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由来及评估指标体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由来及评估指标体系

时间:2023-03-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句话包含了一个重大改变,即从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可期性,同时表达了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按期实现目标的坚定决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由来及评估指标体系_曲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

至20世纪末,中国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进入21世纪,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始了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奋斗的新征程。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的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绘制了清晰完整的全面小康宏伟蓝图。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与监测指标体系

经过改革开放20余年的努力,到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立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从主要经济指标看,根据统计,2000年,中国GDP总量为99214.6亿元(当年价),人均GDP为7858元;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折算约为950美元,符合原定人均GDP800~1000美元的小康水平基本指标。

但是世纪之交,我国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只能说是达到基本小康标准,离现代化意义的小康还有较大距离。面向21世纪,中国共产党必须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新的目标而团结奋斗。为此,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部署。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这告诉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由总体小康走向现代化的又一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介于总体小康与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目标之间,时间跨度是21世纪的前20年。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我国开始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召开。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新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以上要求既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内容主题相一致,又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完善和深化,从而构成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系,实际成为引领中国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最终胜利的指导方针。在“全面小康”宏伟目标指引下,21世纪头10年,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统计表明,至2010年,我国GDP突破了40万亿元、达401513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为29992元,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计算为4682美元。

为了科学、直观地反映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根据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与多部门合作开展研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经多方论证确定了各指标的目标值。2008年6月,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六个方面,共23个单项指标组成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以下简称“原指标体系”)。这成为之后全国各地区分析本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判断实现程度的主要依据(见下页表2-1)。

表2-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2008年。

注:(1)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GDP能耗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2)失业率(城镇)暂用城镇登记失业率代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暂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代替。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与监测指标体系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这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一次具有特别意义的党代会。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处于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的实际,在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同时,特别指出:“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这句话包含了一个重大改变,即从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可期性,同时表达了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按期实现目标的坚定决心。

同时,党的十八大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的基础上,重新归纳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新要求,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并据此提出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的发展指标。这一蓝图昭示全国人民,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

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2013年国家统计局在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一套新的更加完善的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指标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新指标体系”)。“新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五个方面,共选取39个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其中经济发展方面选取9项指标,民主法制方面选取4项指标,文化建设方面选取5项指标,人民生活方面选取14项指标,资源环境方面选取7项指标,各个指标相应地确定了到2020年的标准值。同时,根据反映小康进程五个方面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其中,“经济发展”占22%、“民主法制”占14%、“文化建设”占14%、“人民生活”占28%、“资源环境”占22%;在此基础上再对39个一级指标也赋予相应权重,其中权重最高的是人均GDP、社会安全指数、城乡居民收入环境污染指数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都分别赋予了4%的权重,最低的是F&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等8项指标,都分别赋予了1.5%的权重,其他指标权重分布基本均衡。由此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分析评估体系(见下页表2-2)。

表2-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全国标准)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2013年。

毫无疑问,“新指标体系”在“原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完善,构成了综合判断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新的参考标准。但是,由于我国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区域经济社会结构各具特色,各地达到全面小康的标准应该是分层次、有差别的。基于此,国家统计局在“新指标体系”中,对部分一级指标又按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分别设计了目标值,从而构建了与三类地区相适应的三种全面小康社会发展进程监测判断指标体系,也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东部标准”“中部标准”“西部标准”(见表2-3)。

表2-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东、中、西部地区目标值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2013年。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新指标体系”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有24项指标的目标值相同,15项不同。在东、中、西部监测指标目标值不同的15项中,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项看似相同,即两项指标的目标值都是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但实际上,由于东、中、西部地区2010年基础值不一样,因此“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值实则大不一样。在有差别的15项中,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F&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互联网普及率、城镇人口比重、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11项指标的小康标准值,均是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等4项指标的小康标准值,均是西部地区大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这样的分类设计指标值,较好地兼顾了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上的区域特点和层次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