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专利检索官网上如何查询类似专利

专利检索官网上如何查询类似专利

时间:2024-06-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专利权是国家专利管理机关依法授予专利申请人独占实施其发明创造的权力。期限届满后,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就不再享有制造、使用、销售的专有权。专利文献是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及国际性专利组织在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生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专利文献从狭义上讲是专利申请说明书、专利说明书、专利证明书以及申请、批准专利的其他文件等。专利文献的核心是专利说明书。专利文献内容详尽、实用性强。

第三节 专利文献检索

一、概述

(一)专利与专利权

专利权是国家专利管理机关依法授予专利申请人独占实施其发明创造的权力。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称之为专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根据专利的保护对象及特性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①发明专利包括对产品、方法或其他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产品发明(如机器、仪器、设备等)、方法发明(如制造方法等);②实用新型专利是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技术方案。与发明专利相比,其范围较窄、创造性较低,俗成“小发明”;③外观设计专利是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外观设计必须与产品相关,并以产品作为它的载体,它只涉及产品的装饰性或艺术性外表而不涉及技术思想。

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性条件包括:①新颖性:发明创造必须是新的、前所未有的技术;②创造性:与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③实用性:是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能产生积极效果。除上述实质性条件外,专利申请文件还必须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形式条件,即专利局对专利申请进行初步审查、实质审查及授予专利权所必须的文件格式和应履行的必要手续,如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要求、缴纳专利申请费用等。

生物医药领域,一些发明创造是不授予专利权的,如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动植物品种、产生动植物的基本生物学方法及产生微生物的不可重复的方法等。而诸如物品的消毒方法,诊断治疗使用的物质、材料、仪器设备,体外进行的血、便、脑脊液等化验方法,非诊断治疗目的的生理参数的测定方法,可重复获得的新的微生物菌株的方法等发明创造则可申请专利保护。

专利权的特征包括:①排他性:也称为独占性,是专利权人对专利产品的制造、使用、销售等具有独占性;②地域性:是一个国家依照本国专利法授予的专利权,仅在该国法律管辖的范围内有效,对其他国家没有约束力;③时效性:是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拥有法律赋予的专有权,只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有效。期限届满后,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就不再享有制造、使用、销售的专有权。各国专利法都明确规定专有权的期限,我国现行专利法规定的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自申请日起分别为20年、10年、10年。

(二)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是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及国际性专利组织在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生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专利文献从狭义上讲是专利申请说明书、专利说明书、专利证明书以及申请、批准专利的其他文件等。从广义上讲还包括专利局和有关机构出版的各种专利文献检索工具,如专利公报、专利索引、专利分类表等。专利文献的核心是专利说明书。

专利文献内容新颖、涉及面广,几乎包括了所有的技术领域。科技人员经常阅读专利文献,就可以及时掌握当前世界最新科技情报。专利文献内容详尽、实用性强。包含有:①最新的科技信息,如某一技术领域的新发明创造;某一特定技术的发展历史;某一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发明创造所属的技术领域等;②法律信息,如专利保护的客体及其权利范围,是否获得专有权及受保护的地域效力,获得许可证的情况,专利的时间效力及其他相关法律信息;③经济信息,专利申请的数量及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质量和技术水平;各个行业中专利申请活动的改变,可以指示工业生产中的变化,并可使人们对未来活动作出预测;专利申请活动也是衡量一个公司的实力及谈判能力的尺码。

(三)专利分类法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本国的专种国际专利分类法,但随着专利制度走向国际化,为使世界各国专利统一分类而制定了一通用的专利分类法,即国际专利分类法(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简称IPC)。IPC分类法每五年修订一次。IPC把涉及发明专利的整个技术领域的知识按等级结构,由大到小以递降的次序排列,分8个大部,即:

A:人类生活需要(Human Necessities)

B:作业、运输(Performing Operation,Transporting)

C:化学冶金(Chemistry,Metallurgy)

D:纺织和造纸(Textiles &Paper)

E:固定构造(Fixed Constructions)

F: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Mechanical Engineering,Lighting,Heating,Weapons,Blasting)

G:物理(Physics)

H:电学(Electricity)

一个完整的IPC分类号为5级:部(Section)、大类(Class)、小类(Subclass)、主组(Group)、分组(Subgroup)。如:

A(部)———人类生活必需

 A61(大类)———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A61K(小类)———医用,牙科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

   A61K39/00(组)———含有抗原或抗体的医药配制品

    A61K39/395(分组)———抗体,免疫球蛋白

(四)我国专利文献的编号组成

1.申请号

申请号为中国专利局受理某件专利申请的同时给以该专利申请的编号,均采用8位数编码,如99104538.6。前2位数代表申请的年代,第3位数代表不同的专利类型,“1”表示发明专利,“2”表示实用新型,“3”表示外观设计专利,后5位为当年各项专利申请的流水号,最后加小数点及一位计算机校验码。

2.专利号

我国的专利编号与申请号相同,仅在前面加“ZL”,如ZL 01214062.7。

3.公开/公告号

按文献流水号排序,均采用7位数编号,前面加国际通用我国国别代码(CN),如CN 1348826A。第一位数字用来区分3种不同专利,后6位数字表示当年的各种专利文献的流水号,流水号后标的英文字母表示各种专利说明书的类别或该专利的法律状态。“A”表示发明专利申请公开,“C”表示发明专利授权公告,“Y”表示实用新型专利授权,“D”表示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公告。

(五)专利说明书介绍

目前各国专利说明书的内容已逐渐趋于一致,并形成了固定的格式,一般可由3部分组成:标头部分(扉页)、正文部分和权利要求部分。

1.扉页

扉页包括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申请日期、申请公开日期、审查公告日期、批准专利的授权日期、发明创造的名称、发明技术内容的摘要,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附图或化学公式等,对享有优先权的申请,还有优先权的申请日、申请号及申请国等内容。为便于识别各著录项目和计算机检索,各著录事项前标有国际标准代码INID(Internationally Agreed Number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Data),由括号及两位数字构成,现列举部分编号如下:

[11]文献号(或专利号)

[21]专利申请号

[22]专利申请日期

[31]优先申请号

[32]优先申请日期

[33]优先申请国家

[40]公布日期

[51]国际专利分类号

[71]申请人姓名

[72]发明人姓名

2.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是解决技术问题的关键部分。正文部分内容一般可划分为5个方面:①发明背景介绍或专利权人介绍;②同类专利存在的问题;③本专利要解决的问题及其优点;④专利内容:对原料、制造条件等的解释;⑤实例:包括使用设备、原料制备、配方、生产条件、结果等。

3.专利权限部分

专利权限部分即Claims权项。一般是将发明的内容概括成若干条,第一条是总的介绍专利的主要内容,后几条是具体的内容。它确定专利技术要保护的具体特征和范围,是法律信息的集中反映,也是处理专利纠纷的法律依据。有的专利说明书还附有必要的简图和检索报告。

(六)检索方法

1.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www.sipo.gov.cn)

知识产权出版社制作维护,提供免费专利检索服务,如图5-3-1和图5-3-2所示。说明书为TIF格式文件,可以浏览或下载说明书全文。可检索字段:申请(专利)号、名称、摘要、分类号、主分类号、公开(告)日、公开(告)号、申请(专利权)人、发明(设计)人、地址、申请日、颁证日、专利代理机构、代理人、优先权。同时提供国际专利组织与多国的专利机构的链接。

2.中国专利信息网(www.patent.com.cn)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主办,提供免费注册与收费会员服务,免费用户仅看全文首页。检索入口:申请号、IPC分类号、优先权、国省代码、发明人、申请人、文摘、发明名称、申请人地址、权利要求,支持逻辑运算检索。

img99

图5-3-1 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界面

img100

图5-3-2 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结果界面

3.美国专利数据库(www.uspto.gov)

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提供,包括授权专利数据库和申请专利数据库两部分。授权专利数据库收录1790年7月31日至今的美国专利,申请专利数据库对2000年11月起递交的专利申请进行公开,从2001年3月15日开始正式出版专利申请说明书。周更新。数据库提供1790年至今的全文图像说明书以及1976年至今的全文文本说明书。提供快速检索、高级检索、号码检索。

4.欧洲专利局网络数据库(ec.espacenet.com)

欧洲专利局、欧洲专利组织成员国及欧洲委员会合作开发。网络数据库包括欧洲专利局数据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库、欧洲成员国、日本专利英文文摘、世界范围专利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