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威
2015年度《南风窗》“调研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近日以校园报告会的形式画上句号。今年有1500多支高校团队报名,最终15支团队获得《南风窗》杂志社的奖学金资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社会关怀上路,深情地叩开现实世界的大门。
和一般的研究不一样,“调研中国”最看重的不是最终的调研报告的学术价值几何,而是每一个大学生都作为一个有灵魂的主体,以植入社会的形式去感知自身与现实的关系,找到个人与世界之间建立联系的方式。
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精英,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不会缺乏家国情怀,这属于相当自然的内心建构,“调研中国”想要做的,是赋予他们一种冷静、理性地去研究、思考和表达的气质。
这是一种对抗和克服时代缺点的方法论启示。
公共价值
连续11年,南风窗每年资助大学生调研团队与社会进行深入的接触。迄今为止,全国已有600多所高校、6000多支团队参加“调研中国”的申报,其中152支团队成功获得资助并完成调研,影响了100多万大学生群体。
经费其实不是主要问题,以当前中国家庭的财力而言,如果大学生有心自发进行类似调研,相当一部分家庭可以承受费用负担。《南风窗》的作用,更多地在于作为倡导者为调研提供了公共性,为行走注入责任感和荣誉感。
申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竞赛。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团队的“队长”董慧雯同学,在10月30日报告会结束之后向其他对下一年度的项目充满兴趣的同学传授了申报方法。
她说,在1500支团队中要排在前15名,这的确很难。“因为几率比较小,你就要拼尽全力,要找到一个有时代意义的题目,同时要围绕这个题目做很多外围阅读,你自己要能说服自己,才可能说服评委。”
所以,入选和入围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荣誉,而荣誉是极为宝贵的心理资源。几乎在每一支入选团队的学生身上,都能看到一种与时代融合的冲动与激情。就像一只只孔雀,迫不及待地想对着校园以外的现实社会开屏,试探自己羽翼的发育进程。
《南风窗》作为社会传媒机构所提供的公共性,可以帮助他们把校园中的自我和现实社会的主体身份连通、融合。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团队关于大理洱源县白族刺绣现状的调研,最终收获了丰硕的成果。除了因为卓越的报告文本而被选定举办校园报告会之外,在调研活动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采薇民绣”项目,在中国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均对此表示了高度肯定。该院院长马杰介绍,在竞赛现场,有15家风投公司当场表达了投资合作意向。
对大学生而言,这是一项非凡的荣誉。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邹平教授出席了校园报告会,他认为,这一成果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南风窗》给学生提供了进入现实的机会。
怎样进入?
当前的社会存在一种“行业病”:一个人,在一个行业待久了,就容易产生一种幻觉——想要解决这个社会的问题,只能从我这个行业入手。
比如,社会道德滑坡问题,经济学专家认为是基于自由市场的契约意识不足导致了诚信体系脆弱,法律人士会认为是法治不健全导致人们缺乏约束感,文艺界人士则认为是文艺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导致人文素养低下……
有时,因为对某一领域知识和方法的迷信,他们就在舆论上火拼了起来。
“调研中国”活动由作为传媒机构的《南风窗》发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以记者的视角切入和解读社会,是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唯一途径。恰恰相反,活动鼓励多专业的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和知识去自由地观察和思考。
每一个人都不偏激,不以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去矮化他人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是一种激发社会创造性的必需态度。
仍以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的团队为例。他们申报的题目是“一带一路战略下西南边疆民族刺绣工艺传承及绣娘生存状况”,一眼扫过去,这是一个人类学、民俗学的题目。
然而,准备申报材料、撰写调研报告的主要负责同学董慧雯,是一名新闻专业学生。她从不同专业同学中挑选人员,组成一个技能多样化的团队:擅长新媒体操作的吴敏负责信息的对外传递,有社会人类学知识背景和丰富调研经历的曹玲负责问卷调查,长于事务统筹的张蕾负责后勤保障,在视频拍摄与剪辑上有专业素养的赵鸿基用影像民族志的手法记录对象中富于人文历史内涵的内容并制作纪录片。
7名成员加1名指导老师,是“调研中国”项目对团队规模的限定,而滇池学院自觉采用了变通办法,另有9名同学作为“观察员”一起行动,做着和正式成员一样的工作,既不打击同学们的积极性,又增加了有生力量。
这支十几人的团队,一同进入白族乡村,与老百姓同吃同住。
对不同知识背景的鼓励以及各种创造性安排的结果就是他们提交了一份既有学术规范性、文本可读性又饱含温度的调研报告。此外,一部无论从剧本撰写、拍摄技巧、后期剪辑和画面配音上都称得上是专业水准的纪录片,更让团队的成果增色。
和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团队类似的是吉林大学调研团队,团队组成人员来自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广告学等多个专业,申报的题目是“延边朝鲜族村落人口外迁与民俗文化研究”,从人员构成和题目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跨专业、跨学科、跨文化、跨民族的调研项目。而为了让调研更接地气,团队成员中甚至有两名来自朝鲜族的专职翻译。
他们以社会化的角色进入社会,这很重要,报告会上,学生们发言的时候也明显有一种对社会角色的自觉认领意识。
只有获得了这种位置观念,他们获得的知识才不至于成为“仙人承露”一般的无根水,而是一种渗入大地的营养。
诗意行走
“营养”所指,是意义,做有意义的事情,是人的精神需求。
每一个《南风窗》“调研中国”团队,都开设了微信公众平台,便于记录、发布心得体会,同时也便于作为主办方的杂志社的跟踪与指导。许多团队都在其中提到“诗意的行走”这句话。
“诗意”是某种社会关怀,超脱了个人利益考量的一种公共责任意识。“我想去看看”这样的所谓“情怀”,在社会上一度决堤泛滥。“调研中国”鼓励孩子们走出校园“去看看”,但前提是,他们的主体意识理应建立在公共责任这一基础之上,而不是旅游式的小我。
这一点,百里挑一的入选团队都能做到。比如,华东政法大学团队的调研,致力于为农产品滞销寻找一条互联网时代的解决途径,这一课题与他们的法律专业背景没有太多关联,那么可以断定其出发点是一种基于公共责任的忧虑。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团队用影像记录了白族刺绣和人文习俗的美丽,而他们在报告文本中则倾注笔墨讲述白族刺绣面临民间自发环境下的萧条和被遗忘的处境,敏锐地觉察到机器刺绣和十字绣对于白族手工刺绣的规模化摧残。
并不需要专业框架的规定,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方法,就在接触与体验中生成。“营养”渗入大地。
这个学生团队还分析了政府集中培训、绣娘制作产品、企业负责销售的模式可行性,希望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式留住传统工艺。
以工业社会的运作逻辑,应对工业社会对农业社会宝贵遗产的消灭行为,这是他们的领悟。事实上这一思路在政府层面早已提出,但通过感同身受的进入所获得的基于人的共情的了解,是实际解决问题所必备的素质。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支持,目前学院已经按照这一思路在筹备一家创业企业,以支持项目落地。院长马杰说,学院现在一方面在寻找最优秀的下游企业团队,另一方面则在想办法应对项目可复制性太强的问题,建立核心竞争力。
这样,学生们的荣誉感就很容易理解了:在《南风窗》“调研中国”的鼓励下,他们走出校门,用自己的所学在头脑上建构了一个认知体系,又在学校的帮助下转换成实体存在。
他们在心头找到了诗意。
说眼前的景物“有诗意”,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因为景物先于诗而存在,也独立于诗而存在。所以,有诗意的不是大地,而是人的眼睛,人的眼睛通向价值观,通向知识和智慧。
给那些有诗意的眼睛以机会,可以形象地描述“调研中国”的初衷。我们希望以家国情怀为出发点,以冷静为舟,以理性作楫,帮助大学生们出去沐浴精神的阳光。
来年再见。
◎李少威:《南风窗》记者。
本文原载于《南风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