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春秋时期的左传是怎样的?

春秋时期的左传是怎样的?

时间:2023-03-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梁启超称《左传》的出现是“商周以来史界之革命”。春秋时期,国家观念已经形成,保卫国家、热爱祖国的行为和思想,受到《左传》的赞扬。《左传》肯定霸主的作用,但是反对武力征服,提倡以德服众。同时,《左传》认为,小国要遵从大国的霸主地位,大国要适当保护小国利益,不可诛求无厌,过分掠夺。《左传》的态度是和谐相处,互相尊重。
《左传》_阅古拾珍:大学生必读的36部国学经典

经典介绍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又名《春秋左氏传》,为“十三经”之一。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全书共六十卷,以《春秋》为纲,并仿照春秋体例,按照鲁国君主的次序,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间春秋霸主递嬗的历史。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左传》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另外,关于天文、鬼神、灾祥、占卜等方面,也有记载。因而,《左传》保存了许多当时社会文化、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珍贵史料,在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梁启超称《左传》的出现是“商周以来史界之革命”。

《左传》以《春秋》为本,并采用《周志》《晋乘》《郑书》《楚杌》等列国资料,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桓谭《新论》进一步认为:“《左氏》经之与传,犹衣之表里,相持而成,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知也。”杨伯峻在《左传》一文中归结《左传》传《春秋》的方式共有四种:即“说明《春秋》书法、用事实补充《春秋》、订正《春秋》的错误和增加无经的传文。”

《左传》是一部集大成式的史学巨著,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春秋时期,国家观念已经形成,保卫国家、热爱祖国的行为和思想,受到《左传》的赞扬。例如郑商人弦高发现秦军袭郑,机智地与之周旋,并密报本国,速作准备,从而避免了一场危机。楚国申包胥在吴军破郢都、楚国危在旦夕时,到秦国求救,哭于秦廷,日夜不绝声,感动秦哀公,出兵相助。楚国钟仪为晋军所俘,仍然着南冠歌南音,牢狱之中不忘故国,历代传为佳话。

《左传》肯定霸主的作用,但是反对武力征服,提倡以德服众。晋文公就是典范,城濮之战击败楚国,一战而霸,《左传》总结其经验是“能以德攻”。另一位霸主楚庄王,在泌之战打败晋国之后,不炫耀武力,提出“止戈为武”即消弭战争才是战争的目的,这一观点具有历史的光辉。同时,《左传》认为,小国要遵从大国的霸主地位,大国要适当保护小国利益,不可诛求无厌,过分掠夺。对于小国君臣维护主权和尊严而据理力争者,予以充分肯定。例如郑国执政者子产,在处理与晋国关系时,敢于抗争,不卑不亢,有理有节。劝晋国执政者轻币,不允许晋国干涉郑国内政。晋方接待郑国朝聘傲慢,子产坏晋馆垣,晋人问罪,他理直气壮予以反驳,受到孔子的夸奖。

春秋时期,中原华夏民族比较先进,四周的戎狄蛮夷尚欠发达,民族关系相当复杂。《左传》的态度是和谐相处,互相尊重。著名的事例是晋悼公时执政者魏绛提出的和戎政策,改善了晋国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从而恢复了晋国的霸主地位。又如戎子驹支为晋执政者范宣子所辱,他慷慨陈词,反驳妄加的罪名,说明戎与晋是长期互相支持的,终于使范宣子折服。

《左传》叙事敢于直书不讳,揭示事情的真实面貌,抓住事件中的重要环节着力描写,使所叙之事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如“赵盾弑君”事件是由情节异常紧张、变化莫测的小故事串联而成,使所叙之事既有历史的真实,又有传奇的色彩。善于叙事,讲究谋篇布局,章法严谨,是《左传》的独到之处。春秋之际,战争频仍,《左传》对战争的记叙尤其令人称道,善于通过侧面描写烘托战场氛围,不闻刀剑之声,却如亲历沙场,扣人心弦。全书有关战争的描写中,不只是简单地写军事斗争,而是把它与政治经济外交联系起来写,并且能够抓住每次战争的特点写得千姿百态,绝少雷同。它既注意对巨大紧张的战斗场面的描述,也不忽视对细节的生动描写,既情节曲折、生动逼真,也头绪分明、井井有条;它的语言精练、形象,表现力极强。如晋楚城濮之战、秦晋荎之战、晋楚宴之战、齐晋之战、晋楚鄢陵之战,吴楚柏举之战等,不仅以淋漓尽致的笔调来描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和场面,而且能够写出战争的性质和成败关键。

《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人物成为《左传》的主角,将历史从神的阴影下解放出来。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几乎都是以鲜明的面目出现,或善良、或正直、或阴险、或邪恶,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如《郑伯克段于鄢》,通过对郑庄公兄弟母子间矛盾斗争发展过程的入微刻画,表现了郑庄公阴险虚伪的丑恶面目。

除了阐释《春秋》思想之外,《左传》的艺术成就也很高,是我国古代文学与史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其辞令十分优美,运笔灵活,变化万千,语言简括,却含义丰富,对后世史书、小说、戏剧的写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左传》语言精练,文辞优美,其叙事手法历来为人称道。唐刘知几评曰:“或腴词润简牍,或美句入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其声律兼有诗歌之美,言辞婉转,情理深入,描写入微,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齐桓晋文争霸,楚庄王也要问鼎中原,礼崩乐坏,同时又在外交场合吟诗作乐,说古论今,也足见古人风致。特别是其中选择性地收录了不少外交官精彩的外交语言,也为它增添了光彩,前人将《左传》这个特点称之为“行人辞令之美”。

作为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而且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这就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

《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左传》受到学界重视是在魏晋时期,先后有郑玄、杜预为其作注解,以后成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左传》在史学中的地位被评论为继《尚书》《春秋》之后,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历代注释《左传》的著作颇多,西晋大学者杜预撰《春秋经传集解》,把《春秋》与《左传》合为一编。唐孔颖达遵循杜预注而为疏,成为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注释之作。清洪亮吉撰《春秋左传诂》、刘文淇撰《春秋左传旧注疏证》、今人杨伯峻撰《春秋左传注》,都是比较重要的注本。

作者简历

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左丘明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熟悉并掌握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精彩片段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矢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纟求,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

——《子产论政宽猛》

延伸阅读

左氏经之与传,犹衣之表里,相待而成,有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之也。

——(东汉)桓谭:《新论》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魏)贺循:《经义考》

左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盈视,聒沸腾;论备火则区分在目,修饰峻整;言胜捷则收获都尽,记奔败则披靡横前,申盟誓则慷慨有余,称谲诈则欺诬可见,谈恩惠则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叙兴邦则滋味无量,陈亡国则凄凉可悯。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入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

——(唐)刘知几:《史通》

左氏叙事、述言、论断,色色精绝,固不待言,乃其妙尤在无字句处。凡声情意态,缓者缓之,急者急之,喜怒曲直莫不逼肖,笔有化工。若只向字句临摹,便都不见得。

——(清)冯李骅:《左绣》

左氏叙事之工,文采之富,即以史论,亦当在司马迁、班固之上,不必依傍经书,可以独有千古。

——(清)皮锡瑞:《经学通论·春秋》

《左传》文章优美,其记事文对于极复杂之事项——如五大战役等,纲领提挈得极严谨而分明,情节叙述得极委曲而简洁,可谓极技术之能事。其记言文渊懿美茂,而生气勃勃,后此亦殆未有其比。又其文虽时代甚古,然无佶屈聱牙之病,颇易诵习。故专以学文为目的,《左传》亦应在精读之列也。

——梁启超:《梁启超文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