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多元认同概述

多元认同概述

时间:2023-03-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民族地区,讲得多的有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宗教认同。关于民族认同概念的含义,学界也有些争议,但是在我国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费孝通先生与王希恩教授的界定。[4]王希恩教授认为:“民族认同即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其实,探讨多民族共聚地区多元认同规律及特点,至少需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多元认同概述_七彩云南 印象边疆:云南民族文化考察研究

一般认为,认同(identity或identification)最早由奥地利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他指出:“认同是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1]并且认为认同是个体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对于个体的心理安全感和幸福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对认同也有其他不同角度的含义界定。比如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认为认同就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进行反思,继而产生对自我的理解”[2]。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Émile Durkheim)认为:“社会成员自身的明确的生活体系是由他们所具有的信仰和感情所组成,这些信仰和感情也被我们称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3]

后来,认同这个概念被广泛运用到其他诸多学科和领域,比如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并且成为十分时髦的词语之一。时至今日,有关认同的研究比较多而且相对深入,相关概念也不少。比如:自我认同、个体认同、族群认同、族际认同、民族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公民认同、地域认同、社区认同、乡土认同、血缘认同、性别认同、种族认同、宗教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他者认同、职业认同、群体认同、组织认同、管理认同、地位认同、网络认同、未来认同等。

在民族地区,讲得多的有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宗教认同。关于民族认同概念的含义,学界也有些争议,但是在我国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费孝通先生与王希恩教授的界定。费孝通先生认为:“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4]王希恩教授认为:“民族认同即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5]

在多民族共聚地区,由于民族主体的多种类、宗教的多元化、文化的多样性等存在,往往出现多种认同于一地和一人,并且往往呈现出其他地方没有的独特的多元认同现象和问题。

然而,不管哪种认同,都离不开这四个基本问题的回答。其实,探讨多民族共聚地区多元认同规律及特点,至少需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 认同主体是谁?

认同主体是谁,也就是谁来认同的问题。这个比较简单,一般是指个体或者群体。

第二, 认同客体是什么?

认同客体是什么,也就是说认同什么东西的问题。从以上这些概念来看,一般地,如果从狭义角度来看,那么说什么认同,客体就是指认同什么。比如,说文化认同,其客体就是指认同文化;说国家认同,其客体就是指认同国家。

第三,为什么会认同?

为什么会认同,也就是认同主体是出于什么原因会认同“此”或者“彼”,而不认同“彼”或者“此”的问题。

第四,怎样认同或者说认同怎样?

怎样认同或者说认同怎样,包括如何认同与认同情况如何等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言难尽。

【注释】

[1]陈国验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6页。

[2][美]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75页。

[3][法]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渠敬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2页。

[4]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5]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