学生事后也可以追加发言。

交流评议体验:学生分小组,课内以PPT演示文稿形式进行展示交流,底下学生和教师也参与讨论。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提炼了汉服的相关知识,并且讨论汉服秀节目的方案。

创意设计体验:教师布置两次汉服设计的作业,第一次作业,教师提供着空白汉服的模特儿图,要求学生尝试纹样设计;第二次作业,教师提供人体模特儿图,要求学生设计带有汉服元素的服装款式。

多元艺术表现体验:本课艺术实践的领域已经跨越到舞台表演,从方案设计策划到舞台背景、音乐的选择,演员的走秀,诗人的朗诵以及舞台表现,舞蹈的演出等,体现了多元艺术的综合性特征。

一、 教学设想

《汉服秀》一课是从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本《艺术》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让人的穿着更靓》拓展而来。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汉服的理解仅仅是汉朝的服饰,没有真正理解汉服的含义。本课旨在让学生知道汉服的概念,了解汉服的形制美、色彩美、纹饰美、材质美以及汉服对其他服饰的影响,对“汉服将如何传承和发展”展开讨论,进行汉服设计,尝试制作汉服,排演汉服秀节目,参加校庆展演。本课设计为单元课,改变传统艺术鉴赏课以听讲、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内外整合。以探究型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内分享交流。教师以建立微信群的新媒体运用法改善教学效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构建了多层次学习伙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献计献策,策划汉服秀活动方案,以自荐和推荐结合形式招募演员,进行明确的任务分工,以板块组合形式反复排练,完善节目。本课是典型的综合体验课例,艺术实践已经拓展至舞台表演领域,从方案策划到舞台背景、音乐的选择,从走秀的举手投足到礼仪文化,从诗人的抑扬顿挫到舞蹈的古韵流动,每一个版块的时间都要精确卡准,全盘统筹考虑,还有租借购置服饰、繁复的组织管理工作等,极大地考验和锻炼了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本单元课采取课内外同步学习方式,课后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课内的学习,因此实际上远远突破了课内的3个课时(表4-21)。

表4-21 《汉服秀》整体架构

(续表)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汉服的概念,了解汉服的形制特征,学习汉服的色彩美、纹饰美、材质美及其对其他服饰的影响,围绕“汉服将如何传承和发展”展开讨论。

过程与方法:以建立微信群的新媒体体验法展开学习。采取探究式学习方式,课前预习汉服的知识。分成小组制作PPT演示文稿,课内展示交流,分享交流汉服秀节目的方案,课外排演汉服秀节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汉民族传统服饰产生兴趣,从而热爱汉民族的服饰文化。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汉服的形制美、色彩美、纹饰美以及汉服对其他服饰的影响,围绕“汉服将如何传承和发展”展开讨论。

难点:制作汉服、排演汉服秀节目。

四、 学具与教具准备

铅画纸,绘画工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布料,剪刀,针线,缝纫机,服装道具,化妆品等。

五、 教学过程

(一) 以建立微信群的新媒体运用法,组织学生课前学习

1. 建立微信群

教师在课内学习的同时建立了汉服讨论的微信群,邀请部分在校高一学生(主要是艺术骨干和积极分子)、已经毕业升入高校的学生、实习教师、见习教师、新教师(工作三年内)共同参与讨论学习。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发起讨论帖,学生当场进行讨论,暂时不在线的学生事后也可以追加发言。

2. 发起群讨论

教师首先发起讨论主题:同学们,你们了解汉服吗?知道汉服的哪些知识?能否和大家分享一下?比如起源、各朝代的特点等。

在上师大地理系学习的韩祯同学高中阶段是学校视觉艺术社社长,她性格活泼外向率先发言。

韩祯(大学生):我有图片,我们学校的汉服社,里面有很多汉服知识。我给大家推荐一个公众号“师大猗兰”,主要推广国学知识,介绍汉服文化。

徐凌云(新教师):汉服就是披挂式的,一般都有腰带,它不像我们看的宫廷剧里面抹胸露胸之类,那个是之后才发展的。我之前教小朋友做彩泥,专门做过汉服的衣服,所以对外形还是有一点点了解,至于历史我还是不太清楚。

徐则达(在校学生):汉服就是汉族的传统服饰吧,我查了一下,从皇帝即位开始就出现了,一直到17世纪清军入关后才废除的。

教师:说得很好,答题继续,它有什么特点呢?

徐则达(在校学生):特点的话,系带吧。还有交领、右衽,有衣裳、深衣、袍衫、襦裙、襦袴等。

教师:很棒!你说的这些是形制。

徐则达(在校学生):其实汉服对当时亚洲各国的影响也很大,如日本啊、韩国啊,现在的和服、韩服和我国的汉服挺像的。

教师:你会穿汉服吗?

徐则达(在校学生):应该不会吧,毕竟行动不便。

韩祯(大学生):是的,会绊死自己。

教师:但汉服是我国的传统服饰,需要传承哦!

徐则达(在校学生):在某些特殊的时候可以穿,比如春节、元旦什么的。

韩祯(大学生):我上次就穿了类似的汉服拍了照片。

教师:经过刚才精彩热烈的讨论,我们对汉服有了最粗浅的认识,产生了兴趣。希望各位同学在此研讨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汉服的学习,以小组形式进一步深入探究,针对汉服的知识点加以梳理。比如汉服的由来,汉服的形制美、色彩美、纹饰美,汉服的配饰等。撰写研究报告,制作成PPT课内展示交流。这次校庆文艺展演,我们艺术组承担了汉服秀的表演任务,所以希望同学们群策群力,分享智慧,和老师一起,设计策划一个完美的活动方案。各位校友和新教师,我们也希望得到你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有锦言妙计及时在群里分享,大家行动起来吧!

【设计意图】尝试以新媒体辅助艺术教学,组织学生课外讨论,突破40分钟课时局限,构建多层次学习伙伴团队,打破班级制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课内外联动学习模式,优化教学效果。

(二) 课内展示交流研究成果,为汉服秀节目献计献策,分工到位

学生分成小组,以PPT演示文稿形式进行展示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图4-113、图4-114)。

1. 学习汉服秀的相关知识

(1) 汉服的由来

█图4-113 学生制作的PPT

█图4-114 学生分享交流

汉服是指中国汉民族传统服饰,自炎黄时代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衣、裳概念,历经周朝代的周礼制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因推崇周礼制而趋向完善并普及。汉朝因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及光武中兴,使汉朝的影响力到达鼎盛,汉人称谓由此产生。在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汉域本土民族文化蓬勃发展,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和审美成就。

汉服的发展主要是在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这近4000年中,在华夏民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装饰体系;或者说“汉服”是从夏商周到明朝,在“华夏——汉”民族主体人群所穿着的服饰基础上,自然发展演变形成的具有明显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总体集合。

(2) 汉服的形制特征

█图4-115 汉代曲裾深衣

尽管在不同的时代其形制有所改变,但是纵观汉服的演变史,我们可以发现汉服的形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上衣下裳制,衣裳分体,上身为衣、襦、半臂等:下身为裳,即裙、裤。商代以前的服饰以这种形制为主。另一种是衣裳连属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为上衣下裳合为一体,即“深衣”(图4-115)。袍服就是在后一种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以上两种形制构成了“汉服”发展的两条主线。所谓“上衣下裳”, 是汉服构成的基本着装样式。即使是上下连属的袍服,其腰下部分也被称为“裳”。可以说,正是礼乐制度决定了汉服的形制特征,使其不单纯被用作遮身挡体之物,还有更为深远的文化涵义,由此造就了绚烂多彩的汉服艺术。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历代汉服无论哪种形式均没有脱离这一传统观念,它从一开始便规定了汉服应当具有的深层意蕴与外在形式上的审美表征。尤其是皇帝冕服,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完美体现。天子冕服一直采取上衣下裳制,上为玄衣,象征未明之天;下为镖裳,象征黄昏之地,上天下地、上阳下阴、衣尊裳卑。再举深衣为例,虽然为上下衣裳连属的袍式服装,为继承传统、顺应“天道”,在制作时仍将布帛上下裁开而后缝合连缀,形成衣裳分置的造型模式,寓意天地乾坤、上下有别。下裳用6幅布帛,各交解为一边宽一边窄的两份,共12幅合缝,不仅起到了收腰合体的效果,又与天相合,顺应一年的12个月,体现了强烈的法天思想。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矩形以应方,这代表做人要有规矩,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衣带下垂很长,一直到脚踝,代表正直,下襟与地面齐平,代表权衡。当人穿上汉服,自然就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总的来说,汉服的主服形制特征主要为“平面剪裁”“上衣下裳”“宽袍广袖”“交领右枉”“绳带系结”“衣缘镶边”六大原则,线条柔美流动,给人以飘逸洒脱的感觉。

(3) 汉服的色彩美

汉服的色彩不单具有审美的意蕴和装饰的功能,而且是汉服文化内涵的集中反映,因此它具有很强的象征性。自周以来,汉服的服饰制度便已基本得到确立,色彩在使用上亦有了明确的规定。应当说,汉服的服色制度反映着中国人源于自然而又发乎自然的色彩观念,尤其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观及由此而来的“五色”之说有着密切的联系。“阴阳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起源于西周,成形于战国,完善极盛于西汉。内涵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为支配宇宙的自然力,并按照这五种元素的盛衰循环使宇宙得以发展变化的思想,它将青、红、黑、白、黄色作为五行的色彩象征,被视为正色,又按阴阳相生相克的信仰,调配出间色,介于五色之间,构成了中国人所特有的色彩宇宙观,广泛地影响着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礼仪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东方色彩文化体系。阴阳五行中,土居中央,主管四时、四方,是至上神赋予的最高权力象征,土对应黄色,于是以中央为重、以黄色为贵的思想最终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有了“黄袍加身”寓意夺权称帝的传世成语。青对应木,源于草木之色,春季正是树木生长发芽的时节,代表东方新生的开始。赤对应火,源于火焰之色,象征热情、赤诚与礼仪。白对应金,源于白银之色。代表西方的黑对应水,源于古人对不可解释之事均称之为“玄”,雨从天落的现象在得不到合理解释的情况下就被喻为“玄水”, 水来自于玄与黑近似,故成为水的标志色,代表北方。由青、赤、黄、白、黑组成的五色被认为是组成一切色彩的最基本元素,被称之为“五正色”,也称“五色”“正色”,是尊贵、权威的象征(图4-116)。“五色”的观念构成了体现汉服审美意蕴的要素之一。

(4) 汉服的纹饰美

汉服的纹饰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最精髓的表现,在展现汉服外观美的同时,更彰显其内在意涵,表达汉服文化中所特有的思想体系与本质。由伏羲氏创“太极”“八卦”开始,纹饰就从根本上超越了其有限的形貌,被赋予无穷的内在精神,解释着人生、宇宙的变化及哲理。汉服纹饰通常采用“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内容形式。“吉”“祥”二字是和平吉善、祥和有福的意思,包含了对未来的祝福与期望。因此,汉服的纹饰具有很强的寓意性和象征性。所谓寓意性,就是将情感意念融汇到某种具体形象之中,通过谐音、喻义、表号等手段达到借物托意的目的。所谓象征性,就是通过赋予纹样样式某种象征意义,用以强化“昭名分、辨等威、明贵贱”的“礼”“法”“权”“威”,其中最为典型的纹样非“十二章”“补子”等纹饰莫属。“十二章”纹,即天子冕服专用的十二种纹样,是统治阶级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图4-117)。日、月、星辰,为“三光”,用以体现宇宙万物之道,有照临光明的意思;山,高耸巍峨,人人仰望,取其稳重;龙,取其应变;华虫,为雄鸟,取其华丽;宗彝,为祭祀用礼器,取其忠孝;藻,为水中植物,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滋养民众,有济世之德;椭,为斧形,取其果敢决断;献,为两己相背,取其明辨乾坤、是非。“十二章”纹只能作为帝王服饰使用,其他公侯人等从王祭祀服用章纹根据身份、品级依次递减。周以后,日、月、星辰三章用于族旗,天子冕服不再服用,自此“章纹”由原来的“十二章”缩减至“九章”。公侯服饰依此类推,逐级减退。

█图4-116 “阴阳五行”观及“五色”之说

█图4-117 天子冕服专用“十二章”纹

(5) 汉服的材质美

材质对于汉服的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其经纬密度、悬垂效果还是材料质感等都是构成汉服美的决定性因素,它汇通汉服美的其他形式,将汉服艺术的魅力最大限度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可以说,一方面材料的美使汉服更显艺术魅力,另一方面汉服款型的革新又烘托出了不同材质的丰富变化。它们相辅相成,紧密联系。汉服的材质有丝、麻、毛、棉等不同的类型,因而选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汉服,就会呈现不同的艺术效果。但在等级制度极为严格的封建社会中,服装的用料也有严格的规定,通常身份地位高的人可以用丝、帛、锦等上等材质的面料制作服装,而士庶贫民只能选择麻、棉等低等材质。不同材料在汉服的艺术表现力上也各具变化。例如:丝绸面料细腻光滑、色彩绚丽、纹饰华美,在用作汉服面料附着于人体后会随着运动的变化出现灵动飘逸的洒脱之美。试想一下,如果不是用如此轻盈细密的材质制作汉服,又怎会有汉服飞动流转、褒衣博带的东方韵致?以麻织物制成的汉服由于其材质本身的原因使之色彩单调、质地挺括、悬垂感较差,穿起来虽然透气但舒适性远不及丝绸,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淳朴的、原始的美。当然,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棉、麻织物无论在面料质感、花色装饰还是细密程度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运用到汉服上所表现出的艺术美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原先的原始、粗犷美开始向舒适、自然美发展。此外,汉服材质的不同还会造成不同的着装效果,轻柔细软的丝质面料由于兼顾悬垂性与飘逸性双重功效,因此会使人体显得修长、俊秀;而棉、麻织物由于其挺括的质料结构会拉宽人体比例,使人产生硬朗、厚重之美。总之,汉服的材质是构成汉服美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它不仅影响着汉服外形的变化,还关系到穿着者的身份品级和舒适程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前探究,课内分享交流,师生互动。学习汉服的相关知识,如汉服的由来、形制、色彩美、纹饰美、材质美等,为之后的学生实践活动奠定理论基础。

2. 为汉服秀节目献计献策,分工到位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汉服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个教学内容。为了迎接校庆,学校将举办一场大型的文艺汇演,我们美术组也承担了一个节目——汉服秀,时间在10分钟以内。之前我布置了课前活动方案的设计与策划作业,下面就请大家来分享交流一下各自的‘金点子’。请课代表上来主持,并将大家的建议及时记录,留下联系方式。”

学生们在课代表的主持安排下,有序地到台前介绍各自的方案。一时间,大家头脑风暴,集思广益,热烈讨论,课堂气氛活跃。至今教室的电脑里还保留着当时的研讨记录:

汉服秀活动策划

1. 用垃圾袋等来做汉服,进行展示。——高二(5)班 袁怡雯

2. 每个人可以通过买汉服或自己做汉服进行展示,但关键是希望大家能够在汉服中加入自己的性格特色。——高二(5)班 韩越 陆佳晨

3. 展示人员穿汉服,让同学们了解汉服的基础知识,然后问答,并且给胜利者奖品。——高二(5)班 万家梁

4. 美术好的同学可以将自己心中的汉服样子画出来,做成PPT或者是视频,在表演的时候将它作为舞台背景。——高二(7)班 王顾旖

5. 讲座(旨在普及汉服知识及复兴)。形式为一边有讲座,一边有表演的人员参与配合。——高二(7)班 张泉

6. 以走秀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一段汉服的发展史,并有现场器乐演奏。——高二(7)班 汪珊珊

7. 挑选身高较高的女生走T台,后台呈现古风的文字,女生跳汉舞。——高一(6)班 董涵洲

8. 以时间轴为顺序,从黄帝即位开始着汉服上演历代王朝著名故事,至清结束。旁陪两名着汉服的同学,一男一女,拉起事先用毛笔写出的字幕。——高一(6)班 鲁可彦

9. 八位男生着汉服朗诵唐诗(背景介绍),女生穿着不同类型的汉服,同时播放背景音乐和旁白对她们穿着的汉服进行讲解。——高一(6)班 胡澳华

10. 汉服T台秀(走到舞蹈开场的位置),在这一过程中,配以伴奏或朗诵,舞蹈时写书法,在T台结束后将书法作品加以展示,落幕。——高一(5)班 吴聪

11. 弹奏乐器的人穿着汉服,优雅地走上前,接下来音乐开始,表演一出舞台剧(在汉服发源之时,有一对男女相爱,但女的死了,男的抱着女的遗留下来的汉服哭着,然后下一世轮回,展示不同时代的汉服)。表演结束后2个人穿着男式汉服上场写书法。最后全体演员上场谢幕。——高一(5)班 黄雅婧

12. 上演一场片段式的电视剧版舞台剧,故事发生在汉朝时代,有舞蹈音乐,还有汉朝的乐器演奏。——高一(5)班 王昕怡

13. 由一男一女参加,女生在后弹奏古筝《红尘客栈》,男生身着汉服进行舞剑表演。——高二(6)班 高凌

2015年9月

有些学生特别认真,将策划方案制作成PPT形式展示,连舞台表演的区域都划分好了(图4-118)。

█图4-118 高一(12)班设计的汉服秀活动方案

高一(6)班的胡澳华同学也做了比较具体的表演策划方案(图4-119)。

█图4-119 胡澳华同学的策划方案

经过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艺术骨干反复商量讨论,借鉴之前学生的方案,我们最后将节目主题确定为《锦绣中华礼仪之邦》。由五个部分内容组成,分别是“茶艺”“书法”“汉服走秀”“唐朝诗人招待会”“舞蹈”,分为三幕,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表演方案,脚本如下:

锦绣中华 礼仪之邦

●第一幕 汉服走秀(茶艺、书法同步)

负责茶艺的2位女生以及写书法的1位女生提前在舞台上表演,随着音乐响起,舞台背景出现。主持人开始旁白,这时穿着各种类型汉服的男生女生陆陆续续上台走秀,注意举手投足,礼仪细节。

主持人旁白:

【曲裾】秦汉时期曲裾较为常见,男女皆可穿着,女性穿着的曲裾下摆较小,男性的较大,以便于行走。到了后期女性的曲裾下摆变大。魏晋时期曲裾渐渐消失。

【直裾】直裾指汉服剪裁中前后大身部分的方形平直的布幅。直裾袍可分为交领直裾袍、圆领直裾袍、直衿直裾袍。直裾袍通常是一种常服,而非礼服。到了东汉,才出现在宴会等正式场合。

【齐腰襦裙】襦裙始于汉代。齐腰襦裙的裙腰与腰部平齐,故名。齐腰襦裙的上襦可为交领或直领(对襟)。同高腰襦裙相比,齐腰襦裙更为常见。

【齐胸襦裙】齐胸襦裙是隋唐五代时期特有的一种女子襦裙装束,款式大气而不失灵动之美,尽显唐代女子雍容华贵的美与气韵。

【袄裙】这里说的“袄裙”是明代女装的一种通称,袄裙是指上衣在裙子之外的女装,基本款式是交领式的短袄+马面裙。

【褙子】是秦朝到明朝时期女子的常用服饰,样式以直领对襟为主,腋下开胯,腰间用勒帛系束,下长过膝,逐渐成为后世女子的一种常礼服。

走秀学生下台时茶艺和书法学生也一起下去。

●第二幕 唐朝诗人招待会

【王维篇】

王维:“呵呵呵,弹琴歌唱,游山玩水,吟诗作画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功名利禄对我来说有何用?不如游山玩水,吟诗作画。(正在弹琴)

旁白:秋雨初霁,青山如洗,幽静闲适,清爽宜人。皓月当空,松林静谧,青石剔透,溪水潺潺。竹影婆娑,青莲摇曳,浣女归而渔舟从,笑语声声,渔歌互答……王维想着想着,又觉诗在兴头,写下《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李白篇】

李白:“哈哈哈!哈哈哈!人生不过如此!什么高官厚禄,不如美酒一壶!月亮是那么的美丽,可无人和我一起观赏,孤独啊!寂寞啊!云层缥缈无星,唯有明月相伴!”

旁白:李白忽觉伤感至极,突然来了诗兴。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边喝酒边摇摇晃晃)

【杜甫篇】

杜甫:“为什么!为什么?我有如此才华,却不得高官厚禄!我一心为国,却不得丝毫回报!不公啊!”

旁白:这时,杜甫正在观赏壮阔的洞庭湖,不由悲戚之感油然而生,写下千古名诗——《登岳阳楼》。

杜甫:年老多病的我今日我终于登上了久仰的岳阳楼,观赏了壮阔的洞庭水!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作孤悲感,掩面痛哭)

【白居易篇】

白居易:“我有这么好的才华,却不被欣赏,我忠于圣上,却遭奸人所害,圣上你为何不相信我?我对您是如此的真心!哎!罢了!罢了!试玉的好坏还得烧上三天三夜,辨别木材的好坏还得七年,我又有何权力让圣上不靠时间的考验来辨别一个人的好坏呢?”(一人独饮)

旁白:“此时正值诗人遭权贵所忌,被贬谪为江州司马,赴任途中与他的好朋友元稹写了一组政治抒情诗《放言五首》。组诗就社会人生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诸问题,纵抒己见,每一首中都引用典故或古代警语名句,宣泄不满和劝导朋友。

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第三幕 舞蹈

由高一(3)班的6位女生群舞,着红色汉服,黑色舞鞋。配礼仪之邦音乐。

2015年9月

通过课内外的宣传,以学生自荐和推荐的方式招募演员,经过一段时间的选拔调整,确定了人员,进行任务分工,角色到位。除了舞台上表演的五个部分内容外,本节目还有几个很重要的幕后部门,如服装制作加工、舞美背景制作等。具体安排如下:

汉服秀节目人员分工

主持人:童晓宇、尹伊扬

茶 艺:杨顺顺、王若灿

书 法:祝心怡

走秀: 曲裾——鲁可彦、胡澳华

   直裾——王嘉祺、杨宇晨

   齐胸襦裙——黄安越、董颖盈

   齐腰襦裙——韩水婵、孙燕妮

   袄裙——谢思凡、赵晗、沈诗雨

   褙子——任晔、杜心怡

诗 人:徐则达、韩越、赵子健、方皓晖

舞 蹈:曹翊琳、陆鑫禾、章心如、沈艺、杨黄颖、鲍佳慧

服 装:陆佳晨、于以欣等

舞美背景:鲁可彦

策划、导演、脚本:彭学军、鲁可彦、胡澳华

2015年9月

【设计意图】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在课内参与汉服秀的节目策划,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自荐和推荐相结合形式挑选演员,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任务分工到位给学生以明确目标,积极准备投入到实战演练。

(三) 课内深入实践,课外加紧准备

1. 课内教师布置汉服设计作业

课内,教师布置汉服设计的作业,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以便继续深入学习。作业分两次,第一次教师提供着空白汉服的模特儿图,要求学生尝试纹样设计;第二次教师提供人体模特儿图,要求学生尝试汉服款式设计。

(1) 练习主题:设计汉服纹饰

具体要求:

a. 可以借鉴复古的纹饰,鼓励大胆创新突破传统。

b. 合理搭配颜色。

c. 水笔、油画棒、炫彩棒、彩铅、水粉等任何材料工具都可以。

通过课内学习,学生对汉服纹饰有了更多了解,表现在作业上,注重纹样的内涵和寓意,关注男女模特儿纹饰和色彩的和谐搭配,效果显著(图4-120)。

█图4-120 学生设计的汉服纹饰作业

(2) 练习主题:设计一件有汉服元素的服装

具体要求:

a. 关注汉服元素,要有创意,鼓励中西合璧。

b. 注意色彩搭配和谐。

c. 水笔、油画棒、炫彩棒、彩铅、水粉等任何材料工具都可以。

学生的作业大胆有创意,但又不失汉服元素的特点(图4-121)。

█图4-121 学生设计的带有汉服元素的服装

【设计意图】课内布置学生设计汉服秀纹样以及汉服秀款式,是为了加强学生的体验感悟,巩固之前学的知识,激发创意思维。

2. 课外加紧汉服秀节目的排练

(1) 分组分部门反复排练

课外,排演汉服秀的学生在明确了各自的分工和任务后,分头抓紧准备。比如走秀的学生,跟着舒缓的背景音乐反复练习,平时都穿着运动鞋大步流星地跑跳,现在要一小步一小步慢慢去走;平时写作业姿势不注意,弯腰驼背的,现在要挺直腰板,不能随意晃动肩背;平时走路手臂乱甩,现在要考虑手的动作温文尔雅,如何行礼(图4-122)。又如诗人,朗诵不能像平时背书那样毫无节奏,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踱出方步?如何抑扬顿挫(图4-123)?舞蹈队的六位女生表现是最积极的,她们来自同一个班级,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起初方案策划里并没有她们的舞蹈,我被她们火热的激情打动,同意融入我们的节目。女孩们异常投入地加紧排练,互相帮助,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反复纠正,自我要求高,进步很快(图4-124)。负责茶艺的两位女生跟着音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力争动作优雅到位,表现出茶艺的意境(图4-125)。两位节目主持人也对着台词认真朗读,寻求默契。这期间,负责舞美背景的鲁可彦同学根据各个板块时间的变化随时调整,全盘调控。服装组的表现可以说是惊人的!她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买来了各种颜色的布料,找来了汉服制作的结构图,一起讨论、研究。她们给同学量尺寸、记录,用粉笔在布料上划来划去,然后拿剪刀大胆去剪,甚至像模像样地踏起了缝纫机(图4-126)。由于在校时间有限,陆佳晨同学和于以欣同学还利用双休日在家里加班,制作出了褙子、袄裙、直裾等结构简单的汉服。另外几个同学在白色的汉服上进行花边绘制,起到美化作用。

█图4-122 走秀学生反复练习

█图4-123 诗人们切磋排练

█图4-124 舞蹈队学生进步飞快


█图4-125 茶艺学生寻找感觉

█图4-126 服装组学生制作汉服

(2) 教师借助微信平台管理课外学习

参与汉服秀演出的学生都来自不同年级不同班级,教师以建立微信群的方式辅助教学管理。在群内及时发布一些排练通知、注意事项、服装订购等相关信息,并且邀请上师大实习生刘玮峻协助一同管理。那段时间,汉服秀节目排演热火朝天,学校也组织了三次大型彩排,学生只需课后经常关注微信群的动态,即可获知节目排练的最新信息和要求,保持消息的畅通。借助微信平台管理,有效弥补了跨年级、跨班级学习带来的不便。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很高涨。

【设计意图】对于汉服秀节目而言,需要跨班级跨学段活动,微信平台对于教师的管理非常有利。利用微信平台发布信息和通知,使节目的排练及时有效。

(四) 经过多次彩排,演出一举成功

汉服秀节目组利用中午和下午放学之后反复排练。这期间,我们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三次彩排,每一次的彩排都暴露了一些问题并及时调整(图4-127)。

█图4-127 汉服秀成员互相帮忙穿戴化妆

█图4-128 汉服秀演出一举成功

2015年10月23日晚上19∶00—21∶00,洋泾中学校庆85周年文艺汇演终于在广大师生的期盼中拉开了帷幕!由鲁可彦同学制作的舞台背景蕴含古意,隐隐渗透文化内涵,PPT背景是学生平时里制作汉服的照片,以及学生课内设计的汉服作业,极具个性和原创性。五个部分的内容表现都很出色,衔接自然,尽显汉服飞动流转、褒衣博带的东方韵致。整个舞台的色彩是极好的,我为同学们超常的发挥而感动、喝彩(图4-128)!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课外进行,组织学生反复排练,特别是参加学校的三次大型彩排,每一次学生都收获丰厚,进步很快。演出的成功带给学生极大的自信和快乐,终生难忘。

六、 教学反思

(一) 融入舞台表演艺术,考验师生综合素养

本案例突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框架,将舞台表演艺术融入其中。在几千人瞩目的舞台上隆重演出,而非蜻蜓点水的体验,这在我的美术课上尚属首次,对于学生也是初次尝试。从征集活动方案到最后节目成型,赢得满场喝彩!这期间师生付出了艰辛。事后,学校师生对我们的汉服秀节目给予了高度评价,赞扬我们这台节目渗透文化底蕴。学生们通过穿着汉服进行舞台表演,真切地感受到汉服的宽博大气、自然含蓄、灵动飘逸,体会到汉服蕴涵着相当的东方韵味。

学生参与汉服秀排练,非但没有影响学业,反而促进了学习的进步。比如负责舞美设计的鲁可彦同学,在本次期末考试中,语文的作文获得了38分的高分(满分40分),并且作为范文供全年级学生学习,令人欢欣鼓舞。对于教师而言,在美术课上进行舞台表演的策划和导演,无疑是个巨大挑战!起初的没有头绪,过程中和学生一起且练且修改,在跌打滚爬中前行,几次的绝望之后重见曙光,到最后舞台上的完美演绎。至今还感动于孩子们的给力!另外,服装道具的设计、制作、选择和购置也是极其繁琐费心的工作,大到走秀、诗人、群舞的服装,小到一双舞鞋、一把扇子都需反复核对,逐一订购,不能遗漏。汉服秀节目的实践,极大地考验了师生的综合素养。

(二) 借助新媒体微信平台,有效辅助艺术教学

借助微信群这种新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这在之前的《中西园林艺术》等案例中也有运用,但这次汉服秀的使用又有所不同。本案例有两次用到了微信平台,第一次是课前,教师构建了汉服秀的学习群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第二次是在课后,微信群的成员主要是参与汉服秀节目表演的学生,由于成员结构都是跨班级跨年级的学生,所以这次微信群的功能区别于之前,主要的目的是辅助汉服秀节目的管理以及发布节目排练过程中的指导意见等。微信平台的构建,对本课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促进教学效果优化,大家在群里讨论热烈积极,随时随地的研讨形式充满乐趣。

(三) 继续延伸拓展创新,加强汉服秀辐射作用

2015年10月23日,汉服秀的学习算是告了一个段落,可是由于它的影响和作用强大,因此不断延伸拓展。10月29日,笔者作为上海市美术名师基地成员,组织了一场市级学生论坛。其中,汉服秀作为论坛的核心内容再次展示,赢得基地导师和学员的阵阵喝彩!11月14日至18日,山东济南历城区的美术骨干教师到我校跟岗学习一周,我们的汉服秀作为小组合作体验模式进行推广分享。12月底,学校举行迎新年文艺晚会,要求每个公会小组都出一个节目表演,我们音体美小组又穿上了汉服登台。不过这次的内容进行了改革,诗人没有了,舞蹈变成了男教师的反串,老师们的精彩表演赢得底下阵阵掌声,欢笑声不断,由于我们的投入和创新,最终我们获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通过艺术实践,师生们感受到汉服的宽博大气、神采飘逸。大家深深热爱我们的民族服饰——汉服,因为她传承了中华民族宽厚仁爱、谦虚谨慎、含蓄自然、以人为本、向往和平的人文精神。

问题思考:

1. 你觉得以造型创意、审美评议、综合应用为切入的体验式教学对你的高中艺术欣赏课有没有启发呢?请畅谈。

2. 你能否设计一个以综合应用切入的体验式教学案例呢?请和大家分享。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