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医学职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医学职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时间:2023-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医改政策将使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发生变化,城市重点补充社区,农村重点补充乡镇,整个医学生就业重心将下移到基层,基层医院将成为近几年接收毕业生的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进步。

第一节 医学职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卫生事业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医学人才是卫生事业的第一资源,医学教育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全面提升医药卫生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具有特色医学教育发展道路,是医学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医疗体制改革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保障人民健康权需求的体现

医学是一门“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要学科。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及《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让百姓无病防病,有病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当前,卫生事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改革发展时期。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保障全民健康的重大实践行动,也是协调推进社会经济建设、扩大内需的重大发展工程。2009年以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卫生事业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个人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所占比重连续下降;基本医疗保障面大幅扩大,全民基本医保覆盖了全国95%左右的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2000多个县级医院和3万多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得到改造建设,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正在启动实施。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以及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当前医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趋突显。

二、医学人才的培养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的问题尤为突出,已成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突出问题:首先是卫生人才总量不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还有较大差距,仅与中等收入国家接近。其次,卫生人才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据调查,2010年,中国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14.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仅占3.9%。在许多乡镇卫生院,可胜任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严重缺乏,一些正常业务工作不能得以开展,所配置的一些医疗设备也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农村卫生队伍尤其薄弱。再者,卫生人才结构和分布尚不合理,人员分布的城乡、区域差别明显。同时与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相关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吸引和稳定基层卫生人才的保障措施亟待加强。如何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紧密结合,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坚定的人才保证,意义重大。全面有效地推动新医改工作,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和前提是必须建立一支数量足够、定位准确的医疗卫生队伍,培养符合新时期我国卫生事业改革要求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生是卫生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作为后备人才,也是推动医学发展和进步的源动力。

三、合理配置医学人才是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路径

新医改政策明确指出,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农村、城市社区和中西部地区服务。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中小型医院及乡镇卫生院与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将会一定程度地缓解大医院人员冗余的现况。在良好待遇的基础上,在中小型医院工作或许会得到更大的展示空间,这也成为医学生就业选择时值得考虑的一个方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大有希望,医学生在基层、在农村大有作为。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农村和社区所需的医学人才明显不足,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更为缺乏,我国医学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就需要我们开展医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帮助医学生根据中国卫生国情的需要,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目标和途径,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体与用人单位的双赢,使国家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

深化医药改革强调,要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重视医务工作者人文素养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精神。医学生在埋头书本、苦学专业课程的同时,更应重视养成良好的医德风尚并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医德情操是医务工作者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追求真理、发展科学的积极促进力量。它能激励医务工作者为解除患者疾病而积极思考、刻苦钻研和忘我劳动,使医疗卫生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新医改政策将使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发生变化,城市重点补充社区,农村重点补充乡镇,整个医学生就业重心将下移到基层,基层医院将成为近几年接收毕业生的主力。

拓展阅读

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快培养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有力保障[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医学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进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期待与要求越来越高,而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是满足人民期待与要求的重要保障。如何从国情出发,紧扣需求,尊重规律,以用为本,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建设由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所组成的中国特色医学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医药卫生人才培养质量,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和人才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对教育和人才优先发展、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确立了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就成立了医学教育宏观管理部际协调机制,针对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支持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等重大问题定期进行沟通与磋商,相互支持与配合,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些省市也相继建立了教育厅(局)和卫生厅(局)之间的协调机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医改启动实施以来,两部合作更加密切,2010年10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共建部属高校医学院(部、中心)的意见》,决定首批共建10所部属高校医学院,出台了5个方面10项内容的具体措施,目前已初见成效。两部还将开展与省级地方政府共建地方医学院校试点,强化医学教育的国家整体规划。现在,教育部会同我部决定共同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规范医学类专业办学,推进院校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培养优秀医学毕业生,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为合格医师的培养明确了规范的路径。教育部、卫生部两部的协同努力既体现了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紧密结合,也体现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一体化系统建设的整体考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将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列为12项重大人才工程之一,把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师等专业人才列为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范畴,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上述战略安排凸显了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为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明确了奋斗方向,教育部、卫生部相关工作安排体现了教改与医改的有机衔接。

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加快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2010年,国际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国际上20位著名医学教育家联合撰写的《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文章总结过去百年的医学教育经验,展望未来百年的医学教育变革。100年前美国《普莱斯顿法案》推动科学融入医学体系,促进近代医学的发展。当前,医学正酝酿着新的革命,其引领变革主要基于社区的健康促进工作。全科医生培养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已经成为这场新变革的核心。全科医生是一类重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与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病及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培养目标要求职业操守、人文素养、学科综合、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能力要素有机融合。全科医生国内外医疗卫生实践表明,能否培养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建立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基层卫生服务团队,提供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特征的基层卫生服务,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协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直接关系到重大疾病的有效防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公益性。目前,在我国,合格的全科医生十分匮乏,注册全科医疗科的执业医师仅有8万余名,占执业医师总数的4.3%。在重视基层卫生的国家和地区,全科医生一般可占到医师总数的1/3甚至1/2以上。2011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建立中国特色全科医生制度作出了全方位的顶层设计,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基本适应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重要意义,把大力培养合格全科医生,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我国医学教育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这一任务的有效落实,为其提供充足的财力、物力、政策等资源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