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居建筑的发展

民居建筑的发展

时间:2023-03-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民居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的一种建筑类型。回族民居是居住于不同地区的回民,在适应当地社会生活和建筑文化过程中,以及与其他民族的交融中,逐渐创造、确立的一种建筑形制。回族民居既保留了阿拉伯民居文化的色彩,又大量吸收了居住地汉族和其他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明、清时期,贵州各地大量修复、重建或新建各类建筑。贵州回族民居建筑明显受到这些建筑经验和形制的影响。
民居建筑的发展_贵州回族建筑艺术研究

传统民居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的一种建筑类型。从原始社会的掘地而居和构木为巢,到具有独特姿态的多种民居形式,其发展是与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进步分不开的。民居都是以其使用功能为基础,适应本地区的地理、自然、气候环境。民居不仅是一种居住场所,更是各地丰富民风、民情、民俗和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最能够体现各民族和各地区特色的建筑。[1]

民居建筑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民居建筑,与其所处地区的经济状况以及民族传统文化(如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等密切关联。

回族民居是居住于不同地区的回民,在适应当地社会生活和建筑文化过程中,以及与其他民族的交融中,逐渐创造、确立的一种建筑形制。回族民居既保留了阿拉伯民居文化的色彩,又大量吸收了居住地汉族和其他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

贵州回族民居造型、空间布局等,都明显受到居住地周围其他民族的影响。贵州明清以来城镇大户人家的住宅,多沿袭春秋至汉代士大夫住宅格局。大门以内为庭院,上方依房主地位分别有3间或5间正房,是生活起居、接待宾客、举行祭拜等仪式的地方,左右两侧为厢房,厨、厕等附属用房则视富裕程度安排。官宦及富户的院落,纵深有三、四、五进不等,以平房和一楼一底为主,房屋毗连,廊檐相接,有的设有一定规模的花园,构成较完整的住宅群体。农村民居,则多依山就势,就地取材,木造石砌,吊脚错层,颇具山区特点。一般农民住房多为草顶土墙或石砌墙,一间至多间相连,偏接畜禽棚舍,均较简陋。少数富有殷实人家,多仿城镇住宅,砌高墙、修重门,更为封闭。明、清时期,贵州各地大量修复、重建或新建各类建筑。同时,宋代《营造法式》、清代《工程做法》等建筑典籍先后传入,促进了贵州木、石构建筑建造水平的发展。斗拱、石作、瓦作、铁作、柱础、栏杆、基座以及彩画装修,已在贵州建筑中广泛应用。官邸、庙宇、楼阁、民居等各类建筑的施工技艺发展到相当水平。贵州回族民居建筑明显受到这些建筑经验和形制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前,回族饱受田赋、地租及苛捐杂税之苦,生活极为贫苦,有能力建瓦房的都很少。民国24年(1935年),蒲汉英在《宣昭公路勘测记》中这样描述他所见到的威宁回族村寨马撒驿。“(11月25日)午后5点15分我们新到了一个村子,这是一个回族地方,名叫‘吗撒玉’(马撒驿)。零零落落的几间瓦房和草舍,觅了半天的住房,都觅不出,不是我们刁选,实在太下不去……比较住得成的有一所清真寺,为了避免引起他们的反感,我们不曾住,卒竟住到看过几次都落了选的一家。”[2]威宁回族穆斯林聚居地方,多数山高坡陡,自然环境恶劣,故民众多以农、牧业及背挑贩运为主,经济发展缓慢,生产技术落后。水城回族经济薄弱,生活贫苦,粮食不够吃,常伴食野菜。威宁建房价格很低廉,建一间瓦房仅需2000元。[3]但大多数人家住草房、窝棚及杈杈房。[4]有的还住岩洞。[5]安顺樟树寨数十户回族,只有1家是瓦房,其余全部是茅草房。[6]盘县普田乡大木桥178户回民有房屋156幢,除4幢瓦房外,其余都是以树杈杈支撑的草房。[7]这种状况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逐步改变。

巍巍乌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